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5篇有关贵州镇远古镇的导游词范文

枫**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4.50KB
约33页
文档ID:490685655
5篇有关贵州镇远古镇的导游词范文_第1页
1/33

精品文档5篇有关贵州镇远古镇的导游词范文镇远古镇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名镇,位于舞阳河畔,四周皆山河水蜿蜒,以“S”形穿城而过,北岸为旧府城,南岸为旧卫城,远观颇似太极图两城池皆为明代所建,现尚存部分城墙和城门城内外古建筑、传统民居、历史码头数量颇多镇远古镇交通方便区位优越,湘黔铁路、株六复线、320国道、沪昆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距铜仁、湖南芷江和贵飞机场分别为90公里、170公里、270公里县境东界湖南新晃,南临三穗、剑河,西毗施秉,北接岑巩和铜仁地区的石阡,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镇远历史悠久,自秦昭王30年(公元前277年)设县开始至今已有2281年的历史,其元代清代为道、府所在地达700多年之久下面是WTT收集整理的5篇有关贵州镇远古镇的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5篇有关贵州镇远古镇的导游词范文(一)千年古城,魅力镇远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您们来到素有“文化之州,生态之州,歌舞之州,美酒之州”美誉的贵州旅游! 孔子曾经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正是怀着这样喜悦的心情向大家介绍我们即将开始的行程我们今天要欣赏的是享有“中国最具影响力旅游名县”、“中国十佳旅游古城”、“中国最美的十大古城”“中国十佳城市慢游地”等美誉的千年古城镇远。

镇远,位于贵州东部,全县总面积1878平方公里,总人口2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48%千百年来,她以山川奇秀、风光秀丽、文化内涵深邃、侗族苗族民俗风情浓郁而闻名遐迩说到镇远,我很自豪的向大家介绍和她有关的五张耀眼“名片”第一张名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镇远是在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早在2280多年前,汉高祖就在这里设置了“无阳县”可见镇远的历史是十分久远的大家可以看看车窗外,碧绿如带的舞阳河水穿城而过,形成了一个完美的倒“S”型,把镇远城一分为二,形成了“九山抱一水,一水分两城”、天人合一的太极图古城风貌所以很多朋友也把镇远称为“太极古镇”第二张名片是国家风景名胜区舞阳河舞阳河总面积约400公里,流经镇远境内93.7公里舞阳河的美就美在它原始的自然生态和高峡平湖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并描绘了一幅幅精美绝伦的水墨画因此,镇远又被中外游客誉为“东方威尼斯”第三张名片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龙洞各位朋友,大家请看,这组依山而立、贴壁凌空的古建筑群就是著名的青龙洞始建于明朝初期,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贵州境内建筑规模最大,构造最精巧,融儒、释、道三教为一体的古建筑群落,既有园林韵味,又具寺院风格,不少专家赞誉她是一幅“宋元明画山居图”。

是我国古建筑洞窟群落中离城最近而又最能保持山水园林本色的一处得天独厚、引人入胜的游览胜地第四张名片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平村和平村原为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军政部第二日军战俘收容所当时,这样的收容所全国只有两个,一个在西安,一个就在镇远现在只有镇远的和平村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更显得弥足珍贵和平村先后关押日军俘虏700余人在这里,日本战俘受到了人性化的管理和教育,受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和感召,一部分有觉悟的日军俘虏志愿组织起来,积极从事反战宣传和平村从此名扬海内外80年代,原日本人民反战同盟工作队队长长谷川敏三等先后三次重访故地他们一进入镇远,就屈膝跪地,顶礼膜拜他们满怀深情说镇远是他们的“第二个故乡”他们表示要教育自己的子女亲属及千千万万的日本人要与中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永不再战!第五张名片是浓郁的民族风情名片镇远是一座“以军兴商”的城市,是一座“移民”城市,更是一座多元文化交融的城市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镇远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中原文化、民族文化、域外文化在这里渗透交融,形成了独特的包容性文化,素有“传统文化迷宫”美名这里居住着汉、苗、侗、土家、布衣等多个民族,民族风情浓郁。

至今这里还保存着几百年前寨寨有长号、户户吹唢呐的尚寨乡土家族部落,侗族的“三月三”歌节,苗族的“六月六”吃新节和端午龙舟节等,都是世代相传的万人盛会在县城南39公里处,还有一个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的侗寨报京这个中国最大的北侗村寨可谓世外桃,是贵州第一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村寨,也是人们体验古朴民族风情的最佳选择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好了,朋友们,镇远古城是一部厚厚的书,要说的还有很多她历经千载沧桑,至今古韵悠悠相信您一定会爱上这座美丽的水边古城5篇有关贵州镇远古镇的导游词范文(二)各位游客朋友,欢迎大家到“湘黔咽喉,太极古镇”镇远古城来参观游览镇远县位于贵州省东部,全县总面积1878平方千米,总人口2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48%千百年来,她以山川奇秀、风光秀丽、文化内涵深邃、侗族苗族民俗风情浓郁而闻名遐迩不知道大家是否听过我们镇远的四张金名片?接下来就由我给大家一一介绍吧!第一张金名片就是“文化之州”镇远历史悠久,是我国有名的历史文化名城镇远县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存在了公元前2202__年,汉高祖刘邦就在这里设立了元阳县直到宋代年间,取“威震四方”的寓意,将这里称为镇远请大家看车窗外,碧绿如带的舞阳河水穿城而过,形成了一个完美的倒“S”型,把镇远城一分为二,形成了“九山抱一水,一水分两城”、天人合一的太极图古城风貌。

所以很多朋友也把镇远称为“太极古镇”第二张金名片是“生态之州”镇远县自然植被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主要为黔东灰岩山原常绿栎林、常绿落叶混交林和马尾松林地区镇远县的森林面积11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41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58%野生植物非常丰富,含有国家多种一级保护植物,比如说南方红豆杉、银杏等第三张金名片为“美酒之州”整个贵州目前一共有两大酒谷,我们镇远的舞阳河青溪镇就是其中之一镇远现在最有名的酒当数花酒,它不添加任何东西,是用鲜花酿造出的一种美酒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具有浓郁的鲜花芳香,又有甘醇的白酒气息,这种酒无色、清澈、透明目前贵州花酒酒业有限公司可是中国唯一一家用可食用纯鲜花酿造白酒的企业,它的鲜花酿酒工艺是贵州黔东南州镇远县苗族祖传下来的,到现在已有近3202__年的历史了这最后的一张金名片就是浓郁的民族风情目前在镇远居住着汉、苗、侗、土家、布衣等多个民族,民族风情浓郁到现在这里还保存着几百年前“寨寨有长号、户户吹唢呐”的尚寨乡土家族部落,侗族的“三月三”歌节,苗族的“六月六”吃新节和端午龙舟节等,都是世代相传的万人盛会在县城南39千米处,还有一个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的侗寨一~报京。

这是中国最大的北侗村寨,是贵州第一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村寨,也是人们体验古朴民族风情的最佳选择接下里就请大家随我一起步人镇远去感受一下这里特有的古镇风情吧!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座桥就是有名的祝圣桥了,它是一座历经600多年历史沧桑的古桥祝圣桥全长135米,宽8.5米,高14米,原来叫作“溪桥”,之后因为要给康熙大帝祝寿,所以就把改成了“祝圣桥”游客朋友们,我们眼前的这条蜿蜒流淌着的河流就是著名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海阳河了,济阳河位于历史文化名城镇远县城西28千米的群山峻岭中,发于贵州省瓮安县长林乡,全长大约是400千米,其中流经镇远境内大概是93.7千米左右在济阳河的下游有着众多的旅游资,比如说这里喊泉,它可是有喊必应,有着这“呼之水出,止之水隐”一说我国著名的清代爱国名将林则徐曾经就拜倒在它的石榴裙之下发出了“两山夹溪溪水恶,一径秋烟凿山脚,行人在山影在溪,此身未坠胆已破”的绝佳赞叹各位游客朋友,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组依山而立的古建筑群就是当地著名的青龙洞古建筑群了青龙洞古建筑群位于城东中河山,是贵州境内建筑规模最大、构造最精巧、融儒、释、道三教为一体的古建筑群落它修建于明朝中期,到现在差不多有500多年的历史了。

整个古建筑群一共包括“七寺八阁九座庙”,是由青龙洞、紫禅书院等6个部分36座单体建筑组合而成各位游客朋友,我们现在来到的就是青龙洞了青龙洞是一个神奇的地下溶洞,位于盐边县苍蒲村的青龙山下在青龙洞附近,有几股终年常流不断的地下水其中有一股桶口粗细的泉水,被用来做水渠,人们把它就叫作“龙泉圣水”就请大家随我一起步人洞里,在这里大家是不是可以隐约看见岩溶形成的“龙”体?这条龙有头有尾,有影有甲,那就是青龙了因为有龙的存在,所以当地人还形象地把这里称为龙宫在龙宫里面,我们可以聆听到奇异美妙的乐曲,洞里的滴水声此起彼落,叮当作响,清脆悦耳,就好像古诗《琵琶行》写的那样:“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些梦幻般的音符,是不是让大家顿时感到心旷神怡了呢,各位游客,我们在此休息一会儿,再到下一个景点5篇有关贵州镇远古镇的导游词范文(三)各位女士、先生们,大家好!欢迎大家光临历史文化名城镇远我姓某,名某某,大家可以叫我小某,某导我感到非常荣幸,有机会与各位结缘今天我们观光、游览的品种是民族风情那么,小某就带领大家去看过究竟若有不到之处,敬请多多包涵今天,我们前往的景区叫潕阳河景区,为A线,也叫北线,沿途有不少景点。

在古城镇远流传下来的颂景歌这样说道:“白米倒斗府后坡,松溪夜月永不落五燕矶翻转金钱水,香炉岩下白浪多五老山上施号令,二仙传道乐呵呵文德关前云梯路,祝圣桥唱太平歌歌词中说道的二仙和文德关,就是我们前行途中的两个景点其实嘛,应该是四个方面的内容即二仙拱北、云根五漏泉、古驿道、文德关二仙拱北(汽车行驶出城后,大约在加油站至金家湾一带都可以看到),请大家往左前方的山上看,那里有两座人形的山峰是吧从方位而言,它们所在的位置处于南端,面对着北方,又因山形奇特,且较为突出所以,古人将此列为明代外八景之一并赋有两首诗词为证其一:漠漠烟云万象森,仙灵飘渺接城阴密疏绿树多风雨,明灭青灵自古今同志祭倾唯爱日,单枕辰拱独铭心年来兀坐江天阔,指点幽人何处针其二:镂刻谁知造化工,昂藏道服隐山中三更出没百灵护,万里扶摇一气雄黔甸有山皆向北,潕溪无派不向东行云行雨都通泽,笑傲依然倚碧空都对此作出了深刻地描写,同时把周围环境也参揉进去了,令我们不得不佩服云根五漏峰是指这一带参差不齐的,秀美的山峰中有五道沟壑,平日里毎道沟壑里面都有山泉流出若是在大雨过后,还有增添景致的瀑布而雨过天晴之后,在阳光照耀下的雾气慢慢的,逐渐形成一道道白云缭绕山间,有时还会出现七色的彩虹,真是美丽极了。

山中的泉水甘洌清甜,为古驿道上的马帮和行人提供了方便人们总爱在山泉旁停留下来,喝喝水,聊聊天于是,久而久之,文人雅士们便取了个“云根五漏泉”的名称,并一直流传下来古驿道大家快看,山腰中隐隐约约地露出过去的山道,那就是古驿道了是古代印缅、云南等象队、马帮必经之路它是经过宋、元、明、清几个朝代逐渐开凿出来的,全是用青石和鹅卵石铺砌而成刚才说到那一带常有白云缭绕,所以,人们将古驿道上的蹬蹬阶梯称之为“云梯路”文德关文德关,是云贵进入镇远古城的第三道关楼它的原名叫“油榨关”,后来,人们在太平盛世中,将其改名为“文德关”,是取文教风化,施行仁政之意,武功还得靠文治,以德服人嘛为此,古人有赞美之词为证:“边疆多设险,此地独嵯峨关依岩间立,人从石隙过诸峰环锁钥,万载戢干戈允矣称文德,嘉名自不磨使边关雄奇险峻的情景跃然在字里行间,把兵器起来,是得到朝廷应允的事情,名称自然是永远也磨不掉的虽然,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段时间,曾经关毁迹灭,但文德关这个不朽的名称却一直铭刻在人们心中,并沿用至今如原来的文德公社,当今的文德社区如今,政府已经恢复了城门与关楼,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镇雄关镇雄关又称“望云关”因其山高关雄,时常看到关下云蒸雾绕的情景而得名。

古人有“一径巉岩入碧空,关门控据上游雄狼烟尽扫偏桥路,雁。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