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同步练习题考试题试卷教案中学集体备课化学教案人教版整理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0603105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2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同步练习题考试题试卷教案中学集体备课化学教案人教版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化学同步练习题考试题试卷教案中学集体备课化学教案人教版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化学同步练习题考试题试卷教案中学集体备课化学教案人教版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化学同步练习题考试题试卷教案中学集体备课化学教案人教版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化学同步练习题考试题试卷教案中学集体备课化学教案人教版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同步练习题考试题试卷教案中学集体备课化学教案人教版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同步练习题考试题试卷教案中学集体备课化学教案人教版整理(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三化学下学期教案第六章 铁第一节 铁的性质教学重点:铁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1.对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理解。2.建立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的结果有很大影响的观点。实验器材:试管 铁丝 稀硫酸 稀盐酸 硫酸铜溶液教学过程: 一、启发提问,提出课题问题 从三个方面提出问题:列举几件常见的铁制品,明确它们的主要成分都是铁。引导学生分析铁的各种物理性质。教师归纳铁的物理性质的提纲。 板书铁的物理性质:色、态、延展性、传导性、硬度、密度、熔点、沸点。二、引导分析认识铁的化学性质从两个方面分析,使学生对铁的化学性质有个大致的认识。1. 回忆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在学习置换反应时,曾介绍过铁能置换酸中的氢

2、,这说明铁能跟很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2. 指出铁还可以跟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 回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引导分析现象,做出结论。 板书 3F+2O FO 分析铁钉生锈的实验(由学生提前进行实验探究),得出三个结论。1. 常温下,在干燥环境中,铁很难跟氧气反应。2. 在隔绝空气情况下,铁不与水反应。3. 在含水分的空气中铁与水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铁锈。板书 铁锈的成分-复杂的多种含水氧化物。讲解 常用的防锈方法和钢铁防锈意义。演示实验1. 铁钉跟盐酸(稀硫酸)反应引导观察:产生氢气,溶液呈淡绿色。结论:发生置换反应。板书 Fe+2HCl=FeCl+H Fe+HSO=FeSO+H2. 铁钉跟硫酸

3、铜溶液反应引导观察:有红色固体析出(附在铁钉表面)。结论:发生置换反应。板书 Fe+CuSO=FeSO+Cu 引导分析:进一步认识置换反应。不同的金属(如铁,锌)可以把同种酸中的氢元素置换出来,成为氢气。同一种金属(如铁)也可以将不同的酸(如盐酸,稀硫酸)中的氢元素置换出来,成为氢气。金属铁还可以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金属铜。小结铁的化学性质 ,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跟氧气、酸、硫酸铜溶液反应。 练习1. 下列关于铁的性质的叙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铁是银白色金属 B.铁易传热导电 C.铁有良好延展性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2. 能否用铁制容器盛稀硫酸?为什么?(追问后果如何?)3.

4、 将一铁棒放入稀硫酸的试管中,反应后取出铁棒,则反应前后:(1) 铁棒的质量是否改变?为什么?又如何变化?(2) 试管中溶液质量改变吗?如果把硫酸换成硫酸铜溶液又如何改变?(本题作为课后思考) 作业 习题:2 3 4.第二节 几种常见的金属(第一课时) 知识目标:1.了解生铁和钢的主要成分、机械性能的主要差别、用途;了解生铁冶炼的反应。2.常识性介绍铝、铜、锌、钛及合金。科学素养目标:1.培养学生阅读和自学能力。 2.培养学生用辩证的观点来认识物质的共性与个性及其它之间的区别。教学方法:讲解、自学并进。教学过程:提问铁具有哪些物理性质?有哪些化学性质?讲解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纯铁质软,而

5、我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用到的铁制品是很坚硬的,所以通常用于制造机械和其它用品的并不是纯铁,而是铁的合金。板书 第二节 几种常见的金属引导 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我们先来学习生铁的特性和用途.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P.123)板书一、铁 1.生铁 (1).成分:含碳量2%4.3%,还含有硅、锰、少量的硫和磷 (2).种类,特性,用途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练习:P.128 练习一讲解炼铁的原料、反应原理及设备板书(3)生铁的冶炼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设备:高炉讲解钢是铁的另一种合金,它的含碳量在0.03%2%之间,硫、磷等元素的含量很低,在组成成分上与生铁不同,所以在性能上有较大的差别。 板书2.钢

6、指导学生阅读课文(P.124-P.125)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练习二解释学生可以自己设计表格,归纳几种常见钢的特性和用途.介绍钢的冶炼方法 设问生铁、钢的冶炼方法有什么不同?让学生阅读课本并回答问题。板书二、其它几种常见的金属指导学生阅读课文(P.126-P.127)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对铁的两种合金-生铁和钢及其它几种常见金属有了初步的认识。钢铁工业是否发达,一直是衡量国力的重要标志,我国是首先使用铸铁和生铁炼钢的文明古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短短的几十年的发展,1996年我国钢铁产量已在世界第一位。随堂检测附1:课堂练习一 1.填表: 生铁的种类 特 性 主 要 用 途碳素钢 合金钢 附2:课堂练

7、习二2.生铁和钢的主要区别是_不同.3.常用来炼铁的磁铁矿主要成分是_,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_.4.炼铁的主要设备是_,炼钢的主要设备是_和_5.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A)生铁 (B)碳素钢 (C)氧化铁 (D)不锈钢6.下列主要用于炼钢的是(A)白口铁 (B)灰口铁 (C)球墨铸铁 (D)四氧化三铁7.常用于制造电线、电缆的金属是A.钛(B)铁(C)铜(D)锌 附3:课堂练习三1.在冶炼生铁时使用的还原剂是 (A)FeO(B)CO(C)Fe(D)CO22.碳素钢的分类是根据 (A)硬度 (B)含碳量 (C)用途 (D)机械性能3.不锈钢的主要特性是 (A)抗腐蚀性好 (B)韧性好 (C)导

8、磁性好 (D)耐高温性好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球墨铸铁有时可以代替钢 (B)高炉治炼出的是生铁 (C)生铁都是炼钢的原料(D)钢的性能比生铁要优越5.下列金属常用于做干电池的是 (A)铝 (B)铜 (C)锌 (D)钛第二节 几种常见的金属(第二课时) 知识目标: 加深对化学方程式意义的理解,巩固根据化学议程式进行纯净物质量计算的方法;掌握含杂质物质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科学素养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化学计算的能力.2.培养学生依据事实解决问题的科学态度.重点难点 :从化学议程式的实际意义上理解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方法.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教学过程提问 炼铁的原料主要有哪

9、些?这些原料属于哪类物质?写出炼铁的反应原理.讲解 我们知识铁矿石是混石物,而其主要成分-铁的氧化物才是能炼出铁的物质,根据:纯净物的质量分数=纯净物的质量/不纯净物的质量,可知纯净物的质量=不纯物的质量纯净物的质量分数合可以计算出一定质量的铁矿石中含铁的氧化物的质量. 提问根据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说明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强调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都是纯净物间发生化学变化时的相互关系,各化学式所规定的化学量是反映纯物挂帅 间的数量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物质里或多或少都含有杂质,像炼铁用的铁矿石.那么当参加反应的物质含有杂质时,应如何进行计算呢?板书 三、含杂质物质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补充例

10、题: 含Fe2O385%的赤铁矿1000吨,可以炼出多少吨铁?分析:根据前面分析,要根据化学议程式进行计算.道德要将赤铁矿石中Fe2O3的质量(即纯物质的质量)计算出来,再按照第四章中所学过的规范步骤进行计算.指导看书P.124例题,并强调书写的规范格式。【小结】通过学习,我们初步掌握了含杂质物质的计算。实际上,除了铁矿石以外,很多都是不纯的物质参与反应,前面我们接触到的制二氧化碳的原料石灰石,以及后面要学习的溶液在计算中都会遇到这个问题,请大家在学习中给予足够的注意。随堂检测附1:课堂练习一1.某赤铁矿含杂质25%,那么400吨赤铁矿中含三氧化二铁多少吨? 附2:课堂练习二2.含碳酸钙75%

11、的石灰石100吨,高温煅烧后,可得氧化钙多少吨。 3.实验室欲制6克氢气,需含锌97.5%的不纯锌多少克? 4.含三氧化二铁的质量分数为80%的铁矿石1000吨,可炼出含杂质5%的生铁多少吨? 附3:课堂练习三要生产5.6吨氧化钙,需含杂质20%的石灰石多少吨?第七章 溶液第一节 溶液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溶液的概念,认识溶液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利用比较的方法去认识事物的能力 2、了解溶质、溶剂的基本概念,了解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一般应用,形成自学能力。方法与过程:实验探究,主动发现,自主学习,培养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认识物质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严谨科学、主动积

12、极的学习态度。二、教学重点:建立溶液的基本概念,理解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三、教学难点:从微观上认识溶液、溶质和溶剂的辩证关系四、教学教法:实验探究,自学归纳五、教学教具:实验用品六、教学过程:(引言) 溶液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在前面几章的学习中,已经用过一些溶液,在这一章,我们将进一步学习有关溶液的基础知识。演示实验7-1,让学生仔细观察将不同的物质放到水中,是否都得到溶液?振荡后,各自都有什么现象?并把实验现象分组写在黑板上加以比较。教师对所做的实验现象进行总结,并引出溶液的概念。(板书)设问:通过刚才的实验,请同学试着回答蔗糖溶液是有哪几部分组成的?其中哪种物质被溶解?学生回答后,

13、教师总结、讲解,引出溶液的组成。(板书)教师讲清概念:什么是溶质?什么是溶剂?以及固态、液态、气态什么时候是溶剂?什么时候是溶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132页的第三自然段,了解溶液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的关系。课堂小结板书设计: 71 溶液一、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二、组成 溶质溶剂三、特征:四、应用: 第二节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教学知识目标: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了解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跟溶液的“浓”“稀”关系的不同科学素养目标:进一步学习实验探究法,能初步体会实验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学会从实验对比中得出结论重点:1、建立饱和溶液的概念2、分析溶

14、液的“浓”“稀”跟溶液饱和与不饱和两组概念的关系和区别难点:对于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的理解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什么是溶液?2、澄清石灰水、稀盐酸这两种溶液中溶质分别是什么?二、新课引入日常生活的经验可以告诉我们,糖、食盐易溶解在水中,但是一杯水是否能够无限制地溶解糖或食盐呢?三、讲授新课演示实验73观察现象:两支试管中,氯化钠和硝酸钾都有剩余小结: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水中,氯化钠和硝酸钾并不能无限制地溶解总结归纳得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定义提问:判断某温度下、某溶液是否饱的方法是在讲溶液“饱和”与“不饱和”时,为什么一定要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呢?实验74学生观察现象:温度升高后,原来没溶解的硝酸钾又溶解了学生小结:升高温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