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考总复习课下限时集训十八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0679795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课下限时集训十八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课下限时集训十八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课下限时集训十八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课下限时集训十八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课下限时集训十八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课下限时集训十八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高考总复习课下限时集训十八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Word版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精品地理学习资料 2019.4课下限时集训(十八)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6临川模拟)读图回答12题。1图中区域的气候类型是()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C地中海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2图中区域的植被类型是()A温带落叶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亚寒带针叶林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下图为亚欧大陆从沿海向内陆以及山地由山麓向山顶自然带的地域分异示意图(大致位于45N)。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4题。3.阔叶林带在大陆西岸的分布纬度与大陆东岸的分布纬度比较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A高地形 B高洋流C低地形 D低洋

2、流4甲处深居内陆,没有形成荒漠景观,却形成了草原的主要原因是()A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B夏季多对流雨C夏季高山冰雪融水D冬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2016晋城模拟)读安第斯山西坡不同地带垂直景观略图,完成56题。5甲、乙、丙代表的景观分别是()A雨林常绿硬叶林荒漠或半荒漠B雨林常绿硬叶林草原C雨林落叶阔叶林草原D雨林落叶阔叶林荒漠或半荒漠6图示山麓自然带中,导致丙自然带所跨纬度广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C洋流 D地形下图为北半球三个地区植被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三地纬度由低到高的排序是丙甲乙B甲山地为常绿阔叶林带C乙山地为温带草原

3、带D丙山地可能为热带(季)雨林带8引起甲、乙、丙三地针叶林分布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热量 B水分 C坡向 D地形(2016黄冈模拟)读非洲局部示意图,完成911 题。9图中三地的自然带体现了()A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B垂直地域分异规律C赤道到两极的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规律10图示六地自然带形成过程中,受非地带性因素干扰最大的是()A B C D11图中三地的自然带()A类型相同,成因不同B类型不同,成因不同C类型不同,成因相同D类型相同,成因相同二、综合题(共56分)12(2016青岛模拟)下面两图为非洲和中国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30分)(1)自然带和的名称分别是_、_

4、。(6分)(2)自然带到的变化主要体现了_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形成的基础是_;自然带到的变化主要体现了_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形成的基础是_。(8分)(3)甲、乙两图代表两种不同的气候类型,其中与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是_图。(4分)(4)图中和自然带的景观均以荒漠为主,成因有何不同?(12分)13下图是世界部分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6分)(1)地所属自然带是_,此自然带在澳大利亚分布较广,并一直延伸到大陆西岸。其原因是_。(10分)(2)图中所属自然带是_、所属的自然带是_,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带_的地域分异规律,影响因素是_,自然带的更替主要受_因素影响。(10分)(3)右图是地所在

5、经线附近某山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图中A、B、C所代表的自然带分别是_、_、_。(6分)课下限时集训(十八)1A2.D第1题,图中区域位于40N左右的大陆东岸,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第2题,图中区域位于30N40N的大陆西岸,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对应的植被类型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3B4.C第3题,图示大致位于45N,根据图例,图中阔叶林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在亚欧大陆西岸落叶阔叶林带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下植被,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分布的纬度偏北。在大陆东岸是温带季风气候下植被,受千岛寒流的影响分布的纬度偏低。所以受洋流影响,落叶阔叶林在大陆西岸比在大陆东岸分布纬度偏高。第4题,图示区域纬度大致位于

6、45N,属于西风带。甲虽深处内陆,但是山地海拔高,对西风强烈的抬升,在高海拔区降水较多。夏季高山冰雪融水较多,使这里形成了草原景观。这里是非季风区,没有受季风影响。5A6.C第5题,赤道附近是热带雨林气候,对应的景观是热带雨林,因此甲是雨林;南、北纬040大陆西岸是地中海气候,对应的景观是常绿硬叶林,因此乙是常绿硬叶林;回归线附近是热带沙漠气候, 对应的景观是荒漠或半荒漠,因此丙是荒漠或半荒漠。第6题,由上题可知,丙自然带景观为荒漠或半荒漠。由于受秘鲁寒流的影响,荒漠、半荒漠向南北延伸,所跨纬度较广。7D8.A第7题,位于常绿阔叶林之下,可能为热带(季)雨林带;位于落叶阔叶林之上,针叶林之下,

7、为针阔混交林;位于针叶林之下,可能为落叶阔叶林,也可能为针阔混交林;根据各山脉的基带可知,三地纬度由低到高的排序是丙乙甲。第8题,结合上题分析,三地纬度不同、基带不同所以导致针叶林的分布高度不同。9C10.D11.A第9题,根据图中序号分布位置判断,依次是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符合赤道到两极的分异规律。第10题,处为热带雨林带,受厄加勒斯暖流和东南信风影响,是典型的非地带性现象。第11题,三地自然带都是热带草原带,但是因海拔高形成的,是位于山地背风坡,山地阻挡水汽形成的,因此三地自然带类型相同,但成因不同。12答案:(1)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2)由赤道到两极热量从沿海向内陆水分(3)乙(4)是热带荒漠带,是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降水稀少而形成沙漠;为温带荒漠带,是由于地处内陆,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而形成沙漠。13答案:(1)热带荒漠带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干燥少雨;西岸有西澳大利亚寒流经过;受东南信风控制,为离岸风,空气干燥(2)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从赤道到两极热量水分 (3)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