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材研究论文 2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0582690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材研究论文 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学教材研究论文 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学教材研究论文 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学教材研究论文 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学教材研究论文 2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教材研究论文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材研究论文 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教材研究论文 学院:数统学院姓名:李博娟 班级:10级数应班 学号:20101010212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心理教育摘要:学习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心理活动.学习数学的心理,对学习的过程和学习效果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的愿望,那么我们所有的计划,所有的探索和理论都会变成泡影.”数学教师应该注意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设计、评价和管理中消除一切有害于学生心理健康的不利因素,预防学生心理失常,使学生能在宽松、和谐、愉快的情境中,无过重心理压力的状态下学习,以维护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关键词:教学心理氛围;兴趣;数学焦虑;合作精神;

2、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家庭都只有一个子女,他们从小娇生惯养,唯我独尊,自私,以致于他们不管是在生活还是学习中面对困难时就退而不进,或是不能很好的处理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等等,在数学课堂上他们的问题也是重出不穷,学习作为一项极为复杂的心理活动,数学老师该如何运用教育学、心理学来教育学生,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一、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心理氛围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心理氛围,主要是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兴趣、爱好等心理特征,营造和谐共生的课堂氛围,从而优化课堂人际关系.这是有效进行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因为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可以缩短教师与学生、

3、学生与教材的心理距离;因为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还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来,对数学产生亲近感,形成美好的心理感受;因为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培养学生好学、求知、探索和创新的精神.众所周知,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个性差异,我们的学生也由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遗传等因素造成很大的能力差别.作为老师要善于真心去发现其闪光点,要认可每个学生,不能以成绩取人,使“学困生”产生畏惧感,对学习丧失信心,对数学失去兴趣,而应以亲切的面孔、热情的心去面对每个学生,对“学困生”多些厚爱;课堂上,鼓励每个学生能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并用上一些激励性的语言,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毫不顾忌地发挥自己.“眼睛是心灵的

4、窗户”,教师投射的一个亲切而信任的目光,也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给遇上困难的学生以战胜困难的勇气,给没有自信的学生以学好数学的信心.亲其师而信其道,相信每个学生都会在这种爱的感召下兴趣盎然,充满学习的欲望,从而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反之,教师过于严肃的表情,容易造成学生的胆怯心理,不利于进行数学课堂教学.二、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著名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兴趣就是一种认知的内驱力,即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要求阐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需要.而学习兴趣就是学生渴望获得知识并着力认识和探索的一种心理倾向,它是个体内部动机的最活跃成分.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学习最好的动机是对所学

5、学科的兴趣.”要想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数学学科的学习,教师就得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时下的教育环境中,有些同学由于种种原因对数学课缺乏或失去兴趣.常见的有三种:一是严重不适应课堂学习.他们对室外活动有较大的兴趣,而对于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枯燥的数学则提不起兴趣来,一进教室就“蔫”了.二是对逻辑思维有畏惧心理,“怕”数学课,尤“怕”计算.三是原先也曾对数学有过一些兴趣,后因成绩不好等原因渐渐失去了兴趣.这三类学生的共同表现往往为:不喜欢数学课;不喜欢数学教师;懒于思考和回答问题;很少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觉得学数学“苦不堪言”.他们虽在学生中只占少数,但在教师教学中却无疑是重点对象.在

6、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呢?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出发,我认为教师可以从下面两点进行探索研究(一) 采用新颖有趣的教法诱发学习兴趣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烈,容易被新奇的事物吸引.为此,数学教学要灵活组织、安排每个内容,力争使每堂课都有新鲜感.如在教学中创设数学游戏或增添一些数学知识故事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少数学课的枯燥无味感,让学生学而不厌,乐此不疲.另外,学生授课的方法也非常新颖,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谓“学生授课”就是教师交给学生一些简单的备课思路,挑选一些比较浅显易懂的内容,让学生毛遂自荐到讲台前当一回老师.这既可让学生

7、过了一把“老师瘾”,又能增加学生的胆识,满足其成就感,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二) 关心学生,培养兴趣 学生如果喜欢他们的老师,那么对这个老师所教的学科就会产生学习动机和兴趣,因此,教师要用一颗赤诚的心,唤醒无数颗喜爱数学的童心. 1.生活上关心体贴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小学生由于各种原因,生活上无人体贴和照顾,这些学生特别需要教师的“爱”.所以教师在生活中要细心留意学生们的各种状态,当发现学生因在生活上存在某些问题而影响其对课程的学习兴趣时,教师就要及时地关心体贴学生,帮助其解决问题走出困境.教师对学生的这种爱,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学习上帮助后

8、进生.小学生对学习的胜任感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有些后进生学习很吃力,教师要及时帮助这部分后进生弥补数学知识上的缺陷,进行必要的辅导,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讲课时特别注意观察他们;课堂上为他们创造表现的机会;后进生的作业尽量当堂面批,对他们存在的知识缺陷及时补救.这样持之以恒,后进生就会逐步转变.一些后进生往往很自卑,对学习没有兴趣.为了消除他们的自卑感,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并及时表扬、鼓励,从而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三、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学会合作是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合作精神是未来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然而现在的学生或许是独生子女的关系,因为缺少同伴、缺少群体生活,

9、有些同学养成自私、孤僻的性格,他们缺乏互帮互助、团结合作的精神.那么,教师要怎样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呢?数学教学中组织学生通过有效地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的有效途径.案例 在教学“认识图形”时教师组织了这样的教学活动:“大家已经认识了圆柱、正方体、球、长方体.现在老师给大家提供几种这样的物体,请你们看屏幕,快速的数出每种图形各有多少个?”学生一听说让自己数图形,感觉太简单了,异口同声地说好.这时教师打开课件,屏幕中不断地出现着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等形状的物体.课件很快地放完了,教师问学生:“你们数出来了吗?”学生低声说没有数出来.教师赶紧追问:“你们为什么没有数出来呀?”有的

10、学生说:“您放的太快了,一会是正方体,一会是长方体我们都记不住了.”这时教师启发学生:你们能不能想想办法,既能把每个物体数出来又让老师只放一遍呀?学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摇摇头.这时,一个小男孩说:“老师我有办法,四个人一组,每人数一样,不就可以数出来了吗?”教师赶紧说:“那就这样办,四人一组,组长分工吧.”等组长分好工后教师播放课件,这回学生很轻松地就把每种图形有几个数了出来.学生们看自己把图形数出来了都特别高兴.教师问:“这回你们怎么数出来了呢?”学生说:“因为这回我们是四个人一起数的.每人数一种能够看清楚,还数的很准确.”这时教师引出:这就是合作的结果,合作的魅力.合作是一种很好的学习

11、方式,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都将用到,希望同学们从小学会与人合作.在数学教学中利用这种互帮、互教、互学、团结合作的形式,能促使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学会协作,养成良好的性格,并能恰当地认识和处理自己与周围人际间的关系,保持个人与环境的协调,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学会与人交往,从而培养了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四、帮助学生消除过度的数学焦虑情绪 数学焦虑是由数学问题和情境而引起的病态恐惧症,是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产生的恐惧感、急躁感等不良的情绪反应.研究者发现,数学焦虑对数学成绩具有消极影响,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而数学焦虑与积极的学习态度之间也呈现负相关.如果我们降低数学焦虑的话,就可以提高数学成

12、绩了.怎样帮助学生消除过度的数学焦虑情绪,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呢?我觉得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点进行探究:(一)教师对学生要有正确的态度面对学生的对数学问题产生的焦躁、恐惧等情绪,教师不能一味的批判学生,教师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那些教条式的语言只会令学生对学习困难产生更大的恐惧,如:某某学生,你真是太蠢了此时教师的态度要和蔼、要求宽松,用自己饱含希望的情绪去感染学生,当学生面对教师这种亲切的态度时,他们的焦虑水平就低;反之,学生的焦虑水平就高.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应宽严适度、适时调整,根据每个学生自身的情况特点给予合理的期望.(二) 拟定适应每个学生的学习目标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

13、智能,同时他们也有自己的弱势.他们有的擅长于推理,不喜欢太多的记忆性的知识,有的擅长于空间想象,却不是很会表达自己的意思,有的学生则讨厌繁杂的计算过程要使学生能够学好数学,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基础水平,以及他们学习的优势和弱势来设定可实现的就近目标、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目标,使学习难度和学习负担不过重,也不过轻.(三)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将导致过度焦虑的原因、消极的自我意识、紧张和自卑的心理状态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而不致使这些原因留在自己的潜意识中产生保留性抑制,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这些不利因素.帮助学生客观评价自己、提高学生对失败和困难的心理承受能力、树立学生自信心等,

14、都是消除焦虑过度的有效策略.如在数学学习中,总有一部分学生对学习充满了畏缩感,碰到稍微一点难度的题就后退.对这样的学生,教师首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从各方面去关心爱护这部分学生,使学生消除心理障碍,多进行鼓励、表扬,让他们觉得“我能行”,从而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总而言之,数学是一门科学,师生都必须持科学的态度,冷静地思考,沉着地应对教与学,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正确处理好老师与学生、知识与实践、考试与升学的关系.针对学生的种种心理不健康的现象,教师必须利用心理健康的专业知识,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 调整学生失调的心理,恢复心理平衡,培养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为数学教学营造一个轻松、融洽的氛围.另外,教师要在传道授业的同时,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高素质、创造性的现代文明人.心理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永恒主题,从这个角度讲,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心理教育的探索也是无止境的,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参考文献1喻平.数学教育心理学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2美阿妮塔伍德沃克.陈红兵,张春莉译.教育心理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3陶勑恒.小学生心理辅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4彭小虎.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5曾钊新.教育发现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