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必修5]南州六月荔枝丹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0623584 上传时间:2023-12-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必修5]南州六月荔枝丹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苏教必修5]南州六月荔枝丹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苏教必修5]南州六月荔枝丹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必修5]南州六月荔枝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必修5]南州六月荔枝丹(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学目标】(一)使学生了解科学小品的一般知识。(二)使学生了解本文先主后次,由表及里地说明事物的特点。(三)让学生了解并学习本文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的特点。(四)让学生体会本文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情趣的特点。【难点、重点分析】本文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一)举例子。来自现实的,如“广东产的三月红和桂绿等”;“海南岛和廉江有野生的荔枝林”等。来自调查材料的,如“六十年代,广东调查得知,有鹅蛋荔和丁香大荔,重达四五十克”;来自史籍和科学专著的,如“据记载,南越王尉佗曾向汉高祖进贡荔枝”;杨贵妃吃荔枝的事;“四川合江产的楠木叶,四 川果树良种图谱说它重十九克左右,中国果树栽培学

2、则说大的重六十克”等。(二)比喻说明。直接比喻说明,如说明荔枝壳面形态时,说“荔枝壳表面有细小的块状裂片,好像龟甲”;“裂片中央有突起部分,有的尖锐如刺”;说明荔枝的果形时说“荔枝呈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介绍优良的荔枝的种子时说“形状很小,有似丁香”;在说明荔枝外壳的色泽时说“把它比做绛囊 、红星、珊瑚珠, 都很逼真”等。引用古籍或诗文作喻,如“至于整株树以至成片的树林,那就成为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的绚丽景色了” ; “旧记载中还有一些稀奇的品种,如细长如指形的龙牙、圆小如珠的珍珠等”。(三)数字说明。在介绍荔枝的成熟期,果实的大小、重量,荔枝的贮藏,荔枝的花期、花序的主花朵数与结实数,

3、我国栽培荔枝的历史,古籍中所载的荔枝的品种时,都运用了数字。(四)引用说明。古代诗文、文献资料、谚语等本文引用达十余处之多。这样既丰富了文章内容,扩大了知识面,力口 强了说明效果,同时又使文字生动活泼,富于变化,具有较强的文学韵味,因而也更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 趣一一既能了解有关的科学知识,又能获得一种文学享受。文章虽属于说明文,却以诗句“南州六月荔枝 丹”为题,远比诸如“荔枝”、“说说荔枝”之类的题目生动活泼富于形象感。文章开头引白居易荔枝图 序中的句子进行质疑,自然引出对荔枝的说明介绍。文中引用诗句,或介绍荔枝林的景观,或说明荔枝 的不耐贮藏,或印证荔枝的生长北限,或借以表达应大力发展荔枝生

4、产以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的愿望与建 议,都极富文学情趣。【教学过程设计】(一)作者简介。贾祖璋,浙江省海宁县人。我国著名的老科普作家。著有中国植物图鉴、鸟类概论等专著,以及鸟与文学、动物珍话、生活素描、生物学碎锦等科普作品。具有相当高的思想性、科学性、 艺术性。(二)课文说明。教师:本文选自生物学碎锦,是科学小品,属于说明文。板书:科学小品:介绍科学知识的文艺性说明文。其特点是以通俗有趣的写法介绍科学知识,篇幅 短小,形式灵活,语言生动,既有很强的科学性,又有一定的文学情趣。(三)熟悉课文。请23位学生依次朗读,教师随时在黑板上写下学生读错的字。每个同学朗读后,教师均需对其朗 读情况作三言两语的

5、简要评定。次第:一个挨一个地。“次”、和“第”均作次序讲。(四)分析课文。教师:下面分析课文。这节课我们主要解决文章说明的重点和层次问题。大家考虑一下,读过这篇文章之后,你对文章内容的哪一部分最感兴趣,印象最深?学生略作思索便会答出:荔枝的果实。教师:为什么?学生:因为荔枝是我们平时常见且喜食的水果,因此对它最感兴趣,同时课文对它也介绍得最详尽, 所以印象深。教师:请同学看课文,然后不要遗漏地说出课文介绍详尽到什么地步。学生看书、思考、作答。教师明确:课文介绍详尽到有关荔枝果实的各个方面:外壳的形态,外壳的颜色,荔枝的果形,荔枝果实的大 小及重量,壳内的果膜,果肉(假种皮),荔枝的贮藏,荔枝的

6、果核(种子)等,有花才能有果,因而课文还连带介绍了荔枝的花。教师:课文除了上述内容而外,还介绍了有关荔枝的哪些知识?学生讨论,教师明确:课文还介绍了荔枝的产地分布,古代讲荔枝的专著(书谱),荔枝的生长习性和生长的北限(地区限制)、以及提出“应该大力发展荔枝的生产”“逐步满足广大人民的生活需要”的建议。教师:与前面介绍荔枝的果实相比较,哪一部分是本文的主体,为什么?学生作答,教师明确:很显然,介绍荔枝的果实的部分是全文的主体。因为它是有关荔枝知识的重点,同时也是一般读者 最感兴趣、最乐于了解的知识,因此作者写作时,把它作为主体,进行详细介绍。这再一次说明作为科 普作品,在对某种事物进行介绍说明时

7、,要依据所要说明的事物的自身特点和读者的认知需求,来合理安 排文章内容的主次和详略。教师:既然介绍荔枝的果实是文章的主体部分,那么后面有关荔枝的产地、书谱、习性、生长北限和建议的部分自然就是次要的了。请问同学们,文章将后面的次要部分删掉行不行?估计同学能作出否定的回答。但理由未必圆满充分。教师分析、明确:不行。我们首先要搞清“主要”和“次要”与整篇文章的关系。“主要”和“次要”是就其在表达一篇文章的主旨时所起的作用的大小、重轻而言,而不是指对一篇文章是否必要而言的。“次要”不等于“不必要”,“主要”和“次要”对一篇文章而言都是“必要”的。其次,我们就这篇课文来谈。如果文章题目 改作荔枝的果实的

8、话,那自然可以考虑删掉后面的部分。而本文是讲荔枝,因此有关荔枝的知识都应 作介绍,而不能只介绍其果实,这样内容才全面。另外,从作者的写作意图考虑,作者不仅把有关荔枝的 知识介绍给了读者,而且提出了“大力发展荔枝的生产”、“逐步满足广大人民的生活需要”的建议,体现了作者写作意图的另一个重要方面。综上所述,后面的次要部分是不能删掉的。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分析,文章说明的重点清楚了。接下来的是层次问题。通过这节课的分析,估计同学们对文章的层次已有了初步的了解。好,就把这个作业留给大家,请同学们在作业本上编写出这篇 课文的段落层次提纲。另外,在课本上完成思考和练习第一题。(五)列出本文的提纲。1主要说明

9、荔枝果实的形态特点。(110)(1)从对小学时学过的荔枝图序质疑写起,引出下文。(1) (2)荔枝的形态特点。(29荔枝的外部形态。(25) a.荔枝外壳构造b.荔枝外壳的颜色 c.荔枝的形状d .荔枝的大小及重量荔 枝的内部构造。(69) a.荔枝的壳膜b.荔枝的果肉c.荔枝的贮藏d.荔枝的果核(3)荔枝的花。(10)2主要介绍有关荔枝的其他知识。(1113) (1)荔枝的产地分布。(2)古代的荔枝书谱。(3)荔枝的生长习性及生长北限。3提出建议:大力发展荔枝生产,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14)教师:理清了文章的段落层次,那么说明顺序也就明了了,请同学来回答这个问题。教师明确:本文的说明顺序为先主(荔枝的形态特点)后次(有关荔枝的其他知识及建议),而介绍荔枝的形态特点时是按由表(外部形态)及里(内部构造)的顺序。在说明荔枝的外部形态时,则按壳面的构造色泽外形大小及重量的观察顺序来写;而介绍内部构造时又是按壳膜果肉果 核从外到内的顺序。这样来写,条理清晰、内容全面、主次鲜明,既突出了荔枝的形态特征,又介绍了有 关荔枝的其他知识。(教师可将黑体的词语,对应地板书在段落提纲中有关内容的下边,并加括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