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检测题附答案

上传人:以*** 文档编号:490592515 上传时间:2024-05-14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55.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检测题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检测题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检测题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检测题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检测题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检测题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检测题附答案(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检测题附答案 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检测题附答案 1 一、选择题(3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倩影(qin)告罄(qn) 栉风沐雨 (zh) 呕心沥血(u) B、框架(kung)确凿(zo)桀骜不驯(xn)从容不迫(cng) C、参与(y)瘦削(xu) 无济于事(j) 载歌载舞(zi) D、卓越(zhu) 氛围(fn) 荒谬绝伦(mi) 味同嚼蜡(jio)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精粹 羁绊 老俩口 门廷若市 B、融资 惊蛰 舶来品 拨沙捡金 C、发轫 蝉联 志愿者 含辛茹苦 D、木纳 绵薄 主弦律 相形见绌 3、下列各句中加点

2、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庙堂”和“江湖”这一对概念,既共同包罗天下,又处于相对立的位置,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天下观,在不同的层次上包涵有丰富的文化内蕴。 B、 简捷体现更多的是美,而这种美不是唐朝美人那种臃肿肥胖的美,是那种以简单的线条所勾勒出来的现代美。 C、白墙灰瓦的民居高低参差,映在清水塘中,地上的真而梦幻,水里的梦幻而真。 D、我想,痛之为痛,不是在于痛本身,更多的是源于痛者的孤独。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人们不管对曹操作怎样的评说,在他身上表现出来的对人才对下属的宽容都说明他的一军之帅、一国之君是当之无愧的。 B、家长对自己孩子的缺点,不应该坐视不管,更不应该袒

3、护,而应该及时提出批评,加以帮助。 C、据报道,姚明在2008年全明星赛第二轮比赛中继续排名西部中锋榜首位。而基其名次在总排名榜上较首轮名次有所上升。 D、“千金易褥,一将难求”,我们既要重视对引进人才的使用,也要切实提高原有科技骨干的待遇,充分调动他们钻研业务的积极性。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人类已经形成了“种地必须先耕地”的惯性思维,但是,我们在实践中发现,“不耕而种”这种看似原始的生产方式在今天却越来越体现出增产、环保、降低成本的众多好处。 B、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试想,如果没有对楚国的至情,屈原能弹出千古绝唱离骚吗?如果失去了对民族未来的至情,鲁迅在

4、风雨如晦的时代能够如此彷徨、如此呐喊吗? C、专家建议消费者在选购时,如果发现产品有强烈异味,可能存在甲苯残留,请不要购买。 D、“村主任拿着一张白纸,上面没有写任何明确的条款,挨家挨户地问我们是否同意卖地?同意就在上面签字按指纹,这样做符合国家的土地征用手续吗?”近日,福建省某地区一村民这样对记者说。 二、现代文(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9题。 科学家在2003年成功地完成了人类基因组的解读工作,截至目前,已经积累了许多不同品种生物的基因组数据。通过比较这些不同物种的基因组,科学家知道了许多十分有趣的事实。以前,只知道基因可以从亲代“垂

5、直”传递给子代,现在则发现,在不同生物品种之间的“基因水平转移现象”其实十分频繁,超出了想象。例如流感病毒,既可以感染鸟类,也可以感染哺乳类。病毒在不同的物种之间交叉感染,在这种场合,就有可能使基因在物种之间水平转移。 五条堀教授曾在2004年把多台计算机连接起来,对大约200种细菌的基因组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细菌的基因组中约有15%的基因是跨越品种来自“外部”的基因(外源性基因)。例如,病原性大肠杆菌O157的毒性就是赤痢菌的毒素在基因水平上转移到了大肠杆菌的结果。 对基因水平转移现象,目前不了解的地方还很多,但是许多研究者都认为,基因的这种水平转移多半是以病毒为媒介的。病毒侵入宿主的

6、细胞,在增殖的过程中被“加进了”宿主的基因。当这种携带有原来宿主基因的病毒再寄生到其他种类的生物中时,便会把原来宿主的基因作为外源性基因整合到新宿主的基因组中。这种以病毒为媒介的基因水平转移现象很可能对生命的进化产生过重大影响。 病毒被加进宿主的基因,一个著名的例子是“癌基因”。例如有一种能够引起癌变的病毒携带有癌基因,受到这种病毒感染的宿主,在它的基因组中就发现了同那种癌基因完全一样的基因。病毒基因插入宿主基因后与宿主细胞增殖相关基因协同作用,使正常细胞过量增殖,发生癌变。 对人类基因组进行分析的结果(2001年发表)表明,在人类的基因组中,大约有8的基因是“病毒的残骸”。关于这些病毒残骸的

7、起源现在还不清楚。有一种观点认为,大概是病毒的DNA被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以后,由于出现了某种错误而失去了增殖能力造成的。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基因组是具有不同来源的各种基因拼接起来而形成的整体”,五条堀教授说,“这样一种新的生命观,已经得到了近年来对基因组所进行的比较研究的支持。” 我们的身体内有病毒的残骸,这话听起来似乎有点儿可怕。然而,这其中也有对我们的生存必不可少的病毒残骸。这样的病毒残骸叫做“人体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它们被整合到了人类的基因组中,代代传递。换句话说,它们是那些已经转化成了人类基因组的组成部分的病毒。 最近的研究表明,人类胎盘(连接母亲和胎儿的一种组织)的形成就用到了

8、人体的一种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基因。那种基因本来是用来合成病毒包膜的,也就是制造一种叫做“合胞素”的蛋白质的基因。在形成胎盘时,必须要把许多细胞聚合在一起,科学家通过细致的研究于2000年查明,在这个过程中就用到了人体内源性逆转录病毒产生的合胞素。 6、下列对“基因水平转移现象”的说明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基因水平转移现象”是在不同的物种之间进行的,这种现象发生在科学家成功地完成了人类基因组的解读工作以后。 B、“基因水平转移现象”指的是病毒在不同的物种之间交叉感染,例如流感病毒,就可以造成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之间的基因水平转移。 C、是五条堀教授对细菌的基因组进行的比较研究发现了基因水平转移这一现

9、象。 D、如果赤痢菌的毒素没有在基因水平上转移到病原性大肠杆菌O157,那么,病原性大肠杆菌O157可能就没有毒性。 7、下列对病毒在基因水平转移现象中所起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病毒是基因水平转移的一种媒介。 B、原宿主基因在病毒增殖过程中“加进”病毒,通过病毒的传播整合到新宿主的基因组中。 C、虽然人类对基因水平转移现象还有很多地方不太了解,但可以推测这种现象可能对生命的进化产生过重大影响。 D、受到携带癌病基因的病毒的感染,正常细胞可能过量增殖,发生癌变。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有一种观点认为,病毒残骸是指失去了增殖能力的病毒,但它们仍成为宿主基因组中的组成部分。

10、B、病毒的DNA 被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以后,由于出现了某种错误而失去了增殖能力,因而成为宿主基因组的一部分。 C、“人体内源性逆转录病毒”,是我们生存中必不可少的病毒。它们被整合到了人类的基因组中,代代传递。 D、“基因组是具有不同来源的各种基因拼接起来而形成的整体”,这种新的生命观已经得到证实。 9、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假如病毒不具有在不同物种之间交叉感染的性质,那么,生命的进化史就可能改写。 B、胎盘的例子说明,病毒其实也有好的一面。 C、科学家们对于基因的研究,可以帮助人类更深入地认识病毒。 D、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对病毒的认识会使人们的生命观完全改变。

11、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9分。每小题3分) 齐愍王既灭宋而骄,欲为天子。 燕昭于日夜抚循其人,精为富实,乃与乐毅谋伐齐。乐毅曰:“齐,霸国之余业也。地大人众,未易独攻也。王必欲伐之,莫如约赵及楚、魏。“于是使乐毅约赵,别使使者连楚、魏,且令赵啖秦以伐齐之利。诸侯害齐王之骄暴,皆争合谋与燕伐齐。 燕王悉越兵,以乐毅为上将军。秦尉师离帅师与三晋之师会之。赵王以相国印授乐毅,乐毅并将秦、魏、韩、赵之兵以伐并。齐愍王悉国中之众以拒之,战于济西,齐师大败。分魏师以略宋地,部赵师以收河间,身率燕师,长驱逐北。剧辛曰:“齐大而燕小,赖诸侯之助以破其军,宜及时攻取其边城以自益,此长久之利也

12、。今过雨不攻,以深入为名,无损于齐,无益于燕,而结深怨,后必悔之。”乐毅曰:齐王伐功矜能,谋不逮下,废黜贤良,信任谄谀,政令戾虐,自姓怨怼。今军皆破亡。若因而乘之,其民必叛,祸乱内作,则齐可图也。若不遂乘之,待彼悔前之非,改过恤下而抚其民,则难虑也。”遂进军深入。齐人果大乱失度,愍王出走。燕王亲至济上劳军,行赏飨士,封乐毅为昌国君,遂使留徇齐城之未下者。 乐毅闻昼邑人王?贤,令军中环昼邑三十里无入。使人请?,燕人曰:“不来,吾且屠昼邑! ”?曰:“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国破君亡,吾不能存,而又欲劫之以兵,吾与其不义而生,不若死! ”自奋绝?而死。燕师乘胜长驱,齐城皆望风奔溃。乐毅修整燕军

13、,禁止侵掠,求齐之逸民,显而礼之。宽其赋敛,除其暴令齐民喜悦。六月之间,下齐七十余城。 荀子论之曰:国者,天下之利势也。得道以持之则大安也,大荣也,积美之源也。不 得道以持之,则大危也,大累也,有之不如无之,及其綦也,索为匹夫,不可得也。故用国者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 (节选自资治通鉴周记四) 注:愍mn 蝎zh綦q:很、极 10(3分)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燕昭王日夜抚循其人(顺从) B、诸侯害齐王之骄暴 (害怕) C、分魏师以略宋地 (侵略) D齐王伐功矜能(夸耀) 11(3分)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乃与乐毅谋伐齐 乃不知

14、有汉 B、宜及时攻取其边城以自益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C、若因而乘之 因利乘便 D、而又欲劫之以兵 而母立于兹 12(3分)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乐毅起先反对燕国对齐国发动战争,原因是齐国强大而燕国弱小,更何况强大的秦国不愿意支援燕国打赢这场战争。 B、据辛认为乐毅不应该在没有他国军队支援的情况下孤军深入,应该以占边境城池为主要目的,这样会充实燕国的领土。 C、乐毅听说王?贤能,就下令军队不要骚扰王?,并派人前云相邀谋事,但王?最终还是因为乐毅的部下恶意相逼而自杀身亡。 D、荀况认为,天下如由无道之君把持,就生不如死,自己即便只想做一个普通百姓,也还是不能实现这一

15、可怜愿望。 第二卷(114分) 四、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材料,把划横线的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孟子梁惠王下) (1)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3分) (2)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3分) 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8分) 端 居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1)诗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他词?请简述理由。(4分) (2)这首诗的最后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15补出下面名片名句的空缺部分。(任选3小题)(6分) (1)故木受绳则直,_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