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溢流重力坝(一)引言:溢流重力坝简称溢流坝,既是挡水建筑物,又是泄水建筑物因此,坝体剖面设计除要满足稳定和强度规定外,还要满足泄水的规定,同步要考虑下游的消能问题当溢流坝段在河床上的位置拟定后,先选择合适的泄水方式,并根据洪水原则和运用规定拟定孔口尺寸及溢流堰顶高程本节重要简介:溢流坝的设计规定、溢流坝的泄水方式和溢流坝的剖面设计一.溢流坝的设计规定溢流坝是枢纽中最重要的泄水建筑物之一,将规划库容所不能容纳的大部分洪水经坝顶泄向下游,以便保证大坝安全溢流坝应满足泄洪的设计规定:● 有足够的孔口尺寸、良好的孔口体形和泄水时具有较大的流量系数 ● 使水流平顺地通过坝体,不容许产生不利的负压和振动,避免发生空蚀现象 ● 保证下游河床不产生危及坝体安全的冲坑和冲刷 ● 溢流坝段在枢纽中的位置,应使下游流态平顺,不产生折冲水流,不影响枢纽中其她建筑物的正常运营 ● 有灵活控制水流下泄的设备,如闸门、启闭机等 二.溢流坝的泄水方式图示解说:1.坝顶开敞溢流式 溢流坝泄水方式(单位:m)(a)坝顶溢流式 1一350T门机;2一工作闸门(b)大孔口溢流式 1一175/40T门机;2一12×10m定轮闸门;3一检修门(c)具有活动胸墙的大孔口 1-活动胸墙;2一弧形闸门;3一检修门槽;4一预制混凝土块安装区不设闸门时,堰顶高程等于水库的正常蓄水位,泄水时,靠壅高库内水位增长下泄量,这种状况增长了库内的沉没损失和非溢流坝的坝顶高程和坝体工程量。
坝顶溢流不仅可以用于排泄洪水,还可以用于排泄其他漂浮物它构造简朴,可自动泄洪,管理以便合用于洪水流量较小,沉没损失不大的中、小型水库当堰顶设有闸门时,闸门顶高程虽高于水库正常蓄水位,但堰顶高程较低,可运用闸门不同启动度调节库内水位和下泄流量,减少上游沉没损失和非溢流坝的高度及坝体的工程量与深孔闸门比较,堰顶闸门承受的水头较小,其孔口尺寸较大,由于闸门安装在堰顶,操作、检修均比深孔闸门以便当闸门全开时,下泄流量与堰上水头H0的3/2次方成正比随着库水位的升高,下泄流量增长较快,具有较大的超泄能力在大、中型水库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2.孔口溢流式在闸墩上部设立胸墙,有固定胸墙和活动胸墙两种,既可运用胸墙挡水,又可减少闸门的高度和减少堰顶高程它可以根据洪水预报提前放水,腾出较大的防洪库容,提高水库的调洪能力当库水位低于胸墙下缘时,下泄水流流态与堰顶开敞溢流式相似;当库水位高于孔口一定高度时,呈大孔口出流胸墙多为钢筋混凝土构造,常固接在闸墩上,也有做成活动式的遇特大洪水时可将胸墙吊起,以加大泄洪能力,利于排放漂浮物三.溢流坝的剖面设计图示解说:图2-23 溢流坝剖面1-顶部溢流段;2-直线段;3-反弧段;4-基本剖面;5-薄壁堰;6-薄壁堰溢流水舌溢流坝的基本剖面呈三角形。
上游坝面可以做成铅直面,也可以做成折坡面溢流面构成:顶部曲线段、中间直线段和底部反弧段三部分设计规定:有较高的流量系数,泄流能力大;水流平顺,不产生不利的负压和空蚀破坏;形体简朴、造价低、便于施工等1.溢流坝的堰面曲线● 顶部曲线段溢流堰面曲线常采用非真空剖面曲线采用较广泛的非真空剖面曲线有克-奥曲线和幂曲线(或称WES曲线)两种克-奥曲线与幂曲线在堰顶如下(2/5~1/2)Hs(Hs为定型设计水头)范畴内基本重叠,在此范畴以外,克—奥曲线定出的剖面较肥大,常超过稳定和强度的需要,如图2-24所示克-奥曲线不给出曲线方程,只给定曲线坐标值,插值计算和施工放样均不以便而幂曲线给定曲线方程,如式(2-57),便于计算和放样克-奥曲线流量系数约为0.48~0.49,不不小于幂曲线流量系数(最大可达0.502),故近年来堰面曲线多采用幂曲线◆ 开敞式溢流堰面曲线◆ 设有胸墙的堰面曲线● 中间直线段中间直线段的上端与堰顶曲线相切,下端与反弧段相切,坡度与非溢流坝段的下游坡相似● 底部反弧段溢流坝面反弧段是使沿溢流面下泄水流平顺转向的工程设施,一般采用圆弧曲线,R=(4~10)h,h为校核洪水闸门全开时反弧最低点的水深。
反弧最低点的流速愈大,规定反弧半径愈大当流速不不小于16m/s时,取下限;流速大时,宜采用较大值当采用底流消能,反弧段与护坦相连时,宜采用上限值挑流圆弧曲线构造简朴,施工以便,但工程实践表白容易发生空蚀破坏,为此,许多人开展了可探求合理新型反弧曲线的研究,如球面,变宽度曲面,差动曲面等2. 溢流坝剖面设计溢流坝的实用剖面:在三角形基本剖面基本上结合堰面曲线修改而成● 溢流坝堰面曲线超过基本三角形剖面图示解说: 溢流坝剖面绘制(a)反弧与护坦连接;(b)反弧与挑流鼻坎连接在结实完好的岩基上,会浮现这种状况,设计时需对基本剖面进行修正,先绘出非溢流坝三角形基本剖面△102,根据溢流坝的定型设计水头Hs和选定的堰面曲线型式,点绘出堰面曲线ABCD,将基本三角形△012平移至今△0'1'2'位置,使下游边0'2'与溢流坝面的切线重叠,坝上游阴影部分可以省去为了不影响堰顶泄流,保存高度d的悬臂实体,且规定d≥0.5Hzmax(Hzmax为堰顶最大作用水头)● 溢流堰面曲线落在三角形基本剖面以内当坝基摩擦系数较大时,会浮现这种状况为了满足与基本剖面协调的规定,可将失去的部分坝体体积补上,一般是在溢流坝顶加一斜直线AA',使之与溢流曲线相切于A点,增长上游阴影部分坝体体积,同步也满足坝体稳定和强度规定。
● 具有挑流鼻坎的溢流坝当鼻坎超过基本三角形剖面以外时,若l/h>0.5时,须核算B-B'截面处的应力;若拉应力较大,可考虑在B-B'截面处设立构造缝,把鼻坎与坝体分开;若拉应力不大,也可采用局部加强措施,不设构造缝溢流坝和非溢流坝的上游坝面规定应尽量一致,并且对齐,以免产生坝段之间的侧向水压力,否则将使坝段的稳定、强度计算复杂化溢流坝的下游坝面,则不强求与非溢流坝面完全一致对齐,只要两者各自保持一致对齐即可第六节 溢流重力坝(二)本节重要简介:溢流坝的孔口布置和溢流坝的消能防冲四.溢流坝的孔口布置溢流坝的孔口设计波及诸多因素,如:洪水设计原则、下游防洪规定、库水位壅高的限制、泄水方式、堰面曲线以及枢纽所在地段的地形、地质条件等设计时,先选定泄水方式,拟定若干个泄水布置方案(除堰面溢流外,还可配合坝身泄水孔或泄洪隧洞泄流),初步拟定孔口尺寸,按规定的洪水设计原则进行调洪演算,求出各方案的防洪库容、设计和校核洪水位及相应的下泄流量,然后估算沉没损失和枢纽造价,进行综合比较,选出最优方案挑流鼻坎的构造缝1.洪水原则2.单宽流量的拟定单宽流量的大小是溢流重力坝设计中一种很重要的控制性指标单宽流量一经选定,就可以初步拟定溢流坝段的净宽和堰顶高程。
单宽流量愈大,下泄水流的动能愈集中,消能问题就愈突出,下游局部冲刷会愈严重,但溢流前缘短,对枢纽布置有利因此,一种经济而又安全的单宽流量,必须综合地质条件、下游河道水深、枢纽布置和消能工设计多种因素,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选定工程实证明对于软弱岩石常取q=20~50m3/(s·m);中档坚硬的岩石取q=50~100 m3/(s·m);特别坚硬的岩石q=100~150 m3/(s·m);地质条件好、堰面铺铸石防冲、下游尾水较深和消能效果好的工程,可以选用更大的单宽流量近年来,随着消能技术的进步,选用的单宽流量也不断增大在国内已建成的大坝中,龚嘴的单宽流量达254.2m3/(s·m),目前正在建设中的安康水电站单宽流量达282.7m3/(s·m)而委内瑞拉的古里坝其单宽流量已突破了300m3/(s·m)的界线3.孔口尺寸的拟定溢流孔口尺寸重要取决于通过溢流孔口的下泄洪水流量Q溢,根据设计和校核状况下的洪水来量,经调洪演算拟定下泄洪水流量Q总,再减去泄水孔和其他建筑物下泄流量之和Q0,即得Q溢: Q溢=Q总一Q0 (m3/s) 式中 Q0一一经由电站、船闸及其他泄水孔下泄的流量;一一系数,考虑电站部分运营,或由于闸门障碍等因素对下泄流量的影响.正常运用时取0.75~0.90;校核状况下取1.0。
单宽流量q拟定后来,溢流孔净宽B (不涉及闸墩厚度)为:B= (m) 装有闸门的溢流坝,用闸墩将溢流段分隔为若干个等宽的孔设孔口总数为n,孔口宽度b=B/n,d为闸墩厚度,则溢流前缘总宽度B1为:Bl=nb+(n-1)d (m) 当采用开敞式溢流坝泄流时, 下泄流量Q溢Q溢=mzεσmB 式中 B一一溢流孔净宽(m);mz-一一流量系数,可从有关水力计算手册中查得;ε一一侧收缩系数,根据闸墩厚度及闸墩头部形状而定初设时可取 =0.90~0.95;σm——沉没系数,视沉没限度而定;g一一重力加速度9.81(m/s2)用设计洪水位减去堰顶水头Hz(此时堰顶水头应扣除流速水头)即得堰顶高程当采用孔口泄流时, 下泄流量Q溢Q溢=μAk 式中 Ak一一出口处的面积(m2);Hz一一自由出流时为孔口中心处的作用水头(m);沉没出流时为上下游水位差;μ——孔口或管道的流量系数,初设时对有胸墙的堰顶孔口,当=2.0~2.4时(D为孔口高,(m)),取μ=0.74~0.82;对深孔取μ=0.83~0.93;当为有压流时, μ值必须通过计算沿程及局部水头损失来拟定。
拟定孔口尺寸时应考虑如下因素:● 泄洪规定● 闸门和启闭机械● 枢纽布置● 下游水流条件图示解说:溢流坝段的横缝◆ 缝设在闸墩中间,当各坝段间产生不均匀沉降时,不致影响闸门启闭,工作可靠,缺陷是闸墩厚度较大;◆ 缝设在溢流孔跨中,闸墩厚度较薄,但易受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影响,且高速水流在横缝上通过,易导致局部冲刷,气蚀和水流不畅溢流坝段横缝的布置五.溢流坝的消能防冲引言:溢流坝下泄的水流具有很大的动能,常高达几百万甚至几千万kW,潘家口和丹江口坝的最大泄洪功率均接近3000万kW,如此巨大的能量,若不当善进行解决,势必导致下游河床被严重冲刷,甚至导致岸坡坍塌和大坝失事● 下泄水流重要消耗:一是水流内部的互相撞击和摩擦;二是下泄水体与空气之间的掺气摩阻;三是下泄水流与固体边界(如坝面、护坦、岸坡、河床)之间的摩擦和撞击● 消能工消能:通过局部水力现象,把一部分水流的动能转换成热能,随水流散逸● 能量转换途径:水流内部的紊动、掺混、剪切及旋滚;水股的扩散及水股之间的碰撞;水流与固体边界的剧烈摩擦和撞击;水流与周边空气的摩擦和掺混等消能形式的选择,要根据枢纽布置、地形、地质、水文、施工和运用等条件拟定。
● 消能工的设计原则:◆ 尽量使下泄水流的大部分动能消耗在水流内部的紊动中,以及水流与空气的摩擦上;◆ 不产生危及坝体安全的河床或岸坡的局部冲刷;◆ 下泄水流平稳,不影响枢纽中其她建筑物的正常运营;◆ 构造简朴,工作可靠;◆ 工程量小,造价低● 消能方式:底流消能、挑流消能、面流消能和消力戽消能等● 消能型式的选择:根据水头及单宽流量的大小、下游水深及其变幅、坝基地质、地形条件以及枢纽布置状况等,经技术经济比较后选定1.底流消能图示解说:底流消能是在坝下设立消力池,消力坎或综合式消力池和其他辅助消能设施,促使下泄水流在限定的范畴内产生水跃重要通过水流内部的旋滚、摩擦、掺气和撞击达到消能的目的,以减轻对下游河床的冲刷底流消能工作可靠,但工程量较大,多用于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