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的文化意趣与时尚之一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0683916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饮食的文化意趣与时尚之一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饮食的文化意趣与时尚之一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饮食的文化意趣与时尚之一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饮食的文化意趣与时尚之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饮食的文化意趣与时尚之一(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饮食的文化意趣与时尚之一:饮食文化中的四原则(原创)2006-02-26 10:02:53|分类:消费化学|标签:|举报|字号大中小订阅1. 食医合一:食医合一是从“医食同源”的实践和初步认识中派生出的中国 饮食思想的重要原则。因为中国人自古以来持万物交感的人与自然和谐 观念,并且始终不懈探求人类生命作为自然和谐结构的存在与科学真谛。 于是,一方面是“食”,另一方面是“医”,二者一而二,二而一,相互 参校、启发、补益,相得益彰,历久弥深。2、饮食养生:“饮食养生”,源于医食同源认识和食医合一的思想与实践。 生命、青春、健康和长寿,是人的自然本质所最珍贵的东西;而长寿是人类的最 大希求。我国饮食

2、思想的明确,它的走上独立发展道路,乃至成为一种社会的实 践活动,都是进入汉代以后的事情。饮食养生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成为中 国饮食文化的宝贵传统,而饮食养生的理论便成为一条重要的思想原则。3、本味主张:注重原料的天然味性,讲求食物的隽美之味,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很早就明确,并不断丰富发展的一个原则。对“味”的含义加以归纳:(1)“味”是食物含在口中的美妙感觉,包括味感和触感。这是“味”的本义。(2)“味”是某种物质刺激味蕾所引起的感觉,即滋味。这是“味”分离后“味”的含义,也是“味”的狭义。(3)对“味”比较近代的说法是食物在被人们食用过程中产生的味觉和嗅觉的总和。这是化学味觉。这就更进了一

3、步,将嗅觉也划归为味的范围。(4)“味”是人们看到食物开始,所引起的一系列的味感、触感、嗅感和视感的总和。这是最广义的含义。(5)“味”的引申义有以下几个方面“菜品”、“意味”、“趣味”、“体味(体会)”。4、孔子食道:是孔子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概括出的关于饮食系统性的 主张。可以概括为:“二不厌、三适度、十不食”。即:饮食追求美好,加工烹饪 力求恰倒好处,尊时守节,不求过饱,注重卫生,讲究营养,恪守饮食文明。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八个字。饮食的文化意趣与时尚之二:民族饮食文化的特性(原创)2006-02-26 10:06:24|分类:消费化学|标签:|举报|字号大中小订阅

4、1、食物原料选取的广泛性:一切可以充饥、能够入馔的生物,甚至某些对人有害无益的非生物也相继成了人们腹中之物。一个民族食生活原料利用的文化特点,不仅决定于它生活环境中生物资源的存在状况,同时也取决于该民族生存需要的程度及利用开发的方式。中华民族食生活史正体现了这种双重因素极限作用的特点:自然和人工培育食物来源的广泛性,人们加工利用这种原料的可能性,同样是十分突出的。2、进食选择的丰富性:于广泛性互为因果,相互促进的则是进食心理选择的丰富性。应当说这种进食心理选择的丰富性是世界各民族的共性,但我们中国人将这一人类共性发展为突出的个性。任何一种未曾品尝过的食物,都极大的吸引了中国人的食兴趣;每一种风

5、味独特之馔,都鼓动中国人的染指之欲;中国人的确是一个赏食而永远不满足于即有之食的民族。3、肴馔制作的灵活性:由于上述广泛性和丰富性,以及中国人对饮食的独特 观念,富于变化的传统煮调方法,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人的肴馔制作的灵活性。 对于饮食,中国人以追求感官而止内心的愉悦为要,追求的是一种难以言状的意 境。对于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好感觉,人们又设法感官上把握,用“色质 香味行器”将这种境界具体化。一切以菜肴味道的美好、协调为度、度以内的“鼎中之变”决定了中国菜的丰富和富于变化性。4、区域风格的历史传承性:我国疆域辽阔,各地气候、自然地理环境与物产 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加之各民族、宗教、习俗等情况

6、的不同,形成风格不一的饮食文化区。它体现了食文化的历史特性封闭性、惰性和滞进性。5、各区域间文化的通融性:文化就其本质来说只有地域附着而没有十分严格 的地理界限的,只要有人际来往,便有文化的交流;食文化因其核心与基础是关 人们养生活命的基本物质条件,便具有不同文化区域彼此间的天然通融性。饮食的文化意趣与时尚之四:民族饮食文化的走势(原创)2006-02-26 10:13:59|分类:消费化学|标签: 举报|字号大中小订阅1、历史真实的回归,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以科学的心态认识中国传统的饮食 文化更多的人已经从向后看的误导弘扬的迷失中转向现实,民族大众的一日三餐 具有更重要的意义。2、民族饮食文化首

7、先是民族大众的,因此,要引导民族饮食生活健康 发展,已成为民族饮食文化生活的主题,成为民族饮食文化发展的趋势。大众的、 现实的,是 21 世纪中华民族饮食文化发展的世纪特征。3、科学与文明是民族饮食文明的世纪精神,饮食文化,最终要在精神 层面上体现和反映民族的文化涵养、历史成就,从特定领域展示着该民族的素 质、智能,某种程度也预示着发展与前途。不断自省并努力扬弃本民族食生活和 食文化中的保守、陈腐、落后成分,以时代的科学技术不懈地推进民族食生产、 食生活的进步,以进步的新思想、新观念不断完善和更新自己的食事思维和行 为,树立文明食生活理念与原则,应当是 21 世纪适用的生活法则。科学和文明 是我们的精神,也必定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前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