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高中化学 2.1.2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课时提升卷 鲁科版必修2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0782529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版】高中化学 2.1.2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课时提升卷 鲁科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版】高中化学 2.1.2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课时提升卷 鲁科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新版】高中化学 2.1.2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课时提升卷 鲁科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最新版】高中化学 2.1.2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课时提升卷 鲁科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最新版】高中化学 2.1.2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课时提升卷 鲁科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版】高中化学 2.1.2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课时提升卷 鲁科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版】高中化学 2.1.2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课时提升卷 鲁科版必修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版化学教学资料课时提升卷(七)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2013吉安高一检测)下列变化过程需要吸收能量的是()A.2CO+O22CO2B.Cl+ClCl2C.CaO+H2O=Ca(OH)2D.H2H+H2.(2013长春高一检测)键能是指断裂1 mol化学键形成气态原子时吸收的能量(kJ),单位为kJmol-1。从手册上查得:HH、ClCl和HCl的键能分别为436 kJmol-1、243 kJmol-1和431 kJmol-1,请用此数据估计,由Cl2、H2生成1 mol HCl时应该()A.放热183 kJB.放热91.5 kJ

2、C.吸热183 kJD.吸热91.5 kJ3.(双选)已知:能量越低的物质就越稳定;白磷转化成红磷是放热反应。据此,下列判断或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相同的条件下,红磷比白磷稳定B.在相同的条件下,白磷比红磷稳定C.红磷和白磷的结构不同D.红磷容易发生自燃而白磷则不会自燃4. (2013宁波高一检测)某一化学反应中,其产物的总能量为80 kJ,如果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那么反应物的总能量可能是()A.100 kJB.60 kJC.50 kJD.30 kJ5.下列有关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酸碱中和是放热反应B.炭在氧气中燃烧属于吸热反应C.化学键的形成需吸收能量D.化学反应过程中,化

3、学能一定转化成热能6.(能力挑战题)将V1mL 1.0 molL-1HCl溶液和V2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 m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B.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C.NaOH溶液的浓度约是1.00 molL-1D.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7.(10分)(2013淄博高一检测)如图所示,把试管放入盛有25的饱和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试管开始放入几小块镁片,再用滴管滴入5 mL盐酸于试管中,试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4、是 。(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3)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4)由实验推知,MgCl2溶液和H2的总能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镁片和盐酸的总能量。8.(10分)在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时,我们通常做下面的实验:在一个小烧杯里,加入20 g已研磨成粉末的Ba(OH)28H2O,将小烧杯放在事先已滴有3滴4滴水的玻璃片上,然后向烧杯中加入约10 g NH4Cl晶体,根据实验步骤,填写下表,并回答问题。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及结论将晶体混合,立即快速搅拌有刺激性气味且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蓝的产生用手摸烧杯下部感觉烧杯变凉说明此反应是反应用手拿起烧杯烧杯下面的带有几滴水的玻璃片粘到

5、了烧杯底部将粘有玻璃片的烧杯放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上玻璃片脱离上面烧杯底部反应后移走多孔塑料片观察反应物混合物成糊状,证明有 生成(1)写出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中要立即用玻璃棒迅速搅拌的原因是 。(3)在上述实验过程中,你认为是否有不妥之处?若有,请指出并写出改进方法,若没有,此问不用作答 。答案解析1.【解析】选D。CO的燃烧要放出热量,生石灰溶于水放热,原子间化合放出能量,而拆开HH键则需吸收能量。2.【解析】选B。1 mol H2与1 mol Cl2反应生成2 mol HCl,断裂1 mol H2和1 mol Cl2中的共价键需要吸收的能量为E1=436 kJ+24

6、3 kJ=679 kJ,形成2 mol HCl中的共价键释放的能量为E2=431 kJ2=862 kJ。E2E1,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则生成2 mol HCl放出的热量是862 kJ-679 kJ=183 kJ,所以生成1 mol HCl放出的热量是91.5 kJ。3.【解析】选A、C。由题目提供的信息知,红磷比白磷稳定,白磷易自燃,说明性质不同,进一步说明结构不同。4.【解析】选A。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则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产物的总能量,所以答案选A。5.【解析】选A。中和反应和燃烧都是放热反应,A项正确,B项错误;化学键的形成放出能量,C项错误;化学反应过程中,化学能还有可能转化成光能等,D

7、项错误。6.【解析】选B。由题图可知,5 mL 1.0 molL-1HCl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后温度为22,因此,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应低于22,A项错误;既然反应后溶液温度升高,则B项正确;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时,放出热量最多,温度最高,从图上看出,30 mL 1.0 molL-1HCl溶液和20 mL 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因此,该NaOH溶液的浓度为1.0 molL-130 mL20 mL=1.5 molL-1,C项错误;有水生成的反应并不都是放热反应,如某些氢氧化物的分解,D项错误。7.【解析】镁片与盐酸反应的过程中镁片逐渐溶解,有大量气泡放出,且由于金属与酸的反应是放热的,放出的热量

8、通过小试管传递给饱和石灰水溶液,使饱和石灰水的溶解度下降而析出Ca(OH)2固体。该反应过程中的离子方程式是Mg+2H+Mg2+H2。由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可以推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MgCl2溶液和H2的总能量小于镁片和盐酸的总能量。答案:(1)镁片上有大量气泡产生;镁片逐渐溶解;烧杯中析出固体(或烧杯中溶液变浑浊)(2)镁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该反应为放热反应,Ca(OH)2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析出Ca(OH)2固体(3)Mg+2H+=Mg2+H2(4)小于8.【解析】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在短时间内反应充分进行,使体系温度快速降低,玻璃片上的水凝固。该反应属

9、固体之间的反应,且要求反应时间短,故一定将Ba(OH)2晶体研磨成粉末,便于与NH4Cl充分接触,另外,晶体混合后要立即用玻璃棒快速搅拌混合物。在反应过程中有刺激性气味的NH3产生,会造成环境污染,所以要吸收NH3,但不能用挥发性酸吸收,故选用稀硫酸。答案:NH3吸热水(1)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2)使反应物迅速混合而充分反应,使温度迅速下降(3)反应过程中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气体,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故应用浸有稀硫酸的棉花覆盖在多孔塑料片上来吸收产生的NH3【互动探究】(1)上题中为什么带有几滴水的玻璃片粘到了烧杯底部?提示:由于反应吸热,所以导致周围温度骤降,使水结冰,所以会导致玻璃片和烧杯粘在一起。(2)实验室检验氨气除了使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提示:还可以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来进行检验,现象是有白烟生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