256徐春玲-《认识时分》案例分析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0806516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15.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56徐春玲-《认识时分》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56徐春玲-《认识时分》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56徐春玲-《认识时分》案例分析(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认识时分案例分析西师版二下教材认识时分一课是在孩子们对时间有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吴敏老师的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流畅、环节清晰、目标明确、语言简洁、有亲和力。给听课的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课以神舟九号整个发射过程开题,让孩子通过观看视频并从中发现时间单位,从而引入课题,开题目的明确、开门见山,不仅充分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此环节还注重培养了孩子爱国主义情感及民族自豪感。 教师在教学中注重通过让孩子们观察、操作、探索、发现来获取新知识,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不包办,开放性强。例如在认识1大格时,教师举例引导孩子说出从12到1是1大格,之后就让孩子找哪里还有1大格,并全班交流,学生参与面广,教师灵活巧妙地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我认为这样的教学活动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实现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发展。 建立时间单位概念时,让学生说一说1小时、1分钟有多长,可以干哪些事,并给他们1分钟,让他们在1分钟里干些事情,体验1分钟究竟有多长。这样,尽可能地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机会,让他们在动手中获得知识,通过这样的动手实践,既活跃了课堂教学的气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又在活动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