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酸盐复习材料 武汉理工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0718603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03.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硅酸盐复习材料 武汉理工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硅酸盐复习材料 武汉理工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硅酸盐复习材料 武汉理工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硅酸盐复习材料 武汉理工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硅酸盐复习材料 武汉理工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硅酸盐复习材料 武汉理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硅酸盐复习材料 武汉理工(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水泥工艺学第一章1、水泥的定义水泥是一种水硬性胶凝材料。加水拌和成塑性浆体后,能胶结钢筋、砂、石等适当材料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中硬化的粉状水硬性胶凝材料。2、水泥按其用途和性能分为几种通用水泥、专用水泥、特性水泥。专用水泥、特性水泥合称为特种水泥。3、水泥有9项技术指标,他们是?不溶物、烧失量、细度(比表面积)凝结时间、安定性(沸煮法检验)氧化镁、三氧化硫、碱Na20+0.658K20)、强度4、什么是废品和不合格品?废品:凡MgO、SO3、初凝时间、安定性中任何一项不符合标准规定时。不合格品:1.凡细度、终凝时间、不溶物、烧失量中任何一项不符合标准规定。混合材料掺加量超过最大

2、限量。3.强度低于商品强度等级规定的 指标。4.水泥包装标志中水泥品种、强度等级、厂名、出厂编号不全的。5、硅酸盐水泥生产过程概述为“两磨一烧”他们指的是?生料制备的主要工序是生料粉磨,水泥制成及出厂的主要工序是水泥的粉磨,因此,亦可以将水泥的生产过程即生料制备、熟料煅烧、水泥制成及 出厂这三个阶段概括为“两磨一烧。6、试用框图(文字、箭头和线段)形式表示预分解窑的基本生产工艺流程(这个图很简单,建议用自己做作业的那个)。硅酸盐水泥生产T艺示意图7、什么是安定性?影响水泥的安定性有哪些?水泥硬化后体积变化的均匀性称为水泥体积安定性,简称安定性。影响水泥安定性的原因有:熟料中游离氧化钙、方镁石过

3、高及水泥中石膏掺加量 过多。8、水泥的生产方式分类?按生料制备方法:湿法、干法;按煅烧熟料窑的结构:立窑、回转窑生产。第二章1、水泥熟料有哪四种主要氧化物组成?CaO、SiO、Al O、Fe O总和占熟料总量的95%以上。2、硅酸盐水泥熟料中有通常由哪些矿物组成?他们的特性如何?矿物组成:硅酸三钙:3CaO SiO (CS);硅酸二钙:2CaOSiO2(C2S);铝酸三钙:3CaOAl2O3 (C3A);铁铝酸四钙:4CaO Al,O3 Fe2O3 (C#F)3特性(应该不会考):硅酸三钙:纯C3S只在12502065C内稳定,V 1250C C3SC2S+CaO反应慢,常温下呈介稳 状态;不

4、纯,形成固溶体,简称A矿(阿利特);反光显微镜下呈黑色多角形颗粒。硅酸二钙:多晶转变,常温下, 有水硬性,不稳定,几乎无水硬性;不纯,形成固溶体,简称B矿(贝利特)。铝酸三钙:不纯,形成固溶体,称黑 色中间相;晶型随原材料性质、熟料形成与冷却工艺的不同而有所差别。铁铝酸四钙:铁铝酸四钙代表的是一系列连 续的固溶体;不纯,形成固溶体,白色中间相,称C矿(才利特)。3、f-CaO产生的原因及对水泥安定性的影响? 游离氧化钙主要有:欠烧游离氧化钙(欠烧-CaO), 次游离氧化钙(一次f-CaO),二次游离氧化钙(二次f-CaO)。 原因:欠烧游离氧化钙(欠烧f-CaO):熟料煅烧过程中因欠烧、漏生,

5、在1001200C低温下形成;对水泥安定性影响不大,但含有欠烧CaO 太高的熟料制成水泥时其强度大大降低。一次游离氧化钙(一次CaO):因配料不当、生料过粗或煅烧不良,尚未与S、A、F反应而残留的CaO ; 在水泥内部产生不均匀膨胀,严重时甚至引起安定性不良,导致水泥制品变形或开裂崩溃。二次游离氧化二次f-CaO):熟料慢冷或还原气氛下, C S分解而形成的;水化较慢,对水泥强度和安定性均有一定影响。4、我国率值主要有哪几个?他们的物理含义?我国率值:石灰饱和系数KH)、硅率(n)、铝率(p)三个率值。石灰饱和系数(饱和比)表示熟料中SiO被CaO饱和成CS的程度;硅率是熟料中SiO含量与Al

6、O、FeO之和的比例; 铝率表示水泥熟料中AlO含量与FeO含量之比。322 32 35、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组成的计算。化学法(习题9)(代数法不要求)CaO 1.65 Al 0 0.35 Fe OKH= 2-3宀化学法2.8 SiO 2C S=3.80(3KH-2)SiOC3S=8.60(1-KH) SiO2C2A=2.65(Al O -0.64Fe O )C3AF=3.04Fe2O32 3代数法 2 3 S=4.07C-7.60S-6.72A-1.43F-2.86SO或 SM)二Al O23SiO-2Fe O23Al Op或 IM)23Fe OC3S=8.60S+5.07A+1.07F+2

7、.15SO -3.07C=2.87S-0.754C S C2A=2.65A-1.69F33C3AF=3.04FCaSO =1.70SO43第三章1、生产硅酸盐水泥主要用哪几种原料?石灰质原料、粘土质原料、校正原料。还有外加剂。2、什么是破碎段、破碎比,破碎设备有哪些?破碎:利用机械方法将大块物料变成小块物料的过程。破碎段:物料每经过一次破碎,称为一个破碎段。破碎比:物料破碎前后的粒度之比。破碎 设备:破碎机,主要有:颚式破碎机、锤式破碎机、反击式破碎机、圆锥式破碎机、反锤式破碎机、立轴锤式破碎机。3、哪些物料需要烘干?烘干用哪些烘干设备?烘干系统有哪些?需烘干的物料:通常有石灰石、粘土、煤、混

8、合材。烘干设备:回转烘干机、悬浮烘干机、流态化烘干机、立式烘干机。烘干系统:单独烘干系统、 烘干兼粉磨系统。4、物料的储存期应如何确定? 一般用哪些储存设施?储存期物料的1物料名称储存量能满足工厂最低储存期生产需要的天数一般储存期石灰石原料59-18粘土质原料1013-20校正原料2020-30燃煤1022-30储存设施:露天堆场、堆棚、预均化堆场、均化库、圆库、联合储库、储料仓等5、原燃料均化的意义?评价物料均匀性用哪些指标?均化:通过采用一定的工艺措施,达到降低物料的化学成分波动振幅,使物料的化学成分均匀一致的过程。均化的意义:均化是保证熟料质量、产 量及降低消耗的基本措施和前提条件,也是

9、稳定出厂水泥质量的重要途径。评价物料均匀性的指标:标准偏差(其值越小,成分越均匀)变异系数(越小,成分的均匀性越好、)均化效果H (越大,表示均化效果越好、合 格率。6、水泥生产中的均化链定义?他们的作用?均化链:就生料制备而言,原料矿山的搭配开采与搭配使用、原料的预均化、配料控制及生料粉磨、生料均化这四个环节相互组成一条与生料制备 系统并存的生料均化系统。作用:保证熟料质量、产量及降低消耗的基本措施和前提条件,也是稳定出厂水泥质量的重要途径;最重要的环节,也就是均化效果最好的是第二、 第四两个环节,这两个环节担负着生料均化链全部工作量的0%左右。7、(重点)原燃料预均化原理?通常有哪两种预均

10、化设施?原料预均化的基本原理:可简单的概括为“平铺直取。亦即经破碎后的原料或原煤在堆放时,尽可能多地以最多的相互平行、上下重叠的同厚度 的料层构成料堆;而在取料时,按垂直于料层的界面对所有的料层切取一定厚度的物料,循序渐进,依次切取,直到整个料堆的物料被取尽为止。 这样取出的物料中包含了所有各料层的物料即同一时间内取出了不同时间所堆放的不均匀物料也就是说,在取料的同时完成了物料的混合均化, 堆放的料层越多,其混合均匀性就越好,出料成分就越均匀。预均化堆场:矩型预均化堆场、圆型预均化堆场第四章1、不同生产方法(干法、湿法、立窑)中,有哪些生料类型?干法生产一生料粉,水分含量一般不超过。湿法生产生

11、料浆,含水32%-40%左右立窑生产白生料 黑生料 半黑生料等2、水泥配料所用三种常用基准是什么?他们的含义?如何计算? 干燥基准:物料中的物理水分蒸发后处于干燥状态,以干燥状态物料作计算基准,简称干基。干石灰石+干粘土+干铁粉=干生料(白生料) 灼烧基准:去掉烧失量(结晶水、二氧化碳与挥发物质等)以后,生料处于灼烧状态。以灼烧状态作计算基准。灼烧生煤灰(掺入熟料中的) =熟料灼烧基成分() =A/ (100-L) *100 式中:A干基物料成分); L干基物料烧失量(%)灼烧基用量=【(100-L) *干基用量1/100干基用量=(100*灼烧基用量)/ (100-L) 湿基准:用含水物料作

12、计算基准时称为湿基准,简称湿基。物料含水量为3%。湿基成分= (100*干基成分)/ (100-3)3、怎样根据原燃料质量及煅烧设备选择适当的KH?重点是硅率。KH:工艺、技术设备条件较好,入窑生料成分均匀稳定,生料预烧性好,看火操作技术水平高且稳定,或者在生料中掺加了矿化剂,这时应选择较 高的KH值。最佳KH值可根据生产经验综合考虑熟料的锻烧难易程度和熟料质量等确定,并应控制值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硅率n: n值得确定既要保证熟料中有一定数量的硅酸盐矿物,又必须期值相适应,一般避免以下倾向:H高,n偏高KH低,n也偏高 KH低,n也偏低。4、水泥配料时通常有哪两种配料方式?磨头仓配料、库底配料5

13、、生料粉磨系统有哪些?湿法生料粉磨系统【(开路粉磨:开路管磨机、球磨机)(闭路粉磨:弧形筛等分级设备、磨机】干法生料粉磨系统、烘干兼粉磨系统、立式磨系 统、挤压粉磨。第五章1、水泥在锻烧过程中有哪些物理化学变化阶段?干燥、粘土矿物脱水、碳酸盐分解、固相反应、熟料烧结及熟料冷却结晶2、碳酸盐分解反应有哪些特点,其分解速度受哪些因素影响?可逆反应、强吸热反应、烧失量大、分解温度与02分压和矿物结晶程度有关。分解速度影响因素:石灰质原料的特性、生料细度和颗粒级配、生料悬浮分散程度、温度、窑系统CO2分压、生料中粘土质组分的性质。3、固相反应及其影响因素。通常在碳酸钙分解的同时,分解产物CaO与生料中

14、的SiO2 Fe2O3、Al2O3等通过质点的相互扩散而进行固相反应,形成熟料矿物。影响因素:生料细度及均匀程度、原料性质、温度、矿化剂4、熟料烧结及其影响因素。熟料烧结过程:当物料温度升高到最低共熔温度后固相反应形成的铝酸钙和铁铝酸钙溶剂型矿物及氧化镁、碱等熔融成液相。在高温液相作用下, 固相硅酸二钙和氧化钙都逐步溶解于液相中,硅酸二钙吸收氧化钙形成硅酸盐水泥的主要矿物一硅酸三钙。影响因素:最低共熔温度、液相量、液相粘度、液相的表面张力、氧化钙和硅酸二钙溶于液相的速率。5、熟料冷却通常有哪两种方式?他们对水泥熟料质量有何影响?干燥带放热反应带烧战带拎却带-150150-750750-1000

15、1000-13001300-1450-13001300-1000250-4001000140016001700主要自曲水船土质碳酸盐固相熟料熟料第七章履料脱水分解反应烧战的冷却有平衡冷却和急冷(淬冷)两种平衡冷却:影响水泥的安定性;C3S易分解成C2S和二次游离氧化钙,降低了水硬性;-C2S也容易转化成Y-C2S,最终造成熟料粉化并降低 水硬性。急冷:防止或减少C3S的分解;避免P-C2S转化成Y-磨性;可克服水泥瞬凝或快凝。6、什么是水泥熟料的形成热?如何计算热耗?在一定生产条件下用某一基准温度(一般是。C或20C)C2S ;改善了水泥安定性;使熟料C A晶体减少,提咼水泥抗硫酸盐性能;改善熟料易的干燥物料,当没有任何物料损失和热量损失的情况时,制成g同温度的熟料所需要的热成为熟料的形成热,亦称熟料的理论热耗。理论热耗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