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022山东青岛滨海学院教师招聘135人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0525277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123.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11月2022山东青岛滨海学院教师招聘135人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2022年11月2022山东青岛滨海学院教师招聘135人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2022年11月2022山东青岛滨海学院教师招聘135人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2022年11月2022山东青岛滨海学院教师招聘135人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2022年11月2022山东青岛滨海学院教师招聘135人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11月2022山东青岛滨海学院教师招聘135人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11月2022山东青岛滨海学院教师招聘135人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版(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22年11月2022山东青岛滨海学院教师招聘135人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卷I一.单选题(共70题)1.夜盲症是一种维生素缺乏症,可食用鱼肝油缓解,主要是缺乏_所致。A: 维生素AB: 维生素BC: 维生素CD: 维生素D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夜盲症俗称“雀蒙眼”,在夜间或光线昏暗的环境下视物不清,行动困难,称为夜盲症,由于饮食中缺乏维生素A或因某些消化系统疾病影响维生素A的吸收,致使视网膜杆状细胞没有合成视紫红质的原料而造成夜盲。故本题答案选A。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2.学前教育阶段可分为胎儿期、婴儿期

2、和幼儿期,这表明个体发展具有_A: 规律性B: 个别差异C: 阶段性D: 社会性 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个体发展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年龄特征都与其他阶段不同,表明了个体发展的阶段性。本题所属考点-学前教育原理3.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是_A: 爱岗敬业B: 依法执教C: 为人师表D: 热爱学生 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故选D。本题所属考点-小学综合素质4.利用图表、模型、幻灯片等进行直观教学被称为_。A: 实物直观B: 模像直观C: 语言直观D: 动作直观 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知识获

3、得的第一个环节,即对知识直观的几种直观方式的辨别与理解。【参考答案】B【名师点睛】直观是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学材料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从而形成对有关事物的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认识的加工过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三种直观方式,即实物直观、模像直观和言语直观。实物直观即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模像直观即通过对事物的模像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言语直观是在形象化的语言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语音、字形)的感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形式。本题中,图表、模型等都是事物的模拟性形象,因此图表、模型、幻灯片属模像直观。本题所属考点-知

4、识的学习5.面向全体学生,抓好每一个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体现了素质教育的_A: 整体性B: 基础性C: 内化性D: 综合性 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素质教育体现出如下三个重要特征:素质教育的整体性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动员学校、家庭和社会全方位力量创造相应条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素质教育的发展性是强调在具备良好基本素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能动性,实现学生的自我潜能开发和个性特长发展。素质教育的开放性具体到时间、空间以及渠道三个方面,通过整个体系的开放区别于应试教育的“封闭”,改变教育的惰性和保守性,从而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满足素质教育内容及范围的拓展。本题所

5、属考点-教育目的6.“产婆术”这一启发性教育方法的创造者是_A: 亚里士多德B: 苏格拉底C: 柏拉图D: 昆体良 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是一种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辩论的方法,为启发式教学奠定了基础。故选B。本题所属考点-教育基础7.某省政府办公厅以办公厅的名义发布一个有关该省食品安全卫生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对于此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 正确B: 错误,省政府办公厅是内部机构,不是行政主体,其无权行使公共管理职能C: 错误,其应以该省省长名义发布D: 错误,其应以该省政府名义发布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解析】省政府办公厅是内部机构,

6、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不能以自己的名义对外实施具体行政行为,此题中应经省长签署,以省政府的名义发布。故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8.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是_。A: 教育方针B: 教育目的C: 培养目标D: 教学目标 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目的的概念。考生需要明确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四者的概念及区别。教育方针是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思想,是总的教育方向,由教育性质和教育方向、教育目的、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和根本原则三部分组成;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培养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制定的某

7、一级或某一类学校或某一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故本题选B。9.在ExCe1 2003中,用户可以自定义序列,方法是_。A: 通过“工具”“自定义”命令B: 通过“插入”“自定义”命令C: 通过“数据”“自定义”命令D: 通过“编辑”“自定义”命令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 A【解析】在ExCe1 2003中,通过点击“工具”菜单中的“自定义”命令,即可以自定义序列。故选A。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0.下列情境中代表内在动机的情境是_。A: 语文课上小李做数学作业B: 王老师对张华的单词测验成绩表示满意C:

8、 校长在全校大会上宣布三好学生名单D: 陈英每天独自读几小时文学名著 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答案】D。解析:内在动机是指因学习活动本身的意义和价值所引起的动机。动机的满足在活动之内不在活动之外。A中小李可能怕完不成作业受批评而去做数学作业;B、C中的学生学习都是为了拿到奖励(教师的赞许和三好学生),这三种情况都是外在动机引起的,只有D项是对活动本身感兴趣,是内在动机。本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11.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我国民族成分最多的省份是_。A: 内蒙古自治区B: 云南C: 广西壮族自治区D:

9、青海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我国民族成分最多的是云南省,有25个少数民族,它们是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壮族、苗族、傈僳族、回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景颇族、藏族、布朗族、布依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蒙古族、水族、满族、独龙族。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2.1718世纪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解放的重要时期,中外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思想解放。关于这一时期的著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A: 洛克在其著作政府论中,首次提出了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思想B: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提出了人民主权、天赋人权的学说C: 顾炎武在其著作日知录中,萌发了

10、对君权的怀疑D: 黄宗羲在政治专著明夷待访录中提出了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的思想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A解析本题考查人文常识。洛克在其著作政府论中提出的是分权的思想,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思想是孟德斯鸠在其专著论法的精神中提出的。B、C、D三项说法均正确。本题是选非题,因此本题选择A项。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在什么时期开始用丝絮和麻纤维造纸?_A: 公元105年B: 东汉前期C: 东汉后期D: 西汉前期 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西汉时,劳动人民在实践中发明了造纸的方法,开始用丝絮和麻纤维造纸。故选 D本题所属考点-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

11、14.下列关于表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A: 表象是以生动具体的形象在头脑中出现的B: 表象是人们多次知觉的结果,表象具有概括性C: 表象表征事物的个别特征D: 人们可以在头脑中对表象进行操作 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表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的掌握。【参考答案】C【名师点睛】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这种表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在心理学中,表象是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通过操纵表象人类能够进行想象等活动。表象不是表征事物的个别特征,而是表征事物的大体轮廓和主要特征,具有概括性。15.在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享有_津

12、贴。A: 特殊岗位补助B: 生活补助C: 艰苦贫困地区补助D: 特殊奉献补助 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在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享有艰苦贫困地区补助津贴。16.对幼儿发展状况评估的目的是_A: 筛选、排队B: 教师反思性成长C: 提高保教质量D: 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 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对幼儿发展状况评估的目的是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本题所属考点-教育公共基础知识17.学生按政策就近入学,各校办学是有计划地按需进行,适龄者都可享有教育权利,校际之间不受竞争影响,体现了学校组织的哪一特征?_A:

13、 程序性B: 垄断性C: 非自愿性D: 公益性 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学校组织既具有一般的组织特征,如实体性、目的性、系统性和程序性;又具有自己独特的组织特征,如垄断性、非自愿性和公益性。学生就近入学体现了学校组织的垄断性。故选B。本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18.设计师设计、描绘城市规划的蓝图的过程属于_。A: 创造想象B: 再造想象C: 无意想象D: 空想 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创造想象是按照一定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 程。本题所属考点-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解19.对义务

14、教育中“义务”的理解,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_。A: 国家有开办学校、任用教师、提供教材等便利儿童人学的义务B: 儿童及少年在学龄期有入学接受教育的义务C: 家长有让子女入学接受教育的义务D: 学校有免费提供优质教育服务的义务 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义务教育概念的掌握。【参考答案】D【名师点睛】义务教育是以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基础教育。国家有斤办学校、任用教师、提供教材等便利儿童入学的义务;适龄儿童和青少年有接受教育的义务;家长有让子女入学接受教育的义务;学校有提供教育服务的义务。D项错在“免费”和“优质”两个词上,按我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对学生免学费和杂费,而不是全部,优质教育是学校教育应当承担的责任,也是学校教育所追求的目标,而并非义务。本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20.渗透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的口授身传生产、生活经验的现象,称之为_。A: 自然形态的教育B: 自我教育C: 家庭教育D: 社会教育 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渗透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的口授身传生产、生活经验的现象,称之为自然形态的教育。本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