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第7-8个学案-于伟丽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0731087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第7-8个学案-于伟丽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第7-8个学案-于伟丽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第7-8个学案-于伟丽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第7-8个学案-于伟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第7-8个学案-于伟丽(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第7-8个学案 课题:送东阳马生序 课型:新授 设计人:于伟丽备课时间:9月12日 授课时间:9月19、20日 审批人:一、学习目标1、学习积累常用文言词语。2、掌握对比的写作手法。领会文章内容,体会这种写法的表达效果;3、学习古人“勤且艰”的好学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求学态度。二、学习重难点:同目标2、3第一课时一、课前预习导学1、给下列字词注音嗜学 ( ) 叱咄( ) ( )俟 ( )负箧( )曳屣( )皲裂( )媵人( )容臭( )缊袍( )烨然( )耄老( )2、作者简介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现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人。明代文

2、学家。年少时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溍等。元朝至正九年,召他为翰林院编修,因为身志不仕,隐居龙门山著书。明初,征他作江南儒学提举,让他为太子讲经,修元史,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朝廷的重要文书,大都由他参与撰写。年老辞官回乡。不久,因长孙宋慎列入胡惟庸党,全家谪往茂州(现四川省汶羌族自治县一带)中途病死于夔州(现在四川奉节著有宋学士文集)。宋濂与刘基、高君为明初诗文三大家。朱元璋称他为“开国文臣之首”,刘基赞许他“当今文章第一”,四方学者称他为“太史公”。洪武十一年(),即宋濂告老还乡的第二年,应诏入朝晋见明太祖朱元璋,正在太学读书的同乡晚辈马君则前来拜访。宋濂了解到马生是个“善学者

3、”,便写下这篇序文,勉励他珍惜太学的条件,刻苦学习。3、课题介绍 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二、课堂学习交流研讨 (一)整体感知。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小组交流,讨论,解答翻译中的疑难问题。(1)解释下列加粗词语。嗜学: 计日: 弗之怠: 逾约: 患无硕师名人: 久而乃

4、和: 既加冠: 俯身倾耳以请: 日再食: 叱咄: 负箧曳屣 硕师: 先达:援疑质理: 2、一词多义:解释一下。以:以衾拥覆( )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俯身倾耳以请(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无从致书以观( )之: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 走送之( )其: 门人弟子填其室( ) 缊袍敝衣处其间( )而:足肤皲裂而不知( ) 久而乃和( )3、词类活用:解释一下。 腰白玉之环腰: ( )4、通假字:解释一下。四支僵劲不能动支: ( )同舍生皆被绮绣被:( )日再食 食: ( )5、古今异义:解释一下。媵人持汤沃灌汤:古: 今: 走送之走:古: 今: 尝趋百里趋:古: 今: 或遇其

5、叱咄或:古: 今: 卒获有所闻卒:古: 今: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假:古: 今: 6、弗之怠: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前置。之: 7、翻译下列句子。(1)余幼时即嗜学:我从小就爱好读书。 (2) 未尝稍降辞色:态度一直严肃。辞色:语言和脸色。 (3)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盖,句首发语词。我求学时辛勤艰苦的情况大体就是这样第二课时(一)、品读、赏析文本 (1)本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2)文章是如何写出自己学习时的困难条件的?请引用原文的关键词语或者句子回答。 (3)作者写出了学习时极为艰苦的条件,目的是什么? (4)文章写了其他学生哪些优越的条件?写这些人的目的何在? (5)根据课文,用自己的话描述以下作者

6、求学时候的情景。 (6)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二)拓展延伸:1、你知道哪些古人刻苦学习的故事?2、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方式?(三)浅谈收获:(四)达标检测:一、基础知识积累1. 本段选自课文 作者_,_朝人。2. 下面句子朗读节奏有误的一项是( )A. 余因得遍观群书。B.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C.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D.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3. 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1)援疑质理 2)俟其欣悦 3)媵人持汤沃灌 4)烨然若神人5)余幼时即嗜学6)以是人多以一书假余 7)益慕圣贤之道8)未尝稍降辞

7、色 9)故余虽愚10)卒获有所闻4. 下面句子“以”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是( )例:余故道而学之难以告之A. 无从致书以观 B. 计日以还 C. 人多以书假余 D. 以衾拥覆5、给下列句中的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1)天大寒,砚( )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di( )。(2)或遇其叱( )du( ),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 )其欣悦,则又请焉。6负箧曳( )x( )行深山巨谷中。7足肤jn( )裂而不知。8媵( )人持汤沃( )灌,以qn( )拥覆,久而乃和。(二)选择题1选出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常到有书的人家去借,亲手用笔抄录

8、,算好日子尽快回家。)B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尝试着跑到百里之外,捧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 C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有时遇到他斥责,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一句话也不敢多说。) D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旅店服侍的人,拿热汤灌给我喝了,再用被子给我盖上,很久才暖和起来。) 2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弗之怠”,按现代汉语的语序应该为“弗怠之”。 B“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表明作者害怕和假人师、假名人一起游玩。 C“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这句一方面表明作者很谦虚,同时也表明他的学习取得了成功,对后学有勉励作用 D“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这里的“中”指“心中”、“内心”。二、 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养不若人也。(2)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三:回答下列问题1、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可引用原文的词语或者句子回答)2、作者为什么能克服种种困难,而“卒获有所闻”? 3、作者写自己艰苦求学的经历的目的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