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一等奖)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0727278 上传时间:2022-12-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50.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一等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一等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一等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一等奖)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一等奖)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一等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一等奖)(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一等奖)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是新教材化学九年级人教版上册第六单元课题2的教学内容。作为新教材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安排在学生学习了碳的单质和化学性质之后,有由浅入深的作用。本节课在全书乃至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所占有的地位十分重要。它是培养学生在实验室中制取气体时,形成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实验的方法及实验改进等思路的最佳素材。上好此节课对学生今后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提高化学基本实验技能及实验探究能力都有深远的影响。(二)学情分析学生已有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知识基础和相应的实验操作技能,对于气体制备应考虑的几个主要问题如反应原

2、理、实验装置、气体收集等也比较熟悉,应该说,学生已具备了研究如何制取二氧化碳的先决条件。通过活动和探究的方式来研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及其改进,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这一教学目标是能够达成的。(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了解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2) 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3)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2、过程与方法(1)学生在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并使用自己设计的装置制取气体的过程中,体验、反思和完善实验设计,掌握基本实验技能,体验化学实验的方法的科学性;能进行初步的科学探究活动。(2

3、)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对实验装置的设计探究,主动与他人进行很好的交流和讨论,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合作的科学品质。(2)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体验探究成功乐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形成持续不断的学习化学的兴趣。(四)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方法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原理和装置的探究,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验证、验满等操作。教学难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实验装置的设计和评价,总结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突破重难点的方法:教师以探究式教学方式,服务于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整节课

4、围绕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展开探究性学习。其中还包涵三个知识点的探究性学习。一个是关于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的探究;一个是选择装置的探究;一个是制取一瓶二氧化碳的探究。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里,围绕二氧化碳制取,充分调动已有知识,大胆猜想,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学生一个一个去尝试、去验证,最后总结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二、教学准备1、仪器药品:剪纸(注射器、锥形瓶、平底烧瓶、试管、集气瓶、长颈漏斗、双孔塞及单孔塞、水槽、酒精灯、分液漏斗)、试管、药匙、分液漏斗、碳酸钠粉末、石灰石、稀盐酸、稀硫酸、澄清的石灰水、火柴、试管架。2、教学仪器:多媒体、课件。三、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5、一)创景激趣,明确目标(3分钟)从学生上课心理紧张做深呼吸运动,引出二氧化碳,实验室中二氧化碳是如何制取呢?从而引出课题。【板书】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展示目标】1、了解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2、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3、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二)合作探究,讨论释疑(30分钟)【回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及反应原理。【回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由哪几部分组成?温故而知新实验室制取氧气发生装置的选择。做深呼吸运动,思考人呼出气体中肩什么物质。明确学习目标回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及反应原理。复习实验室制取氧气发生装置的选择。小结选择气体

6、发生装置的依据。复习实验室制取氧气收集装置的选择。小结选择气体收集装置的依据。回忆这样检验和验满氧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引入新课。让学生带着目标去探究。通过复习旧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及时进行总结,反思,归纳。通过讨论、交流为建构新知识作准备。气体反应原理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发生装置图氧气【小结】选择气体发生装置的依据: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固液/、加热型、固固加热型)。【过渡】刚才我们选择了气体发生装置的依据,那么如何选择收集装置呢?氧气密度与空气比较是否溶于水装置图温故而知新实验室制取氧气收集装置的选择。【小结】选择气体收集装置的依据:气体的密度及水溶性(排水集

7、气法、向上排空气法、向卜排空气法)。【回忆】怎样检验生成的气体是氧气?怎样证明集气瓶收集满氧气?【归纳】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思路:药品及反应原理一实验装置一检验和验满。【设问】我们已经知道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思路,那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也可否按照这个思路呢?【出示】以下药品之间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1、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反应;2、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3、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过渡】哪一种反应更适合在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价组实验来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原理的探究实验步骤:1、在编号为的试管中预先装入了等量的碳酸钠粉末、石灰石;2、现将预先装好的等量且浓度相同的稀盐酸、稀硫酸的三支试管,同时分别倒入到试管中,

8、(号倒入稀盐酸,号倒入稀硫酸),认真观察实验现象(重点观察反应速度),组长做记录。【提示】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对反应速率进行比较。【提问】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理想原料是什么呢?【结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及反应原理: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板书】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f【过渡】我们已经知道了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现在就要选择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如何选择一套合理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合作交流】根据以下资料,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从桌子上给定的仪器剪纸中选择适当仪器,设计一套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粘在红色卡纸上。资料:(1)二氧化碳密度为1.977克/升,

9、空气密度为1.293克/升;(2)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能与水反应。【成果展示】让各位组长到讲台展示本组粘贴的卡纸。【点评】对各组所选装置进行一一点评。【提问】为什么这样选?【板书】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出示】幻灯片上多种制取二氧化碳装置图,注意:长颈漏斗管口应伸入液面以下,防止产生的气体从漏斗口跑出。导气管应该伸入集气瓶底部,防止收集到的氧气不纯。【讨论】从上述装置中选取以下三套装置,说说每套装置的优缺点。【提问】三套装置有什么各自的特点呢?哪一套更合适用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过渡】现在我们选好了实验装置,下面我们就要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思考】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步骤有哪些?快速排出实验室制

10、取二氧化碳的正确步骤。1、连接仪器;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装入药品;4、收集气体。【补充】其实在收集气体前要检验气体,最后还有进行验满,那么如何检验和验满二氧化碳气体呢?归纳实验室制 取氧气的思路 回答:能。观看小组分工合作 进行实验,并 认真观察实验 现象。思考,回答。小结归纳。思考,回答。 以小组为单位 交流讨论,从 桌子上给定的 仪器剪纸中选 择适当仪器, 设计一套制取 二氧化碳的装 置并粘在卡纸 上。成果展示。 回答。观看,思考。培养学生 合作学习、 合作实验 的能力。培 养探究精 神。体会实验 是科学探 究的重要 途径。初步了解 科学探究 的基本方 法通过讨 论,让学生 在思维碰

11、 撞中积极 调用已学 知识。培养学生 合作学习 培养学生 分析问题 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 能力。讨论每套装置 的优缺点。 思考回答。思考实验室制 取二氧化碳的 步骤。思考如何检验 气体和验满气 体。让学生掌 握制取二 氧化碳实 验操作技 能,突出重 点,突破难 点。培养动 手能力,语 言表达能 力,团队精 神,增强学 生学习化【思考】怎样检验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2【思考】怎样证明集气瓶收集满二氧化碳?【板书】检验和验满分组实验实验室制取一瓶二氧化碳。1、再一次强调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步骤。2、分组实验,巡回指导。3、注意安全。【过渡】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三)展示点评,总结升华(4分钟)【归纳

12、小结】1、归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2、小结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T装置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检验方法和验满方法。(四)训练反思,拓展思维(8分钟)练习设计宗旨:贴近生活,贴近学业水平考试学生进行课堂达标练习小组内讨论交流反馈矫正,落实达标情况利用家庭里的物品,设计并完成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提示:纯碱是碳酸钠,器具可以考虑用输液器的塑料软管,稀盐酸可用食醋替代)板书设计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1、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T发生装置2、实验装置收集装置3、检验方法和验满方法教学反思:学生动手动脑,小组分工合作进行实验,观察。制取一瓶二氧化碳。相互交流心得体会,并归纳小结。思考,完成相关的练习。完成相关练习,讨论交流,听讲,纠错。完成相应的课后作业。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想象力。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及时进行总结,反思,归纳。了解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将课本知识和生活联系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