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8046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0734007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8046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8046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8046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8046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8046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804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8046(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 我们周围的物体第 1 课 时 发现物体的特征【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我们的周围存在着很多物体,物体具有形状,大小,轻重等特征。 2.科学探究目标:用各种感官观察和描述不同的物体。用两两对比的方法对物体进行观察。 3.科学态度目标:愿意倾听他们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乐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到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物体,它们具有一定的特征,可以满足不同的需要。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能较准确地描述出物体的特征。 2.教学难点:用两两对比的方法对物体进行观察。 【教学准备】 1.小组:玻璃珠、螺母、乒乓球、橡皮、

2、泡沫块、纸片、木块、一次性塑料杯每组一套。2.全班:发现物体的特征班级记录表。【教学过程】一、聚焦(预设5分钟) 1.教师随便拿起粉笔、课本等,告诉学生这就是物体,并板书“物体”。 2.提问:我们周围还有些什么物体?你会怎样描述它?(比如铅笔细长,橡皮白色,桌子很大等) 3.学生自由描述,教师随机板书,记录学生交流产生的词汇或短语。 二、探索1:单个物体观察(预设10分钟) 1.认识几种常见的物体 过渡:老师今天准备了8种物体,让我们来看看都是谁?(出示幻灯)根据图片的顺序,学生口答完成名称连线,认识8种常见的物体。 2.激趣:老师今天把这些物体都带来了,你们想不想好好观察一下? 3.说明要求

3、:每人选择一种物体进行观察。 讨论:万一几个人要观察同一种物体,那该怎么办?(引导:可共同观察,但若能分类观察更好。) 4.组长领取实验器材,组员每人选择一种物体进行观察。 5.组织交流:怎么观察,发现什么特征?(板书揭题:发现物体的特征) 三、探索2:两个物体比较观察(预设18分钟) 1.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介绍主要观察方法和能观察到的对应特征。 看一看:颜色、形状、厚薄、是否透明、是否可见、是否流动等 闻一闻:气味 摸一摸:粗糙程度、厚薄等 掂一掂:轻重 说明:观察方法后的特征不要求全部罗列,只要根据学生认知程度的基础上概括就可以了。2.活动手册指导说明,翻开活动手册第1面,要求学生先写上

4、日期,再说明“水”和“空气”这两列以后再补充,然后指导贴图,并提示可以更改物体的名称,把“木块”改成自己观察的其他物体。 3.强调活动要求:小组合作,比较观察,并指导粘贴或书写记录。 4.学生进行对比观察和记录。 四、研讨(预设7分钟) 1.展示学生的活动记录,填到全班记录表上,有争议的内容组织学生讨论。 2.机动:你有什么收获?还想研究什么? (二次备课处)板书设计:发现物体的特征看:较厚、较薄,有颜色、无色 闻:有气味、无味 摸:粗糙、光滑 掂:较重、较轻教学反思/后记: 第一单元 我们周围的物体第 2 课 时 谁轻谁重【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概念目标:质量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可以被

5、测量。 2.科学探究目标:用掂量、称量等方法比较物体轻重,轻重适当的物体可作为称量的标准物。 3.科学态度目标: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掂量、称量等方法的准确程度不同。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用掂量、称量等测量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 教学难点:用称量的办法进行测量并记录 【器材准备】乒乓球、相同大小的木块和塑料块、相同材质和形状的小橡皮和大橡皮、简易天平1台、回形针若干、学生活动手册记录单、班级记录单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聚焦概念 展示上节课用到的各种物体(乒乓球、木块、橡皮)的图片,提问:“看一看我们观察过的这些物体,我们怎样知道它们的轻重

6、呢?”让学生说说如何知道物体的轻重。 二、围绕概念,实践探究 用不同的方法比较5个物体的轻重并排序。 1预测物体的重量。 (1)出示5个物体: 乒乓球、相同大小的木块和塑料块、相同材质和形状的小橡皮和大橡皮。在预测轻重之前,首先让学生认真观察比较这几个物体的形状及大小。 (2)安排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预测排序结果并记录下来。排序方法采用先提问“我们怎样记录排列的顺序呢”,引导学生讨论记录方法,在此过程中将学生讨论的方法统一为一种,比如用数字表示轻重,数字越小,表示越轻,即学生认为最轻的物体,就用1表示,最重的,用5表示。准备一张记录单发给每个小组,填好预测结果后贴在黑板上,便于对比较的结果进行讨

7、论,鼓励学生说说预测的理由。 (3)对每组的排序进行比较,我们可以用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来判断物体的轻重,比如,掂量和称量。同时在交流的过程中,继续指导、落实学生良好的表达习惯和倾听习惯。 2掂量不同物体的轻重。 (1)掂重。学生亲自动手掂量5个物体,感受5个物体的轻重,这时需再次将比较的结果记录下来。分发给学生一条记录单进行记录,然后贴到黑板上进行展示比较。(2)掂重后,先小组研讨,再围绕数据全班研讨。 3称量物体的重量。 (1)首先要确定标准物。促使学生在对比中发现,应该选择比较轻的、小的、容易放在盘子中的物体作为称量的标准物。回形针的大小和轻重比较适合作为标准物。 (2)说明称重方法。将一个

8、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端,天平右端逐个放入回形针,直到天平平衡。数出放入的回形针数量,根据回形针的数量比较物体的轻重,并记录称量结果。(3)发给学生记录单进行记录,然后贴到黑板上进行展示比较。 (4)学生用称量的方法进行比较并记录。 三、研讨数据,获得概念 1小组内讨论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将小组的数据向全班同学汇报。2“哪种方法的排序结果更准确”,对不同测量方法准确程度的探讨。预测是猜的,不太准确;不同的人感觉可能不同,掂量也不准;掂量次数多了,容易乱;用简易天平称量是比较准确、比较科学的方法。四、应用概念,拓展延伸 探究活动中,学生已经发现了大小相同的木块和塑料块,轻重是不一样的。给出问题情境:相

9、同大小的瓷碗和金属碗一样重吗?学生相互交流,再发表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举出生活中类似的例子。 五、小结 今天同学们在课堂上表现得很棒,回想一下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 (二次备课处)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后记: 第一单元 我们周围的物体第 3课 时 认识物体的形状【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概念目标:许多物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形状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2.科学探究目标:不同的物体,会有不同的摆放或堆放方式。 3.科学态度目标:发展对物体进行研究的兴趣,认同物体的特征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形状其摆放、拼接或堆放的方式也不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

10、道许多物体有固定的形状,从“占据空间”的角度理解形状是物体的重要特征。 教学难点:探究多种“平铺”方式,意识到物体形状会影响其平铺的方式。 【器材准备】 有一定高度的方盒子、大小相同的乒乓球和木块若干、橡皮若干、螺母若干、布袋(内装一个乒乓球和一块橡皮)、课件、班级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用“称一称”的方法比较了几种物体的轻重。还记得是哪几种物体吗?(学生回忆:乒乓球、木块、塑料块、橡皮) 1出示小布袋。不打开布袋,引导学生用“摸”“看”的方法进行猜测,根据“形状”判断布袋内的物体是乒乓球和橡皮。2出示另外两种物体木块和螺母,让学生说说这两种物体是什么形状。强调形

11、状也是物体的重要特征。 3引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物体的形状。 课件展示猜测的方法及四种物体的形状。4提出问题。这里有四个同样大小的方盒子,要想把这四种不同形状的物体分别装进里面,怎样才能装得更多呢?学生交流装盒子的方式,教师规定统一用“平铺一层”的方式进行。二、探究将物体平铺在盒内的方式 1请一名学生上台来演示平铺的方法,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2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将四种物体分别平铺在盒内,并且将数据记录下来。比一比,哪组最快,哪组装得最多。 3分组活动结束后,教师将各小组的数据填写在班级记录表单中。 三、研讨:“形状”对物体占据空间的影响 1观察班级记录单:有什么发现吗?引导学生发现

12、:每个小组乒乓球和木块数量都一样,而螺母和橡皮的数量就不一样了。是怎么回事呢?2交流展示“摆放”的方式。 (1)各小组将摆放的方式展示出来,并标清数量。 (2)乒乓球和木块只有一种摆放方式。螺母、橡皮有多种摆放方式,而且摆放方式不同,装的数量也不一样。 3分析研讨:为什么会这样呢? (1)同一种物体不同的平铺方式占据空间状况不同。 (2)不同形状的物体在平铺时占据空间的状况不同。 四、拓展延伸 以螺母“躺着”平铺一层和“立着”平铺一层为例,引导学生思考:盒子真的被填满了吗?说说你的看法。 (二次备课处)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后记: 第一单元 我们周围的物体第 4 课 时 给物体分类【教学目标】

13、1. 科学概念目标:了解分类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分类可以更清晰、有序地认识物体。 2. 科学探究目标:能够根据一个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 3. 科学态度目标:继续发展对物体进行研究的兴趣。 4.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人们可以利用分类的方法整理身边的各种信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够根据一个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了解科学准确的分类需要将标准细化。 【器材准备】 乒乓球、大木块和小木块、与木块大小和形状相同的塑料块、大螺母和小螺母、大橡皮和小橡皮、塑料杯、泡沫块、玻璃珠、学生活动手册、班级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小朋友到超市想买酸奶,你能帮他找到

14、酸奶吗?让学生初步感受生活中的分类,体会分类对于人们生活的帮助,分类可以让人们更便捷的生活。 2我们也观察了许多物体的特征,你能描述一下吗?这些不同物体的特征有相同的方面吗? 3我们能不能用一种特征作为标准给它们分类,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它们。(板书:给物体分类) 二、给物体分类 1描述物体特征,确定分类标准。 (1)教师分发活动器材,学生拿出活动手册。 (2)说说自己以什么特征作为标准进行分类,并填写在记录单中。 2初次体验分类并为物体编号。 (1)引导学生根据制订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活动(全班统一确定一种相对简单的分类标准,如:大小),将物体放在小组记录单的圆圈中。 (2)引导学生发现使用实物摆放的方法不便于同时开展不同标准的分类,并且这种方法的分类结果无法悬挂展示,不便于交流。 (3)指导全班同学按照统一标准为物体进行编号。 3开展小组分类活动。 (1)小组总结物体特征。(2)根据特征制订分类标准,填写在小组记录单上。 (3)小组合作开展给物体分类的活动。 (4)教师适时指导学生填写小组记录单。 (5)学生悬挂展示小组记录单,并遮挡住分类标准部分。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