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日常针对练习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0749528 上传时间:2022-09-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日常针对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日常针对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日常针对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日常针对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日常针对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日常针对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日常针对练习(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日常针对练习班级:_ 姓名:_1. 文言文阅读。凿壁偷光(西京杂记)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而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注释逮:到,及。穿壁:在墙上凿洞。文不识:姓文名不识。资:借。大学:大学问家。1解释文中“偿”的意思。偿:_2下列句子中“而”字用法和其他的不一样的是A.匡衡勤学而无烛。B.邻舍有烛而不逮。C.与其佣作而不求偿。D.学而时习之。3写出下列句子的大意。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_4读了这篇文言文,你有什

2、么启发?_2.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习题凤凰寿,百鸟朝贺,惟蝙蝠不至。凤责之曰:“汝居吾下,何踞傲乎?”蝠曰:“吾有足,属于兽,贺汝何用?”一日,麒麟生诞,蝠亦不至。麟亦责之。蝠曰:“吾有翼,属于禽,何以贺与?”麟凤相会,语及蝙蝠之事,互相慨叹曰:“如今世上恶薄,偏生此等不禽不兽之徙,真个无奈他何!”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何踞傲乎骄傲自大B.麒麟生诞这里指诞辰C.何以贺与语气词,表示疑问D.如今世上恶薄厌恶2翻译下面的句子。凤凰寿,百鸟朝贺,惟蝙蝠不至。_3这个故事中的蝙蝠类似于生活中的哪种人?作者是讽刺还是赞美这类人?_3. 阅读理解。原谷收舆原谷有祖,年老,谷父母厌憎,

3、欲捐之。谷年十有五,谏父曰:“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舆,捐祖于野。谷随,收舆归。父曰:“汝何以收此凶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注释:原谷:人名。舆:手推的小车 凶:不吉利1下面文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在句中的意思谷年十有五(_) 捐祖于野(_)3上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_4. 阅读理解。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 ,吾为子 先行;子随我后,观百

4、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注:逆:违抗 不信:不诚实,不可靠。1解释字的意思。(1)“天帝使我长百兽”中的“长”:_(2)“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中的“以”:_(3)“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中的“然”:_(4)“兽见之皆走”中的“走”:_2翻译句子。(1)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_(2)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_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之”的不同含义。(1)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_(2)故遂与之行:_(3)其不善者而改之:_(4)送孟浩然之广陵:_(5)学而时习之:_(6)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4从这则寓言

5、可概括出的成语是_。5你是如何评价文中的这只狐狸的?请谈谈你的看法。_5.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画蛇添足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注祠:古代贵族每年四季祭祀祖先,各有名称,春祀叫做“祠”。 舍人:战国和秦汉时期,王公贵族的门客称舍人。卮:古代盛酒的器皿。画地:在地上作画。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引酒且饮之 (拿;举)B.数人饮之不足( 够 )C.我能为之足

6、 ( 的 )D.终亡其酒(丢失)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_3读了这则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_6. 文言文阅读。守株待兔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选自韩非子五蠹(注释)耕者:耕田的人,农民。株:树木被砍伐后,残留下来露出地面的树桩。颈:脖颈,就是脖子。耒(li):古代耕田用的农具,就是犁耙。而身为宋国笑: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耻笑。政:政策。治:管理。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兔走触株 走:_(2)因释其耒而守株 释:_(3)而身为宋国笑 为:_(4

7、)冀复得兔 冀:_2请指出下面各句中“而”字的不同用法。(1)折颈而死。_(2)因释其耒而守株。_(3)而身为宋国笑。_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兔走触株,折颈而死。_(2)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_4找出文中的议论句,并翻译这个句子。_5从短文中你得到什么启示?请从某一角度简要谈谈你的看法。_7.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

8、:“孰为汝多知乎?”1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故:_去人近:_及日中:_2联系课文,把下面句子的意思写出来。孔子不能决也。_孰为汝多知乎?_3两小孩辩斗的原因。一儿认为“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的原因是:_。一儿认为“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的原因是:_。4有关两小儿辩日中的知识:我知道早晨和中午的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是_,早晨的太阳之所以看起来比中午的大,这是视觉的_。造成中午的气温比早晨高的主要原因是早晨太阳_射大地,中午太阳_射大地。8. 阅读伯牙鼓琴,回答问题。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截乎鼓琴,汤

9、汤乎若流水。” 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1伯牙绝弦这篇文章告诉我们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_”,用“_”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2为文中的“善”选择正确的解释,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a赞叹b擅长、善于“善鼓琴”中的“善”是(_)的意思。“善哉”中的“善”表示(_)之义。3根据文中第2、3两句仿写句子。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伯牙鼓琴,志在_,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4伯牙绝弦是因为_。(原文回答)5面对如此伤心、绝望的伯牙,我想说:_。6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善听者可以说是善听者的知音。请写出一句关于知音知己的诗句或名言名

10、句。_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竭泽而渔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吕氏春秋(注释)竭:使干涸。薮(su):指野草。田:通“畋”,打猎。1“竭泽而渔”中,“渔”的意思是()。A.捕鱼B.捕鱼的人C.谋取,夺取不应得的东西D.姓2对“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理解正确的是()。A.欺诈作假的手段,即使现在勉强可行,以后就不会再有效果,不是长久之计。B.欺诈作假的手段,虽然现在可用在偷盗上,以后就不会再有效果,不是好办法。C.欺骗作假的手段,即使现在可用在偷盗上,以后就不会再有效果,不是长久之计。D.

11、欺骗作假的手段,虽然现在勉强可行,以后不会再有效果,不是好办法。3从这则成语故事中,我懂得了_的道理。10. 文言文阅读。后羿射日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 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邱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 断修蛇于洞庭,擒封希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选自淮南子)(注释)后羿:后裔,又称“夷羿”,相传是夏王朝东贞族有穷氏的首领,善于射箭。尧:传说中上古的贤明君主。猰貐: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跑得快、要吃人、叫声如婴儿啼哭的丑恶可怕的怪兽。凿齿: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野兽据说有露出口外状如凿子长三尺的牙齿。九婴: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有九个头的怪兽。大风: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大猛禽,据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