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与母题的区别与联系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070854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题与母题的区别与联系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主题与母题的区别与联系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主题与母题的区别与联系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主题与母题的区别与联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题与母题的区别与联系(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主题与母题的区别与联系摘要:1.文学作品的主题常常是通过若干母题的组合表现出来;2. 母题是具体的,主题是抽象的;3. 母题是客观的,主题是主观的;4. 母题是基本叙事句,主题是复杂叙事句。关键词:主题、母题、概念、研究对象母题就是一篇文学作品中较小的单位。例如俄狄浦斯王可以理解为命运 的神喻,逃避厄运、乱伦、神谕的应验、自我惩罚等母题。而主题为革命的正义 性和战争性催毁人性。主题是在母题的归纳上进行价值判断,母题为常量,而主 题则是变量。母题是潜在的主题是主题赖以生长的基础,源自原始文化的永久主 题;主题是母体的具体化表现形式,是母题在演变中不断复活,获得持久的生命 力。在一般文学类型中

2、,一部分作品的构成不是一个母题可以做到的,它往往需 要很多个母题,相互作用而成,比如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中就有复仇、忧郁、 延宕、乱伦、篡位等多个母题。但作品中有一个核心母题Kenmotive),即是复 仇,其他母题都是以复仇为中心而存在的,而故事情节也是根据这些母题的组 合而建立起来。主题是从作品的题材结构中抽象出来的带有作者主观情感色彩的 观点、倾向。无疑每部作品都有自己的主题。但纵览全局我们可以看到某一主题 往往是在许多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如“对忠贞不渝的爱情的歌颂”就是由古自今 在无数作品中重复出现的主题。母题研究了四个方面,分别为纯粹母题研究(孤寂、别离、怀古);情景母 题研究(灰姑娘舞

3、会遇郎君、世代家愁爱犹难);人物母题研究(复仇人物、贪 婪人物、智慧人物);意象研究(花园、山谷、落叶、月光)。主题研究了三个方 面,分别为改造主题(浮士德形象的多重意义是改造的产物);阐释主题(在不 同历史话境下主题的不同侧面);挪用主题(沿用旧有主题,表达不同的价值)。母题与主题的概念往往因交叉而易于混淆,其区别如下:其一,母题较有具象性,是“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人类的基本行为、精神 现象以及人类关于周围世界的概念,诸如生、死、离别、爱、时间、空间、季节、 海洋、山脉、黑夜。而主题则往往是思想性较强的抽象概念。门罗.C.比尔兹利 的美学认为,主题指“被一个抽象的名词或短语命名的东西:战争的

4、无益、 欢乐的无常、英雄主义、丧失人性的野蛮”。主题可以指从诸如表现人物心态、 感情、姿态的行为和言辞或寓言深刻的背景等作品成份的特别建构中出现的观点, 作品中的这种成分,称之为母题;而以抽象的途径从母题中产生的观点,称之为 主题。例如“秋”是被抽象后较大的季节母题,有其具体形象的物候特征,他常常 构成抒情作品主导性的核心意象,并不限于那一作品所表现的何年、何地区的秋 天。秋可独自出现,又往往由若干展示具体色相、声响(黄叶落地、北雁南飞、 秋虫鸣叫等)的一般意象构成,有时一般意象也具有“全息性”的效果,牵一动 万以少总多的展示秋的氛围;而悲秋,则为中国文人感伤时节,哀诉不遇之意义 及惯常情绪的

5、表达模式。尽管也多具有母题功能,能与别的主题如相思、怀乡主 题互渗结合。其二,母题较多的呈现出客观性、中性,而主题正由于母题的出现级特定组 合,而显示出某种意义,主题就这样融注并揭示了作家的主观性倾向性。如“海” 意象母题本由自然物象景观而来,是历代诗人作家不断固化、赋予其“神秘场所”、 “游仙超越”等意蕴,这种赋予靠主题与母题的多样结合而成,仅仅强调某些神 话原型的潜在辐射功能,难免忽视意象母题客观、中性的原初性质。再如别离母 题也由一种社会事象而来,但思乡怀土、男女相思、挚友情深等主题却以其伤离 惜别的感情色彩逐渐染浓了离情别绪,以致人们惯于将离别母题本身视为与伤离 惜别模式等同,尽管后者

6、也可应用于诸多更具实质性思想倾向的主题。例如:“战争”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客观现象,未经作者处理前,无所谓好坏。 一旦进入作家的创作,战争便具有了倾向性,可以反映侵略者的“残酷”,“不义”, 可以反映人类的“正义”和“力量”。一旦母题有了倾向性,有了褒贬意义,它 就上升为主题了:或是歌颂战争的正义性,或是谴责战争的残酷。其三,主题数目极多而母题数目有限。主题虽变幻多端,但在具体作品中却 是意象组合、母题营构后提纲挈领的总结;而有限的母题却频频出现在系列作品 中。陈鹏翔认为“主题学中的主题通常由个别的或特定的人物来代表,尤利西斯 即为追寻的具体化,耶稣为生死再生此一原型的缩影等。母题我认为是由两个或

7、 两个以上不断出现的意象所构成,因为往复出现,故常能当做象征来看待”。其 实,母题也未必非要两个或两个以上不断出现的意象所构成,如“猿公”这一意 象,即可表现多种主题,事实上它活跃在许多故事中,又具有母题的结构功能; 而像“剑”在侠义文学中,“松柏”在悼祭文中,“柳”在相思别离文中,这些单 个的意象又何尝不具备母题的资格!据学者统计,母题总共只有一百来个,但是不同的母题可以组合出不同的主 题。因此,主题的数量从理论上说可是无限的。这一点可以从浩如烟海的世界文 学作品中得到印证:无比丰富的各国各民族的文学作品,林林总总,难以记数, 每一部作品都有它独特的主题,但它们蕴含的母题却总是那么几个:爱和

8、恨,生 和死,聚散离合,喜怒哀乐,等等。例如:伊索寓言农夫和蛇的故事。这个故事可以分为若干情节段落;蛇 被冻僵,农夫救蛇,蛇醒来,蛇咬农夫,农夫死去。但这些情节可以用一句话来 说明就是讲一个农夫救蛇反被蛇咬死的故事。那么这里的母题就是“农夫救蛇反 被蛇咬。”但由这一母题可以演绎出不同的主题:如“怜惜恶人应受恶报/或“即 使恶人遭难也不应对他怜惜。”或“恶人的本性并不因受到怜惜而改变”等。其四,母题一般与情景有关,主题与人物有关。母题是素材的一部分,母题 出自情景,而主题是通过人物具体化。可以说,每一个特定的情景必然蕴含着一 个母题,譬如,两个女人之间的一个男人,女儿与父亲政敌的儿子相爱这两 个

9、情景就清楚地昭示了爱的选择和爱情与责任的冲突这样的母题。而主题除 了在一些诸如抒情诗的文学作品中,总是通过人物来体现。例如失乐园中反 教会的主题正是在通过撒旦形象而表现出来的。最后,母题与主题分属于叙事与观念两个不同的范畴,然而在文学作品的复杂系 统中,两者的联系是确定无疑的,但又不是那么显而易见的。首先,母题的组合 体现出了主题,是主题赖以生存的基础;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只有通过有着某一 主题的文学文本才能归纳出母题(像汤普森就从四万个故事中概括出二十三类母 题),单独抽出母题只是为了研究需要,实际其只存在于文本系统整体中。母题 与主题的这种关系有点类似于汉语中语素与词汇的关系:语素构成词汇的

10、意义而 其本身含义却又只能在词汇整体意义中体现。第二,母题在数量是有限的、在意 义上较为稳定,可以反复利用;主题却丰富多变。我们从上古神话、故事中只能 归纳出有限的母题(虽然数量不确定)。这些母题在今天也被作为文学创作的基 本材料,但由其表现的主题却发生了许多改变。如“变形”这一母题自古罗马奥 维德变形记起直到现代卡夫卡的变形记、当代J.K.罗琳的哈利波 特被无数作家运用,但这些作品的主题却千变万化。不少主题由于时代、历史 的原因被抛弃,但在任何时代的作品中都能看到原始母题的重现。母题的这种反 复可用的特征正说明了它和主题的一个很大不同:母题是叙述单位,不含对事件 的价值判断,而主题则总是蕴含着作者的某种判断。母题属于叙事范畴,作家在 运用它只看重其构成情节的功能性,而主题属于思想范畴则必然会受到特定时代 的特定观念的影响,也因此造成了其不稳定的特征。综上所述,我们倾向于将母题定义为数量有限的,客观的、可以反复利用的 情节生长点,是最小的叙述单元;主题是包含主观判断的,带有特定时代特征的 对作品思想的概括,属于观念范畴,数量是无限的。主题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起 到类似母题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