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仓库建设要点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0784028 上传时间:2022-11-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4.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粮食仓库建设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粮食仓库建设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粮食仓库建设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粮食仓库建设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粮食仓库建设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粮食仓库建设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粮食仓库建设要点(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粮食仓库建设要点(征求意见稿)家粮食局2015年1月粮食仓库建设要点编制说明为贯彻落实2014年国务院第52次常务会议关于“今明两年新建 仓容1000亿斤”的决策部署,积极做好国家粮食仓库建设,国家粮食 局组织河南工大设计研究院和国贸工程设计院等单位在粮食仓库建 设标准(建标200158号)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的新情况以及技术发展新进展,制订了本要点。新建1000亿斤 粮食仓库建设项目应执行本要点;其他粮食仓库建设和改造项目参照 执行。本要点由国家粮食局发布,与现行的粮食仓库建设标准(建标200158号)配合使用。国家粮食局2015年1月23日目录一总体要求1二项目选址及用地

2、1三规模、构成及分类2四仓房建筑3五接发工艺装备4六储粮工艺装备5七供配电及消防5八信息系统6九新技术应用6十安全及环保7十一投资控制及相关指标7-总体要求第一条为加强粮食仓库建设项目决策和建设管理,充分发挥投资效益,推广 绿色储粮新技术,确保储粮安全,提高粮食仓库建设机械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水 平,特制定本建设要点。第二条本要点明确了粮食仓库建设的总体要求、项目选址与用地、规模构成 及分类、仓房建筑、接发工艺装备、储粮工艺装备、供配电及消防、信息系统、 新技术应用、安全及环保、投资控制及相关技术经济指标等内容,是编制、评估、 审批粮食仓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项目设计的重要依据,是项目验收的

3、依 据之一。第三条本要点适用于各类粮食收储仓库的新建及改扩建,其他类型粮食仓库 建设参考执行。第四条本要点是在粮食仓库建设标准(建标200158号)的基础上, 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情况以及技术发展新进展补充形成。要点中未 规定的内容,应按粮食仓库建设标准(建标200158号)及粮油储藏技 术规范GB/T 29890等现行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规范执行。第五条粮食仓库建设项目的工程咨询应由取得相应资质的咨询单位承担,工 程设计应由取得商物粮行业相应设计资质的单位承担。二项目选址及用地第六条粮食仓库项目选址应充分考虑现有粮食仓库分布,并结合粮食生产、 流通、储备布局及粮库安全的需要。第七条

4、 项目选址应具有良好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不应选在抗震设 防烈度为9度的地震区;应避开泥石流、滑坡、流沙等直接危害地段,避开高压 走廊、已有管线及暗沟渠,以及IV级自重湿陷性黄土和III级膨胀土等工程地 质不良地区;避免洪水、潮水、内涝威胁,场地防洪标准不应低于50年一遇; 远离污染源及易燃易爆场所。第八条粮食仓库建设用地宜优先整合利用现有物流体系、粮食仓库、加工厂土地及闲置土地。新建粮食仓库每5万吨仓容综合用地不宜超过90亩,其中:1散装平房仓仓储区吨粮建设用地指标宜控制在(0.350.65)m?/1;2浅圆仓仓储区吨粮建设用地指标宜控制在(0.2 00.40 )m?/1;3筒库区吨粮建

5、设用地指标宜控制在(0.150.30)m?/1。第九条用地规划指标应满足以下要求:1建设用地容积率0.6 (东北地区及内蒙古东部需大面积晒场的,建设用 地容积率0.45);2. 建设用地建筑系数30%。三规模、构成及分类第十条粮食仓库项目的规模,按粮食仓库的总仓容量划分为以下五类:特类:300,0001以上;一类:150,0011 300,0001;二类:50,0011 150,0001;三类:25,0001 50,0001;四类:25,0001以下。第条本要点规定的粮食仓库所建粮仓可按照其功能用途分为收纳仓、 标准储备仓和高标准储备仓。收纳仓主要用于粮食收购和短期储存(储存期不超 过1年),

6、其建设规模应结合收纳半径及周边粮源情况确定;标准储备仓和高标 准储备仓主要用于粮食收购和长期储存(储存期1年以上),其建设规模应结合 当地储备规模确定,其中高标准储备仓在仓房建筑、接发设施及工艺装备、储粮 工艺装备、信息系统等方面采用较高配置和相关储粮新技术。第十二条粮食仓库建设项目由生产设施、辅助生产设施、办公生活设施、室 外工程及独立工程构成。1生产设施:包括仓房、接发设施及工艺装备、储粮工艺装备、信息系统、 自动控制系统以及烘干设施等;其中收纳仓可不配置自动控制系统,选配烘干设施;标准和高标准储备仓可选配自动控制系统及烘干设施。2. 辅助生产设施:包括检化验室、中心控制室及机房、变配电室

7、、地磅房(或 一站式服务中心)、机修间、器材库、药品库、消防泵房及消防水池、门卫、机 械罩棚(库)铁路罩棚、空压机房、制氮机房、安全监控设施及通讯设施等;其中收纳仓可不配置空压机房、制氮房,可选配机修间、中心控制室及机房、 机械罩棚(库)、铁路罩棚、机修间、器材库、药品库;标准储备仓可选配铁路罩棚、空压机房及制氮机房。3办公生活设施:包括办公业务用房、食堂、生活用锅炉房、浴室、值班宿 舍以及必要的生活设施。4室外工程:包括库内道路、站台、堆(晒、场、围墙、挡土墙、土石方、 室外管线或管架、绿化及排涝池等,各类仓库根据需要配置。5.独立工程:包括铁路专用线、码头、港池、库外道路、库外水电管线等,

8、 各类仓库根据需要配置。仓房建筑第十三条各类粮食仓房均应采取防水、防潮、防火、防虫、防鼠、防雀、 防盗、气密、通风和隔热等技术措施。1收纳仓: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及储存期,可采用散装平房仓、保温钢板筒仓, 东北及内蒙古地区可采用散装保温罩棚仓。2标准储备仓、高标准储备仓:宜采用散装平房仓、浅圆仓。在一定条件下 可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采用散装楼房仓、气密保温钢板筒仓,并应采取有效的防 水、气密和隔热措施。其中,高标准仓应达到气调仓气密标准,或达到低温仓隔 热标准。第十四条散装保温罩棚仓装粮高度不宜超过6.5m,装粮线下严禁采用内拉 筋结构。第十五条散装平房仓装粮高度不应低于6m,不宜超过8m。标准设计

9、仓容统 一按容重750kg/m3计算。1. 散装平房仓采用轴线面积计算仓容时,仓容系数(或平面利用率、为0.95, 当采用建筑面积时,仓容系数(或平面利用率、为0.93。2浅圆仓仓容按粮食平堆计算,计算高度为仓底至装粮线的高度,仓底带锥 斗的浅圆仓还应计算锥斗内存粮的容量。3. 锥底筒仓装粮体积可按圆柱体计算,计算高度为仓壁与锥斗交线至仓顶板 底的高度。平底筒仓装粮体积按实际装粮高度计算,并应计入顶端粮堆锥体体积。 连体钢筋混凝土筒仓群应计算星仓仓容。五接发工艺装备第十六条鼓励采用散装、散卸、散存、散运的“四散化”成套技术接发工 艺装备及集装单元化装卸设备。第十七条收纳仓、标准储备仓、高标准储

10、备仓均应配置取样、检化验、计量、 清理、除尘、输送等作业设备。根据需要配置烘干设备。第十八条接发设备应优先选用破碎低、分级小、密闭好、动耗低、作业便 捷的设备。宜采用自带粉尘控制的设备或配备粉尘控制系统,改善作业环境,减 少环境污染。平房仓:宜采用移动式机械设备或固定式与移动式相配合的机械设备。楼房仓:宜采用固定式与移动式相配合的机械设备。筒仓:宜采用固定式机械设备,根据不同需求设置防分级与防破碎装置 浅圆仓:宜采用固定式或固定式与移动式相配合的机械设备,宜配置防分级、 防破碎装置。第十九条新增粮食接发作业线生产能力按下列原则确定:1公路进、出库单线作业能力不宜低于100 t/h,有中转作业要

11、求或高标准 储备仓的进出库单线作业能力不宜低于150 t/h;2. 铁路专用线的设计中转量应大于30万吨/年,铁路专用线接发作业能力不 应低于300t/h;3. 海港码头的设计吞吐量应大于 50万吨/年,接发作业能力不应低于 500t/h;4. 江河干线港码头的设计吞吐量应大于30万吨/年,接发作业能力不应低于300t/h;5. 内河港池码头设计吞吐量应大于10万吨/年,接发作业能力不应低于 100t/h;6. 计量汽车衡不宜小于100吨,台面尺寸应满足当地车辆尺寸要求。六储粮工艺装备第二十条收纳仓、标准储备仓、高标准储备仓宜根据粮油储藏技术规范 GB/T 29890划分的不同储粮生态区配置不

12、同的储粮工艺及装备。1收纳仓:应配置机械通风装备及粮情测控系统,第四、五、六、七储粮生 态区应配置环流熏蒸设备。2标准储备仓:应采用储粮“四合一”技术(机械通风、环流熏蒸、粮情测 控、谷物冷却系统)或“四合一”升级新技术(平房仓横向通风技术、平房仓横 向谷冷通风技术、多介质横向环流技术、多参数(温度、湿度和气体浓度)粮情 测控技术);其中第一、二、三储粮生态区可不配置环流熏蒸设备和谷物冷却系 统。3. 高标准储备仓:在标准储备仓储粮工艺装备配置基础上,应配置气调或控 温及多功能粮情测控等设备。应优先采用绿色储粮新技术,24m跨度及以下的散 装平房仓宜优先采用“四合一”升级新技术。第二十一条通风

13、系统应由粮堆通风和粮面上通风组成,优先选用通风阻力 小、均匀性高、能耗低,自动化程度高的通风形式。第二十二条环流熏蒸优先选用固定熏蒸管道系统,应配置有关防护用品及 有害气体检测报警仪器,并满足粮食仓库安全操作规程LS1206的要求。第二十三条气调仓宜采用固定式或移动式制氮设备,采用固定式时应建设制 氮房。第二十四条粮堆控温宜采用自然通风、机械通风或低能耗具备控湿能力的谷 物冷却机,粮面控温可在粮面设置节能空调设备。七供配电及消防第二十五条粮食仓库用电负荷等级应为三级,位于重要交通枢纽、港口的大 型中转粮食仓库,用电负荷等级宜为二级。消防用电负荷等级应为二级。第二十六条布置在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电

14、气装置及工艺装备,应按国家和 粮食行业现行标准、规范执行。第二十七条粮食仓库应设消防设施,消防设施配置、防火间距及防火分区等应满足国家和粮食行业现行标准、规范要求。八信息系统第二十八条粮食仓库内信息系统主干网络的建设应与仓库主体工程建设同 步进行。网络综合布线基于双绞线和光纤技术,建筑群及每个仓房之间的网络主 干线应采用光纤,能够支持数据通信、语音通信、多媒体通信以及各种控制信号 的通信,布线系统设计应按相关国家标准、规范执行。第二十九条收纳库、标准储备库、高标准储备库均应配置粮食仓库信息系统。1收纳库信息系统应包括以下基本功能:(1)出入库作业管理功能(包括库 存识别代码功能);(2)安防监

15、控功能;(3)远程监管接口;(4)粮情测控的分 析及上传功能。2. 标准储备库信息系统除收纳库信息系统功能外,还应配置粮食仓库业务管 理系统(包括库存粮食识别代码和关联信息上传、下传功能)、智能通风系统、 多功能粮情测控系统。3. 高标准储备库除配置标准储备库信息系统平台功能外,还应建设基于库存 粮食识别代码的粮食储运物联网信息系统,配置库存监管和在线数量监测系统、 质量安全追溯、移动应用,按需选择智能气调系统、智能烘干系统、三维可视化 管理等。第三十条粮食仓库信息系统建设应具备信息安全保障功能,粮食仓库信息系 统的安全防护包括:系统自身的安全防护;系统为使用者提供安全服务所需的安 全防护;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保障。九新技术应用第三十一条粮食仓库建设应积极推广应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熟新技术、 新材料、新设备、新仓型,节约资源与能源,提升储粮技术水平。第三十二条鼓励采用节能、节地、机械化程度高的新仓型,鼓励结合实际、 因地制宜地建设地下散装粮仓、散装楼房仓、双层屋盖平房仓、适于储备的浅圆 仓等。第三十三条应积极采用以下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1. 具有节能高效、损耗低、防爆、环保性能好的移动式机械化接发工艺装备;2. 智能控温控湿、射频识别、智能烘干、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