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卧式组合钻床设计开题报告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0691738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面卧式组合钻床设计开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双面卧式组合钻床设计开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双面卧式组合钻床设计开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双面卧式组合钻床设计开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双面卧式组合钻床设计开题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双面卧式组合钻床设计开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面卧式组合钻床设计开题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 目学生姓名学 号院 (系)专 业指导教师报告日期年 月 日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双面卧式组合钻床设计题目来源(请在有关项目下作记号)科研实践教学学生自拟题目类别(请在有关项目下作记号)设计论文其它毕业设计(论文)起止时间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将理论与实际充分的结合在一起,设计双面卧式组合钻床,可实现对箱体类两不同侧面的孔组进行同时加工。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际生产中能够综合地运用,锻炼自己的操作能力,完善知识结构,培养正确的设计思想,熟悉有关参考资料、手册、图册和规范的运用和查找,通过对机床的研究与设计,可以改进生产设备,降低设备占用率,提高生产能力,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给

2、社会带来更多更好的经济效益。组合机床国内现状:世界上第一台组合机床于1908年在美国问世,30年代后组合机床在世界各国得到迅速发展。至今,它已成为现代制造工程(尤其是箱体零件加工)的关键设备之一。现代制造工程从各个角度对组合机床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而组合机床也在不断吸取新技术成果而完善和发展。1 国内组合机床现状我国加入WTO以后,制造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组合机床行业企业适时调整战略,采取了积极的应对策略,出现了产、销两旺的良好势头,截至2005年4月份,组合机床行业企业仅组合机床一项,据不完全统计产量已达1000余台,产值达3.9个亿以上,较2004年同比增长了10%以上,另外组合机

3、床行业增加值、产品销售率、全员工资总额、出口交费值等经济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新产品、新技术较去年年均有大幅度提高,可见行业企业运营状况良好。(1)行业企业产品结构的变化组合机床行业企业主要针对汽车、摩托车、内燃机、农机、工程机械、化工机械、军工、能源、轻工及家电行业提供专用设备,随着我国加入WTO后与世界机床进一步接轨,组合机床行业企业产品开始向数控化、柔性化转变。从近两年是企业生产情况来看,数控机床与加工中心的市场需求量在上升,而传统的钻、镗、铣组合机床则有下降趋势,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学会的机床工具行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报表是统计数据显示,仅从几个全国大型重点企业生产情况看,2003年生产数

4、控机床890台,产值16187万元,生产加工中心148台,产值5770万元;2004年生产数控机床985台,产值25838万元,生产加工中心159台,产值7099万元;而2005年,截至4月份,数控机床、加工中心、产值已接近2003年全年水平,故市场在向数控、高精制造技术和成套工艺装备方面发展。(2)行业企业的快速转变“九五”后期,在组合机床行业企业的50多家组合机床分会会员中,仅有两家企业实行了股份改造,一家企业退出国有转为民营,其余的都是国有企业。而从2001至2002年,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先后有十几家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一些小厂几乎全部退出国有转为民营,现在一些国家重点国有企业也在酝酿股

5、份制改造,转制已势不可档,“民营经济在经历了从被歧视,被藐视到不可小视和现在高度重视4个阶段后,焕发勃勃生机。”组合机床行业企业正在以股份制、民营化等多种形式快速发展。(3)组合机床技术装备现状与发展趋势组合机床及其自动线是集机电于一体是综合自动化度较高的制造技术和成套工艺装备。它的特征是高效、高质、经济实用,因而被广泛应用与工程机械、交通、能源、军工、轻工、家电行业。我国的传统的组合机床及组合机床自动线主要采用机、电、气、液压控制,它的加工对象主要是生产批量比较大的大中型的箱体类和轴类零件(近年研制的组合机床加工连杆、板件等也占一定份额),完成钻孔、扩孔、铰孔,加工各种螺纹、镗孔、车端面和凸

6、台,在孔内镗各种形状槽,以及铣削平面和成型面等。组合机床的分类繁多,有大型组合机床和小型组合机床,有单面、双面、三面、卧式、立式、倾斜式、复合式,还有多工位回转台组合机床等;随着技术的不断是进步,一种新型的组合机床柔性组合机床越来越受人们是亲昧,它应用多位主轴箱、可换主轴箱、编码随行夹具和刀具的自动更换,配以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数字控制(NC)等,能任意改变工作循环控制和驱动系统,并能灵活适应多种加工的可调可变的组合机床。另外,近年来组合机床加工中心、数控组合机床、机床辅机等在组合机床行业中所占份额也越来越大。由于组合机床及其自动线是一种技术综合性很高的高技术专用产品,是根据用户特殊要求

7、而设计的,它涉及到加工工艺、刀具、测量、控制、诊断监控、清洗、装配和试漏等技术。我国组合机床及其组合机床自动线总体技术水平比发达国家相对落后,国内所需的一些高水平组合机床及自动线几乎都从国外进口。工艺装备的大量进口势必导致投资规模的扩大,并使产品生产成本提高。因此,市场要求我们不断开发新技术、新工艺、研制新产品,由过去的“刚性”机床结构,向“柔性”化方向发展,满足用户需要,真正成为刚柔兼备的自动化装备。2 国外组合机床现状80年代以来,国外组合机床技术在满足精度和效率要求的基础上,正朝着综合成套和具备柔性的方向发展。组合机床的加工精度、多品种加工的柔性以及机床配置的灵活多样方面均有新的突破性进

8、展,实现了机床工作程序软件化、工序高度集中、高效短节拍和多功能知道监控。组合机床技术的发展趋势是:(1)广泛应用数控技术国外主要的组合机床生产厂家都有自己的系列化完整的数控组合机床通用部件,在组合机床上不仅一般动力部件应用数控技术,而且夹具的转位或转角、换箱装置的自动分度与定位也都应用数控技术,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组合机床的工作可靠性和加工精度。广州标致汽车公司由法国雷诺公司购置的缸盖加工生产线,就是由三台自动换箱组合机床组成的,其全部动作均为数控,包括自动上下料的交换工作台、环形主轴箱库、动力部件和夹具的运动,其节拍时间为58秒。(2)发展柔性技术80年代以来,国外对中大批量生产,多品种加工装备

9、采取了一系列的可调、可变、可换措施,使加工装备具有了一定的柔性。如先后发展了转塔动力头、可换主轴箱等组成的组合机床;同时根据加工中心的发展,开发了二坐标、三坐标模块化的加工单元,并以此为基础组成了柔性加工自动线(FTL)。这种结构的变化,既可以实现多品种加工要求的调整变化快速灵敏,又可以使机床配置更加灵活多样。(3)发展综合自动化技术汽车工业的大发展,对自动化制造技术提出了许多新的需求,大批量生产的高效率,要求制造系统不仅能完成一般的机械加工工序,而且能完成零件从毛坯进线到成品下线的全部工序,以及下线后的自动码垛、装箱等。德国大众汽车公司KASSEL变速箱厂1987年投入使用的造价9000万马

10、克的齿轮箱和离合器壳生产线,就是这种综合自动化制造系统的典范。该系统由两条相似对称布置的自动线组成,三班制工作,每条线日产2000件,节拍时间为40秒。全线由12台双面组合机床、18台三坐标加工单元、空架机器人、线两端的毛坯库和三坐标测量机组成,可实现3种零件的加工。空架机器人完成工件下线的码垛装箱工作。随着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装配、试验、检测、清洗等装备的专业生产厂家,进一步提高了制造系统的配套水平。(4)进一步提高工序集中程度国外为了减少机床数量,节省占地面积,对组合机床这种工序集中程度高的产品,继续采取各种措施,进一步提高工序集中程度。如采用十字滑台、多坐标通用部件、

11、移动主轴箱、双头镗孔车端面头等组成机床或在夹具部位设置刀库,通过换刀加工实现工序集中,从而可最大限度地发挥设备的效能,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研究内容及计划:完成机床的传动系统设计,多轴箱的结构设计及主轴轴承的选型。画出多轴箱的总装配图和部分零件图以及设计计算说明过程。拟定的工作进度及要求(以周为单位)1、1-5周:查找资料和确定初步的技术方案,形成开题报告。2、6-9进行结构设计,相应的设计计算。3、10-13周:总装配图和部分零件图。4、13-16周:整理设计计算说明书。课题创新:在知识经济大发展的今天,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的生产能力和产品使用性能与需求,已成为企业能否生存的标志,为此加强

12、生产设备的研究与改进,是社会进步必然趋势,本次组合机床的设计方案使整个机床重量轻、体积小、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率高、质量好等特点,同时为提高设备的技术含量,适应现代化生产的要求。参考文献:1、机械设计,濮良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06-012、从风延,迟建山.组合机床设计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3、机械设计手册,机械设计手册编委会,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4、谢家瀛.组合机床设计简明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085 艾兴等主编.金属切削用量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6 范云涨等主编.金属切削机床设计简明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7 孟宪椅等主编.机床夹具图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8 韩敬礼等主编.机械电气设计简明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9 谢家瀛主编. 组合机床设计简明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210 杨培元等主编.液压系统设计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11 大连组合机床研究所编.组合机床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所在单位指导教师意 见若无可不填指导教师(签名): 200 年 月 日校内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签名): 200 年 月 日院 系意 见院系负责人(签名): 200 年 月 日备 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