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建筑学的基本概念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0754584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9.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义建筑学的基本概念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广义建筑学的基本概念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广义建筑学的基本概念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广义建筑学的基本概念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广义建筑学的基本概念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义建筑学的基本概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义建筑学的基本概念(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广义建筑学的基本概念:即与传统意义或狭义相对照,其研究领域和内涵有所扩大,其研究方法从注 重个体或微观发展到更注重宏观和整体,把相关的学科融入其中(城市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强调“整 体观”和“辩证统一观”。其内涵为:通过城市设计的核心作用,把城市与建筑、建筑与地景、建筑与 生态融为一体。2. 方案比较和分析手段有:图示语言,建筑模型3. 建筑概念:是一种人造的空间环境,这种空间环境既要满足人们一定的使用功能,又要满足人们一定 的精神需要,它需要一定的物质技术手段来实现,又要具备一定的文化艺术性。因此,是技术与艺术 的完美结合。强调建筑是“人造”的,为人类所特有。强调建筑的双重功能4.

2、建筑的双重功能:一是使用功能,二是精神满足5. 建筑的基本特征:空间性:是一种人造的空间环境;实用性:满足功能和使用要求(安全性要求); 物质性:必需的物质材料、技术设备和构筑手段;审美性:必须满足精神和审美情趣方面的要求。6. 建筑的空间类型:内部空间:由建筑物本身所形成;外部空间:是由建筑物和他周围的环境所构成。7. 建筑的分类:生产性建筑(工业建筑、农业建筑);民用建筑8. 建筑分类中的民用建筑按实用功能分:1)居住建筑:是指供人们生活起居用的建筑物。包括住宅、 宿舍、公寓等;2)公共建筑是指供人们进行各项社会、政治、文化活动的建筑。9. 建筑的构成:由空间和实体构成10. 建筑的空间构

3、成方式:1)围合;2)覆盖;3)凹凸;4)设立;5)架起;6)肌理11. 建筑技术包括: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施工技术,智能化。12. 工程设计任务书概念:是建筑师进行建筑设计的依据,设计任务书建设单位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提供 给设计部门进行设计的依据性文件.13. 建筑环境:指建筑用地范围及其所处城市对所设计的建筑具有影响的诸因素。包括自然的、社会的、 已经存在和计划建设的各因素。14. 建筑功能及其要求:指满足物质方面的使用安全要求和精神方面的审美要求。1)功能要求2)技术要 求3)经济要求4)造型与空间要求5)规划与环境要求15. 建筑形态:是构成建筑的重要元素,是设计方案的骨架和基础

4、,对建筑整体形象及个体的形成起关键 作用。16. 建筑形态选择的一般依据:1.建筑环境;2.建筑性质;3.建筑高度;4.自然条件;5.其他因素17. 确定房屋朝向和间距的两个因素:日照和主导风向18. 风向频率玫瑰图:即风玫瑰图,是根据某一些区各年平均统计的各个方向吹风次数的百分数值,按一 定比例绘制。一般用8个或16个罗盘方位表示,玫瑰图上所表示风的吹向是指从外面吹向地区中心。19. 建筑模数概念及分类:是选定的标准尺度单位,作为建筑物、建筑构配件、建筑制品以及有关设备尺 寸相互间协调的基础。分三种:基本模数(M=100mm)、分模数、扩大模数(为基本模数的3的倍数)。20. 功能分析:根据

5、某一建筑类型的功能要求,在理清各种使用关系的基础上,整理出各个建筑空间之间 的关系,成为系统图示。21. 方案设计的入手方法及其适用的建筑类型:1)功能分析方法(火车站,幼儿园)2)地形分析方法3) 单元设计法(高层建筑中的标准层、学校的教师、医院病区的护理单元)4)造型切入法22. 单元设计的相关内容:1.两个要点:一是建筑功能本身具有单元性;二是“单元”与“单元”之间的连接 两方面分开来进行设计。 2. 分类:1),最为典型的是住宅,是多单元重复的,在一个单元考虑好之后, 就可以在基地上安排,并且在任何基地上均可安排:2),是建筑中的某个部分在建筑中不断重复。23. 功能分区:就是以建筑环

6、境的特定条件和建筑群各部分的使用性质和规模为依据,在明确各部分的实 用程序和功能关系的基础上,根据各部分不同的功能要求、各部分联系的密切程度及相互影响,把他 们分成若干相对独立的区块,并进行合理的区块组合,以解决建筑布局重大的功能关系问题,使建筑 群布局分区明确、适用合理、保证必要的联系和分隔.24. 建筑物采用三个:南向或南偏东、南偏西向25. 建筑环境分类:城市型环境与自然型环境。26. 建筑总体环境布局内容及具体运用:1)建筑总体环境布局一般涉及2)建筑物的总体设计:包括主 要建筑物和附属建筑物两部分 3)建筑室外场地的安排 4)道路及出入口的布置 5)绿化场地处理 6) 建筑小品的设置

7、等27. 建筑物(包括主,附属)在总体设计中的注意点:1)主要建筑物注意要点:应具有最好的朝向,自 然通风及交通、绿化等条件还应保证主要建筑之间以及它们与附属建筑物之间有方便的联系。 某些大型公共建筑中还应考虑适当的观赏距离,观赏面以及建筑群体造型的尺度和比例等。 2)附属 建筑注意要点:为主要建筑物服务的辅助性和功能性建筑,在总体设计中通常置于较次要的地位,不 能妨碍主要建筑物的使用和群体造型的美观。还要保证它与外界交通和主要建筑物都有方便的联 系,通常要设置单独出入口,一些有排放污染的建筑要布置在主要建筑物的下风向。28. 建筑物室外场地及类型:建筑物前的开敞场地(集散场地);活动场地;停

8、车场;服务院落29. 活动场地类型:球场、运动场、游戏场和人际交往空间30. 建筑方案与设计的重要前提:场地设计31. 各种类型的民用建筑从组成平面和使用性质的分类及之间的联系:主要使用空间、辅助使用空间和交 通联系空间,32. 耐火等级与建筑层面的关系:当耐火等级为一、二级时,层数原则上不做限制;耐火等级为三级时, 最多允许建5层;耐火等级为四级时,仅允许建2层。33. 走道的分类:医院的走廊兼候诊、学校的走廊兼课间活动及宣传画廊。34. 走道的宽度和长度与防火间距的关系:走道宽度应符合人流畅通和建筑防火的要求,根据建筑性质、 耐火等级和防火规范来确定走道从房间门到楼梯间或门外的最大距离,以

9、及袋形走道的长度,从安全 疏散考虑应有一定的限制。35. 功能分区的原则:主与辅;内与外;闹与静;清与污36. 流线组织基本形式:水平向组织垂直向组织水平与垂直相结合的组织37. 建筑内部的交通流线组织基本要求:分类:公共人流交通线内部工作流线辅助供应流线, 要求:不同性质的流线明确分开,避免相互干扰流线组织与使用程序相一致流线组织应有 灵活性,以创造一定的变通使用要求流线组织应与出入口设置,与室外道路密切结合,不可分割。38. 层高:指从楼面(地面)至楼面的距离。39. 净高:指从楼面至顶棚(梁)底面的距离。40. 一般民用建筑的采光方式:(1)普通侧窗采光(分为单侧采光和双侧采光);(2)

10、高侧窗(窗台高1800mm 左右);(3)天窗:多用于展览馆、体育馆、商场等建筑。(4)落地窗:窗台高三1200mm;41. 建筑物的开窗面积及如何决定:根据室内采光通风,建筑立面美观效果、建筑节能及经济等方面的要 求。根据不同的建筑类型有其相应的采光等级,先确定出窗地面积比,然后根据建筑的使用面积,计 算出窗的面积。42. 窗地面积比:窗口透光部分的面积与房间地面的面积比43. 造型设计的三个层次:体型、立面和细部处理44. 建筑设计的重点和难点:造型设计45. 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思想: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自然资源、生态 环境、经济和社会是其三个重要方面。46.

11、 建筑形式美的规律:统一与变化,均衡与稳定,对比与微差,韵律与节奏,比例与尺度。47. 韵律变化规律及分类:1)连续的韵律;2)渐变的韵律3)交错起伏的韵律48. 韵律与节奏:是指在建筑整体中的某种要素(如门、窗、柱、窗间墙、檐口等构件或图案符号在形状、 大小、色彩、质感等)所有规律的重复或是有秩序的变化,可形成有节奏的韵律感,从而可给人以美 的感受49. 对比与微差概念:对比是指不同要素间显著的差异;微差是指不显著的差异;对比与微差的运用:量的对比;形状的对比;方向对比;曲直对比;质感对比;虚实对比;色彩对比50. 建筑体型设计就是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物质技术条件为前提,运用建筑构图的基本规律,

12、将建筑各部分 体量,巧妙地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51. 建筑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 用地界限道路红线道路中心线建筑密度= (aXb)+(aXc) / AXB容积率= (5aXb)+(2aXc) / AXB52. 建筑密度=建筑基低面积/总用地面积53. 绿化覆盖率:是指基地内所有乔、灌木以及多年生长的草本植物覆盖土地面积的总和占总用地面积的 百分比,一般不包括屋顶绿化,它直观的反映了基地绿化效果,但覆盖面积直观统计较为复杂。大题:1. 建筑设计的基本特征:1、建筑设计是一种创造性思维与图示表达互动的过程:首先是一种有目的创 造活动,其次就其专业特征来说,建筑设计过程自始至终贯穿着思维活动与

13、图示表达同步进行的方式, 两者互动共同促进设计进程并提高设计质量。2、建筑设计是一种有目的空间环境的建构过程: 3建筑 设计是一种创造生活的过程:首先,设计“以人为本”,必须要考虑人在空间中行为正常发展规律,及 其相互关系的“和谐”,综合运用技术、艺术手段来创造出符合现代生活要求的空间环境。因此说,建 筑设计的本质是要按照人的生活秩序来组织设计。4、建筑设计没有唯一解:是否考虑了建造的环 境条件,使建筑成为这一特定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立建筑一环境的对话关系。是否把握了功能 分区的合理性是否提出了令人愉悦的空间形式回答了方案实施的必要前提,如遵守法规、结构合 理、技术可行、施工便利、造价经济等

14、。5、要善于表现:主要有图式表达和模型两类2. 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的一般指导思想和创作准则:一般指导思想:以人为本,结合国情,结合当地情况, 满足环境、功能、技术、艺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诸要求等等,这是建筑方案设计应考虑与满足的一 般原则和要求。六项建筑创作准则: 1)建筑环境要求: 建筑环境是指建筑用地范围及其所处城市对 所设计的建筑具有影响的诸因素。包括自然的、社会的、已经存在和计划建设的各因素2)功能要求: 是指人们对建筑内外空间的各种使用要求及安全要求,这是建筑的主要目的3)艺术:是指人们对建 筑内外空间的精神要求 4)技术:是指建筑方案应满足有关专业的主要技术要求,设计中所采用的技 术

15、、材料及设备能确保施工 5)经济:经济是指营造本建筑项目的投资条件 6)可持续发展问题应注 意有利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与城镇的未来发展,妥善保护文物古迹,有效利用土地并为远期发展创 造有利条件。3. 方案设计阶段的性质与任务:性质:1)方案设计是建筑设计的第一阶段,建筑方案设计的文本将提供给 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同时也是技术和施工图设计的依据, 2) 方案阶段是建筑工程最重要、最关键的 阶段,是工程建设的基础阶段。 3) 方案的优劣直接关系着建成以后的环境、功能、美观、可持续发 展、技术和经济的效果,影响远期的城市可持续发展为建设基地的发展。任务:按照设计任务书的要 求,提出最佳建筑方案;具体来

16、讲,就是在该项目的具体环境、要求、投资条件下,设计出满足人们 物质与精神要求的最佳建设方案及选用最合理、最经济的主要技术和设备,并达到合理的分配投资, 使工程造价控制在指定范围内。内容:确定建筑物在基地的位置和平面组合方式;选定所用建筑材料 和结构方案;立面造型和室内外空间设计;说明设计意图;分析方案在技术、经济上的合理性等。设 计:最终是以一个“文本”的形式交出去的,文本包括图和文字两大部分,以图为主,文字部分所占篇 幅不多,但也不能省略。4. 基地主次出入口方向选择的一般方法和要求:一般方法:采取“排除法”来确定,应从主要人流的流线 分析上把握它与场地哪条边界发生密切关系,从而判断出入口的位置。 要求: 1)要依据外部人流的 分析,来确定其位置范围,应迎合主要人流方向,而应避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