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案设计)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0645283 上传时间:2023-11-2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3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3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3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3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案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案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案设计)教学目标 1通过对100以内加减法、统计、有关购物活动以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等内容的整理与复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有关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2通过对学过知识的回顾与反思,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认真反思的意识。 3通过学生回顾在学习过程中自己的体会与进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心。 教材分析 “整理与复习(二)”是对100以内加减法、统计、有关购物活动以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等内容的整理与复习。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不仅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有关知识,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主动学习和认真反思的意识。 从教材安排的意图上看,该主题改变以往单纯

2、做题的模式,注重发展学生自我反思的意识。从教材安排的内容上看,该主题分为三部分:你学到了什么、我的成长足迹和一些练习题目。“你学到了什么”这个栏目,目的是鼓励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与反思。“我的成长足迹”目的在于让学生回顾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与进步,体现了标准倡导的记录学生成长的理念,是学生自我评价的一种方式。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完100以内加减法、统计、有关购物活动以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等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回顾与反思对这些内容进行整理。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归纳、概括的能力较差,所以本节课在教学“你学到了什么”时,应注意给学生一些提示,采取看图说一说的形式。 课堂实录 (

3、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看,我们的智慧树上又结出了新的果实。说一说是什么。 (电脑出示智慧树图。) 生1:100以内加减法。 生2:统计。 生3:购物中的数学。 师:每个果实中都有一些问题,把其中的问题全部答对就能得到智慧果实。大家齐心协力,得到这三颗果实,好吗? (评析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从学生感兴趣的“摘智慧果实”出发,创设情境,将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寓于生动的游戏之中,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 (二)学习新知 1活动一:学到了什么 (1)师:我们先闯第一关。 点击智慧果“100以内加减法”,电脑出示: 25+2165-22 25+2765-29

4、在小组内说一说你的计算方法,与大家交流。 比较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计算。 59+827+2599-3831-24 63-938+4650-2377+23 88-5543-3412+963+36 师:计算后,想一想你打算将上面这些题分几类?怎样分? 生1:我们组有两种分法,一种是分成两类,加法一类,减法一类。另一种是分成四类,不进位加法分一类,进位加法分一类,不退位减法分一类,退位减法分一类。 生2:我把得数大的分一类,得数小的分一类。 (这一分法引起争议。) 生3:我认为这种分法不科学,不知道哪个是大数,哪个是小数。 生4:我也觉得不行,因为没有一个范围。 师:(问生2)你觉得他们

5、说得有道理吗? (生2点点头,表示赞同。) 师:分类的标准必须是确定的、统一的。我们帮他把这个标准完善一下。 生5:得数大于50的分一类,得数小于50的分一类。 师:这样行吗? (大家表示赞同。) 师:想一想,如果按分四类的方法进行分类,结果是什么? (学生说答案,电脑显示。) (评析教学中对每一道题都要用好、用到位,发挥应有的价值。该练习的设计,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进一步理解概念,有利于学生创新潜能的发挥和创新个性的形成,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促进高层次思维的发展。) (2)点击“统计”,电脑出示。 根据近来一周的天气情况,在图中涂一涂,再回答问题。(教师出示搜集的近一周的天气情况材料。) 从统计

6、图中可以看出,调查了一周()天的天气情况 哪种天气多些?哪种天气少些? 根据所作统计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点击“购物中的数学”,电脑出示:教材86页第三幅图。 算一算:用30元5角能买哪样体育用品,并计算出应找回多少钱。 数学游戏:同桌两名同学轮流进行。 A转转盘,确定你有多少钱。 B出示活动一中的体育用品及价格,选择你想买的东西,并算一算。 C填写下表。 你有多少钱你想买的东西的价钱找回多少钱 2活动二:成长足迹 师:通过“摘智慧果实”的活动,我们把这一阶段学习的内容进行了整理和复习。请同学们结合下面的提纲回顾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与进步,与你的同伴谈一谈。 (1)你还有哪些收获?

7、最满意的一次数学作业。 印象最深的一堂数学课。 用数学解决了生活中的什么问题? (2)你还有哪些问题? 生1:我印象最深的数学课是“跳绳”那一节。因为在计算62-48时,我是这样算的:将48减掉8凑成整十数40,再用62也减掉8得54,最后算54-40=14。老师夸我的算法与众不同,有创意,我非常自豪。 生2:(举起自己的口算作业)我最满意的作业是这张口算练习,因为这张练习我3分钟做对了16道题,比原先多算了4道题,我觉得自己有进步了。 师:老师也为你的进步感到高兴,大家鼓掌为他加油。 (评析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生3:有一天,我和爸爸练自行车时,我发现

8、前、后车轮都有16根车条,算了算一共有32根车条,我用到了学过的百以内的加法解决问题。 生4:昨天晚上我家包饺子吃,包了70个饺子,5个合子。我吃了7个饺子,3个合子;爸爸吃了25个饺子;妈妈吃了16个饺子,2个合子。我算出还剩下22个饺子。我是这样算的:70-7-25-16=22。 生5:一天,我去超市,看到香蕉是每千克5?00元,我误以为是500元一千克,爸爸告诉我是5元钱一千克。 (评析通过“用数学解决了生活中的什么问题”,使学生充分感受“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理念,积极关注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三)总结:谁能

9、说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 1改进活动方式,激发兴趣 在教学“你学到什么”时,采用“摘智慧果实”的游戏形式,利用生动的画面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知识,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2注重合作交流,引导学生探究 本节课教学注重采用小组合作、同桌交流等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小组活动给学生提供充分自主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出谋划策,在相互交流中擦出思维的火花、相互补充,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 3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树立自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在课堂上创设“成功”的情境,让学生回顾自己成功的经历,欣

10、赏自己的作品,感受到自己的进步,这些都能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教师信任的眼神、及时恰当的表扬以及来自同学激励的掌声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从而树立坚定的自信心。 编者点评 本节课采用游戏的形式巧妙地对100以内加减法、统计、有关购物活动以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等几个单元的内容进行了整理与复习。整个过程结构清楚,流畅自然。教师大胆地放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通过有目的地观察、交流与讨论,使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学生思维活跃。在学生回顾自己学习过程的体会与进步过程中,注意让学生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同时也注意用积极的语言评价学生,使学生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同时教师注意挖掘练习的功能,如“活动一”中计算练习的设计,学生在巩固计算的同时,教师设计开放性的问题:想一想你打算将这些题分几类,怎样分?这样的数学练习既完成巩固知识的功能,更进一步拓展数学练习“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开发学生创造潜能”等方面的功能。 另一方面,本节课是100以内加、减法的整理与复习。整节课一改往常复习课上大量做题的设计安排,注重知识的整理,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去探索,去发现。教师有意设计不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分类整理、归纳总结的过程,使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课堂上尽力给学生提供尝试成功的机会,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体现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出发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