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制度3篇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053150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2.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制度3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3年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制度3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3年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制度3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3年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制度3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3年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制度3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制度3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制度3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制度3篇 书目 第1篇平安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第2篇港口区平安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第3篇港口平安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港口平安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第一条 为预防生产平安事故的发生,有效处置平安生产事故,最大限度地削减事故造成的损失,依据平安生产法,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本制度。 其次条 本制度所称的应急预案,系指平安生产事故预案。应急预案管理应根据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原则,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监督、指导应急预案的制定、培训、演练和宣扬教化等工作,协调相关应急预案的连接关系,对应急预案所涉及的资源和保障措施的落实状况

2、进行监督检查。 第三条 应急预案必需经制定单位组织论证和审查,并经实施应急预案有关单位认可,由制定单位发布,印送与应急预案实施有关的单位。 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应急预案的适用范围;(2)事故可能发生的地点和可能造成的后果;(3)事故应急救援的组织机构及其组成单位、组成人员、职责分工;(4)事故报告的程序、方式和内容;(5)发觉事故征兆或事故发生后应当实行的行动和措施;(6)事故应急救援(包括事故伤员救治)资源信息,包括队伍、装备、物资、专家等有关信息的状况;(7)事故报告及应急救援有关的详细通信联系方式;(8)相关的保障措施;(9)与相关应急预案的连接关系;(

3、10)应急预案管理的措施和要求。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报送上一级政府及其安监部门备案;政府各部门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报送同级人民政府及其安监部门备案。 第五条 生产经营单位所属各级单位都应当针对本单位可能发生的平安生产事故制定应急预案和有关作业岗位的应急措施。生产经营单位所属单位和部门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报经上一级管理单位审查。 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急化学品、烟花爆竹和民用爆破器材生产、经营、储运单位的应急预案,以及生产经营单位涉及重大危急源的应急预案,应当根据分级管理的原则报平安监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生产经营单位涉及辐射、城市公用事业、道路交通、火灾、铁路、民航、水上交通

4、、渔业船舶水上平安以及特种设备、电网平安等事故的应急预案,依据有关规定报有关部门备案,并根据分级管理的原则抄报平安监管部门。 第六条 应急预案制定单位应当对与实施应急预案有关的人员进行上岗前培训,使其熟识相关的职责、程序,对本单位其他人员和相关群众进行培训和宣扬教化,使其驾驭事故发生后应当实行的自救和救援行动;生产经营单位还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岗位应急措施的培训;应急预案所涉及的有关单位对应急预案中明确的与其相关的职责应当组织落实。 第七条 应急预案在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适用范围、条件,有关应急资源状况,以及与相关预案的连接关系等发生改变时,或发觉存在问题时,应当刚好修订。 第八条 应急预案

5、的演练与实施。各级人民政府应依据辖区内平安生产工作重点领域的详细状况和须要,组织开展应急预案的演练;高危行业、人员密集场所等生产经营单位,每年应组织一次应急预案演练,其他生产经营单位要结合各自平安生产工作的特点,开展针对性的应急预案演练工作。 一旦发生重特大生产平安事故或其他突发事务,应根据“分级、属地”的原则,马上启动应急预案。规范、快速、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种损失。 港口区平安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第一条 为预防生产平安事故的发生,有效处置平安生产事故,最大限度地削减事故造成的损失,依据平安生产法,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本制度。 其次条 本制度所称的应急预案,系指平安生

6、产事故预案。应急预案管理应根据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原则,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监督、指导应急预案的制定、培训、演练和宣扬教化等工作,协调相关应急预案的连接关系,对应急预案所涉及的资源和保障措施的落实状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三条 应急预案必需经制定单位组织论证和审查,并经实施应急预案有关单位认可,由制定单位发布,印送与应急预案实施有关的单位。 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应急预案的适用范围;(2)事故可能发生的地点和可能造成的后果;(3)事故应急救援的组织机构及其组成单位、组成人员、职责分工;(4)事故报告的程序、方式和内容;(5)发觉事故征

7、兆或事故发生后应当实行的行动和措施;(6)事故应急救援(包括事故伤员救治)资源信息,包括队伍、装备、物资、专家等有关信息的状况;(7)事故报告及应急救援有关的详细通信联系方式;(8)相关的保障措施;(9)与相关应急预案的连接关系;(10)应急预案管理的措施和要求。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报送上一级政府及其安监部门备案;政府各部门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报送同级人民政府及其安监部门备案。 第五条 生产经营单位所属各级单位都应当针对本单位可能发生的平安生产事故制定应急预案和有关作业岗位的应急措施。生产经营单位所属单位和部门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报经上一级管理单位审查。 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

8、急化学品、烟花爆竹和民用爆破器材生产、经营、储运单位的应急预案,以及生产经营单位涉及重大危急源的应急预案,应当根据分级管理的原则报平安监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生产经营单位涉及辐射、城市公用事业、道路交通、火灾、铁路、民航、水上交通、渔业船舶水上平安以及特种设备、电网平安等事故的应急预案,依据有关规定报有关部门备案,并根据分级管理的原则抄报平安监管部门。 第六条 应急预案制定单位应当对与实施应急预案有关的人员进行上岗前培训,使其熟识相关的职责、程序,对本单位其他人员和相关群众进行培训和宣扬教化,使其驾驭事故发生后应当实行的自救和救援行动;生产经营单位还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岗位应急措施的培训;应急

9、预案所涉及的有关单位对应急预案中明确的与其相关的职责应当组织落实。 第七条 应急预案在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适用范围、条件,有关应急资源状况,以及与相关预案的连接关系等发生改变时,或发觉存在问题时,应当刚好修订。 第八条 应急预案的演练与实施。各级人民政府应依据辖区内平安生产工作重点领域的详细状况和须要,组织开展应急预案的演练;高危行业、人员密集场所等生产经营单位,每年应组织一次应急预案演练,其他生产经营单位要结合各自平安生产工作的特点,开展针对性的应急预案演练工作。 一旦发生重特大生产平安事故或其他突发事务,应根据分级、属地的原则,马上启动应急预案。规范、快速、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最大

10、限度地降低各种损失。 平安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第一条 为预防生产平安事故的发生,有效处置平安生产事故,最大限度地削减事故造成的损失,依据平安生产法,结合本州实际,制定本制度。 其次条 本制度所称的应急预案,系指平安生产事故预案。应急预案管理应根据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原则,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监督、指导应急预案的制定、培训、演练和宣扬教化等工作,协调相关应急预案的连接关系,对应急预案所涉及的资源和保障措施的落实状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三条 应急预案必需经制定单位组织论证和审查,并经实施应急预案有关单位认可,由制定单位发布,印送与应急预案实施有关的单位。 生产经

11、营单位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应急预案的适用范围;(2)事故可能发生的地点和可能造成的后果;(3)事故应急救援的组织机构及其组成单位、组成人员、职责分工;()事故报告的程序、方式和内容;(5)发觉事故征兆或事故发生后应当实行的行动和措施;(6)事故应急救援(包括事故伤员救治)资源信息,包括队伍、装备、物资、专家等有关信息的状况;(7)事故报告及应急救援有关的详细通信联系方式;(8)相关的保障措施;(9)与相关应急预案的连接关系;(10)应急预案管理的措施和要求。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报送上一级政府及其安监部门备案;政府各部门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报送同级人民政府

12、及其安监部门备案。 第五条 生产经营单位所属各级单位都应当针对本单位可能发生的平安生产事故制定应急预案和有关作业岗位的应急措施。生产经营单位所属单位和部门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报经上一级管理单位审查。 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急化学品、烟花爆竹和民用爆破器材生产、经营、储运单位的应急预案,以及生产经营单位涉及重大危急源的应急预案,应当根据分级管理的原则报平安监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生产经营单位涉及辐射、城市公用事业、道路交通、火灾、铁路、民航、水上交通、渔业船舶水上平安以及特种设备、电网平安等事故的应急预案,依据有关规定报有关部门备案,并根据分级管理的原则抄报平安监管部门。 第六条 应急预案制定单

13、位应当对与实施应急预案有关的人员进行上岗前培训,使其熟识相关的职责、程序,对本单位其他人员和相关群众进行培训和宣扬教化,使其驾驭事故发生后应当实行的自救和救援行动;生产经营单位还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岗位应急措施的培训;应急预案所涉及的有关单位对应急预案中明确的与其相关的职责应当组织落实。 第七条 应急预案在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适用范围、条件,有关应急资源状况,以及与相关预案的连接关系等发生改变时,或发觉存在问题时,应当刚好修订。 第八条 应急预案的演练与实施。州、县人民政府应依据辖区内平安生产工作重点领域的详细状况和须要,组织开展应急预案的演练;高危行业、人员密集场所等生产经营单位,每年应组织一次应急预案演练,其他生产经营单位要结合各自平安生产工作的特点,开展针对性的应急预案演练工作。 一旦发生重特大生产平安事故或其他突发事务,应根据“分级、属地”的原则,马上启动应急预案。规范、快速、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种损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