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教学概论复习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0508644 上传时间:2023-09-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物理教学概论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学物理教学概论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学物理教学概论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学物理教学概论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学物理教学概论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物理教学概论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物理教学概论复习(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物理教学概论该门课程的学习内容:中学物理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物理教学过程的规律和原则;中学物理教学常用的模式、策略和方法;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物理教学的设计、实施和评价。中学物理教学的总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中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探究、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对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认识。物理学是观察、实验与理论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基础自然科学,充分体现了科学的本质特征。物理课程标准:尊重学生发展,面向全体学生;重视科学探究的作用,强调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的学习;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加强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教育;特

2、别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注重奠定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基础,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学习的自主性,特别是科学探究方法的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高中物理教学目标:1、 学习物理基础知识,掌握实验基本技能,发展对物理学本身及其与其它学科和经济、社会的关系。2、 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参加实践活动,培养科学探究能力。3、 深化认识和探究科学的积极情感体验,形成敢于坚持真理和勇于创新 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思维过程: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思维形式:概念、判断、推理创新思维的特点:新颖性、灵活性、综合性义务教育的课程内容:物质、

3、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必修一:运动的描述、相互作用、运动规律必修二:机械能和能源、抛体运动和圆周运动、经典力学3-1:电路、电场和磁场高中物理教学内容的特点:1、 知识范围广2、 知识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进一步加强3、 突出了物理学研究的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4、 与义务教育阶段提出的科学探究相比,高中物理对物理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具有更高一层的要求中学物理教学的4要素:教师、学生、物理世界、媒体教学原则:根据教育、教学目标,反映教学规律性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中学物理的教学原则:1、 科学性、教育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2、 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的原则3、 创设物理情景,突出观察、实验

4、、探究的原则4、 启发思考、交给方法的原则5、 联系生活、技术和社会实际的原则中学物理教学模式:启发-引导模式;自学-讨论模式;探究模式;合作学习模式;课题研究模式启发引导模式:激发动机引导观察启发思维练习运用巩固深化自学讨论模式:提出问题或明确主题指导自学讨论交流成果总结教学方法:讲授法、阅读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讲授法:综合性、发展性、多样性、补偿性科学性,适应学生认知发展的需要,语言要生动、现象、简明扼要,具有启发性,突出重点与其他方法相结合教学策略:概念转变策略、任务驱动策略、图示策略、分层教学策略教学资源: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能够用于是想教学目标的各种条件总和。物理教学资源的特点:

5、多样性、独特性、潜在性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优先性、经济性、开放性、针对性、个性教学设计原则:1、 理论指导与实践操作相统一的原则2、 整体设计与要素分析相结合的原则3、 规范性与创造性兼顾的原则4、 动态设计与静态设计并重的原则5、 教师与学生交互协调的原则教学设计的内容: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分析学生和教学环境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方法和策略教学媒体的开发与利用制定测评工具教学反思与修改教案形式:教学课题教学目标实验教具及媒体教学过程课后分析说课:说什么、怎么说、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说课的基本内容: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说过程、说实验物理实验教学的作用:1、 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2

6、、 创设生动的物理学习情境3、 发展学生能力,使学生掌握科学方法4、 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实验分类: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边学边实验、课外实验与制作演示实验作用:1、 引入课题,激发学生探究欲望2、 提供必要的感性素材,帮助学生建立概念和认识规律3、 进行观察和思维训练,巩固和运用物理知识4、 提供示范,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良好的实验作风学生分组实验:基本实验仪器训练性实验、测定实验、探究实验、验证性试验演示实验的教学要求:1、 要有明确目的2、 要明显、直观3、 要安全、可靠,确保成功4、 要有启发性演示实验的观察指导策略:1、明确观察目的,做好观察的思想准备2、从整体到局部,再

7、从局部到整体,理清观察思路3、纵横对比,把握事物特征物理概念的特点:1、 物理概念是观察与实验,思维与想象相结合的产物2、 大量的物理概念具有定量的特性3、 物理概念是不断发展的前概念:学生在正式学习物理知识之前,头脑中已存在着一定原有认识和该认识赖以形成的思维方式。前概念的特点:广泛性、顽固性、迁移性、共存性、情景性针对前概念的教学策略:1、 认知冲突策略2、 发展学生原有认识的策略基本概念:是物理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重点物理概念的教学要求:1、 明确建立概念的事实依据和研究方法2、 理解物理概念的内涵3、 了解物理概念的外延4、 了解概念与有关概念的区别、联系5、 学会应用概念物理概念

8、的教学方法:1、 创设学习物理概念的情景2、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建立物理概念3、 选择具体问题,运用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特点:1、 物理规律反映物质结构和物质运动中诸要素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2、 物理规律是观察与实验,思维与想象相结合的产物3、 物理规律具有近似性和局限性物理规律的教学要求:1、 明确物理规律所研究的主题,以及建立规律的事实依据和科学方法2、 理解物理规律的物理意义3、 明确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4、 明确物理规律与有关物理概念、物理规律之间的联系5、 学会运用物理规律说明、解释现象,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物理规律的教学过程:1、 创设物理情景,形成科学问题2、 实施科学探究,

9、促进知识建构3、 讨论物理规律,理解物理意义4、 应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物理练习在教学中的应用:1、 能够巩固和活化基础知识,深化和拓展物理知识2、 促进学生的技能、能力的发展3、 启发学生理解科学技术社会实际的关系问题4、 是教学评价的重要手段物理练习的形式:填空、选择练习思考问题练习计算问题练习推理论证练习实验设计练习拓展性物理练习:情景性练习和实践性练习解答物理计算题的策略:读审题目,创设物理情景分析物理过程和状态,建立物理模型选择物理规律,建立物理方程进行数学推演,解决物理问题讨论与反思练习教学的基本要求:1、 要有计划性、目的性和连贯性2、 要精心选编题目3、 要交给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材施教习题课的教学程序:1、 复习相关知识2、 教师示范或学生进行讨论3、 学生独立练习或合作学习4、 反思和总结物理复习的意义:1、 巩固知识,减少遗忘2、 系统整合知识,建立知识结构3、 总结过程与方法,提高学生能力复习的种类:平时复习、阶段复习、总复习物理复习的教学方法:1、 系统归纳总结的方法2、 练习复习法3、 实验复习的方法常用的差异量数:全距、平均差、标准差、相关物理测验的评价指标: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