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泵有关知识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0589243 上传时间:2024-02-1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23.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齿轮泵有关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齿轮泵有关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齿轮泵有关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齿轮泵有关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齿轮泵有关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齿轮泵有关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齿轮泵有关知识(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齿 轮 泵 学 习 资 料一.概述 齿轮泵是机器润滑、供油(或其它液体)系统中的一个部件。其体积小,要求传动平稳 保证供油,不能有渗漏。它也是液压系统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液压泵,一般做成定量泵。二.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当一对齿轮在泵体内做啮合传动时,啮合区前边空间的压力降低而产生局部真空,油池 内的油在大气压作用下进入油泵低压区内的进油口,随着齿轮的传动,齿槽中的油不断被带 至后边的出油口把油压出,从而提高油的压力,送至机器中需要润滑的部位。主动齿轮通过 轴端的皮带轮与动力(如电动机)相连接,为了防止油沿主动齿轮轴外渗,用密封填料、填 料压盖、螺钉组成一套密封装置。一般齿轮泵有两条装配线,一条是传动装

2、配线,一条是从 动装配线。装配线上是一对啮合齿轮,为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其齿根圆直径与轴径相差较小, 因此和轴均做成一体,叫齿轮轴。泵体与泵盖间采用毛毡纸垫密封,两零件之间采用两销钉 定位,以便安装。泵的流量直接与泵的转速有关。 实际上,在泵内有很少量的流体损失,这 使泵的运行效率不能达到 100,因为这些流体被用来润滑轴承及齿轮两侧,而 泵体也绝不可能无间隙配合,故不能使流体 100地从出口排出,所以少量的流 体损失是必然的。然而泵还是可以良好地运行,对大多数挤出物料来说,仍可以 达到93%98%的效率。三齿轮泵的分类 按结构不同,齿轮泵分为外啮合齿轮泵和内啮合齿轮泵,而以外啮合齿轮泵应用最广

3、。下 面分别以内、外啮合齿轮泵为例来剖析齿轮泵。1. 外啮合齿轮泵齿轮泵工作原理很简单,外齿轮泵就是一个主动轮一个从动轮,两个齿轮参 数相同,在一个泵体内做旋转运动。在这个壳体内部形成类似一个“8”字形的 工作区,齿轮的外径和两侧都与壳体紧密配合,传送介质从进油口进入,随着齿 轮的旋转沿壳体运动,最后从出油口排出,最后将介质的压力转化成机械能进行 做功。以下是四张为外啮合齿轮泵工作原理图:Sk图1油泵工炸原理I-吸人 口 2-( tUn 3- i/i 曰旋转时,齿轮泵右 :成局部真空,油箱图3-4所示,当泵的主动齿轮按图 啮合,齿轮的轮齿退出齿间,使密封容CBB齿轮 侧(吸油腔)齿 中的油液在

4、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经吸油管路、吸油腔进入齿间。随着齿轮的旋转,吸入齿 间的油液被带到另一侧,进入压油腔。这时轮齿进入啮合,使密封容积逐渐减小,齿轮间部 分的油液被挤出,形成了齿轮泵的压油过程。齿轮啮合时齿向接触线把吸油腔和压油腔分开, 起配油作用。当齿轮泵的主动齿轮由电动机带动不断旋转时,轮齿脱开啮合的一侧,由于密 封容积变大则不断从油箱中吸油,轮齿进入啮合的一侧,由于密封容积减小则不断地排油, 这就是齿轮泵的工作原理。泵的前后盖和泵体由两个定位销17 定位,用 6 只螺钉固紧如图3-3。为了保证齿轮能灵活地转动,同时又要保证泄露最小,在齿轮端面和泵盖之间应有适 当间隙(轴向间隙),对小流量

5、泵轴向间隙为0.0250.04mm,大流量泵为0.040.06mm。齿 顶和泵体内表面间的间隙(径向间隙),由于密封带长,同时齿顶线速度形成的剪切流动又 和油液泄露方向相反,故对泄露的影响较小,这里要考虑的问题是:当齿轮受到不平衡的径 向力后,应避免齿顶和泵体内壁相碰,所以径向间隙就可稍大,一般取0.130.16mm。为了防止压力油从泵体和泵盖间泄露到泵外,并减小压紧螺钉的拉力,在泵体两侧的端 面上开有油封卸荷槽 16,使渗入泵体和泵盖间的压力油引入吸油腔。在泵盖和从动轴上的小孔,其作用将泄露到轴承端部的压力油也引到泵的吸油腔去,防止油液外溢,同时也润滑 了滚针轴承。图 3-4 CB B 齿轮

6、泵的结构1-轴承外环 2-堵头 3-滚子 4-后泵盖 5-键 6-齿轮 7-泵体 8-前泵盖 9-螺钉 10-压环11-密封环 12-主动轴 13-键 14-泻油孔 15-从动轴 16-泻油槽 17-定位销2. 内啮合齿轮泵 内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理也是利用齿间密封容积的变化来实现吸油压油的。图 3-9所示 是内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图。它是由配油盘(前、后盖)、外转子(从动轮)和偏心安置在泵 体内的内转子(主动轮)等组成。内、外转子相差一齿,图中内转子为六齿,外转子为七齿,由 于内外转子是多齿啮合,这就形成了若干密封容积。当内转子围绕中心0旋转时,带动外转 子绕外转子中心0作同向旋转。这时,由内

7、转子齿顶A和外转子齿谷A间形成的密封容积 C(图中阴线部分),,随着转子的转动密封容积就逐渐扩大,于是就形成局部真空,油液从配油 窗口 b被吸入密封腔,至ai/a2/位置时封闭容积最大,这时吸油完毕。当转子继续旋转时, 充满油液的密封容积便逐渐减小,油液受挤压,于是通过另一配油窗口 a将油排出,至内转子 的另一齿全部和外转子的齿凹A全部啮合时,压油完毕,内转子每转一周,由内转子齿顶和外 转子齿谷所构成的每个密封容积,完成吸、压油各一次,当内转子连续转动时,即完成了液压 泵的吸排油工作。内啮合齿轮泵的外转子齿形是圆弧,内转子齿形为短幅外摆线的等距线,故又称为内啮 合摆线齿轮泵, 也叫转子泵。内啮

8、合齿轮泵有许多优点,如结构紧凑,体积小,零件少,转速可高达10000r/mim,运动平稳,噪声低,容积效率较高等。缺点是流量脉动大,转子的制造工艺复杂等,目前已采用粉末冶金压制成型。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摆线齿轮泵的应用将会愈来愈广泛内啮合齿轮泵可正、反转,可作液压马达用。a b c图 3-9 内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图图 3-10 内啮合式齿轮泵实物四.齿轮泵存在的问题1.齿轮泵的困油问题齿轮泵要能连续地供油,就要求齿轮啮合的重叠系数8大于1,也就是当一对齿轮尚未 脱开啮合时,另一对齿轮已进入啮合,这样,就出现同时有两对齿轮啮合的瞬间,在两对齿轮 的齿向啮合线之间形成了一个封闭容积 , 一部分油

9、液也就被困在这一封闭容积中见图 3-5(a), 齿轮连续旋转时, 这一封闭容积便逐渐减小, 到两啮合点处于节点两侧的对称位置 时见图 3-5(b),封闭容积为最小,齿轮再继续转动时,封闭容积又逐渐增大,直到图 3-5(c)所示位置时,容积又变为最大。在封闭容积减小时,被困油液受到挤压,压力急剧上升, 使轴承上突然受到很大的冲击载荷,使泵剧烈振动,这时高压油从一切可能泄漏的缝隙中挤 出,造成功率损失,使油液发热等。当封闭容积增大时,由于没有油液补充,因此形成局部真空, 使原来溶解于油液中的空气分离出来, 形成了气泡, 油液中产生气泡后, 会引起噪声、气蚀等 一系列恶果。以上情况就是齿轮泵的困油现

10、象。这种困油现象极为严重地影响着泵的工作平 稳性和使用寿命。主动主动主动(b)(c)图3-5齿轮泵的困油现象为了消除困油现象,在 CBB 型齿轮泵的泵盖上铣出两个困油卸荷凹槽,其几何关系如 图 3-6所示。卸荷槽的位置应该使困油腔由大变小时,能通过卸荷槽与压油腔相通,而当困油 腔由小变大时,能通过另一卸荷槽与吸油腔相通。两卸荷槽之间的距离为a,必须保证在任何 时候都不能使压油腔和吸油腔互通。按上述对称开的卸荷槽,当困油封闭腔由大变至最小时(图 3-6),由于油液不易从即将 关闭的缝隙中挤出,故封闭油压仍将高于压油腔压力;齿轮继续转动,当封闭腔和吸油腔相通 的瞬间,高压油又突然和吸油腔的低压油相

11、接触,会引起冲击和噪声。于是CBB型齿轮泵将 卸荷槽的位置整个向吸油腔侧平移了一个距离。这时封闭腔只有在由小变至最大时才和压油 腔断开,油压没有突变,封闭腔和吸油腔接通时,封闭腔不会出现真空也没有压力冲击,这样 改进后,使齿轮泵的振动和噪声得到了进一步改善。主动图 3-6齿轮泵的困油卸荷槽图图 3-7 齿轮泵的径向不平衡力2、齿轮泵的径向不平衡力齿轮泵工作时,在齿轮和轴承上承受径向液压力的作用。如图 3-7 所示,泵的右侧为吸油 腔,左侧为压油腔。在压油腔内有液压力作用于齿轮上,沿着齿顶的泄漏油,具有大小不等的 压力,就是齿轮和轴承受到的径向不平衡力。液压力越高,这个不平衡力就越大,其结果不仅

12、 加速了轴承的磨损,降低了轴承的寿命,甚至使轴变形,造成齿顶和泵体内壁的摩擦等。为了 解决径向力不平衡问题,在有些齿轮泵上,采用开压力平衡槽的办法来消除径向不平衡力,但 这将使泄漏增大,容积效率降低等。CBB型齿轮泵则采用缩小压油腔,以减少液压力对齿顶 部分的作用面积来减小径向不平衡力,所以泵的压油口孔径比吸油口孔径要小。五、齿轮泵的流量计算齿轮泵的排量V相当于一对齿轮所有齿谷容积之和,假如齿谷容积大致等于轮齿的体积, 那么齿轮泵的排量等于一个齿轮的齿谷容积和轮齿容积体积的总和 ,即相当于以有效齿高 (h=2m)和齿宽构成的平面所扫过的环形体积,即:V 二兀 DhB = 2兀 zm2B(3T0

13、)式中:D为齿轮分度圆直径,D=mz(cm);h为有效齿高,h=2m(cm); B为齿轮宽(cm);m为齿轮 模数(cm); z为齿数。实际上齿谷的容积要比轮齿的体积稍大,故上式中的n常以3.33代替,则式(3-10)可写 成:(3-11)V = 6.66 zm 2B齿轮泵的流量q(1/min)为:q = 6.66 zm2Bnn x 10-3v(3-12)式中:n为齿轮泵转速(rpm);n v为齿轮泵的容积效率。实际上齿轮泵的输油量是有脉动的,故式(3-12)所表示的是泵的平均输油量。从上面公式可以看出流量和几个主要参数的关系为:(1) 输油量与齿轮模数m的平方成正比。(2) 在泵的体积一定时

14、,齿数少,模数就大,故输油量增加,但流量脉动大;齿数增加时, 模数就小,输油量减少,流量脉动也小。用于机床上的低压齿轮泵,取z=1319,而中高压齿 轮泵,取z=614,齿数zV14时,要进行修正。(3) 输油量和齿宽B、转速n成正比。一般齿宽B=(610)m;转速n为750r/min: 1000 r/min、1500r/min,转速过高,会造成吸油不足转速过低,泵也不能正常工作。一般齿轮的 最大圆周速度不应大于 56m/s。六、高压齿轮泵上述齿轮泵由于泄漏大(主要是端面泄漏,约占总泄漏量的 70%80%),且存在径向不平 衡力,故压力不易提高。高压齿轮泵主要是针对上述问题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尽

15、量减小径向不 平衡力和提高轴与轴承的刚度;对泄漏量最大处的端面间隙,采用了自动补偿装置等。下面对 端面间隙的补偿装置作简单介绍。1. 浮动轴套式图3-8(a)是浮动轴套式的间隙补偿装置。它利用泵的出口压力油,引入齿轮轴上的浮动 轴套1的外侧A腔,在液体压力作用下,使轴套紧贴齿轮3的侧面,因而可以消除间隙并可补 偿齿轮侧面和轴套间的磨损量。在泵起动时,靠弹簧4来产生预紧力,保证了轴向间隙的密封。1 A 23A123(b)图3-8端面间隙补偿装置示意图2. 浮动侧板式浮动侧板式补偿装置的工作原理与浮动轴套式基本相似,它也是利用泵的出口压力油引 到浮动侧板1的背面见图3-8(b),使之紧贴于齿轮2的端面来补偿间隙。起动时,浮动 侧板靠密封圈来产生预紧力。3. 挠性侧板式图3-8(c)是挠性侧板式间隙补偿装置,它是利用泵的出口压力油引到侧板的背面后,靠 侧板自身的变形来补偿端面间隙的,侧板的厚度较薄,内侧面要耐磨(如烧结有0.50.7mm 的磷青铜),这种结构采取一定措施后,易使侧板外侧面的压力分布大体上和齿轮侧面的压力 分布相适应。七、齿轮泵的装配示意图 下面给出齿轮泵的装配示意图,见图 3-2,可供参考。从表达方案、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三个方面对装配示意图作以下讲述。1.确定齿轮泵装配图的表达方案根据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