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俄关系的由来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0797717 上传时间:2023-11-3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2.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日俄关系的由来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日俄关系的由来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日俄关系的由来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日俄关系的由来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日俄关系的由来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日俄关系的由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俄关系的由来(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日俄(苏)关系的定位及其演变趋势金熙德近年来,日俄关系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兆头,其走向可能对亚太格局产生重要 影响。本文拟从把握战后日苏关系的基本问题入手,对日俄关系的走势及其潜在 影响进行分析和展望。一、战后日苏关系的基本问题战后的日苏关系被如下四种问题所困扰:(1)领土争端阻碍了两国签定 和约;(2)冷战格局制约了两国关系的改善;(3)日本的“政经不可分”原则 给双边经济合作设置了障碍;(4)历史积怨酿就了相互间不信任心理。1“北方领土”争端的渊源日俄领土争端发源于日本北部岛屿的划界历史与占领现实之间的矛盾。日本北部海域岛屿,通称千岛群岛(西文Kuril Islands),阿伊努族最早 生息其

2、上,丰臣秀吉于1592年1月15日封虾夷地(今北海道及其北部岛屿)豪 族蛎崎庆广(后改称松前庆广)为“狄之岛主”。江户时代,该地成为松前藩。 17世纪末以后,沙俄“探险队”频频南上,遭到阿伊奴族的抵抗和日本统治者 的抵制。1855年2月7日,川路圣谟和普提雅廷分别代表日俄两国,在日本下田 长乐寺签署了日俄和亲通好条约(通称下田条约)其第二条规定: “今后日本国和俄罗斯国的疆界应在择捉岛和得抚岛之间。择捉全岛属于日本, 得抚全岛及其以北的千岛群岛属于俄罗斯。至于桦太岛(即库叶岛笔者), 日本国和俄罗斯国之间不分界,维持以往之惯例。该条文中的“千岛群岛” 是否限于德抚岛以北,对此日本学者中存在争论

3、。对于下田条约,各国 学界则有“日本受压说”和“俄国受压说”。然而,日苏(俄)都承认下 田条约为两国最初的划界条约。这一划界在1875年5月7日的日俄桦太千岛交换条约中得到修改。 新条约规定:日方把对桦太全岛的权利让给俄方,俄方则把千岛群岛18岛让给 日本。1895年6月8日,日俄缔结通商航海条约,其第18条宣告下 田条约失效,其“附属宣言书”则确认桦太千岛交换条约依然有效。上述划界在1905年日俄战争后再次发生变化。 1905年9月5日签定的 日俄媾和条约 (通称朴次茅斯媾和条约 )规定,俄国把北纬50度以南 的桦太岛南部让给日本。 1 9 17年苏联取代俄罗斯,日苏于1 925年1月20

4、日建交。苏联在日苏关系基本法则条约中承认了朴次茅斯媾和条约的有 效性。1941年4月13日,两国签署日苏中立条约。1943年11月27日的中美英开罗宣言(苏联于1945年8月8日加 入)宣告,“日本亦将被逐出其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所有土地”。1945 年2月11日,美英苏首脑签署雅尔塔协定,其中作为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 条件作出了如下规定:“由日本1904年背信弃义所破坏的俄国以前权益须予恢 复”,“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111945年7月26日的中美英波茨坦公告 (苏联于8月8日加入)宣告:“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 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121

5、945年4月5日苏联发出了废除苏日中立条约的通告,8月9日对 日宣战 138月14日日本宣告无条件投降。美国政府给盟军司令麦克阿瑟发布 了有关日军投降事宜的“总命令第一号”。对此斯大林要求作出如下修改:第一, 日军应根据雅尔塔协定把千岛群岛交予苏联;第二,以连接留萌和钏路的横 线分割北海道,其北部由苏联领有。杜鲁门总统只同意第一条,而拒绝了第二条。苏军于1945年8月28日晚开始登上择捉岛,9月1日登上国后岛和色 丹岛。苏军最高司令部于9月2日命北太平洋舰队司令登上齿舞群岛,9月3日 至5日期间占领完毕。 14根据1946年2月2日苏联部长会议令,这些岛屿被 编入新设的南萨哈林州。15战后日本

6、要求苏联归还上述岛屿,“北方四岛”争 端由此缘起。16日苏领土争端包含两个层次的问题。第一,苏联是否对这些岛屿拥有主 权。苏方把雅尔塔协定和旧金山条约作为国际法依据,日方则否定这些 根据的正当性。17第二,日本在旧金山和约中放弃的“千岛群岛”是否包 括“北方四岛”。18苏方认为应当包括,日方则对此持否定态度。2冷战对立与领土争端的交错日苏关系在195 1年9月8日的旧金山和约中被定位在冷战格局之中。旧金山和约的草案由美国一手筹划,美英两家定稿,主要战胜国之 一苏联被排除在决策过程之外。在1951年3月份草案中,美英按照雅尔塔协 定精神写入“日本把南桦太及其附属岛屿归还给(return)苏联,把

7、千岛全岛引 渡(hand over)给苏联,然而在7月份修改稿中则只规定日本对这些领土“予 以放弃”,对其归属问题则作了回避,以此照顾了日本的立场。19这个模棱两 可的“第二条C款”,为日苏领土争端增添了复杂性。苏联代表葛罗米科出席了“旧金山和会”,但因对“第二条C款”等内 容不满而中途退出。但日本在“第二条C款”中毕竟对“千岛群岛”予以放弃, 其对“北方四岛”的领土要求也大打折扣。20日本政府主张“千岛群岛”并不 包括择捉岛以南诸岛, 21并要求以美国对“千岛群岛”的解释为准。 22冷战 后,美国的态度重新趋于“中立”,使得日俄双方都难以依赖。233日苏邦交正常化的局限性在双方政治环境变化的

8、推动下,日苏关系从 1955年起出现了改善的迹 象。1955年,赫鲁晓夫调整了对日政策。24同年1月22日,鸠山首相也在 施政演说中表示要调整与未建交国的关系。同年6月,日苏开始建交谈判,但因 苏方“归还两岛”方案和日方“归还四岛”要求尖锐对立而搁浅。25美国以“冲 绳问题”相要挟,更使日本的回旋余地缩小。26鸠山首相以“先复交,后领土” 的思路提出了折衷方案。 1956年9月29日,日苏全权代表交换信件(通称松 本葛罗米科往返书简),一致同意在复交后继续进行“包括领土问题在内的 缔结和约谈判”,以此扫清了复交的最大障碍。2781956年10月19日,日苏签署联合宣言 ,宣告“结束两国间的战争

9、 状态,恢复外交、领事关系”。其中第9条规定:两国复交后继续进行缔约谈判, 苏方同意在缔约后把齿舞、色丹交予日本。28然而,双方仍未能就解决国后、 择捉两岛问题达成妥协,29 就连双方对松本葛罗米科往返书简的解释也 大相径庭。30联合宣言之所以未能成为和约,就是因为双方尚未就国境划 界达成一致。复交后,日方把归还国后、择捉两岛作为缔约谈判的条件,苏方则 由态度消极转向彻底否定。1960年日美缔结新安全条约之际,苏联于1月27日发来对日本 政府的备忘录,宣告:苏联将在全部外国军队撤出日本领土和苏日缔结和约后, 方能向日本引渡齿舞群岛和色丹岛。31此后,苏方立场进一步后退为:苏日领 土问题已因二战

10、结果而彻底解决,两国间不存在任何领土问题。从1956年到70 年代初,日苏关系陷入了停滞状态。 1961年8月和1964年5月,米高扬副总理 两度访日时一再称:苏联毫无放弃国后、择捉之意,但他对日本经济有了深刻印 象。321967年,柯西金总理曾对访苏的三木外相提出“中间措施”方式,但未 得进展。3370年代初,苏联调整了对日政策。葛罗米科外长于1972年1月访日, 作出了年内开始缔约谈判的承诺。他提议归还齿舞、色丹,但未得日方响应 34 田中首相于1973年10月访苏,但日苏首脑会谈在领土问题上陷于僵局。 10月 10日发表的日苏联合声明采取了含糊其词的表述方式: “双方认识到,解 决第二次

11、大战以来未解决的诸问题,缔结和平条约,将对建立两国间真正的睦邻 友好关系做贡献,并就有关和平条约内容的诸问题进行了谈判。”35日方未能 把“领土问题”一语写入声明之中。36日方认为,“未解决的诸问题”一语已 含有“领土问题”的意味,但苏方断然否认这一点 371975年葛罗米科在共 产党人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和1977年勃列日涅夫总书记对朝日新闻专务秦 正流的答文,都明确否认“领土问题”的存在。直至1988年12月日苏外长定期 会议时,谢瓦尔纳泽外长仍对日方主张采取了否定态度。在70年代苏联对日采取高压手段的情况下,日本仍力图缓和对苏关系。 1978年以后,苏联在国后、择捉、色丹重新配备地面部队,加

12、上1979年12月 苏联入侵阿富汗,使日本国内的“苏联威胁论”日益高涨。此后的各届日本内阁 都积极参与了美国的对苏制裁战略。1985年3月11日戈尔巴乔夫就任苏共总书记后,开始调整对日政策。 1986年1月起,日苏恢复了1978年以来中断的外长定期会谈。1988年12月, 双方设立了缔约工作小组,但最初几轮协商都因在领土问题上各执己见而搁浅。4“政经不可分”与对苏(俄)经济合作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日本开始运用经济“牌”,把“政经不可分”作 为对苏政策的基本原则,即把解决领土问题作为开展经济合作的前提。“政经不可分”原则同样反映着冷战格局的制约,因为对苏经济合作包 含着高科技等西方阵营限制对苏出

13、口的领域。但日苏经济合作的主要项目,乃是 苏联希望借助日本的资金、技术来开发西伯利亚资源。70 年代初日苏经济关系 有所进展,如日本向苏提供贷款购买木材加工设备,苏方以木材还贷,以及签署 煤炭合同和改造纳霍德卡港合同等。日苏文化交流也有所进展。1973年3月,田中首相致信勃列日涅夫总书记,提议把日苏联合开发西 伯利亚和北方领土等政治问题分开考虑。1974年3月,苏方主动提议联合开发 秋明油田 381974年4月起,日苏开始就合作勘探和开发萨哈林海底大陆架石 油问题进行磋商。同年6月,日苏就开发苏联南雅库特煤矿达成协议 39然而, 在诸多不利因素制约下,日苏联合开发始终未能走上正轨。二、冷战后日

14、俄关系的演变趋势80年代末以来,日俄间的冷战鸿沟得以填平,但其他矛盾依然存在。日 俄关系的走向就取决于如何处理这些矛着,尤其取决于如何解决领土争端。1争取使俄方承认“领土问题”1991年4月16日至19日,戈尔巴乔夫总统访日,同海部首相举行了会 谈,18日发表了日苏联合声明。40其中指出:双方考虑了关于四岛归属问 题的相互立场,围绕包括“确定领土”在内的缔约问题进行了协商,双方同意利 用1956年以来所有“肯定因素”。日方认为,联合声明写入“四岛”问题 和“确定领土”是个前进,其实苏方在领土主权问题上并未作出让步。411991年12月苏联解体,日苏领土争端被日俄关系所继承。俄罗斯总统 叶利钦曾

15、于苏联解体前的1990年1月对日进行非正式访问时,提出关于解决北 方领土问题的“五阶段方案”:第一,承认日俄间存在领土问题;第二,把该领 土作为自由经济区;第三,实现该领土非军事化;第四,在15至20年内缔结和 约;第五,在上述阶段后,由下一代在俄日共管、自由化、归还这三种方案中作 出选择。在日本看来,该方案在承认存在“领土问题”这一点上前进了一步,但 仍不是以归还领土为前提的方案。叶利钦于1991年8月掌握苏联政权后,便开始调整对日姿态。他在9 月份致信海部首相,主张摆脱战胜国、战败国的旧观念,缩短“五阶段”,在北 方领土问题上适用“法和正义”原则。1991年11月16日,他发表致俄罗斯 国民书,其中提出:俄罗斯必须实现对日“最终战后处理”,解决“俄日间确 定疆界问题”,最终缔结和约。421992年初,俄外交部表示“将以1956年的苏日联合宣言作为俄日领土 谈判的出发点”。在2月10日的俄日和约起草小组会议上,俄罗斯副外长库纳 泽表示将废除苏联1960年的对日备忘录。1992年9月29日,两国外交部 门共同发表了关于日俄间领土问题历史的联合编辑资料集。43这无疑是有 关日俄领土谈判基础工作的一大进展。5月4日,叶利钦对来访的渡边外相重申 了“五阶段方案”,并表示有必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