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提分训练史前时期含解析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055287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提分训练史前时期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考历史提分训练史前时期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考历史提分训练史前时期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考历史提分训练史前时期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提分训练史前时期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提分训练史前时期含解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史前时期一、选择题1.下列人类遗址中,对研究我国北方原始农耕文化帮助最大的是()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半坡遗址D.河姆渡遗址2.下列哪一现象不属于原始农业出现的重要标志?()A.农作物种植B.聚落C.城市的出现D.磨制工具3.“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这是孙中山对“人文初祖”黄帝的评价。与“平定蚩尤乱”有关的战役是()A.牧野之战B.涿鹿之战C.城濮之战D.巨鹿之战4.中国人习惯自称是“炎黄子孙”,如今炎黄子孙已经遍布海内外,“炎黄”指的是传说中我们中国历史上两位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那么以下不是“炎黄”二帝的贡献的是()A.尝百草发明医药B.发明宫室、

2、车马C.令下属官员发明了文字D.发明了铁制农具5.我国古代“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的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A.狩猎文明B.游牧文明C.农耕文明D.工业文明6.若以“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为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主要的证据来源应该是()A.神话传说B.史书记载C.学者推断D.考古发掘7.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下列内容与半坡居民相符的是()生活在黄河流域种植水稻住半地穴式房子制作彩陶A.B.C.D.8.一位同学绘制了一幅我国远古居民生活场景的想象画。其中与北京人相符的是()A.会用火烧烤食物B.种植水稻等农作物C.建造干栏式房屋D.饲养猪、狗等牲畜9

3、.生产工具是人类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下列早期生产工具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B.C.D.10.考古工作者在浙江发现距今约7000年的远古人类遗址。下面两幅图片所示文物是这个遗址中出土的炭化稻谷和猪纹陶器。据此判断,当时在这里生活的是()A.元谋人B.北京人C.河姆渡居民D.半坡居民11.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关于他们所生活的时代叙述不正确的是()A.依然处于原始社会状态B.农业和畜牧业开始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C.群婚,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D.家族长和氏族首领都是男性12.考古学家在北京人遗址发现四层面积较大且较厚的灰烬层。这一发现,可以佐证当时北京人的生产生活

4、状况是()A.种植水稻B.铸造青铜器C.烧制彩陶D.会使用火13.下列哪一叙述是学习研究历史最可靠的材料?()A.“女娲造人”的传说B.河姆渡考古出土的“稻谷”、“骨耜”C.电影建军大业D.小说三国演义14.北京人的发现:中国重要古人类遗址中记载:“对北京人地层中出土的植物孢粉的分析表明:榛子、胡、桃、榆等植物大量存在另外,还发现了石球,它们可作为砸击坚果的工具(遗址)共发现了五层面积较大、堆积较厚的灰烬”以上的考古发现不能证明北京人()A.会使用火B.依靠采集生活C.会人工取火D.会制造石器工具15.距今约六七千年前,以农耕为特征的氏族聚落已在中华大地星罗棋布。下列图片中,代表当时生产力水平

5、的生产工具是()A.骨耜B.铁农具C.曲辕犁D.筒车16.“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材料说明北京人()会制造石器会种植粟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A.B.C.D.17.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时节有一组唯美的镜头:禾苗在春雨中茁壮成长,夏日里稻花香四溢,秋收时饱满的稻穗“笑”弯了腰。此情此景,最早可能出现在下列哪一早期人类的劳作中()A.半坡人B.北京人C.元谋人D.河姆渡人18.“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材料说明北京人()会制造石器会种植粟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A.B.C.D.19.“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据考古发现,使用磨制石器、最早种植粟的是()A.北京人B.黄帝部落C.河姆渡居民D.半坡居民20.孙中山先生曾在一篇祭文中这样说道:“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孙先生这里赞扬的是()A.女娲B.炎帝C.黄帝D.大禹二、材料分析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