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0535604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初二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初二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初二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初二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二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人教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二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2、力产生的条件必须有两个物体。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 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 施力物体。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 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当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时,可以判断受到了力的作用。5、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表示。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 1。6、力的三要素力的

2、大小、方向、和作用点。7、力的表示法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 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二、弹力 1、 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2、塑性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 大小有关 4、力的测量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分类弹簧测力计、握力计。弹簧测力计、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读读数=挂钩受力。 、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

3、许超过它的量程。第 1 页 共 9 页三、重力重力的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1、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2、重力跟质量的比值是个定值,为 98。这个定值用表示,=98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其中=98 它表示质量为 1 的物 体所受的重力为 98。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面是 否水平。重力的作用点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只要 求写出两种生活中可能发生

4、的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落;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大气不会产生压强;第八章运动和力复习一、牛顿第一定律 1、伽利 略斜面实验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同一位置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开始沿着 平面运动的速度相同。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距离越远。 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伽科略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方法 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也称作理想化实验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2、牛顿第一定律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 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

5、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 动状态。第 2 页 共 9 页说明、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 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 律。、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 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指一个物体只能处于一种 状态,到底处于哪种状态,由原来的状态决定,原来静止就保持静止,原来运动就 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 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6、,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 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不需力来维持。3、惯性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 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4、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而惯性定律是物体 不受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人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 带来的危害,请就以上两点各举两例不要求解释。答利用跳远运动员的助跑;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骑自行车蹬几下后可 以让它滑行。防止小型客车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车辆行使要保持距离;包装玻璃制品要 垫上很

7、厚的泡沫塑料。对惯性的理解需注意的地方一切物体包括受力或不受力、运动或静止的所有固体、液体气体。 惯性是物体本身所固有的一种属性,不是一种力,所以说物体受到惯性或物体受到惯性力等,都是错误的。第 3 页 共 9 页要把牛顿第一定律和物体的惯性区别开来,前者揭示了物体不受外力时遵 循的运动规律,后者表明的是物体的属性。惯性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我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 惯性带来的危害,但并不是产生惯性或消灭惯性。同一个物体不论是静止还是运动、运动快还是运动慢,不论受力还是不受 力,都具有惯性,而且惯性大小是不变的。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而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 关

8、。3 在解释一些常见的惯性现象时,可以按以下来分析p作答确定研究对象。弄清研究对象原来处于什么样的运动状态。发生了什么样的情况变化。由于惯性研究对象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于是出现了什么现象。二、二力平衡 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2、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 条直线上概括二力平衡条件用八个字概括同体、等大、反向、共线 3、平衡力与相 互作用力比较相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相互力作用在不同物 体上是相同性质的力。1、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物体受力

9、条件物体运动状态说明力不是产生维持运动 的原因受非平衡力合力不为 0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6、应用应用二力平衡 条件解题要画出物体受力示意图。画图时注意先画重力然后看物体与那些物体接触,就可能受到这些物体的作用力第 4 页 共 9 页画图时还要考虑物体运动状态。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这两 个力平衡。力和运动的关系 1 不受力或受平衡力物体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2 受非 平衡力运动状态改变 7 运动状态改变,一定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且是不平衡的 力。8 有力作用在物体上,运动状态不一定改变。三、摩擦力 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

10、已发生相对运动 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2、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1 两物接触并挤压。2 接触面粗糙。3 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有时起阻力作 用,有时起动力作用。4、静摩擦力大小应通过受力分析p ,结合二力平衡求得 5、在相同条件 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6、滑动摩擦力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条件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 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 力的大小。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接 触面越粗糙滑动

11、摩擦力越大。该研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 关。实验还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运动速度大小等无关。 7、应用理论上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接触面变粗糙、变滚动为滑动。第 5 页 共 9 页理论上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 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练习火箭将飞船送入太空,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是化学能转化为机械 能。太空飞船在太空中遨游,它受力受力或不受力的作用,判断依据是飞船的运 动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飞船实验室中能使用的仪器是弹簧测力计、温度计、水银气压计、天平。

12、第九章压强复习一、固体的压力和压强 1、压力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 他力,则压力=物体的重力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重为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课本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 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 3、压强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公

13、式=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帕斯卡;牛顿米2。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一般=和受力面积受力面积要注意 两物体的接触部分。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 压强单位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4。第 6 页 共 9 页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04应用 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 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也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一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 4、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处理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 成

14、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容+液,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二、液体的压强 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测量压强计用途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3、液体压强的规律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 有压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 加而增大;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4、压强公式推导过程结合课本液柱体积=;质量= 液片受到的压力 = 液片受到的压强=液体压强公式= 说明、公式适用的条件为液体、公 式中物理量的单位为;3;、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 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的帕斯卡破桶实验充分说明这一点。、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图象 5、计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问题一般方 法首先确定压强=;其次确定压力=特殊情况压强对直柱形容器可先求用=压力作图法对直柱形容器=6、连通器定义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原理连通器里装一种液体 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