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490495267 上传时间:2024-05-1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年1月高一期末学习质量检测地理试题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写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一、选择题:本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2023年9月17日我国新的国之重器,墨子巡天望远镜正式开始光学“巡天”观测(收集可见光进行天文观测)。据报道该望远镜是目前北半球光学巡天能力最强的大视场望远镜。初次观测的对象选择距地球大约200万光年的仙女座星系。图为相关新闻报道截图。完成下面小题。1. 仙女座星系所处的天体系统是( )A. 地月系B. 太阳系C. 银河系D. 河外星系2. 下列对墨子巡天望远镜观测影响最大的是( )A. 太阳风B. 大气条件C. 纬度高低D. 交通条件3. 墨子巡天望远镜具有全球顶级的台址条件,最可能选址在( )A. 青海省B. 贵州省C. 安徽省D. 海南省【答案】1. D 2. B 3. A【解析】【1

3、题详解】由材料可知,仙女座星系距离地球约200万光年,位于银河系之外,属于河外星系,而地月系和太阳系都位于银河系中。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2题详解】墨子巡天望远镜通过收集可见光进行天文观测,而大气条件对光照影响明显,B正确;太阳风、纬度高低、交通条件基本都不会对可见光的稳定造成影响,ACD错误。故选B。【3题详解】青海省位于誉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海拔高,大气稀薄,且降水较少,大气透明度更好,利于进行光学观测,A正确。贵州省、安徽省、海南省均位于较湿润区,降水较多,对光照条件影响较大,排除BCD。故选A。【点睛】天体系统级别由高到低依次是可观测宇宙、银河系(河外星系)、太

4、阳系(其它恒星系统)、地月系(其它行星系统)。目前人类所能观测到的宇宙范围是可观测宇宙,它是最高级的天体系统。太阳射电流量(F107)是太阳10.7cm波长附近的辐射通量值,具有11年左右的周期,与太阳活动水平呈正相关。图为20092023年太阳10.7cm射电流量月均值。完成下面小题。4. 根据图文资料,下列说法最可信的是( )A. 2009年仅1个月就出现3个X级(最高级别)大耀斑B. 2014年较上年太阳活动水平更低,进入太阳活动低谷年C. 2019年太阳表面惊现巨大黑子,或导致全球电网瘫痪D. 2023年绚丽多姿!我国北方多地上演“极光秀”5. 2023年11月30日,中国气象局国家空

5、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发布大磁暴预警,下列天气指数受此影响明显的是( )洗车指数短波收听指数交通指数信鸽飞行指数穿衣指数北斗导航指数A. B. C. D. 【答案】4. D 5. B【解析】【4题详解】读图可知,太阳10.7cm射电流量月均值在2023年达到峰值,因其与太阳活动水平呈正相关,2023年太阳活动达到峰值,受太阳活动影响我国北方多地上演“极光秀”,D正确;2009年太阳10.7cm射电流量月均值处于较低值,太阳活动水平较低,且无法判断耀斑数量,A错误;2014年较上年太阳活动水平更高,B错误;2019年太阳10.7cm射电流量月均值处于较低值,太阳活动水平较低,C错误。故选D。【5题详

6、解】据材料可知,2023年11月30日出现大磁暴现象,太阳活动高峰值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大气层,会引起大气层扰动,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短波收听指数、北斗导航指数会受影响,正确;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会扰乱地球磁场,影响信鸽飞行,信鸽飞行指数会受影响,正确;洗车指数、穿衣指数主要受天气状况影响,错误;交通指数主要受人口、时间等因数影响,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当太阳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大气层,会引起大气层扰动,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出现短暂的中断;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会扰乱地球磁场 ,使

7、地球突然出现“磁暴”现象,导致罗盘指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如果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并与那里的稀薄大气相互碰撞,还会出现美丽的极光;近几十年的研究还表明,地球上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等。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的洪阿哈阿帕伊岛于2022年1月14日上午开始强烈火山喷发,致使大量火山灰夹杂CO2、SO2等气体喷发至高空20千米处,并引发较强海啸。图为此次海啸影响区域和到达时间图。完成下面小题。6. 一般火山喷发物质来源于( )A. 地壳B. 上地幔顶部C. 软流层D. 下地幔7. 火山喷发后的短期内,汤加及周边海域( )A. 航空安全降

8、低B. 生物数量增加C. 农业生产受益D. 海平面会上升8. 海啸预警主要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 遥感技术C.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D. 地理信息系统【答案】6. C 7. A 8. D【解析】【6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软流层一般被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C正确;地壳为莫霍界面以上部分,不是岩浆的发源地,A错误;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软流层主要位于上地幔上部,BD错误。故选C。【7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火山喷发后,大量火山灰夹杂CO2、SO2等气体喷发至高空20千米处,使得能见度降低,影响航空安全,A正确;火山喷发短期内会减少生物数量,B错误;火山灰遮蔽太阳辐射,喷发的

9、岩浆也可能破坏农作物,可能影响粮食生产,C错误;火山灰分布在局部区域的上空,可能造成局部地区气温的变化,但火山灰沉降后,对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影响不大,不能长期改变全球的增温趋势,海平面也不会上升,D错误。故选A。【8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地理信息系统主要是对地理数据进行管理、分析,灾害预警需要地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评估等功能,D正确,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全球球卫星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短报文通信能力,海啸预警不需要此功能,AC错误;遥感技术主要提供监测功能,B错误。故选D。【点睛】地表以下为地球的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地

10、表以上为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岩石圈由地壳及上地地幔顶部的固体岩石组成。岱崮地貌是海相沉积地层(上层是较硬石灰岩,下层是页岩)为基础,经过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顶平、身陡、麓缓的“崮”状地貌。其顶部平展开阔,峰巅周围峭壁如削,峭壁下面坡度由陡到缓,酷似一座座高山城堡。某校地理社团在某岱地貌区进行考查时发现,山上的石灰岩中含有莱德利基虫化石(三叶虫纲中出现较早的一类)。完成下面小题。9. 下列属于岱崮地貌景观的是( )A. B. C. D. 10. 该地一定处于海洋环境的地质时期是( )A. 寒武纪B. 二叠纪C. 侏罗纪D. 第四纪11. 岱崮地貌的形成过程为( )A. cab

11、dB. dacbC. dcabD. cdba【答案】9. A 10. A 11. D【解析】9题详解】由材料可知,岱崮地貌具有顶平、身陡、麓缓的特征,与A图中的景观一致,A正确。B图景观中的山地陡峭,不具备顶平的的特征,B错误。CD图中的景观,具备顶平顶平、身陡、麓缓的特征,但C图是风蚀地貌,D图是丹霞地貌,其组成岩层一般由河流相沉积岩或湖湘沉积岩,CD错误。故选A。【10题详解】由材料可知,山上的石灰岩中含有三叶虫纲化石,三叶虫是海洋生物,繁盛于古生代早期。寒武纪属于古生代早期,A正确。二叠纪属于古生代晚期,拥有两栖类动物,不一定是海洋环境,B错误。侏罗纪属于中生代,拥有爬行类、鸟类等动物和

12、裸子植被,不一定是海洋环境,C错误。第四纪属于新生代,拥有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不一定是海洋环境,D错误,故选A。【11题详解】岱崮地貌由石灰岩与页岩形成,属于沉积岩,形成过程的初期应为平整的岩石,即为c图;后期抬升出露海平面,然后受到长期的外力侵蚀,逐渐变得起伏不平,地势变低矮,最终形成一座座孤立的岱崮地貌形态,即其形成过程为cdba,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古生代早期主要包括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古生代晚期包括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中生代包括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新生代包括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宜兰县位于台湾省东北部的兰阳平原上,该平原沿海分布着南北长约23千米、高约10

13、米的连绵沙丘,被台湾俗谚称为“龟蛇把海口”。兰阳溪是兰阳平原的“生命之河”,因含沙量大,又被称为“宜兰浊水溪”。图为兰阳平原地理环境简图。完成下面小题。12. 有利于“龟蛇把海口”地貌形成的是( )A. 冰川沉积B. 流水侵蚀C. 风力堆积D. 风力侵蚀13. 兰阳溪形成“浊水溪”主要是因为( )三面环山、东面向海,地形起伏大秋冬之际,东北风影响降水多春季气温低,以强对流暴雨为主6月中旬到秋末多台风雨A. B. C. D. 【答案】12. C 13. B【解析】【12题详解】“龟蛇把海口”是条连绵的沙丘,沙源为周围山地的岩石风化物经过流水侵蚀搬运到达沿海地区的沙质沉积物和海浪搬运到海岸的泥沙;

14、图中玫瑰风向图显示该地东风盛行频率最高,然后在偏东风的搬运下在海岸地区堆积形成沿海沙丘。形成沙丘主要是堆积作用,而不是侵蚀作用,BD错误,C正确。冰川侵蚀发生在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而台湾省位于低纬地区,没有冰川分布,且沙丘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貌,A错误。故选C。【13题详解】浊水溪的“浊”形成主要是因为含沙量大,从地形和径流量两个方面分析。宜兰三面环山一面朝海,面向东敞开的地形,使其处在偏东风的迎风坡位置,多地形雨补给,径流量丰富,含沙量高,由题可知,此地地势起伏大,易被侵蚀,含沙量大,故正确,台湾冬半年受东北季风影响明显,东北风从海洋带来大量水汽,故秋冬多雨,河流径流量大,含沙量大,正确。

15、春季气温低,不易形成强对流天气,夏季地面气温高,气流上升容易形成强对流天气,错。夏秋多台风降水,据此宜兰全年多雨,浊水溪水量大且含沙量丰富,对。故选B。【点睛】沙丘的形成是由于挟沙气流在向前运动的过程中,当风力变小、搬运能力减弱,或是遇到障碍物时,沙尘会沉积下来,形成沙堆,即沙丘。沙丘属于风力沉积地貌,常见于海岸、河谷以及内陆较干旱的地区。华北某县于11月中旬对辖区内的行道树进行涂白工作,对引进的南方名贵花树用塑料薄膜进行了全方位包裹(左图),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简图。完成下面小题。14. 对行道树进行涂白可以预防树木冻裂,主要原因是( )A. 对树干起到保温作用B. 减小树干的昼夜温差C. 生石灰使得树干增温D. 涂白物质中含有水分15. 对引进的名贵南方花树用塑料薄膜全方位包裹,可以导致右图中( )A. a吸收增加B. b散失减少C. d散失减少D. e强度减小【答案】14. B 15. B【解析】【14题详解】将树木涂成白色并不能提高温度,不能起到保温作用,A错误。涂白后提高了对太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