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中医学部分综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0494374 上传时间:2023-12-21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79.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中医学部分综合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中药中医学部分综合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中药中医学部分综合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中药中医学部分综合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中药中医学部分综合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中医学部分综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中医学部分综合(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去火的方法上火,是中医的常用名词。当身体出现了口干舌燥、咽喉肿痛、两眼红赤、鼻腔热燥以及流鼻血、牙痛、溃疡等症状时,中医就认为是“上火”了。火又分为实火、虚火、上焦火、中焦火、下焦火、肝火、心火、肺火、胃火等。 上火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因为吃了葱、姜、蒜、辣椒等辛辣之品,或过多食用了羊肉、狗肉;有的是因为受凉、伤风后导致发热、口舌生疮;有的则是因为缺乏睡眠或情绪过于激动引发内热大;也有久病之人阴虚火旺,吃一点鱼、虾都会上火等等。 下面介绍几种简单的去火方法:一、根据上火的部位来治疗 眼睛上火 “肝开窍于目”,

2、眼睛发红、发涩、发花或分泌物多都代表肝火旺。当然也有人并不表现在眼睛上,而是出现口干、脾气暴躁、失眠的症状,女性还会有乳房胀痛的情况。去肝火的具体方法如下: 刮痧:在双侧腋下至腰的部位涂上润滑油(食用油也可以),用刮痧板从上往下刮200300下,最好能出痧。 鼻子上火 “肺开窍于鼻”,与咽喉、气管相连。当出现鼻腔燥热、生疮、流脓鼻涕、流鼻血以及咽喉肿痛、胸闷、燥咳、咳脓痰等,都代表肺内有火。去肺火的具体方法如下: 食疗:煮萝卜水、梨水或荸荠水喝。 刮痧:在颈椎向下至肩胛处刮50100下;或刮胳膊上的肺经,从肘内关节的外侧一直到大鱼际处,两边各刮50100下。 舌痛或舌上溃疡 “心开窍于舌”,舌

3、上生溃疡多数是心火旺,有的还会出现心烦、急躁、胸闷、心慌、睡眠不佳等症状。治疗心火旺的具体方法如下: 食疗:将苦瓜切片煮水喝或用莲子芯泡茶。只能喝12天。 刮痧:在两边手肘部中间的心包经部位涂上润滑油,再用力拍打出痧。 嘴唇或口腔溃疡 这些溃疡与胃火有关,有的还会伴有口臭、牙龈肿痛、大便干结等症。 食疗:许多大寒的食物,如西瓜、香蕉、柿子等能去胃火。还可以将药店买来的鸡内金加工成细粉状,饭前30分钟吃小半勺,能开胃、消食、化淤、去胃火。 刮痧:刮小腿外侧的胃经,从足三里一直刮到解溪穴,两条腿各50下,能降胃火。 二、根据火的虚与实来治疗 首先,判断自己是实火还是虚火: 1、看舌质、舌苔:舌质发

4、红,舌苔少或舌苔发黄的为实火。舌质淡、舌苔白的为虚火;舌质淡、舌苔白,而舌尖发红的为心火旺,仍为虚火;舌质淡、舌苔白,而舌边发红的为肝火旺,也是虚火。2、看小便:小便颜色黄、气味重,同时舌质红,是实火;小便颜色淡、清,说明体内有寒,是虚火。 3、看大便:大便干结、舌质红的为实火;大便干结、舌质淡、舌苔白的仍为虚火;大便稀软或腹泻,说明体内有寒,是虚火。4、看发热时的症状:当体温超过37.5度时,如果全身燥热、口渴,手脚也不发凉,是内热大,为实火;如果身体忽冷忽热,手脚冰冷,又不想喝水是体内有寒,为虚火。5、摸手脚的温度只要是有上火的症状了,而手脚却是发凉的,都是“虚火”。 因此,当感觉身体热、

5、燥的时候,对照以上五点,就知道自己是实火还是虚火了。虚火的治疗方法。1、舌苔淡而又有前面所讲的上火症状时,先用前面所说的方法处理再运用食疗补血,多吃固元膏、当归粉、鳝鱼等,不要吃补气的食物以及辛辣上火的食物。 2、舌苔发白,同时又有前面所讲的各种上火症状,说明体内寒重造成了经络淤堵,这时最好用多根艾条熏全身,或用艾叶水泡脚。连泡两天,虚火就会明显消退。之后同样要注意补血,不要再吃寒凉性质的食物。 3、疏通经络是最好的泻火方法如果能坚持每天转腰或用背部撞墙半小时,坚持常年温水泡脚,各种实火、虚火的症状就都会慢慢消失。而且补血和疏通经络同步进行就能彻底去火了。 胃药之王 “胃气”是饮食和消化能力,

6、临床治疗的常见肠胃病:食欲不振、挑食、便溏、泄泻、便秘等。六腑跟接纳饮食、运化水谷有关,胃受纳水谷,胆输出胆汁帮助消化,大肠和小肠负责消化,膀胱负责排泄和输布水液。所以要六腑通力合作,才算有胃气. 足三里是治疗六腑一切疾病的灵丹。平时灸,用艾条烤,每次15分钟,一段时间以后,身体健康状况,必定有大改观。足三里是胃经的下合穴,下合穴作用强大、疗效迅速,另外在这个穴上有一条条支脉直达胃腑,所以按摩或艾灸足三里,是养生治病的捷径。中脘 调理脾胃的大药,不仅能治各种胃病,还能治胃的“未病 ”。中脘位于肚脐正上方一横掌处,是胃气聚集之处,所以凡一切消化系统的疾病,包括胃胀、胃痛消化不良、食滞、呕吐、食欲

7、不振等问题,都可经常按摩或者艾灸此穴,肠胃自然畅通无阻,水谷运化轻松自如。饮食不节,饥饱失常,冷热不适,情绪波动,都可能影响胃的功能,导致胃病,如胃痛、胃胀、食欲不振、食欲欲失常、呕吐等,最主要的就是胃痛。不管急性还是慢性,不管寒热、虚实,取足三里按压,肯定有效果,当然“必要的时候,还需其他穴位或其他方法的辅助:慢性胃痛,双足三里、胃肠点、中脘,共5个点。足三里和胃肠点每天每处以手指按揉8分钟,中脘以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并拢按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揉,按揉中脘,体内会有痛感,这正是胃里积食和气血阻滞之处,需要我们慢慢把它揉开,促进胃的自我修复。如果再配上捏脊,效果更好。 慢性病就要慢慢治,贵在每天坚持

8、。足三里,上中下一起理 所有穴位中,最著名的是足三里。经常按压或者艾灸,可以调和肠胃、强身健体、益寿延年。“肚腹三里留。”凡是肚子、腹部的病痛,足三里都管用。足三里可以写作“足三理”,理上、理中、理下:胃在腹上部,胃胀、胃脘痛就要“理上”,按足三里时要同时往上方使劲;腹正中 出现不适就要“理中”,只用往内按就行;小腹在腹的下部,小腹痛按足三里时要往下方使劲,这叫“理下”。我们在用足三里保健时,可以根据己的体质和健康状况调整手法:如果胃不好,或有头颈心肺系症状,可往上方按;如果有小腹不适,乃至有便秘或泌尿生殖系统的症状,可以往下按。其他的穴位也有这样的规律,所以当我们按压一个穴位不起作用时,可以

9、试试换一种手法,换一个方向。急性胃痛的大药叫至阳急性胃痛来得快,治疗急性胃痛,有个一用就灵的点:快胃点 在脊椎上,至阳或灵台穴位置,也可能在两穴之间,因人而异,需视压痛点而定。按压这个快胃点,对治疗急急性胃痉胃痛有特效,短则3 5秒钟,长则3-5分钟,立即止痛。至阳在第七节胸椎棘突下凹陷中,灵台在第六节胸椎棘突下凹陷中。“胃和心之间有一条支脉连着,很多急性胃痛都是由于这条支脉气血不通,通过按压位于至阳和灵台之间的快胃点,能够迅速打通这条支脉。 公孙、尺胃、脐胃 治疗胃痛、胃下垂、胃溃疡公孙在脚部,正是足部胃的反射区。尺胃在肺经上,位于太渊与尺泽连线的中点,即孔最下一寸,凡是胃痛或有慢性胃病的人

10、,此处有压痛,甚至能找到一个条索状的压痛物,这正是人体生长在胳膊上的洽胃病大药。脐胃在肚脐左上方的半寸到一寸处。是用来使人体气血畅达、内外通达的,如果配合人体其他穴位进行按压,治疗胃系统病症比诸多药物都好。别拿胃痛不当事,胃痛要身心共治心和胃密切关联,胃经有一条经别直接上通于心,心胃相通。所以出现胃心痛的时候,要胃心同时治。最常用的穴是内关和至阳、灵台。内关在心包经,腕上2寸左右。以此穴为中心,沿心包经上下找出最有酸胀或疼痛的点按揉一会。至阳、灵台分别在第七节、第六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只要以这两个穴为参照点,在脊柱上下找到压痛最厉害的那一点就是胃痛的时候,按揉内关或者灵台或至阳,如果感觉疼痛消失

11、或有所减轻,那说明这个胃痛是“心胃痛”,得非常小心了。因为心、胃间有这一特殊经别连着,所以 胃的健康也直接影响心智和神明:胃疼的人精神萎靡是心阳受扰;暴饮暴食的人头脑迟钝,记忆力衰退;很多人失眠,也是因为晚餐过量,肠胃不和。所以古人说“胃不和则卧不安”。欲得长生,肠中常清便秘的病因有很多种,但一般都跟体弱气虚有关。如果人体正气不足,就无法推动食物在小肠、大肠里正常运动。所以,治疗便秘,首先要恢复人的正气,调畅人体的代谢功能,捏脊和压脐是很好的办法。另外,严重的便秘是因为腹内滞留的垃圾圾太多,光靠内力还不能运走,所以要通过摩腹,把肚子里的淤滞揉开。捏脊、压脐和摩腹,是治疗一切便秘的基础。此外,耳

12、朵上 皮质下和便秘点,外加交感点、大肠点、直肠下段和脾点。手上取支沟穴(它在外关穴下一寸左右)耳朵上的便秘点治便秘效果非常好。老人便秘很常见,但现在中青年的便秘患者也越来越多了。这主要是由于饮食无规律,而且大量吃肉,助长了体内的湿热之气,以致造成大肠淤阻。中青年患者的便秘,在左脚脚底的脚跟正前方会有一个明显的压痛点,这就是直肠点,从这一点往肛门点推,共推3分钟,再按揉天枢、大横穴各3分钟,外加顺时针方向摩腹3分钟。如果便秘同时伴随食欲减退,加揉足三里3分钟;如果便秘时还出现心绞痛、胸闷等,加揉内关3分钟。养生保健-几种保健穴位介绍颈椎、腰椎有病,后溪穴 百用百灵 以前颈椎病是40岁之后的专利,

13、但现在20-30岁的颈椎病患者到处都是。原因:伏案久了,压力大了,自己不懂得调理; 阳气不足,未老先衰,这是当今多数人面临的一个严重的问题;上体前倾,颈椎紧张。首先压抑了督脉,也就是压抑了全身的阳气,久而久之整个脊柱容易变弯,精神也变差了。人的精神,不是被脑力劳动所消耗掉的,而是被错误的姿势消耗掉的。后溪小肠经的穴,手握拳,掌指关节后横纹尽头。这是奇经八脉的交会穴,通督脉,能泻心火、壮阳气、调颈椎、利眼目、正脊柱。 临床上,颈椎,腰椎,眼病都管用,效果非常明显,可以调整长期伏案对身体的不利影响,只要坚持,百用百灵。具体做法:滚揉后溪穴把双手后溪穴的部位放在桌沿上,轻松地来回滚动。 每次3-5钟

14、,每小时一次就足够了。每天坚持做,腰椎、颈椎轻松挺直,同时会发现眼睛也比以前好了。承山配肩井,治疗腰酸腿疼效果好现代人健康的最大顽症湿气。承山是祛除 湿气最好的穴位,效果与薏米红豆粥异曲同工。承山在膀胱经上,膀胱经主人体一身之阳气。 承山是全身承受压力最多的筋,骨,肉的集结处,也是人体阳气最盛的经脉枢纽,所以它能振奋膀胱经阳气,排出人体湿气。承山穴按上去会非常的酸痛,我们开始只能轻轻地按、揉,以感觉到酸胀微痛为宜,慢慢地可以加重手法。“踮脚保健康” 减缓疲劳,除寒湿 脚跟稍稍抬起,重心落在脚掌前2/3处,也就是涌泉穴上; 受力部位偏于两腿前外侧和小腿肚子. 两腿前外侧受力,鼓动了多气多血的足阳

15、明胃经,能促进人体气血的通畅; 腿肚子受力,正是作用于承山穴。练习一段时间,小腿会变得结实, 全身抗疲劳、自动去寒湿能力也就强了。肩井提气血,阳气耀全身 肩部是人体紧张情绪反应器。人体一紧张,肩部先僵硬。肩部的紧张又带来颈椎的紧张,很多人在长期不自觉的紧张中得了颈椎病;颈部是人体的十字路口,颈椎紧张:又会导致全身的紧张。所以,人累了,不管是身累还是心累,身体都会出现肌肉紧张,捏肩是放松最好的方法。人体的穴位是有呼应的. 人体有一口井,肩井穴在肩上,是井口; 井底在脚底,脚底有涌泉穴,是这口井的泉眼,生命之水是从此喷涌而出的。 要使身体轻松必须经常清理这口井。 这个区域按上去有酸胀痛,说明人体已经出现紧张,这口井该清理了。给人进行推拿的时候,先推拿肩井,再推拿其他地方,最后以推拿肩井结束。一个浑身紧张、气血不和的人来医院,医生首先要让他全身松弛下来,之后一切穴位、气血都易于调动,一切手法都便于操作,容易收到应有的效果。推拿到最后再推拿肩井,是为了把先前充分松开的气血再紧一紧,提起它们的神气。这好比清理一口井,先把井盖打开,清理完毕后再把井盖盖上最常用、最好使的按摩手法:推拿肩井。首先让受术者站好或者坐好,身体要端正。我们站在他身后,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保持心情愉快,将两手轻轻往对方肩上一搭,然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