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唾液酸在恶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0552582 上传时间:2024-01-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清唾液酸在恶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血清唾液酸在恶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血清唾液酸在恶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血清唾液酸在恶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血清唾液酸在恶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血清唾液酸在恶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清唾液酸在恶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血清唾液酸在恶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血清唾液酸;恶性肿瘤;诊断价值 Thevalueofserumsalivainthediagnosisofmalignanttumor.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唾液酸水平对恶性肿瘤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酵素单一试剂法对50例健康人,155例恶性肿瘤患者,90例良性疾病患者血清唾液酸含量的统计分析。结果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唾液酸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良性疾病患者血清唾液酸含量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肿瘤患者治疗后病情稳定或好转者血清唾液酸含量明显下降,而恶化或死亡者血清唾液酸水平无变化或者有上升的趋势。结论血清中唾液酸检测在恶性肿

2、瘤诊断、普查、疗效评价、预后观察及区分良恶性肿瘤均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血清唾液酸;恶性肿瘤;诊断价值 唾液酸(Sialic,SA)本质是神经氨酸的乙酰化衍生物。存在于人体各种组织,主要是在细胞膜内,是真核细胞膜上糖旦白、糖脂的重要部分,参与机体的多种生理功能。在细胞的恶性转化时起着特殊的作用,其含量与恶性肿瘤细胞的增殖、转移、浸润、细胞粘附性降低、肿瘤抗原性及逃避宿主细胞的免疫监视等密切相关,是一种广泛有效的肿瘤标志物。测定血清SA的含量对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我们对50例正常人,155例恶性肿瘤患者和90例良性疾病患者血清SA的含量进行分析以及恶性肿瘤患者

3、治疗前、后的血清SA含量变化,探讨其对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分析结果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检测对象正常对照组为本院保健科体检均健康者50例,年龄2055岁。良性疾病组为经B超、X线、CT、实验室、病理检查排除恶性肿瘤,临床确诊为良性疾病患者,年龄为2270岁。其中肺TB18例,胃、十二指肠溃疡22例,肝硬化11例,慢性肝炎19例,子宫肌瘤15例,卵巢囊肿5例。恶性肿瘤组为经B超、CT、X线、病理、实验室和临床诊断为恶性肿瘤患者,年龄2971岁。其中肺癌35例;白血病23例;肝癌27例;肠癌(直肠、结肠)19例;胃癌15例;乳腺癌20例;其它恶性肿瘤16例(胰头癌2例、肾癌5例、肾上腺癌2例

4、、膀胱癌1例、卵巢癌3例、食道癌3例)。 1.2检测方法受检者当日晨空腹静脉血2ml,离心取血清备用。血清SA测定采用日本和光公司提供的试剂盒,由OLYM-PUSAU-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酵素单一试剂法检测,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1.3统计学方法血清SA含量以xs表示,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 2结果 2.1各组血清SA测定结果血清SA正常参考范围45.675.4mg/dl,规定SA>75.4mg/dl为阳性检出率,结果见表1。由表1可见良性疾病组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而各组恶性肿瘤血清SA含量和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表1各种疾病患者

5、血清SA含量(略) 2.2部分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前后血清SA的含量变化见表2。69例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后1个月内血清SA含量与术前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3个月SA含量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 表269例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前后血清SA含量变化(略) 注:与术前相比,P>0.05;*与术前相比,P<0.01。 2.3恶性肿瘤治疗前、后疗效和血清SA含量的关系临床症状和体征稳定或好转者,血清SA含量明显下降;而病情恶化或死亡者,血清SA含量仍然处于高水平甚至呈上升趋势,见表3。稳定或好转: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或好转,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肿瘤病灶缩小或消失,白血病骨髓像

6、好转。恶化或死亡:治疗后临床症状加重,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肿瘤病灶增大或转移,白血病骨髓像恶化。 表3 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后SA含量比较(略)注:治疗方法为手术、放疗、化疗或中药治疗。 3 讨论 3.1 SA又称N-乙酰神经氨酸(NANA)。作为细胞膜的一种重要组成成分,正常代谢时血清SA含量稳定,当正常细胞转化为恶性肿瘤细胞的过程中,细胞膜上糖脂合成增加及细胞膜上糖脂转化异常并更多地脱落或分泌入血,是导致肿瘤患者血清中SA含量增加的主要机制。SA在恶性肿瘤中诊断价值的研究,国内外不断有文献报道。以往临床上应用的肿瘤标志物如AFP、CEA、CA 125 、CA 50 ,仅应用于某种恶性肿瘤,在临

7、床上有一定的局限性。血清SA区别于其它肿瘤标志物的特点是适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诊断 1 。从我们测定的结果表明,恶性肿瘤组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血清SA含量在75.4mg/dl以上的居多,阳性率达70%80%,阳性率以肺癌、白血病、肝癌、肠癌相对较高,与文献 2 报道基本一致。良性疾病组同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阳性率仅为4.4%。这些都说明了SA和恶性肿瘤关系非常密切,在良恶性方面有较高的鉴别意义,是有临床诊断价值的。如能联合CEA、AFP、CA 125 、CA 50 等进行检测,可进一步地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更能准确地对肿瘤进行诊断和治疗,弥

8、补单一测定的漏诊和误诊。本文良性疾病组有4例假阳性,可能是由于产生非特异性蛋白质和糖类物质引起血清SA合成增加所致。另外在发热,急性炎症,妊娠等情况下SA也可升高 3 ,但经过对症治疗、结合临床表现、相应检查及动态观察一般不难与恶性肿瘤相区别。 3.2 血清SA检测对手术后病人动态观察也有一定的价值。恶性肿瘤患者术后1个月内SA含量与术前比较无差异(P>0.05),可能是由于手术应激反应引起血清粘蛋白升高而使SA 含量降低不够明显。术后3个月血清SA含量和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说明手术切除临床治愈后能使血清SA含量降低甚至达到正常范围。这一点表明了血清SA不仅是恶性

9、肿瘤辅助诊断的客观指标,还是监测手术治疗病程变化的可靠指标。 3.3 血清SA水平不随年龄和性别的变化,在不同类型的恶性肿瘤中表达不尽相同,但它与细胞间的粘着和聚集、接触抑制、细胞转化、恶性肿瘤的转移、复发和扩散有密切相关。本文结果表明,治疗前、后恶性肿瘤血清SA含量有所不同。有效的抗肿瘤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者血清SA含量明显下降或呈阴性,治疗过程中转移、复发以至病情恶化或住院期间死亡者血清SA含量没有变化反而有上升趋势,而且血清SA含量异常升高与肿瘤恶性程度呈成正比。Pated 4 报道在肿瘤复发患者中血清SA含量增高,即使临床无复发证据的亦增高。对已确诊为恶性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动态观

10、察血清SA水平变化可以预测和监测肿瘤的治疗效果,而且对疾病分期、肿瘤状况、转移范围、预后估计和病变有无复发均有重要意义 5 。 综上所述,血清SA虽然不是一项肿瘤诊断的特异性指标,但它可作为多种肿瘤诊断的过筛实验。更适用于大批人群健康筛查,以便对肿瘤患者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治疗。血清SA还可以作为肿瘤疗效观察指标,监测肿瘤的消长,估计预后,是否扩散、复发和转移。参考文献: 1王秀钦,刘晓兰.血清唾液酸测定对恶性肿瘤的诊治价值J.肿瘤防治研究,1994,24(5):337. 2周才一,刘嘉湘.血清唾液酸测定在肺癌等疾病中的初步应用J.肿瘤.1981,1(3):27. 3陈建仙,王能智,欧平.唾液酸测定在恶性肿瘤与良性疾病诊疗上应用J.福建医学,1995,17(3):146. 4Patel Ps,Raval GN,Raval RL,et al.Importance of plycoprotein in human cancerJ.Indian Biophys,1997,34:226229. 5毛志福,金化民.血清唾液酸的诊断作用与临床意义J.国外医学外科学会册,1995,22(4):2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