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统计(东方)复习题集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0706225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2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统计(东方)复习题集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生物统计(东方)复习题集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生物统计(东方)复习题集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生物统计(东方)复习题集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生物统计(东方)复习题集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统计(东方)复习题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统计(东方)复习题集(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物统计复习题集(植物保护专业)一、 名词解释(带*的要举例说明)精确度 抽样分数 小区 成对数据* 统计数*简单效应 整群抽样* 频率 空白试验 单因素试验* 随机误差 参数* 样本* 试验方案 多因素试验* 无效假设* 总体* 置信距 小概率的实际不可能性原理 综合性试验准确度 水平* 局部控制 接受区域 处理* 分层随机抽样 因素* 标准方* 互作 自由度主效 小区 T/(nk) 置信系数* 成组数据* SP 二项分布* 无偏估计值 标准方* 极差*二、 判断题(下列各题,你认为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 F分布的平均数F0。2. LSD法用同一标准测验不同平均数间的差异显著性。3

2、. LSD法比SSR法显著尺度高些,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大些。4. LSD法的实质是t测验。5. Sy/x表示了回归的精度,其值越小,回归精度越高。6. u=0, =1的正态分布即标准化正态分布。7. 分布是连续性而非间断性分布。8. 标准差即方差的正平方根,又称为标准误。9. 成对数据两样本差数平均数比较一般用t测验。10. 成对数据试验一般比成组数据试验具有较高的精度。11. 成对数据是假定各个配对的差数来自差数的分布为正态的总体,每一配对的两个供试单位是彼此独立的。12. 成组数据是假定两个样本均来自具有共同或不同方差的正态的总体,两个样本的各供试单位是彼此独立的。13. 抽样分布是统计数

3、的分布,而非观察值的分布。14. 处理百分数或成数资料要用二项总体的样本平均数分布;处理性状出现次数的资料要用二项分布。15. 次数分布图中条形图适于表示连续性变数资料。16. 从一正态分布中进行抽样分布试验,可证明样本平均数、样本方差和样本标准差分别是总体平均数、总体方差和总体标准差的无偏估计值。17. 当二项百分数资料的平均数P0.3或P0.7时,如欲进行方差分析,须先将资料进行平方根转换。18. 当土壤肥力分布未知时,应采用正方形小区。19. 当样本个数k2时,LSD法和SSR法显著尺度相同;当样本个数k=3时,LSD法比SSR法显著尺度低些,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大些。20. 当样本个数k

4、3时,采用t测验或U测验进行两两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将使犯错误的可能性增大。21. 当样本容量n和显著水平一定时,真总体平均数和假设平均数0的相差(以标准误为单位)越大,则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减少。22. 当样本容量n一定时,显著水平a从0.05升高到0.01,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b减小。23. 当样本容量n一定时,显著水平从0.05升高至0.01,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增加。24. 当样本数k=2时,LSD法和LSR法的显著尺度相同;当样本个数k3时,LSD法比SSR法显著尺度高些,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小些。25. 调查水稻秧田害虫密度,在面积法、行列法和株穴法中,抽样单位以株穴法为最好。26. 对同一试

5、验方案,采用完全随机实验设计比采用随机区组实验设计可减少试验误差。27. 二项分布是间断性变数的理论分布。28. 二项分布是连续性变数的理论分布。29. 方差分析中算得的F1时,表示处理效应显著。30. 假设测验的第二类错误是假设本是错误的但通过假设测验却接受了它,即把真实效应看成是试验误差。31. 假设测验的第二类错误是假设本是正确的但通过假设测验却否定了它,即把试验误差看成是真实效应。32. 假设测验的第一类错误是假设本是错误的但通过假设测验却接受了它,即把真实效应看成是试验误差。33. 假设测验的第一类错误是假设本是正确的但通过假设测验却否定了它,即把真实效应看成是试验误差。34. 将成

6、对数据按照成组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显著性测验是可行的。35. 精确度可以计算而准确度不能计算。36. 据双变数资料建立回归方程后,必须进行回归关系的假设测验。37. 空白试验就是什么作物都不种,通过观察杂草生长状况和分布来判定土壤肥力。38. 两个变数间的关系若具有原因和结果的性质,则定义原因变数为自变数。39. 两样本总体方差未知,但可假设s21=s22s2 ,且又为小样本时,用t测验。40. 两样本总体方差已知或未知但为大样本时,用t测验。41. 每穗水稻小穗数、每穗粒数和每穗粒重这些数量性状都属于间断性变数。42. 如果总体内主要变异明显来自占较大面积的地段间,应采用分层抽样;如果主要

7、来自地段内各单位之间或来自较小面积的地段间,应采用整群抽样。43. 如果总体内主要差异明显来自占较大面积的地段间,应采用整群抽样;如果主要来自 地段内各单位之间或来自较小面积的地段间,应采用分层抽样。44. 如将成对数据按成组数据的方法比较,易使统计推断发生第一类错误。45. 若在1的置信度下,两个置信限同为负号,则接受无效假设。46. 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样本平均数的假设测验必须采用t测验。47. 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中,小区内应具有较小土壤差异,而小区间可有较大的土壤差异。48. 田间试验中划分区组的原则是区组内土壤肥力应尽可能一致,而不同区组间可存在较大的土壤肥力差异。49. 通过相关模型由X来

8、预测Y时,X的取值区间必须限制在建立相关方程时的观察值区间之内,不能外推。50. 为了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田间实验和室内试验的地位同等重要。51. 为了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田间试验的主要地位不可代替。52. 显著水平 a一定时,样本容量n增加或总体方差 s2下降都使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 b减小。53. 显著水平a从0.05升高到0.01时,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减小。54. 显著水平a相同时,两尾测验的U的绝对值大于一尾测验的U的绝对值。55. 显著水平a相同时,一尾测验比两尾测验容易否定假设。56. 样本容量n和显著水平a一定时,真总体平均数m和假设平均数m0的相差(以标准误为单位)越大,则犯

9、第一类错误的概率减小。57. 样本中各观察值与其平均数的差数的平方的总和为0。58. 要对结果进行显著性测验的实验设计中,各处理可进行随机排列,也可顺序排列。59. 一般来说,增大小区面积可以预期比增加重复次数更有效地降低试验误差。60. 用对比法设计,8个处理,每处理3次重复,至少要安排9个对照。61. 在t 表中,若自由度相等则t值越小对应的概率P越小;t值越大则P越大。62. 在t 值表中,若自由度相等则t值越小对应的概率P越大;t值越大则P越小。63. 在t测验中,如果实得t值小于,则P,接受H0。64. 在X和Y变数的关系中,相关模型的意义是:X是固定的,没有误差或误差很小;而Y则不

10、仅随X的变化而变化,且有随机误差。65. 在对比法和间比法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中,凡相对生产力大于105的品种可以认为显著优于对照。66. 在多重比较中,当试验指定了对照处理时一般采用LSR法。67. 在方差分析中,LSD法应先进行F测验,测验显著时再进行多重比较;而SSR法可不必进行F测验而直接进行多重比较。68. 在方差分析中,当F1时,不必查F表即可接受H0。69. 在方差分析中,通过F测验,可明确各处理平均数间是否彼此具有显著差异。70. 在方差分析中LSD法和SSR法均不必先进行F测验而直接进行多重比较。71. 在非试验因素差异很小时应采用拉丁方设计。72. 在接虫量和产量的关系中,产

11、量是对接虫量的反应,为依变数。73. 在裂区设计中,副区之间相邻近,主区之间相邻远,故副区试验误差常小于主区。74. 在裂区设计中,副区之间相邻近,主区之间相邻远,故主区实验误差常小于副区。75. 在裂区试验中,对每一重复主区均要随机排列,但副区可顺序排列。76. 在裂区试验中,需扩大试验小区面积的因素应作副处理,需进行精确比较的因素应作主处理。77. 在裂区试验中,需扩大试验小区面积的因素应作主处理,需进行精确比较的因素应作副处理。78. 在裂区试验中,已知某因素的效应比另一因素的效应更大时,应将效应小的因素作主处理。79. 在零互作时,各因数的效应可以累加。80. 在农业科学研究中,田间试

12、验是主要形式,室内试验是辅助性的。81. 在施肥量和产量的关系中,施肥量是产量变化的依据,故施肥量是依变数,产量是自变数。82. 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中,重复数必等于区组数。83. 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中,重复数不一定等于区组数。84. 在田间实验设计中,一般应采用长方形或方形小区。85. 在显著水平 a 相同时,两尾测验比一尾测验的显著性标准高。86. 增加重复次数可以获得无偏的误差估计。87. 正互作时,从各因数的最佳水平推论最优组合,估计值将偏高。88. 正态分布是对称分布,二项分布是非对称分布。89. 正态分布是连续性变数的理论分布。90. 正态分布在X=处,其算术平均数、中数和众数均等于

13、。91. 重视边际效应的试验,应采用方形小区为宜。92. 准确度可以计算而精确度不能计算。93. 自由度大于2时,t分布曲线的变异度一般大于正态分布曲线。三、 填空题1. ( )是总体相应参数的估计值。2. c2临界值由( )和( )决定。3. F分布的平均数mF=( )。4. F临界值的取值由( )、( )和( )决定。5. SSR临界值的取值由( )、( )和( )决定。6. t分布的平均数=( ),标准差( )。7. t临界值的取值由( )和( )决定。8. 标准化正态分布方程的参数是( )和2 ( )。9. 泊松分布的参数是( )和( )。10. 常用表示资料变异程度的方法有方差、标准差、( )和( )四种。11. 常用的多重比较结果的表示方法有( )、( )和( )。12. 常用的随机排列的田间试验设计有( )设计、随机区组设计 、拉丁方设计、裂区设计、再裂区设计和( )设计等。13. 二项分布的两个参数m=( ), s=( )。14. 二项总体的样本平均数分布的两个参数m=( ), s=( )。15. 二项总体分布的两个参数m=( ), s =( )。16. 方差分析的三个基本假定是( )、( )和( )。17. 方差分析的三个基本假定是:(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