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西村》导学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0795248 上传时间:2023-12-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游山西村》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游山西村》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游山西村》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游山西村》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游山西村》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游山西村》导学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 游山西村陆游【学习目标】1.能够正确诵读、翻译词句。 2.理解诗中所叙写的内容,能用手语和书面语的形式说出诗的大意。3.感悟诗的意境。【课 文】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注释:选自剑南诗稿。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 腊酒:腊月里酿造的酒。 足鸡豚(tn):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足:足够,丰盛。 山重水复: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 柳暗花明:柳色深绿,花色红艳。 箫鼓:吹箫打鼓。 春社:古代把立

2、春后第五个戊日做为春社日,拜祭社公(土地神)和五谷神,祈求丰收。 古风存:保留着淳朴古代风俗。 若许:如果这样。 闲乘月:有空闲时趁着月光前来。无时:没有一定的时间,即随时。叩(ku)门:敲门。【课前导学】一、 学法指导:学习古诗词,重在读。译读翻译字词吟读想象画面品读体悟情感二、通过多种方式,了解陆游的有关资料。二、解释下列词语:1腊酒: 2足鸡豚(tn): 豚: 足: 3山重水复: 4柳暗花明: 5箫鼓: 6追随: 7春社: 8古风存: 9若许: 10闲乘月: 11无时: 12叩(ku)门: 三、翻译这首诗,并说出来。 四朗读、背诵诗歌。 【课堂探究】1. 吟读诗句,结合适中的叙写内容,说

3、一说:你从诗句中读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2. 品读诗歌,结合诗人游山西材的所见所闻,展开想象,描绘诗人春日出游,在农家做客的经历。(写出村民的热情好客、优美的景物、淳朴的风土人情)草长莺飞,春光明媚。对于诗人陆游来说,这是一个美好日子 3. 自主赏读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对照游山西村,请找一找这两首诗中意境相似的诗句,用不同的划线法把它划出来:游山西村 过故人庄 陆游 孟浩然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4、菊花。4. 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春日,诗人在历经“山重水复”让人怀疑无路可走的困惑之后,却又“柳暗花明”,意外地欣赏到一番优美的风光。这是一种败中获胜、绝处逢生的喜悦,体现在诗中就是哪一句话? 生活中处处如此,当我们感到困惑时,总会突然见到希望。你能举出一两件这样的例子跟大家分享一下吗? 【课后练习】一、阅读游山西村完成下面的练习。1写农村一片富足景象,农家朴实好客的句子: 。2不仅反映诗人对前途所抱希望,也说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性诗句: 。描绘南宋农村风俗画的句子: 。3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被黜官退居山乡所写,诗中赞美了山西村山好、水好、人也好的动人情

5、景。B颔联写出山西村优美的环境,突出曲折幽深的特点,后成为充满生活哲理的千古名句。C颈联写乡俗民事,从村民的服饰、言行和习俗的描写中,展现村民勤劳俭朴的品质以及宣扬迷信、拜神求佛保佑的陋习。作者于赞美中含蓄地表达批判之意。D全诗写景、叙事、抒情有机结合,充满生活气息,语言自然质朴,意境清新。二、阅读陆游的游山西村,按要求回答问题:1 古典诗词讲究炼字,首联中的“足”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2 颔联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在现实生活中有何意义? 答:3. 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 【参考资料】1.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词人。字务观,号放翁。一生著作丰富,存诗900

6、0多首,是中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诗歌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爱国热情,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2.本诗写作背景:游山西村是诗人因支持张俊北伐,被罢归故里,心中愤愤不平而作。对照诈伪的官场,与家乡优美的自然景色、纯朴的风俗习惯,自然会产生无限的赞美之情。【教学反思】 游山西村这是一首朴实自然的山村游记诗。诗人陆游用真挚的感情,明朗的笔调,描绘了山村优美的景物和农家淳朴的习俗,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家乡的热爱。本课的开设结合我校市级课题聋校手语译话课程编写的实践研究,从提高学生语言的实践应用能力出发,通过读

7、、说、写的方式,引导学生运用手语和书面语对古诗词的互译,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诗词内容、想象诗中情景、感受作者情感的目的。上课时,因为考虑到学生预习的情况不是太好,所以向学生展示了本课的学习目标、介绍了作者生平和写作背景,试图帮助学生加深对本诗的赏析;接着还是不由自主的引领学生将全诗朗诵了一遍,然后我让学生自读古诗,试着理解诗的内容;然后通过问题“游完了山西村,使人产生了怎样的想法”引导学生说出在山西村的所见所闻所遇;紧接着通过诗图搭配的方式从形象上让学生认识山西村,感受山西村的美;最后让学生结合图画,自由想象说一说山西村游玩的经历,并且通过笔端写出来;在课堂最后一个环节是通过展台展示学生完成的书面

8、语作业,并作修改讲评。反思这节课,我认为存在以下方面的不足:1.课堂开端的作者生平和写作背景介绍略显冗长,以至于影响最后的时间分配,导致预设的比较鉴赏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只能作为学生课后完成;2.课堂上引导学生的朗读不够充分,尤其是在读的形式上面比较单一;3.部分学生没有能够完全的参与到活动中来,需加强分层教学和个别引导;4.在作业展示中只兼顾到少数较好的学生,还有很多学生没有进行讲评,今后需要在这方面改进;5.对于本课的小结和升华部分比较的弱化,仅仅在课前的写作背景中简要介绍,没有引导学生深入的挖掘。 总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对于引导聋生赏析古诗词,提高语言的实践运用能力,我一直在摸索之中,恳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以促进我改进自己,提高课堂教学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