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窑检修规程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0800422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56.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回转窑检修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回转窑检修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回转窑检修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回转窑检修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回转窑检修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回转窑检修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回转窑检修规程(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回转窑检修规程1 检修周期检修性质小修(X)中修(Z)大修(D)检修周期3月1年3年检修工时5 10 天20 30 天3040 天周期结构为:D XXX Z XXX Z XXX D2 检修项目2.1 小修内容1) 检查窑体焊缝及弹簧板焊缝,焊补开焊部位;2) 检查全部托、挡轮的磨损情况及辊座螺丝的松紧情况;3) 检查并处理传动机构;4) 检查各部润滑点及润滑组件;5) 检查各托辊的轴向力和径向力情况及窑体窜动情况,并进行调整处理,使其 符合规定要求;6) 修补窑头、窑尾、磨损板、密封圈、气封环,更换烧坏的风嘴;7) 检查、清洗部分托轮轴承及挡轮铜套;8) 打开各减速机检查孔盖,检查齿轮

2、磨损情况及润滑情况;9) 检查、更换联轴节弹性胶圈;10) 修理、浇注部分损坏的密封及风嘴浇注料;11) 检查大、小齿轮的顶、侧间隙及咬合磨损和润滑情况。2.2 中修内容1) 包括小修所有内容;2) 检查所有托轮轴承及挡轮铜套,更换损坏的轴承和铜套;3) 检查托、挡轮的磨损情况,根据磨损程度进行修复或更换;4) 检查减速机,清洗、换油,并更换部分零件;5) 更换损坏的窑尾料管和挡灰圈;6) 检查大、小齿圈的磨损情况,并调整两齿圈的接触面;7) 更换损坏的窑衬(外委修理)。2.3 大修内容1) 包括中修的所有内容;2) 窑体部分:a、检测窑体的倾斜度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必要时加以调整;b、更换个别

3、挡轮、托辊;c、调整辊圈垫板和挡头板间隙,必要时予以更换。3) 传动部分:a、整体清洗减速机,检查、更换磨损的零部件,调整轴承间隙;b、检查、修理大齿圈与筒体的弹簧板,更换或修复大齿轮罩;c、检查、清洗、更换中间齿轮轴、弹性联轴节、滚动轴承、柴油机等零部 件。4) 托、挡轮部分:a、更换挡轮铜套、轴承;b、检查托辊、托辊轴有无裂纹或磨损。5) 窑头、窑尾部分:a、检查、更换窑头磨损板、密封环;b、修复、更换窑头内衬护板;c、修复、更换窑头下料端节;d、修复、更换窑尾挡灰圈和加强环。6) 清洗所有的油、水管路,对设备整体进行防腐涂漆;7) 窑体的冷态调整;8) 更换、重新浇注窑的内衬;9) 烘炉

4、期间的热态调整,试运转。3 检修的质量标准3.1 大齿圈 下列质量标准中所涉及的数据,仅供参考。1) 大齿圈找正时,径向跳动不大于5mm,端面跳动不大于5mm,齿圈与II挡 滚圈的宽度中心线允差为3mm;2) 大齿圈接口处两端面结合应严密,允许间隙为0.03 0.05mm;3) 大齿圈与小齿圈接触面要求:沿齿长接触面为 50以上,沿齿高为 40以 上;4) 转动筒体,检查齿圈与齿轮啮合的节圆刻线距离:冷态时应为4 +1.5,热态时0 应为 00+1.6 ;5) 大、小齿圈咬合的顶间隙为11 13mm,正常运行时,其齿顶间隙不得小于9mm;6) 弹簧板销轴磨损 1mm 时应进行更换,轴与孔的误差

5、为 0.1mm;7) 大齿圈罩要安装牢固,窑体上下窜动时,不应与齿圈相碰。3.2 窑体1) 窑体中心线总偏摆为土5mm,窑头偏摆不超过5mm,窑尾偏摆不超过5mm, 窑体椭圆度不大于 4mm;2) 筒体弯曲度不得超过5mm,大齿圈处筒体弯曲度不得超过2 3mm;3) 筒体接口处焊缝应保证质量,不准有沙眼、夹渣、气孔、裂纹等缺陷,筒体接口错位误差应在0.5mm范围内;4) 辊圈与托轮在安装后,中心要保持一致,接触面不得小于辊圈宽度的80;5) 辊圈与挡头板间隙一边为0,另一边应在1一2mm以内。当间隙达到10mm时,必须进行更换;6) 辊圈与垫板间隙,设计要求如下:设计要求一档6mm二档6mm三

6、档3.6mm7) 60夹角内,辊圈与垫板严密结合,允许有间隙12块,最大间隙不得超过 设计要求 6mm;8) 辊圈应无裂纹,如有断裂,应予以更换;9) 必须清除辊圈与托轮间压出的毛边,但禁止用气焊割。3.3 托、挡轮部分1) 挡轮更换新的铜套时,间隙应保持在0.5m m,若间隙超过5mm,贝V须更换。 更换时应保证铜套与挡轮轴头的清洁,无卡涩、无摆动现象;2) 挡轮与辊圈接触面必须光滑平整,不得有凸凹现象,如有,贝最大不得超过0.5mm;3) 一对托辊在安装后,不得成八字形,托辊中心线与窑体中心线按3的斜度 平行,夹角为 602;4) 托辊轴承座与底座应接触良好,螺丝紧固,顶丝灵活好用;5)

7、窑体斜度与托辊轴承座斜度要保持一致,否则,必须进行调整,调整时,托 轮轴承座下最多不能超过 3 层垫片;6) 两挡轮与辊圈的总间隙应为大窑上、下窜动距离:45 50mm;7) 托轮、轴无裂纹,托轮表面如有局部剥落,则应给予修复。8) 1#窑托轮实测尺寸如下图,其中括号内为设计尺寸:三档1047 (1036.5)1045 (1038.5)窑体、1030 (1038.5)1030 (1036.5)二档1055 (1062.5)1063 (1062.5)1071 (1062.5)1057 (1062.5)一档1033 (1036.5)1030 (1038.5)1043 (1038.5)1045 (1

8、036.5)西东北9) 2#窑托轮实测尺寸如下图,其中括号内为设计尺寸:三档1038 (1036.5)1037 (1038.5)窑 体1036 (1038.5)1038 (1036.5)二档1062 (1062.5)1061 (1062.5)1062 (1062.5)1058 (1062.5)一档1038 (1036.5)1035 (1038.5)1041 (1038.5)1040 (1036.5)西东北3.4 传动部分1)减速封箱面接触面应达到80%90%,两封箱面间隙不得超过0.05mm;2) 齿轮接触面:沿齿长方向必须达到75-80,沿齿高方向必须达到45% -50%;3) 齿轮的磨损达

9、到齿厚的 1/3 时,须进行更换;4) 减速机高速轴与电机的对轮找正后,间隙应保证在34mm,四周间隙要均匀,径向错位不超过 0.5mm;5) 减速机低速轴与小齿轮轴联轴节找正后,内外齿轴间隙应为4-9mm,四周 间隙要均匀,径向错位不超过 0.5mm。3.5 窑头罩和窑尾部分1) 窑头、窑尾要安装正确,无漏风、漏料现象;2) 窑头、窑尾密封圈和密封罩焊接位置要正确,窑体传动不刮碰;3) 窑尾加料管、窑头出料管位置安装要正确,不刮不碰,不漏水.3.6 窑衬部分1) 浇注料相互连接底缝越小越好;2) 浇注料严禁出现里小外大的喇叭缝;3) 浇注料相互连接缝内灰浆要饱满,严禁出现空缝;4) 窑头、窑

10、尾耐火混凝土浇注要密实;5) 浇注料的加水量不得超过 12。3.7 底座的找正1) 底座纵向中心线允许偏差为 0.5mm;2) 相邻两底座中心线允许偏差为1.5mm;3) 首尾两底座中心线允许偏差为2.5mm;4) 相邻两底座标高允许偏差为 0.5mm;5) 首尾两档底座标高允许偏差为 1mm;6) 底座加工表面的水平及斜度允许偏差为 0.05mm/m。3.8 托轮及其轴承的找正1) 两个托轮在高端的轮缘侧面应位于同一平面上,可用直尺检查,允许偏差为 0.5mm;2) 轴承中心线至窑中心线的距离必须准确符合设计规定,偏差不允许超过0.5m m,这一尺寸最好是用一个活动间距规插入轴头中心孔内进行

11、测量;3) 各个托轮表面的倾斜度应该一致,允许偏差不得超过0.05mm/m,可用特备 的斜度规(注意本窑和冷却机的斜度均为sin a=3.0/100)和水准仪放在托轮 上进行检查。如果斜度不对,应在较低一边的轴承座下加垫薄钢板,钢板必 须是平整的;4) 同一档的两个托轮顶面中点连接线在横向应该是水平的,允许偏差不得超过 0.05mm/m,可将直尺放在托轮顶面的中心连接线上,用水准仪进行检查。 也可能会由于托轮直径不相等或轴承中心高不相等而出现倾斜,此时必须在较低的轴承下面垫入垫片加以调整;5) 测量各档托轮顶面中点标高,修正后各档标高差应与图纸各档底座上表面中 点高差相符,相邻两档的允许偏差不

12、得超过0.5mm,首位两档的允许偏差不 得超过 1.0mm;6) 用经纬仪检查所有托轮顶面都位于与水平面成 3.0的倾斜平面内。如果标 高或倾斜度有误差,都应进行调整,将底座略微升高或降低直至完全正确为 止。3.9 齿轮1) 以大齿圈为基准,检查小齿轮装置,其位置尺寸应符合图纸,允许偏差为 2mm;2) 大齿圈在窑热态时的轴向膨胀量为7.75mm,因此小齿轮中心线应比大齿轮 的中心线会往窑头方向偏离,其偏差数值等于大齿圈中心线处的轴向膨胀 量;3) 主减速器的低速轴应与小齿轮轴同心,允许偏差不得超过0.1mm/m,减速 器的横向水平及纵向斜度允许偏差不得超过0.05mm。3.10 其它1) 窑

13、头磨损片磨损要均匀,当磨损厚度达到2/3时,需进行更换;2) 窑尾密封圈磨损要均匀,磨损厚度达到2/3时,需进行更换;3) 滚圈磨损达到12 15mm时,需进行更换;4) 滚圈垫片磨损达到5 6mm时,需进行更换。3.11 回转窑主要零部件磨损到下列程度或出现下列缺损时就需要进行更换或 修理:1) 窑筒体段节有裂纹或局部变形时要进行修理或更换;2) 传动齿轮的齿厚磨损了 30,或轮缘具有不可恢复的损伤时,需进行更换 或修复;3) 轮带发现端面磨损或表面磨成锥形、多边形,以及局部出现穿通裂纹时,需 进行更换;4) 当托轮与挡轮的轮缘厚度磨去 20,或托轮表面被磨成锥形、多边形或其 它异形,或托轮

14、与挡轮的轮缘有贯通裂纹时,必须进行更换或修理。4 质量验收标准1) 设备检修完毕后,属车间自修项目的由车间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彻底检查,属外委项目的由设备管理部组织检查验收,检查无问题后方可试车;2)中修后空负荷试车 18 小时,无问题后,带负荷试车需投入生产连续运转 72 小时,如仍无问题方可办理验收手续;3)在修筑窑衬时,先空负荷试车 8 小时,当试车合格后方可彻筑炉衬,然后重 负荷试车 24 小时,无问题方可移交生产车间;4)试车时,各部位应转动平稳、无异常响声、不超温、无振动现象;5)试车时,各部位的轴承温度不得超过70C;6)检查各种仪表,确保其齐全、灵敏、准确,各密封部位密封良好、无渗漏现 象;7)大修竣工验收的各种手续必须齐全;8)上述各项条件达到后,填写验收单交付生产。附:1#、2#大窑各轴承型号大窑一档二档三档双列调心轴承型号为23152;推力轴承型号为29434双列调心轴承型号为23152;推力轴承型号为29434双列调心轴承型号为23152;推力轴承型号为29434小齿轮轴承型号23148 CA/W33 X21轴32315大窑主减速机轴承2轴323313轴323304轴7544第二章 冷却窑检修规程1 检修周期检修性质小修(X)中修(Z)大修(D)检修周期3月1年3年检修工时5-10 天10-20 天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