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教学设计[2]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0748883 上传时间:2023-12-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教学设计[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工业》教学设计[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工业》教学设计[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工业》教学设计[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工业》教学设计[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教学设计[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业教学设计课题名称工业教师姓名张娴都学生年级八年级课时1课型新授课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我国因地制宜发展的农业之后,已利用图表等材料,分析理解了影响我国农业分布的因素。学生已初步掌握了读图、识图的技巧和能力。但分析综合能力,通过地理表象探究成因的能力尚待提高和加强。因此本节课在对我国工业分布及其形成和发展条件的探究和分析是培养他们的读图识图能力,增强地理学习兴趣良好契机,也是本节课的要求。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运用图片和生活例子理解工业生产的概念以及区分重工业和轻工业。2.能运用地图我国主要工业基地和工业中心的分布。3.能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掌握四大工业基地形成和发展的条件过程与方法

2、1.通过自主学习,熟悉基础知识。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能熟练地运用地图指出我国主要工业基地和工业中心的分布,分析材料掌握四大工业基地形成和发展的条件。3. 通过问题情境,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清楚工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现代社会离不开工业,增强经济建设为中心思想。2.通过发现生活中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增强求知欲。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主要工业基地和工业中心的分布。教学难点分析四大工业基地形成和发展的条件。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情境导入:什么是工业生产出示华为手机图片,让学生思考:手机是不是工业产品?华为手机是如何生产出来

3、?进而深入:什么是工业生产?提示学生工业生产的关键字:开采、加工、再加工根据老师设置的问题情境,一步步思考深入到对工业生产的概念的理解通过设置同学熟悉的问题情境,将学生的学习激情调动起来,思维进入课程的学习。并由此更加形象生动了解:工业生产包括开采自然资源(煤炭、石油等)以及对原材料(矿产品、农产品等)进行加工和再加工。二、新课讲授(一)问题1:华为手机属于什么工业产品?承接上一个情境,再追问:华为手机属于什么工业产品?引出:轻工业和重工业的概念。根据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定义区别华为手机的工业属性。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手机来助学生理解组概念,既形象生动又便于理解记忆。(二)问题2:华为为什么选择将总部

4、设在深圳?提供华为总部的材料,据此提问学生:华为为什么选择将总部设在深圳?进而引入到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及其发展条件及四大工业基地示意图。小组合作,根据给出的四大工业基地示意图,探究各大工业基地发展条件,并完成下表。通过小组合作,彼此相互协助,取长补短。即锻炼了学生团队协助的能力,也加深了学生对基础知识,读图能力的掌握。真正做到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三)问题3:四个工业基地分析引导小组进行发言(三)问题4:东莞松山湖为什么提供巨大便利吸引华为进驻?播放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园视频,提问:东莞松山湖为什么提供巨大便利吸引华为进驻?进而引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条件的学习。观看视频,总结东莞松山湖具备哪些

5、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条件。通过学生熟悉地方的工业例子,分析知识,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有助于学生充分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同时也进行了乡土地理的学习和教育,使学生更加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一举数得,何乐而不为!得出:三、课堂总结四、学以致用1下列生产过程,不属于工业生产过程的是( ) A开采铁矿 B将大米加工成雪米饼C生产化肥、农药 D人工养殖珍珠 2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以下说法哪个是对的?( ) A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B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C工业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关系不大 D工业生产水平对农业影响不大 3.发展和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最主要的条件是( )。A.丰富的自然资源

6、B.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C.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D.雄厚的科技力量4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相比,发展工业的突出优势是 ( )A. 煤、铁等矿产资源分布集中 B. 多港湾,海上运输便利C. 临近港澳,是我国著名的侨乡 D. 高等院校众多,科技力量雄厚下图是我国著名经济区分布图,读图完成5-6题。5上图所示经济区是( )A.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 B. 辽中南经济区C.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 D. 球渤海经济区6几年来,该区域冬半年常发生( )A. 雾霾 B. 酸雨 C. 暴雨 D. 火山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上的生动有趣,接近生活,学生接受的非常好,是一堂不错的课。希望以后自己更加努力,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教学,让学生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