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0585813 上传时间:2023-12-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浅谈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家长逐步意识到知识对于一个人未来生存的重要性。因此现代社会人们对教育的关注达到了空前的重视。希望孩子快成才早成才的迫切心理促使他们将这种希翼转嫁到小学教育、中学教育、甚至是学前教育。在这种心理促使下他们在选择幼儿园时有相当多的家长会选择一些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主的幼儿园。如4、5岁教授幼儿算加减法5、6岁写汉字背九九乘法口诀入小学前能识上千个字。这样的幼儿园成为家长优先选择的对象。他们认为孩子的潜力大得很只要教得会何必要等待教与不教就是不一样孩子的的知识和技能大大超过了没有被训练的孩子。在幼儿园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许多幼儿园为了迎合

2、家长的心态也不得不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更注重知识与技能的训练更注重教育的即时效应。这种幼儿园小学化的倾向日趋严重让我们觉得我们的孩子就像被催熟的果子提前开花结果。令人担忧的事这样的发展优势究竟能持续多久催熟的孩子有多少后劲 研究表明急功近利的提前灌输知识和训练技能至少有三方面的问题一是违背孩子发展规律的训练孩子被迫付出的努力太大使孩子牺牲了个性多方面发展的机会。据教育进展国际组织对世界21个国家的调查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世界第一但创造力却倒数第五这世界第一的代价是每周比其他国家孩子多得多的时间在做数学题。二是过于超前的训练所获得的即时效应意义不大有些知识技能在孩子以后成熟到一定程度是在给予是轻而易

3、举的事刻意加速地发展不恰当的拔高使孩子过早成熟以幼儿的方式来塑造婴儿以小学生的要求来规范幼儿使发展的前一个阶段没有获得充实就产生跳跃这种效应难以长久。因为许多行为只有经过一定的重复和积累才能稳定在心理结构中。刻意加速发展势必会导致基础不稳固这一脆弱的基础对以后长远的发展没有足够的支持力这种发展是没有后劲的许多后来者居上的事实已经证明。三只训练者急于求成的浮躁心态和所运用的强制性方法对孩子的影响孩子被压抑的兴趣和紧张焦虑的心情久而久之将不利于孩子的个性健康。结果我们的“教”让孩子变得被动让孩子变得“厌学”。所以当人们为这般教育的成果而欣喜和得意时我们是否想到孩子的认知发展是以情感、社会性发展为代

4、价的孩子的眼前发展是以长远发展的牺牲为代价的。 总之这样一种以断送以后长远发展为代价的提前发展是不值得的。教育必须“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幼儿的长远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奠基意味着和未来发展的关系。近几十年来的脑科学、生理学、心理学研究成果也都揭示了一个共同的事实那就是早期经验与未来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一切告诉我们幼儿教育的功能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着眼于未来的奠基工程具有潜在效应和长远效应为此必须改变人们对教育急功近利的期望幼儿园教育应着眼于儿童发展的长远目标要特别注重那些对儿童一生产生影响的品质为其后

5、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就是发展的可持续性原则。 所以面对家长的不正确地认识与要求作为幼儿园不应处于一种被动盲从的地位而应充分发挥我们在幼儿教育中的专业主导地位。因为作为幼儿园专业的幼儿教育机构以及幼儿教师、专业的教育人员我们的教育目光不能短浅不能只看到现在而更应着眼于儿童的未来。 明确了这一教育思路那么在具体的实施中怎样与家长达成共识让家长能主动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而不是盲从于家长不正确的选择我认为要想在育儿观念上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家园共识必须首先找准与家长合作的基点与分歧点。我们合作的基点是我们与家长的教育初衷和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孩子成材但在具体的教育理念与方式上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基于此

6、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充分发挥我们专业教育机构的权威性带领家长走出教育的误区。我们在此方面主要采取了如下做法 一、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通过一系列专业教育知识的学习并辅之以一些实例让家长看到急功近利的拔苗助长方式并不利于幼儿的长远发展。在教育孩子时应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着眼于幼儿的长远发展同时给予家长一些具体的科学科学育儿方法的指导。让他们在教育孩子的观点上做到与幼儿园一致只有这样家庭与幼儿园的教育也就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同步。 二、多举行一些诸如家长开放日或其他形式的开放活动吸引家长参加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家长真切地感受到幼儿在情感、态度、能力多方面的逐步提高更坚信幼儿园在教育孩子方面的权威性从而能

7、更主动的配合幼儿园以正确的教育观对孩子实施教育。 三、我们会不定期的针对一些家长感兴趣的热门话题教育难点问题展开家长论坛、教师论坛等活动通过大家各抒己见沟通观点能更好的达成教育的共识同时也促使家长更加关注科学的教育观理智地看待学前幼儿教育并主动向幼儿园靠拢。 那么我们不强调对知识技能的学习是否就意味着忽略知识技能的作用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们知道能力是在获取知识技能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这里涉及到的是让孩子自己建构知识还是记忆模仿知识是强调“会学”还是强调“学会”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们对教师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要求教师通过不断学习重新认识知识技能的内涵在教

8、育过程中必须强调幼儿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体验强调幼儿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认知结构的变化这就涉及到获取知识应定位于过程还是结果。如果定位于结果我们就会预设一大堆有待孩子接受的知识点和有待训练的技能并作为目标看重其达成与否。定位于过程我们就会将这些知识仅仅作为载体看重的是孩子如何思维的是如何接受这些知识的目的是启发孩子的智慧。 具体地说每个领域都会有一个与孩子智慧相关的核心要素如健康自我保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科学思维能力艺术创造能力。只有定位于过程体验的“教与学”才能抓住这一核心要素点燃起这一智慧的火花。例如当我们定位于结果时科学领域的学习就会让孩子去记住某种现象的特定事或知识点而定位于过程

9、就会抓住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这一核心要素让孩子在与客观环境的相互作用的实施中不断探索和反复体验中去发现至于从哪些实事中发现并不重要过去我们总以为是我们教会了幼儿因为幼儿能复述出我们要他记住的名称可以重复出我们演示给他们的实验却忽略了孩子根本不能在不同的情境中的知识迁移。定位于结果我们就会在艺术领域的学习中教孩子一些特定的技能和技巧用琴法、画技去模仿现成的作品而定位于过程则核心要素是丰富的想象力和表现的热情这些特定的技能则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表现方法过去我们很得意我们的孩子能逼真的模仿范画为孩子画得非常像而高兴却不曾认识为什么有的孩子一旦离开了范画却什么也画不出来他们仅仅眼中有画而

10、心中无画。定位于结果社会领域的学习就应当直接训练孩子集体生活的规则牢记各类常规、用纪律约束、以及能复述与同伴相处的原则定位于过程则关键的要素是自我意识的发展即让幼儿在与他人的自由交往中体验规则的公正逐步摆脱自我中心过去我们总是通过规则约束、通过教师的裁判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结果把孩子的口头规则和对权威的惧怕以及听话顺从当作良好品质。定位于结果语言的学习就会灌输一定量的词汇和给予造句的训练定位于过程则关键的要素是交流与表达重要的是“激发表达的热情创设交流的机会”过去我们着重在专门的语言教学中重复故事、背诵儿歌、造句练习、却没有想到实际上由而是在交往中自己获得语言而不是别人教会他说话。 因此要想扭转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这种现象既需要转变家长的观念同时又需要教师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指导技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幼儿的可持续性发展才能够还原学前幼儿教育的本来面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