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型企业举例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0692290 上传时间:2022-09-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中小型企业举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我国中小型企业举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我国中小型企业举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我国中小型企业举例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我国中小型企业举例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国中小型企业举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中小型企业举例(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中小型企业举例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国有中小型企业用人机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用人问题的策略及相应措施。关键词:国有中小型企业用人机制改革我国国有中小型企业用人机制存在的问题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中小型企业,由于历史原因决定了它的运行机制落后、人员素质低下、人才馈乏。 1.企业人员素质低国有中小型企业由于背靠大型国有企业,旱涝保收,没有发展的战略眼光,并以固定的思维模式跟随大型企业运行,无“管理”而言,生产效率低。主要以“人治”为主,从事简单的劳动和“熟能生巧”的操作,没有“知识”和“科学技术”的概念,更谈不上“人才”的使用和储备。员工主要是初、高中文化(或)甚至更低,高素质专业人才可

2、有可无,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仍停留在以“生产”为龙头,技术为辅助的阶段,认为实体产品是实践“干”出来的,不是“纸上谈兵”,有能力、懂专业的高素质人不如溜须拍马的人受重用。因此,企业人员的素质普遍偏低,企业也不重视员工的技术培训和潜能的开发。 1.2企业用人机制不完善国有中小型企业用人最大的特点是由领导任命,而不是以“能力和素质”为本,使得有能力、懂专业的人才不能充分的发挥自身的能力。其次是通过关系而谋得职位,不能充分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严重制约了企业生产技术和经济效益的提高,阻碍了企业的发展。由于企业中层骨干多是领导任命,(有的根本不懂业务,更谈不上管理,常常出现外行指挥内行,尤其是业务性较强

3、部门的主管,如技术研发、财务等部门。如某小型企业的技术开发部门的主管,因是领导任命,技校毕业后没有从事过技术及管理工作,工作中即无管理思路,更谈不上创新和效率,仅仅是处理日常的事务性工作,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国有中小型企业用人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尤其是拥有高水平的经营管理、技术研发队伍,是企业决胜于激烈市场经济的关键。 2国有中小型企业用人机制的改革策略 “现代企业管理”和“人才资源开发”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更新管理理念,树立市场竞争和提高经济效益的意识,建立和引进合理使用人才的人力资源制度,是国有中小型企业机制改革的重点。 2.1更新观

4、念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习惯原有的生产经营模式:落后的生产技术管理方法,按部就班的熟练操作,缺乏(没有)创新和竞争的意识,劳动和报酬不挂钩,更谈不上经济效益。因而企业员工对工作感到不满足,积极性受挫,员工的潜能和积极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不求上进的现象比比皆是,更谈不上事业的追求和远大理想的实现。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市场竞争的压力,企业必须转变认识和观念:不仅要有现代企业管理的理念,还要树立“人才高于一切”的价值观。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必须建立“以人为本”,珍惜人才,善用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的用人机制。 22建立“管理”尤其是“现代化企业的管理”理念企业管理(bsinessanent)是

5、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组织、计划、指挥、监督和调节等一系列职能的总称,它的对象包括人、财、物、信息、时间等五个方面。现代技术和现代企业管理是现代企业的两大支柱,是技术和管理现代化的企业组织形式。国有中小型企业改革初期要建立管理理念,完善管理制度,逐步形成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实现现代企业管理。改革初期,应建立涉及研发、技术、生产、财务、人力资源、销售等清晰的管理思路,有利于现代企业的建立和市场需要,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提升企业的形象;有利于企业文化的形成、品牌的建立和企业的长远发展。改革伴随着机构重组、人员重组和人力资源开发等一系列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企业改革更多是考虑提高经济效益,降低成本,提高

6、研发技术水平,必须引入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和建立现代化管理的运行机制。 2.3人力资源开发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跨越式发展,市场经济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人力资源的开发主要是人才的开发,如引进、培养、善用和合理有效重组人员等。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社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企业劳动分工的不断细化,社会人才由过去两类人才,即学术型人才(科学家又是工程和产品的开发者、设计者,甚至经营者)和应用型人才(从事生产和制作的技术工人),逐渐转向四种社会人才类型,即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对应通常所说的科学家、工程师、技术员和技术工人,以满足科技发展和劳动分工细化,科学原理转

7、化为生产手段和生产过程的环节增多,对人才类型的需求增加。国有中小型企业要重新界定“人才”的定位和使用,用人其长,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能力,使企业高效运作以满足市场需求和竞争。 现代化企业需要有知识、有文化、有能力的人。只有具备知识和能力,尤其懂专业知识的人才才能高效率发挥;才能有创新;才能有现代化管理理念;才能易于接受新知识、新技术和新信息;跟得上的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适应企业和社会的发展。 “人才”在国有中小型企业的地位也跃为第一重要,“科技是龙头”,人才的引进、储备和善用是国有中小型企业改革的关键。人力资源的开发已是当务之急。 3国有中小型企业用人机制的措施 31建立选拔、用人机制,重用有学

8、历和有能力的人改革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并促进企业的发展。建立现代化企业的管理理念,首先重视人员的合理重组和使用;选拔有学历有能力的人担任企业各部门中高层领导,同时培养、储备后备军,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管理内涵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形象,并树立企业品牌。 因此,企业建立选拔、用人机制,重用有学历和有能力的人,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 企业决策层应下决心,将原有文化水平低或能力有限的人撤离重要部门的领导岗位,提拔重用有学历和有能力的人担任企业各部门的中层主管或骨干。选拔这些人成为企业的中间力量,使他们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和表现舞台,不仅满足他们追求事业的心理需求,而且为企业的发展、创新、壮大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其次,引进人才(含应届毕业大学生),建立一支集技术研发、生产经营管理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建立合理有效的企业用人机制。第 2 页 共 2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