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师用书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0500640 上传时间:2023-11-17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师用书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部编人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师用书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部编人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师用书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部编人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师用书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部编人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师用书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人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师用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师用书(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单元单元说明 本单元以大自然的秘密为主题,编排了古诗二首、雷雨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太空生活趣事多4篇课文。既有描写自然景观的古诗,也有描绘自然现象、介绍自然奥秘的短文和儿童诗。这些课文,语言生动,内容有趣,展示了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提取主要信息,了解课文内容。这是在延续前面能找出课文中的具体信息整合信息,作出推断要求的基础上,在阅读理解方面的进一步深化。本组课文的课后练习,雷雨要求学生说说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要求说说课文里写了哪几种天然的指南针,它们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太空生活趣事多要求学生说说太空生活有哪些有趣的事情。教学中,要着重

2、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取相关信息,了解课文的内容,从而达成教学目标,也为中高年级形成对文本内容的整体感知、初步概括的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教学本单元时还要关注联系生活经验,了解课文内容。如,古诗二首要求读诗句,想象画面;学习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能了解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在太空生活趣事多的学习中,通过日常生活和太空生活酌对比,感受太空生活的奇特有趣。这些都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获得感受和体验,使联系生活经验阅读逐渐成为一种能力。 本单元的课文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科学常识,要避免把语文课上成自然常识课。对科学常识不要做过深探究和拓展,要依据课文内容,紧扣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运用训练和语文能力的培养,

3、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逐渐产生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分类内容课时教学要点课文古诗二首21认识本单元44个生字,会写34个字。会写35个词语。2能说说诗句描绘的画面;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能拓展积累词语,抄写甸子。3读课文,能提取主要信息,说出雷雨前后景色的变化、天然的指南针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和太空生活中的趣事。4能背诵古诗二首雷雨。雷雨2-3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2太空生活趣事多2-3语文园地六识字加油站41认读有关场所名称的词语,学习利用场所名称识字,认识博、馆等8个生字。2能正确书写含、迎等容易多写或少写笔画的字,以及荡、满等结构易错

4、的字;能联系语境猜测词语的意思。 3能仿照例子,把自己对大自然的疑问写下来。4能展示如何参与建立和管理班级图书角,有喜欢读书的习惯。5能背诵古诗悯农。6自主阅读最大的书,感受川川的勤学好问,有了解大自然的兴趣。字词句运用写话展示台日积月累我爱阅读合计12-1415古诗二首 教材解析 本课有两首古诗,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七言绝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和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这两首古诗都是写景诗,艺术特色上有共同点。作者都着意对色彩进行描绘,给人强烈的画面感,并巧妙运用视线的游移来营造空间感,勾画出自然优美、开阔高远的意境,读来让人身临其境。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诗人早晨出门送别友人时即景起兴而作。作者先发

5、感叹,再写实景,虚实结合,表现手法独特。全诗语言浅近明白,生动描绘了六月西湖独有的美景,色彩明丽,意境开阔,由衷地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赞美之情。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这两句诗写六月西湖给诗人总的感受。诗人从议论人手,开篇即说到底是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其他时节相同,这仿佛是诗人的一声喝彩,一声赞叹,情意酣畅,不禁让人心驰神往。毕竟是终究、到底的意思,突出了六月西湖风光非同一般的独特性。四时在这里泛指其他时节。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两句诗对仗工整,具体描绘西湖六月毕竟不同的风景:满湖的莲叶清新碧绿,一望无垠,一直铺到水天相接的远方,荷花在XX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红艳。碧和红

6、突出色彩,对比强烈,碧荷红莲,相映成趣。接天既写出莲叶的一碧万顷,又渲染了天地的壮阔。无穷表现了绿的远阔,别样强调了红的明丽。 绝句是杜甫在XX浣花溪草堂闲居时所写。在此期间,诗人共写绝句4首,本诗是其中的第三首,描绘了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春色。同时,诗人舒畅愉悦的心情也蕴含于写景之中。整首诗对仗工整,朴实自然,一句一景,远近交错,动静结合,有声有色,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清新开阔的画卷。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这两句诗是一组对仗句,意思是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欢快地歌唱,一行白鹭飞向高远的蓝天。诗中一连用了黄、翠、白、青四个写颜色的词语,黄翠互衬、白青相映。鸣字让人感受到黄鹂歌声的婉

7、转动听,传达出欢快愉悦的心情。一行白鹭将视线从近处引向蓝天,引向高远处。这两句诗描绘出一幅色彩明丽、清新开阔的画面。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两句诗也由对仗句构成,意思是透过窗户看见西岭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外江面上停泊着即将驶往东吴的客船。含字十分贴切生动,表明诗人是在屋内远望西岭,西岭雪山被包含在窗框之中,像画框中镶嵌着一幅壮美雪山图。三国时期的孙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建立的政权,史称东吴,泛指现在XX、XX一带。千秋、万里都是虚数,千秋是千年的意思,指时间的恒久,万里指东吴到XX遥远的路程,给人广阔的空间感。 两首诗均以传统水墨画配图,可帮助学生想象画面、理解诗意。 第一幅图与晓出净慈

8、寺送林子方相配,画面中清波微漾,莲叶用浓绿晕染,姿态舒展,一派生命活力;荷花用淡墨勾形,点粉成色,尽显清雅高洁。碧荷红莲相互掩映,俯仰向背,错落有致,整幅画面烘染出夏日莲荷的郁郁生机。 第二幅和第三幅图分页显示,可视作一个画面,与绝句相配。近处,垂柳新绿,黄鹂双嬉。远端,春树荫深,草堂映绿,客船静泊,西岭披雪。蓝天碧云间,白鹭成行,翩然远飞。整幅图色彩绚丽,春意盎然,意境高远,诗画相融。教学目标 1认识晓、慈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行,会写湖、莲等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能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 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识字。 本课要求识记的11个

9、生字,后鼻音的字较多,有竞、映、鸣、岭,可以归类认读。另外要注意慈是平舌音。多音字行要根据字义来定音,在本课是行列之意,可组成杨柳成行单行双行等词语。 联系熟字比较识记。可进行平翘舌音的比较识读,如慈一池。也可进行边音和鼻音的比较识读,鹂和泥可组成黄鹂和黄泥进行对比。还可从字形上进行比较识读,如竟一境泊一拍。 偏旁归类识记。鹂和鸣都是鸟字旁,引导发现鸟字旁的字都与鸟有关,看到偏旁可以想到字义。 随文识记。在学生朗读古诗、大致理解意思的同时进行分散识记。如,学习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在板书诗题时,引导学生认读晓、慈,教师顺势解题。又如,在学习一行白鹭上青天时,顺势指导读好多音字行。还可结合诗意

10、组词识记。如春晓、毕竟、绝句、黄鹂、呜叫、停泊、山岭。 提供语境,巩固识记。可提供新的语境让学生认读识记,巩固生字的同时丰富词语积累。 晓:知晓 含:包含含泪 绝:绝对 毕:毕业 慈:慈爱仁慈 映:映山红放映 2写字。 本课要书写8个生字,5个上下结构的字,要注意区分好上下部分的宽窄关系。莲、荷、吴上窄下宽,穷、含上宽下窄。 吴和含都含有口字,口字在上部和下部时要写得小而扁,所以吴字上窄下宽,而含字上宽下窄。 含字和岭字作比较,含字上边是今,岭字右边是令,有点和无点,要细心分辨清楚。 本课还有3吟-左右结构的字湖、绝、岭,要注意左右部分的占位和高低关系。 本课8个字书写要点:湖 注意三部分的占

11、位,氵位置偏左,古字瘦长,在三部分中位置最高,月要窄,竖撇在竖中线右侧,和古有穿插关系。莲 下边的连字先写车,后写辶,辶点的收笔与车的短横平齐,捺要写得舒展,托住上面的车。穷 穴宝盖起笔的点写在竖中线上,第五笔是点不是捺。力字撇的起笔在竖中线上,要稍穿插进穴宝盖中。荷 何字右边的可,口要小,竖钩的起笔处不要写在横的末端。绝第四笔起笔要比兰起笔高。竖弯钩的底部低于兰底端。含人的撇、捺要舒展。第三笔点的收笔在竖中线上。口略扁。岭 山作偏旁时竖折要斜。右边令的起笔要高于山字旁,撇从竖中线上起笔,伸到山字旁右下角,第六笔点写在横中线上。吴 口写在上半格,略扁。天字第一横从横中线上起笔,第二横比第一横长

12、,撇和捺要写得舒展。 二、课文学习 1朗读指导。 这两首古诗都是七言绝句。朗读是学习诗歌的基本方式,要贯穿教学始终。应通过多层次的朗读,把古诗读正确,读出节奏和韵律,直至读出感受,最后在熟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背诵。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题字数较多,停顿不易把握,应在理解诗题意思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好停顿。绝句,又称截句、断句,四句一首,短小精粹。按照每句字数,绝甸可为五言绝句、六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前两句诗要读出赞叹的语气。毕竟要读得紧凑而有力度。不与表现了六月西湖的景色和其他时节不一样,是独有的美景,因此,要读得稍重,体会诗人由衷的赞美之情。 第三句诗要略带激昂的语调,边读边想象荷叶一碧万顷的壮

13、观景象。无穷应读得稍重一些。第四句诗要想象在XX映照下的荷花红得艳丽的画面,别样恰当重读。别样红因在诗尾,节奏应稍慢,红字可适当拖长渐弱,以表现出古诗起伏回环、委婉动听的音韵美。绝句要带着愉悦轻松的感情朗读。前两句诗朗读的节奏应欢快,表现喜悦心情。两个黄鹂可连读,两个,音要响亮,为全诗的朗读定下基调。翠突出柳树新绿,萌发生命的活力,要读得亮而脆。一行和白鹭之间的停顿不宜长。第二句诗的朗读要通过引导学生想象白鹭飞得高,飞得远,在天际自由飞翔、姿态优美的画面,上字语调要上扬。第三句诗中千秋应读得舒缓有力,以表现时间的久远。第四句诗中万里船要慢而稳,表现出东吴的遥远和深远的意境。 在指导过程中,老师

14、可以范读,也可播放录音,让学生在认真倾听、反复朗读中揣摩节奏韵律,悟出朗读方法,同时感受诗歌和谐的音韵美。 2理解运用。 教学这两首古诗应把握以下两点:一是应先让学生充分自读古诗,自主识字,做到读正确,再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法识记生字,这是教学的重点之一,也是学习古诗的基础,要在教学中认真落实。二是两首古诗都具有色彩美、结构美、韵律美、意境美等特点,应充分借助插图,诗画相融,帮助学生想象画面,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并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体会诗意,感悟古诗的意境和情趣。教学中不必对诗句做过多分析和鉴赏,要避免逐字串讲,不可统一解释诗的意思并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建议如下:首先应引导学生理解诗题。晓字可联系春晓来理解,是早晨的意思,然后出示净慈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