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0709892 上传时间:2023-09-1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关于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关于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关于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关于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论文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 心理问题论文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当前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落后状况:理解观点模糊、师资力量薄弱、课程教育德育化、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育化等表现,然后从增大宣传力度、建立健全机构组织、转变教育观点、展开师资培训、探索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改进,增强农村中小学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一、当前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1.理解模糊、观点落后、行动迟缓农村中小学之所以游离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热潮之外,主要缘于一些传统的教育观点和模糊甚至是错误的理解。主要表现为:“应试教育”的观点根深蒂固,认为心

2、理健康教育是“多此一举”;“教师中心”的观点,压抑着学生个性的张扬;不能理解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心理健康教育上雷声大、雨点小。2.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从教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部关于增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对专业知识和实际水平达不到要求的,绝不能随意安排做专职心理咨询教师。”但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从教人员绝绝大局部是由非专业人员兼任,来源十分复杂,而且很不稳定。这些人的共同点是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没有持证上岗。以这样的师资来实行心理健康教育,其后果是令人难以想象的。3.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既不是

3、相互割裂和对立的,也不能相互取代。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是学生的心理成长和发展,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适合环境,承受挫折和自我调控的水平,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发展自我的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在教育方式方法上强调心理辅导、咨询和治疗等方面的策略、方法、技巧的使用,切忌机械灌输和空洞教化。所以,决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德育或德育化。但因为缺乏专业师资和专门培训,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德育化倾向却十分严重。4.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育化心理健康教育在途径和方法上讲究灵活多样和针对性,以心理辅导为例,根据心理问题的具体情况能够综合使用会谈、角色扮演、信心训练、行为矫正、心理沟

4、通、自我体验、心理测量等等。但是,当前,相当一局部展开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存有着学科化、知识传授化的偏向。片面强调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向学生机械灌输相关的名词、概念、原理,把心理健康教育搞成了心理学常识课,这种用学科知识教学的方法来实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但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而且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影响其心理健康发展,必然带来一系列负面效应。二、在农村中小学实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1.增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社会气氛2000年初,教育部召开会议,要求各地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随后,教育部出台了很多“减负”的规定与措施。强调在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的同时,要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增强对中小学

5、生实行心理健康教育。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就应抓住契机,增大宣传力度,积极向农村中小学的学生、家长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作用,求得他们的理解与支持,使全社会共同注重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让农村中小学真正成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摇篮。2.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大力展开教研活动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组织领导机构上,职责分工不明确、不具体,组织管理上的混乱,造成了工作中的无序与被动;在教研机构上,各中学、学区设置教研组的少之又少,展开专门的教研活动的更是难得一见,理论指导的缺乏,导致了实践工作中的盲目,影响了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正常运转。3.从实际出发,确定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6、在国家颁布统一的实施纲要前,各校要借鉴发达地区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体系,根据所在学校和学生的具体实际,确定切实可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提升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4.转变教育观点,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意识要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求全体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智育至上”的教育观点,树立以提升心理素质为基础的素质教育观。在人的种种素质中,心理素质是最基础的,它是其他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内在条件,没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其他素质的发展将受到严重影响。所以,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局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要自觉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切实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提升学生的心理素

7、质。5.积极展开师资培训工作,提升教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和水平教师问题是制约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展开的瓶颈问题。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大量的心理学理论和技术作基础,现在很多教师所具备的专业知识还十分有限。所以,在师范院校的支持下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工作势在必行,它直接关系到这项工作的成效。从当前的情况下看,短时间内对众多农村中小学教师实行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培训不太现实,教师的培训可根据农村学校的实际,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可采用专家下校指导、短期培训、教师自我进修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使农村中小学的教师尽早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并能灵活使用心理健康教育独特的工作方法。6.努力探

8、索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农村中小学展开心理健康教育,除了采用专题讲座、团体辅导的形式外,还要大胆尝试以下途径: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各种活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展开个别心理咨询活动;教师人格力量的感染与熏陶;强化团体心理辅导,应对“群发式症候;搭建新媒体平台,拓宽心理教育手段;聚焦思想道德教育,营造和谐教育范围等。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启动与展开是一个系统工程。面对各方面工作都比较薄弱的现实,期望短期内大规模地、全面地铺开是不可能的。所以,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积极贯彻落实意见与纲要精神,从实际出发,制定出地区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规划,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实施“以点带面,逐步推动”的工作策略,有计划、有步骤地促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有序、实效、稳定地展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