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应学院“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0779719 上传时间:2023-08-27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84.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嘉应学院“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嘉应学院“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嘉应学院“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嘉应学院“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嘉应学院“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嘉应学院“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嘉应学院“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嘉院发200629号关于印发嘉应学院“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等四个规划的通知各党总支(支部),各系、室,各部门:嘉应学院“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嘉应学院“十一五”学科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嘉应学院“十一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嘉应学院“十一五”校园建设规划业经党委会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贯彻落实。 中共嘉应学院委员会 二六年七月八日主题词:学校 十一五 规划 通知 党委办公室 2006年7月9日印发 (共印110份)嘉应学院“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年),将是嘉应学

2、院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教学科研和学校事业协调、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进一步改革内部管理体制,改善办学条件的关键时期;是实现办学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可持续发展,增强办学实力,培育办学特色,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校再上新台阶的重要阶段。根据广东省和梅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制定本规划。一、“十五”教育事业发展的简要回顾“十五”期间(20012005年),嘉应学院实现了办学层次和办学规模的历史性跨越,完成或超额完成了“十五”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和任务,为“十一五”时期及较长时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工作回顾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办学条件改

3、善。“十五”期间,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3亿多元。“九五”末期,校园占地面积750亩(50万)。2005年,校园占地面积1041亩(69.4万)。“九五”末期,学校建筑面积23万;“十五”末期,学校建筑面积增加到37万。其中,教学使用建筑面积为17万,比“九五”末期增加9万;学生公寓建筑面积为9.9万,比“九五”末期增加5.9万;教工宿舍(不含教师自购房)建筑面积为8.3万,比“九五”末期增加1.1万;行政及附属用房建筑面积为2.7万,比“九五”末期增加2.1万。“九五”末期,学校教学仪器资产总值(单价800元以上)2291.5万元;2005年,增加到4965.6万元。实验室配套建设逐步完善,

4、专业实验室达到19个,其中校级重点实验室(中心)5个,建立了4个现代化实验中心,1个省级教学IT重点实验室和1个省级电工教学示范中心。图书馆藏书从43万册增至2005年的99.6万册。师资结构不断优化,队伍素质整体提高。“九五”末期,专任教师为438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93人;2005年,专任教师603人,其中教授44人、副教授166人,高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比例由23.7%增至34.83%。“九五”末期,教师中博士2人,硕士73人;2005年,教师中博士15人,硕士185人,尚有在读博士29人、硕士119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比例由17.1%增至33.17%(不含在读

5、)。“十五”期间,有22名教师列入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6名教师列入广东省委宣传部“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4名教师评为梅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办学规模逐年扩大,学科设置趋于齐全。“九五”末期,全日制在校生为6130人;2005年,全日制在校生为12013人,“十五”期间年平均约增长19%。“九五”末期,本科生与专科生比例为1:11;2005年,本科生与专科生比例为2:1。“九五”末期,学科设置有经济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法学6大门类;“十五”期间,增加管理学门类,学科设置增到7大门类。“九五”末期,有6个本科专业;2005年,扩大为30个本科专业。教学体系日趋完善,学生

6、素质普遍提高。从2001年开始,学校全面修订完善了教学工作规章制度,逐步建立了领导听课、教学督导、学生评教等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基本形成了本科教学秩序良性运转机制。2004年4月,学校新增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十五”期间,学校强化本科主干课程建设,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公共选修课程开课达100余种。“十五”期间,我校共为社会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0000多名,梅州市党政战略后备人才培养和企业定向人才培训班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校大学生积极参加全国数学建模竞赛、CCTV英语演讲比赛、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科技制作比赛等大学生课外科技文化活动,获得多项全国和省级奖励;在全国专项体

7、育比赛和广东省第六届大学生运动会上取得团体和个人多项优异成绩;在广东省首届大学生艺术展演和“百歌颂中华”高校合唱比赛中荣获多次奖励。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取得新成果,连续受到表彰。“十五”期间,本科生考研、专科升本科考取率逐年提高。“十五”期间,我校毕业生就业率高出全省本专科平均就业率。2001年总体就业率为94.28%,2002年为95.02%,2003年为96.98%,2004年为97.76%,2005年为98.73%。“十五”期间我校招生范围扩大至13个省(自治区),生源质量提高。科研工作稳步发展,学科建设初见成效。截至2005年底统计,教师在国内外刊物公开发表论文3790篇,其中

8、650篇为国内核心刊物,50篇为国外学术刊物,42篇被SCI等索引检索;出版专著、教材206部;省、部级科研立项44项,校、市级科研立项372项,到位专项经费355万元;荣获省、部级奖励5项,梅州市科技进步奖6项、梅州市社科优秀成果奖30项。校企合作教育培训、技术研发和咨询策划等软科学服务取得了进展。“十五”期间,学校初步形成了以文、理工为基础,以本科教育为主的状况。目前,学校有6个校级重点学科和11个校级重点扶持学科。“十五”期间,与外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工作取得进展,10多名教师被聘为硕士生导师。多项改革积极推进,办学效益不断提高。“十五”期间,学校推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举措,在定编、定岗、

9、定责的基础上,对全校14个处级党政群团部门和20个教学系部的正、副职领导岗位,实行公开竞争上岗,100多位经竞聘产生的干部走上中层领导岗位。“十五”期间,学校后勤管理服务体制与运行机制进行了社会化改革探索,服务经营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十五”期间,学校财务状况运行正常。通过加强财务分析和会计核算,完善内部监控制度,提高了资金运行质量。审计、监察部门认真履行职责,保障了学校重大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国际合作领域扩大,外籍教师有所增加。“十五”期间,我校与俄罗斯、泰国、新西兰等国和我国香港特区的校际联系进一步密切,招聘、引进外籍教师20多人。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成果。党组织的政

10、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发挥,一大批先进分子加入中国共产党,“十五”期间共发展党员3110人,其中教工105人;党风廉政建设扎实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持续开展,工、青、妇、学等组织的工作卓有成效。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顺利实施,以“弘扬民族精神,树立理想信念”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和以“诚信”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十五”期间,有7647名学生荣获省、市、校表彰奖励。学生社团由22个增加到40个。“十五”期间,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广东省高校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2次)”、“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创建单位”等荣誉。

11、(二)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十五”期间,在学校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一是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大,教职员工的现代化教育思想观念有待更新,校内管理体制的某些方面的改革仍不彻底,管理观念和管理方式的滞后与学校层次提升和快速发展之间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二是作为地方院校,如何在办学实践中更加贴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为地方服务的统一仍然是学校面临的课题;三是建设资金严重不足,经费筹措困难,过度负债面临风险等问题仍是困扰学校发展的突出问题;四是高端人才缺乏,“人才强校”战略难度加大,成为影响和制约学校进一步发展和上新台阶的严重障碍;五是实践教学较薄弱,难以适应学校

12、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需要。二、“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事业发展的全局,围绕“巩固、深化、提高、发展”要求,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满意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争取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为目标,大力促进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社会服务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不断增强办学实力,努力构建和谐校园,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突出的应用能力,既能适应岗位需要又有发展后劲的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二)发展目标总体发展目标是:以质量和特色为价值追求和目标选择,适度扩大规模,按需调整结构,“以质立校

13、”为办学基础,不断优化“以生为本”的人文环境,不断发扬客家优良传统和发挥侨乡优势。力争经过五年的艰苦努力,开拓创新,把我校建设成为在广东省同类型院校中位于前列,部分学科在省内具有优势和特色,立足梅州,服务广东,培养本科层次具有创新精神和客家优良传统的应用型高级人才、解决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本科院校。(三)具体目标崇教厚德、为人师表的教师队伍。继续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用事业造就人才、用环境凝聚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待遇保障人才。改进和完善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方式,以全面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和专业水平为重点,以树立“教学名师”为导向,力求实现教师队伍建设向提高素质转变、向培

14、养引进高水平学科带头人转变、向建设学术创新团队转变。要继续完善和实施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装备优良、实用配套的基础设施。继续加强实验室建设和条件建设,加快公共实验平台建设,加快更新和配套实验装备,提高教学实验设施装备的现代化标准和技术水平,增强我校教学科研的综合实力和对外服务能力。扎实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符合标准且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系统。以顺利通过2006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基本目标和强大动力,加快我校本科教学质量保障系统建设,规范教学管理过程,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全面优化教风和学风。以精品课程建设带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调整优化实践教学,不断提高学生技能和素质。业务

15、精通,整体素质较高的管理队伍。切实加强管理队伍特别是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建设一支相对稳定,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合理,服务意识强、业务精通、整体素质较高的管理队伍。有重点、有后劲的科学研究激励机制。在科研成果数量逐年增加的情况下,重点支持有利于提升我校教学水平和学术地位以及为地方服务的科研项目,特别是有利于形成我校优势的科研项目、学科建设项目、教学改革项目、教育科研项目等,以提升科研质量为我校科研工作重点。加强校企、校校等多层次、多形式合作,积极承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重点课题,努力做好成果转化工作。继续加强校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积极培育省级重点学科、名牌专业和重点实验室。从严治校与以德育人相结合的学生管理模式。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贯彻和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精神,加强“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立志、修身、博学、报国”的情操。全面贯彻实施普通高等学校管理规定和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将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落实到学生日常管理中,切实有效地做好对经济贫困学生的帮扶工作。不断创新就业指导工作,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