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陕西监狱戒毒机构录用公务员(人民警察)考试大纲【陕西华图】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0568349 上传时间:2022-08-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陕西监狱戒毒机构录用公务员(人民警察)考试大纲【陕西华图】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4陕西监狱戒毒机构录用公务员(人民警察)考试大纲【陕西华图】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4陕西监狱戒毒机构录用公务员(人民警察)考试大纲【陕西华图】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4陕西监狱戒毒机构录用公务员(人民警察)考试大纲【陕西华图】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4陕西监狱戒毒机构录用公务员(人民警察)考试大纲【陕西华图】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陕西监狱戒毒机构录用公务员(人民警察)考试大纲【陕西华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陕西监狱戒毒机构录用公务员(人民警察)考试大纲【陕西华图】(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陕西监狱戒毒机构录用公务员(人民警察)考试大纲【陕西华图】为便于报考者充分了解陕西省2014年司法系统监狱戒毒机构考试录用公务员(人民警察)公共科目笔试,特制定本大纲。 一、公共科目笔试内容 陕西省2014年司法系统监狱戒毒机构考试录用公务员(人民警察)公共科目笔试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全部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50分。 申论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80分钟,满分150分。 二、作答要求 (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报考者务必携带的考试文具包括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2B铅笔和橡皮。报考者必须用2B铅笔在指定位置上填涂准考证

2、号,并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本或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二)申论 报考者务必携带的考试文具包括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2B铅笔和橡皮。报考者必须用2B铅笔在指定位置上填涂准考证号,用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作答。在非指定位置作答或用铅笔作答一律无效。 三、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介绍 (一)测试内容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

3、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常见的题型有:阅读理解、逻辑填空、语句表达等。 数量关系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常见的题型有:数字推理、数学运算等。判断推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常见的题型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

4、 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 (二)题型介绍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涉及多种题目类型,试题将根据考试目的、报考群体情况,在题型、数量、难度等方面进行组合。以下是部分常用题型介绍。 1.言语理解与表达 每道题给出一段语言文字,要求报考者根据对这段文字的理解或运用一定的语言文字知识,选出最符合要求的答案。 例题1:在古

5、代,每遇战乱,手艺人都会成为战争双方争夺的对象,这是因为手艺人掌握着传统社会中最重要的技术,他们代表着当时最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如今,尽管现代科学技术取代了手工技能,成为当今时代最强大的生产力,但传统工艺完全可以借助现代科技而提升,继续服务于大众。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与现代科技联姻是传统工艺发展的有效途径 B任何时代,社会发展的第一要素是社会生产力 C现代科技的进步对传统手工艺产生的深远影响 D现代科技可以解决制约着生产的传统工艺难题 (答案:A。从文中最后一句中,“传统工艺”借助“现代科技”得到“提升”,可以看出,与现代科技联姻可以使传统工艺得到发展。因此,A选项符合题意。)#p#副标题#

6、e#例题2:说话不仅是一种生理功能,更是一种能力。会说话的人,纵然 ,滔滔不绝,听者也不以为苦;纵然 ,一字千金,也能绕梁三日。成功人士大多是成功的说话者,毫不夸张地说,其成功至少有一半是用舌头 的。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能言善辩 讷口少言 实现 B绘声绘色 不露声色 完成 C口若悬河 片言只语 创造 D侃侃而谈 缄口不言 获取 (答案:C。从上下文的意思,及词语本身的含义,可知选项C更为贴切。) 2.数量关系 第一种题型:数字推理。每道题给出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报考者仔细观察这个数列各数字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最合适、最合理的

7、一个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 例题:1 2 4 8 16 ( ) A16 B24 C32 D36 (答案:C。原数列是一个等比数列,后一项是前一项的2倍,故正确答案为C。) 第二种题型:数学运算。每道题给出一个算术式子或者表达数量关系的一段文字,要求报考者熟练运用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法则,并利用其他基本数学知识,准确迅速地计算或推出结果。 例题:某地劳动部门租用甲、乙两个教室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两教室均有5排座位,甲教室每排可坐10人,乙教室每排可坐9人。两教室当月共举办该培训27次,每次培训均座无虚席,当月共培训1290人次。 问甲教室当月共举办了多少次这项培训? A8

8、 B10 C12 D15 (答案:D。根据题意可知,甲教室每次培训可坐50人,而乙教室每次培训可坐45人。由此可计算出甲教室举办的培训次数为15次。) 3.判断推理 第一种题型:图形推理。每道题给出一套或两套图形,要求报考者通过观察分析找出图形排列的规律,选出符合规律的一项。 例题: (答案:B。黑点在正方形中顺时针移动。在第5个图形中,应该正好移动到左上角。) 第二种题型:定义判断。每道题先给出一个概念的定义,然后分别列出四种情况,要求报考者严格依据定义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答案。 例题:职业枯竭是指人们在自己长期从事的工作重压之下,产生身心能量被工作耗尽的感觉。 根据上述定义,下

9、列属于职业枯竭状态的是: A老周不能胜任自己现有的工作,每天都会忙得焦头烂额 B刚参加工作的小李觉得这份工作太累,产生了跳槽的念头 C刘经理每天工作繁忙,缺乏充足的休息,情绪也越来越糟糕 D在从事过许多不同的职业之后,老王觉得所有工作都索然无味 (答案:C。根据题干所给定义,正确答案为C。) 第三种题型:类比推理。给出一组相关的词,要求通过观察分析,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组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或相似的词。 例题: 螺丝:螺帽 A水杯:暖瓶 B线:纽扣 C插座:插头 D筷:碗 (答案:C。螺丝和螺帽是一组必须配套使用的东西,选项C中插头与插座的关系与螺丝与螺帽的关系一样。)第四种题型:逻辑判断。

10、每道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要求报考者根据这段陈述,运用一定的逻辑推论,选择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例题:在一次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在一座唐代古墓中发现多片先秦时期的夔(音ku)文陶片。对此,专家解释说,由于雨水冲刷等原因,这些先秦时期的陶片后来被冲至唐代的墓穴中。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专家的观点? A在这座唐代古墓中还发现多件西汉时期的文物 B这座唐代古墓保存完好,没有漏水、毁塌迹象 C并非只有先秦时期才使用夔文,唐代文人以书写夔文为能事 D唐代的墓葬风俗是将墓主生前喜爱的物品随同墓主一同下葬 (答案:B。该选项中“古墓保存完好,没有漏水、毁塌迹象”从根本上

11、排除了“雨水冲刷”的可能性,最能质疑专家的观点。) 4.资料分析 针对一段资料一般有15个问题,报考者需要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推测和计算,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例题:根据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三大经济圈中,2010年三次产业增长速度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有几个? A0 B1C2 D3 (答案:B。通过比较表格提供的数字,可以看出,三次产业增长速度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只有珠三角,故正确答案为B。) 5.常识判断 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对有关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的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及其运用,要求报

12、考者通过分析、判断和推理,选出最符合要求的一项。 例题:匾额是中国古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示建筑物的性质。下列匾额与建筑物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明镜高悬贡院 B万世师表关帝庙 C还我河山武侯祠 D正大光明乾清宫 (答案:D。关于匾额的具体内容可能很多人都没有系统的知识,但是仔细考察四个选项,你可以依据有关历史常识,判断出A、B、C三个选项的对应关系都不准确,只有D选项中的匾额与建筑物能够对应,故正确答案为D。) 四、申论介绍 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 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要求能够理解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把握给定资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给定资料所涉及的观点、事实作出恰当的解释。 贯彻执行能力要求能够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 解决问题能力要求运用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具体问题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或办法。 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对事件、观点进行准确合理的说明、陈述或阐释。陕西公务员 | 事业单位招聘 | 大学生村官 | 卫生医疗 | 党政公选 | 军转干 | 政法干警考试国家公务员 | 选调生考试 | 教师考试 | 三支一扶 | 农信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