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出名法学院校及法学专家法学院没有本科排名和研究生排名之分,一般是按照教学质量、专家的出名度、就业等等进行排名,此外法学院的各个专业的排名状况也很重要,特别是在读研究生的时候,注意专业上的排名,如武汉大学在国际法、环境法方面是在全国遥遥领先的,北大的刑法、行政法、法理学等等,人大的民商法 全国大学法学院排名ﻫ 1中国人民大学 2北京大学ﻫ 3中国政法大学 4武汉大学 5清华大学ﻫ 6吉林大学ﻫ 7复旦大学 8中山大学ﻫ 9厦门大学ﻫ 10中南财经政法大学ﻫﻫ 11西南政法大学 12南京大学 13南开大学 14浙江大学ﻫ 15西北政法大学 16华东政法大学 17山东大学 18北京师范大学19华中师范大学ﻫ 20北京航空航天大学ﻫ国内名校法学专业院校的不同发展历程,学科发展的侧重,特色ﻫ 一、老牌劲旅,雄风不减ﻫ 昔日名扬四海的“五院四系”,堪称法学界的老牌劲旅,她们欣逢盛世,在激昂奋进的发展中在法学领域独领风骚,雄风不减 据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提供的有关信息显示,法学专业全国各院校综合排名中,脱胎于“五院四系”的9所高校中,仍有8所雄霸前八名的宝座。
中国人民大学——老牌法学强校,民商法实力最强 人大法学院是在作为“五院四系”之一的人大法律系基本上发展起来的作为老牌的法学强校,拥有宪法和行政法、刑法、民商法三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其中民商法实力最强名次 法学院系 一级国重 二级国重 一级博点 专家数 学术权威个数ﻫ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是 4(1新增) 一批 69 王利明、陈卫东、高铭暄等16ﻫ 2 北京大学法学院 是 4 一批 46 朱苏力、陈兴良、贺卫方等16 3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是 2 一批 100+ 马怀德、卞建琳、徐显明等14ﻫ 4 武汉大学法学院 否 2 一批 36 余劲松、余延满、曾令良等8 5 西南政法大学 否 2(1新增) 一批 50- 李开国、李昌麟、龙宗智等6 6 吉林大学法学院 否 2(1新增) 二批 29 张文显、邓正来、姚建宗、霍存福4ﻫ 7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否 1新增 二批 44 吴汉东、范忠信、覃有土等5ﻫ 8 厦门大学法学院 否 1 二批 28 徐国栋、邱兴隆、陈安、朱崇实4ﻫ 9 华东政法大学 否 1新增 二批 30+ 何勤华、顾耕耘2(或有童之伟) 10 清华大学法学院 否 无 自审二批 26 张明楷、张卫平、王保树等11 11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否 无 二批 20 公丕祥、李浩2 12 复旦大学法学院 否 无 否(2二级) 23 李昌道、张乃根、章武生3ﻫ 13 浙江大学法学院 否 无 否(2二级) 16 林来梵、孙笑侠、胡建淼3ﻫ 14 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 否 1 否(2二级) 13 沈四宝1ﻫ 15 山东大学法学院 否 无 否(3二级) 22 0 16 南京大学法学院 否 无 否(1二级) 20 范健、李友根2ﻫ 17 湘潭大学法学院 否 无 否(2二级) 20 胡旭晟1ﻫ 18 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 否 无 否(1二级) 16 叶必丰、郑成良2ﻫ 19 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 否 无 否(1二级) 14 司玉琢1 20 西北政法大学 否 无 否(0二级) 30+ 陈明华、汪世荣2 注1: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有十余名返聘老专家。
ﻫ 注2:五所政法院系的专职法学专家数目只能毛估ﻫ 注3: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与否新增二级国重尚有待考察,表中均计既有学科 注4:中国政法仅有二个二级国重,即评为一级国重——略显牵强 注5:中国政法等院系刑法未获二级国重,吉林大学却意外收获之——难道张文显发力?ﻫ 注6:中南政法自称有44专家,与否少计?ﻫ 注7:清华大学法学院如获得民商二级国重,其排名应攀升至第七位 注8:本排名以重点学科和博士点的指标为重要根据,兼顾师资力量ﻫ 注9:清华大学法学院的一级学科博士点是清华大学依权限自行审批的,非教育部审批 注10:山东大学虽拥有三个二级博点,但无大腕,故排名相应减少 注11:没有博点的西北政法入围重要是基于同情,另看重其专家数目较多 结论1:从一级国重的比拼来看,人大、北大和法大已经是不争的第一集团ﻫ 结论2:武大法学院与西南、吉大,以及其后的中南、厦大法学院、华东、清华法学院和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构成了第二集团ﻫ 结论3:人大、武大(或许尚有吉大)仍然凭老专家支撑,将来不容乐观ﻫ 结论4:京外老式政法院系日趋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