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实践活动案例——摘枸杞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0635508 上传时间:2022-09-0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外实践活动案例——摘枸杞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课外实践活动案例——摘枸杞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课外实践活动案例——摘枸杞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课外实践活动案例——摘枸杞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课外实践活动案例——摘枸杞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外实践活动案例——摘枸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外实践活动案例——摘枸杞(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综合实践活动案例摘枸杞一、活动背景:南梁地区属沙土地带,适于种植枸杞。如今,枸杞已成为南梁地区一大本土特产,这里农户经济来源主要靠种植枸杞和外出打工挣钱养家。每年到了枸杞收购采集旺季,大人、小孩都习惯性地到农户枸杞地采摘枸杞,为家庭增添一笔可观的收入。枸杞是落叶灌木,树干高达0.52米,枝条上都长着许多长短不同的刺,采集时,一不小心衣服就被荆条上的长刺划破,手上的皮也会被枸杞枝条上的刺划成一条条口子,流着鲜红的血,有时采摘枸杞也会遇到危险。得知此情此景,我校充分利用本土特色,在保证完成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按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规定,把对“摘枸杞”作为一项课外实践活动的主

2、题。在三六年级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且在五、六年级开展摘枸杞综合实践活动。二、指导思想:以“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为目标,以自愿为原则,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让学生走出校园,亲近社会,关注社会问题、关注生活。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家乡,热爱劳动,立志为家乡做贡献、为家庭创收入的思想品质及自立、自强的生活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科技实践能力。三、活动目的及意义:1、通过参加实践活动,了解南梁枸杞的基本情况,让学生初步感知家乡枸杞产业的状况,从而更深入地认识自己的家乡。2、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会一些劳动、生活技能与技巧,学会与人交流,与人合作。3、了解枸杞的种植、管理方法,掌握枸杞的采摘、晾晒等技术,

3、解决到了枸杞收购采摘旺季当地农户采摘、晾晒劳动力不足的现状。4、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会亲近社会,关注社会问题、关注生活;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家乡,热爱劳动,立志为家乡做贡献、为家庭创收入的好思想、好品质;培养学生自力、自强的生活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四、活动过程:第一阶段:三月底到四月上旬组织学生到当地农户枸杞田地采访,了解枸杞苗的选育、栽培与种植情况。每到春天,生活在枸杞之乡的人们,便开始选购适合本地土壤种植的优质枸杞苗,到枸杞田里忙碌起来,松土施肥,种植枸杞。我带领六(2)小组成员来到农户枸杞田地进行采访,了解枸杞苗的选育、栽培、种植情况。 第二阶段:四月底到五月中旬组织

4、学生到枸杞田地考察,了解枸杞的生长、管理过程,到农户枸杞田地掐尖抹芽。枸杞是一种丛生状的灌木,树干弯曲并不挺拔,树叶细碎,花朵平实,即便是盛果期,枝干也是匍匐佝偻状,毫不张扬。每年四月底到五月初人们便开始到枸杞田里忙碌地修剪枝条、掐尖抹芽。我们六二小队也来到农户枸杞田掐尖抹芽。农户告诉我们,枸杞芽不但能做茶叶,还是一道鲜美的凉拌佳菜呢!第三阶段:采摘枸杞第一次:六月底到七月初组织学生到农户枸杞田地采摘第一茬枸杞。南梁枸杞以皮薄、肉厚、籽少远近闻名。七月便是南梁枸杞采摘的旺季,在南梁的枸杞地里采摘的人们如火如荼的忙活着。沿路各家各户都在晾晒刚采摘下来的枸杞。由于枸杞的采摘与晾晒需要大量人工,目前

5、,农户采摘劳动力非常紧缺,所以我们六二小队也积极地、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田地参加采摘。 我们来到枸杞丛中,一串串枝干上硕果累累结满了红红的枸杞,像一盏盏小红灯笼似地,十分诱人。我便带着孩子们快乐的采摘起来,摘了一个又一个,忙得不亦乐乎,摘到了这一个,又错过了那一个,摘到了那个,又错过了这一个,忙了半天,我们一共摘了半框枸杞。再看看身旁的农民伯伯却采摘的比我们多好几倍。原来摘枸杞也要讲究科学方法,于是我们就请教农民伯伯,农民伯伯告诉我们,枸杞树是一种落叶灌木,有着落地生根的本领。耐干旱、耐盐碱、耐严寒、耐贫瘠,喜光,是干旱沙荒地上的先锋经济树种,,树干高达1.5米左右,枝条细弱,枝条上长着许多长短

6、不同的棘刺,生叶和花的棘刺较长,采摘时,一不小心衣服就会被荆条上的长刺划破,手上的皮也会被枸杞枝条上的刺划成一条条血口,所以采摘时要从上往下,围绕着树转着摘,始终要做到“三轻”“二净”“三不采”,这样摘起来才又快又干净还不刺手。枸杞田里采摘的人们还告诉我们,任何人不论年龄和性别都可以给土地的主人采摘枸杞。每采摘一斤枸杞大约能得到一元左右的工钱。所以在南梁采摘枸杞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下午六点时,人们便端着一筐筐满满的火红的枸杞,在主人家电子称周围等着称重 。我们六(2)小队也跟随在队伍中向主人交收采摘的枸杞,享受着自己劳动的快乐,同享丰收的喜悦。第二次: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学生利用暑期时间自愿组织

7、到枸杞田地采摘第二茬至第五茬枸杞。 炎炎烈日下,枸杞田里人们三五成群的采摘着枸杞,说着、笑着,其乐融融。参加体验活动的学生们一放暑假就又蹦又跳的来到田地采摘枸杞。别看他们年纪不大,但都是采摘枸杞的小能手,不一会儿身边的竹篮就已摘了很多枸杞。他们一天最少的能摘30斤,多的摘到50多斤,一斤一元钱,算下来每天可以挣到30元到60元钱。这样既能为家乡做贡献又充实了自己的暑期生活,同时还能为家庭创收入,给自己挣点零花钱。开学以后,他们就可以用自己挣来的钱买学习用品及用具。第四阶段:汇报、交流暑期摘枸杞的生活经历。开学了,同学们满怀丰收的喜悦来到学校,给老师们带来了他们采摘、晾晒干了的枸杞让老师们品尝、泡茶喝,互相交流在暑期活动中的收获和快乐,同享丰收的喜悦。五、活动总结:同学们,采摘枸杞是一项不需要强体力的劳动,希望每年到了枸杞收购采摘旺季同学们要积极参加采摘,解决当地农户采摘、晾晒劳动力不足的现状。如今枸杞已成为南梁地区一大本土特色,我们要学会关注社会问题,关注生活,关注我们家乡枸杞产业的发展。树立从小热爱家乡,立志为家乡做贡献、为家庭创收入的好思想、好品质;培养个人自力、自强的生活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进一步提高我们的综合实践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