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地理答题技巧与模板题型02 成因分析类题型(答题模版)(解析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490494484 上传时间:2024-05-1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高考地理答题技巧与模板题型02 成因分析类题型(答题模版)(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24年高考地理答题技巧与模板题型02 成因分析类题型(答题模版)(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24年高考地理答题技巧与模板题型02 成因分析类题型(答题模版)(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24年高考地理答题技巧与模板题型02 成因分析类题型(答题模版)(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24年高考地理答题技巧与模板题型02 成因分析类题型(答题模版)(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年高考地理答题技巧与模板题型02 成因分析类题型(答题模版)(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高考地理答题技巧与模板题型02 成因分析类题型(答题模版)(解析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2 成因分析类题型题型特点考查方向常见设问形式分析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的成因。此类题目可分为自然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的成因、人文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的成因。自然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是纯自然原因形成的,而人文地理物或地理现象都是自然与人为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一般以描述典型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的图文材料为载体,通对图表或材料的分析、提取加工,考查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的形成过程、影响因素、环境背景特点等1.分析(简析)xx地理事物的成因;2.分析(简析)形成xx地理事物的自然原因;3.分析(简析)形成xx地理事物的人为(社会、经济)原因;4.从xx角度,分析(简析)xx地理事物的原因;一、答题技巧第一步:判断问

2、题性质1.根据图文材料和设问,判断问题性质是自然类问题、人文类问题,还是综合性问题;2.根据设问关键词,确定要求是强调简要分析、详细分析、只突出影响因素,还是注重过程环节第二步:分析角度1.自然原因:一般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矿产、洋流、海陆轮廓、板块运动等方面来分析;2.人为原因:一般从历史条件、人口、工农业、城市、交通工程建设、市场、政策、科技、军事、宗教等方面来分析第三步:组织语言把握关键词,用描述性的地理术语准确表达主体地理事物形成中,各种影响因素的特点或变化。例如,分析河流含沙量大的原因:流域为xx气候,多暴雨;地势起伏大河流流速快;植被破坏,水土流

3、失严重等分析语言要针对主体,专业、有选择性(只分析与设问方向一致的影响),正确表达影响因素的特点二、模板构建【模板一】气候方面成因分析答题模板原因分析气候成因纬度位置(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海陆位置;地形因素;洋流因素;下垫面(水文、植被);人类活动我国南北温差大的原因我国纬度跨度大,冬季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我国越往南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昼越长,因此越往南得到的太阳辐射越多,气温较高;而北方冬季太阳高度低,日照时间短,获得热量少,加之离冬季风源地近,受冬季风的影响较大。一些特殊气候、自然带的成因1、智利沙漠南北狭长的原因: 安第斯山直逼西海岸,使热带沙漠气候难以向东扩展; 受秘

4、鲁寒流影响,使热带沙漠气候向北延伸。2、东非高原热带草原气候形成的原因:地势较高,气温低,对流弱,降水少,不具备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气温和降水条件。3、拉丁美洲气候湿热的原因:位于赤道两侧,周围海洋广阔。4、安第斯山南段东西两侧景观差异原因: 受安第斯山影响,山地东、西两侧降水差异较大。5、非洲缺失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原因:非洲同纬度是海洋(即非洲是热带大陆,没有温带地区)。6、南半球缺失针叶林带和苔原带的原因:南半球同纬度是海洋(即南半球没有亚寒带大陆分布)。7、同在北回归线附近,却出现了非洲的热带沙漠气候、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我国东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等气候原因是:北非受副热带高压及来自大陆内部的

5、信风影响,全年炎热干燥。南亚受热带季风影响,我国东南部受亚热带季风影响。雾、霜成因1.水汽充足,湿度大(河流、湖泊、水库附近); 2.地形(河谷、低洼地、山坳里,风力小);3.大气层稳定(如逆温),风力小 4.冷却(秋冬春的晴天清晨气温最低,雾最浓)全球变暖的原因自然原因:地球处于温暖期人为原因:排放多:人口增多,工农业交通发燃烧化石能源,排放温室气体吸收少:破坏森林和植被台风的成因足够广阔的热带洋面;地转偏向力;【模板二】地貌方面成因分析一般地貌成因1.内力作用:地壳运动(板块碰撞挤压或张裂,断裂下陷)、岩浆活动、变质作用2.外力(流水、风力、海水、冰川)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

6、岩矿物富集的原因1.地壳作用:板块交界处碰撞抬升; 岩浆喷出带出埋藏于地下的矿石 变质作用成矿2.风化侵蚀表层土壤,导致矿石裸露3.流水搬运作用,堆积矿物于河漫滩或河湖水体中4.大风,强日照,导致水体蒸发,水底矿物裸露雅丹地貌的成因湖泊沉积地层,地壳抬升,产生裂隙,在荒漠中强大的定向风的吹蚀或流水的侵蚀形成沟槽与垄脊相间分布的地貌丹霞地貌的成因红色砂岩地层,经地壳抬升,流水侵蚀和重力作用下形成丹霞地貌河谷阶地的成因在原本河漫滩或谷底平原的基础上,地壳抬升,河床的下切作用,使河床加深,水位下降,两岸的河漫滩高于洪水位而形成的阶地。一条经历长期发展过程的河流,多次地壳抬升,两岸常出现多级阶地江心洲

7、的成因河床底部泥沙淤积形成浅滩,枯水期露出水面形成心滩,心滩经历多次洪水期淤积超过水面成江心洲。分布:河流由窄展宽处河曲截弯取直处两江交汇处等三角洲冲积扇的成因在河流入海(湖)时,由于水下坡度平缓,加上海(湖)水的顶托作用,河水流速减慢所携带泥沙大量沉积形成三角洲冲积扇洪积扇的成因季节性的洪水或河流流出谷口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搬运能力降低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在山麓地带堆积下来形成洪积扇或冲积扇连接形成洪积冲积平原沙丘的成因风携带的沙粒遇到地形或植被阻挡,风速降低,沙粒沉积形成新月形沙丘(固定、流动)或沙垄冰川侵蚀地貌的成因冰斗:围椅状凹地,三面岩壁陡峭,底部较平缓。角峰:金

8、字塔形尖峰,周围有冰斗发育,孤立而尖锐。刃脊:冰斗扩大,相邻冰斗之间的山脊形成刀刃状。冰川槽谷(U形谷):冰川刨蚀形成开阔的U形谷地。冰蚀湖:冰川刨蚀作用形成洼地,积水而成的湖泊。峡湾:气候变暖,冰川消退,被海水淹没的冰川槽谷海岸线后退的原因1.上游修建水库大坝或植树造林,输沙量减少2.海水风暴潮频发,海浪侵蚀严重3.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地壳运动。各类岛屿的成因1.大陆岛:地壳运动使部分陆地与大陆分离成的岛屿。2.火山岛:海底火山喷发、岩浆堆积露出水面形成的。3.珊瑚岛:热带浅海区的珊瑚遗体堆积成的岛屿。4.冲积岛:河流入海(湖)口,河流泥沙堆积成的岛屿。【模板三】水文方面成因分析沼泽成因降

9、水或河流:降水多,或者河流多,河流有凌汛,河水泛滥漫溢。气候: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地形:地势低平,地下水位高,排水不畅;土层:冻土层广泛发育,不利地表水下渗;亚马逊河水量大的原因 地处赤道附近,受赤道低压影响,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降水丰沛) 平原地形及北西南三面高、向东敞开的地形地势,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将大西洋水汽带入 水汽进入内陆后,受高原、山地的抬升,多地形雨 流域面积广,地表水从三面向亚马孙河汇集.各类湖泊的成因1.构造湖:地壳运动形成褶皱湖和断层湖(坡陡、水深、狭长)2.火山口湖:死火山口积水成湖(呈圆形,面积小而深度大)3.堰塞湖:河流被外来物质堵塞而形成的湖泊。4.海迹湖:

10、原为海域的一部分,因泥沙淤积而与海洋分开。5.牛轭湖:“S”形河道被自然截弯取直,废弃后成湖泊。6.冰蚀湖: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湖泊(北美五大湖)7.风蚀湖:经风长期吹蚀形成的风蚀洼地积水成湖。8.冻融湖:地表冻胀和融化塌陷形成洼地,积水成湖。咸水湖的成因1.内陆河流的终点。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地势平坦,排水不畅,缺少河流流出,排盐能力弱,径流携带盐分不断汇入积累,盐度不断增加,逐渐变成咸水湖,最终形成盐湖。2.海水倒灌或者是海迹湖(古代海洋的遗迹)。内陆湖(如咸海)面积萎缩的原因自然原因:气候干旱,蒸发旺盛;全球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大人为原因:人口增加,工业发展,用水量大增;农业大量引水灌溉,导

11、致流入湖泊的水量减少。外流湖面积缩小的原因河流携带的泥沙淤积1.毁林开荒,水土流失,泥沙入湖沉积2.围湖造田3.主要原因:人口增加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a、水系特征: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河道弯曲(荆江河段);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地势低洼(海河、珠江)。b、水文特征:夏季多暴雨,河水陡涨。c、气候特征: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如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副高强:南旱北涝;副高弱:南涝北旱);台风的影响;厄尔尼若现象等。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围湖造田,湖泊调节能力减弱;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设(渭河流域)等人为因素都会引发洪涝灾害【模板四】生态环境问题

12、成因类分析答题模板自然原因分析人为原因分析土地荒漠化的成因气候干旱,多沙质沉积物,多大风;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根本:人口增多)大气污染的原因自然原因:植被稀少;气候干燥,风沙严重;地形封闭(如山谷),或出现逆温现象,不利于污染扩散;人为原因:矿石燃料大量燃烧导致污染气体剧增;人口素质低,环保意识薄弱,防御措施不力;经济技术落后,净化能力差水污染的原因水域封闭,水流缓慢,水体自净能力低;风力弱,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气温高工业废水不达标排放;农业废水(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生活污水;我国华北平原水资源不足的原因年降水量较少,河流径流量少;降水的变率大;水污染较严重。人口众多,工农业发

13、达,水资源需求量大;水资源利用率较低。渤海水污染严重的原因较封闭海域,海水与外洋交换少;面积小,海水浅,水量较小,净化能力弱环渤海地区人口、城市众多,工农业发达,排入渤海的废水等废弃物多;海上石油生产和海洋运输造成油类等污染物的泄漏。某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 山区面积广大,地势陡峭;暴雨集中; 地壳运动强烈,山体中断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对植被的破坏黄河断流的原因1.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冬春季节降水少,入河水量少。2.下游是地上河,没有支流汇入,也几乎没有地下水补充。3.北方天气干燥、风大,蒸发量大。1.上、中游沿岸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灌溉用水多。2.上、中游植被破坏,涵养水

14、源能力降低,旱季入河地下水减少。3.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水资源浪费严重。水土流失的原因1.气候(降水变率大、降水集中、多暴雨,冲刷能力强);2.地形(地形坡度大、流速快、冲刷强度大);3.土质;(疏松)土层薄,垂直节理,抗侵蚀能力弱。4.植被(植被覆盖率低,消减地表径流能力弱)破坏植被(乱砍乱伐;陡坡开荒、修路;采矿)【模板五】人文方面成因分析答题模板原因分析人口迁移的原因自然因素:气候、地形、水、土壤、矿产、自然灾害等。社会经济因素:经济、交通通信、文化教育、婚姻家庭宗教等。政治因素:国家政策、战争、政治变革。其他因素:开发早晚、大型工程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及转移。我国东南沿海人口稠密的原因地

15、形平坦,水源充足,气候适宜,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达,历史上对外开放早逆城市的原因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私家车或公共交通完善。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农作物品质高的原因1.多晴天,光照充足,利于光合作用。2.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质积累。3.一年一熟,农作物生长期长。4.环境优美污染小,水源洁净,水质好5.土壤肥沃,化肥使用少6.病虫害少,农药使用少工业分散的原因1.充分发挥各地方区位优势,寻找最优区位。2.原地区工业企业过度饱和,地价、工资上涨,资源紧张。3.产品“轻、薄、短、小”,便于航空运输;4.接近市场、原料产地、劳动力丰富、土地租金较低的地区。5.交通条件改善,可以减少市场交易费用,降低生产成本。1(气象灾害的成因)(2023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