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说颈椎病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0492587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说颈椎病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医说颈椎病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医说颈椎病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医说颈椎病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医说颈椎病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说颈椎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说颈椎病(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说颈椎病中医学将颈椎病分为落枕型、痹证型、痿证型、脊髓型和五官型。但由于目 前中医对颈椎病辨证缺乏统一认识,直接影响了中药治疗颈椎病的效果。因此, 中医治疗颈椎病应该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才能收到好的效果。颈椎病隶属中医学“痹证” “痿证” “项强” “眩晕”等范畴。中医理论认 为颈椎病的病因,无外乎外感风寒湿邪、慢性劳损、肝肾亏虚、气血不足、外伤、 畸形等几个方面。在内外致病因素的作用下,机体气血瘀滞,经络痹阻不畅,“不 通则痛”随之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多数医家认为本病为“本虚标实”,肝肾亏虚,气血不足为本,风寒湿邪客 居经脉,气血瘀滞为标。一般认为肝肾亏虚、筋骨劳损,复加风寒湿邪侵袭

2、,气 血运行不畅,瘀血、痰浊痹阻经络产生痛、麻、酸、重是本病主要的病因病机; 肾精亏虚,脊髓不充,骨骼退变,而发生骨赘,压迫刺激神经、血管、韧带等而 发生颈僵痛诸症。颈椎病治则治法1、落枕型落枕型颈椎病以颈部症状为主,相当于西医颈型颈椎病,临床上最为常见 以颈部痛、胀及不适感为主,常在清晨醒后出现或起床时发觉抬头困难,患者常诉说头颈不知放在何种位置为好。 约半数以上病人颈部活动受限或强迫体位,个别病人上肢可有短暂的感觉异常。活动时疼痛加剧,休息可以缓解。X线平片表现为颈椎生理曲度明显改变,或椎间关节不稳,具有双边、双突、切凹征或骨质 增生。本型颈椎病目前有以下治疗方法。(1)祛风散寒、活血化瘀

3、本法在落枕型颈椎病治疗中应用甚广,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湿邪侵袭所致颈椎病,临床治疗本证大部分用 桂枝加葛根汤加减,收效甚著。用桂枝加葛根汤加味 治疗颈型颈椎病180例,总有效率98.33%。用桂枝加葛根汤加味配合手法 治疗 颈型颈椎病110例,总有效率98.2%。用桂枝加葛根汤结合“米字操” 治疗颈型 颈椎病30例,通过与颈舒颗粒疗效比较显示,桂枝加葛根汤结合“米字操” 在 有效率及改善患者疼痛方面优于颈舒颗粒,适合临床推广使用。通过研究发现加 味桂枝葛根汤较西药西乐葆及妙乐,疗效持久,不易复发,体现出治病求本的中 医治疗思想。应用 丹葛舒颈汤(丹参、葛根、桂枝、白芍、生姜、大枣)对颈型颈椎病(风

4、寒阻络型)进行临床治疗,两个疗程后总有效率达95.8%,说明此方从机体内部调节气血经络,能达到祛风散寒,舒通经络之功效。(2)活血化瘀、舒筋活络本法用于气滞血瘀型颈椎病的治疗。采用活络效灵汤治疗颈型颈椎病40例 有效率为87.6%,与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V0.05)。 采用骨痹汤加味方治疗45例气滞血瘀型颈型颈椎病,总有效率为100%。对加味 芍药甘草汤和羌活胜湿汤治疗颈椎病的疗效进行对比,发现加味芍药甘草汤组总有效率95.16%;羌活胜湿汤组总有效率 7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V0.05),说明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颈椎病 疗效优于羌活胜湿汤。(3)

5、补益气血、散瘀止痛本法用于气血亏虚导致血瘀的颈椎病的治疗。闭业可采用归脾汤加减协同治疗气虚血亏型颈椎病,有效率 94.86%,收到满意疗效。2、痹证型痹证型颈椎病即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以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及其继发性病理 改变,导致神经根受压,引起相应节段神经根刺激或功能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疾病, 是颈椎病中比较多见的类型,是最常见的引起神经受压症状和体征的颈椎疾患之 一。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颈、肩、臂的疼痛,手指麻木,疼痛剧烈,呈放射性,亦 自颈部开始,逐渐按肩一臂一肘一手顺序发展。 本证X线平片表现为钩突内后缘 处增生,小关节的骨质增生,钩椎关节的骨刺形成,以及三个关节的松动或不稳、 移位。本型颈椎病

6、目前有以下主要治疗方法:(1)祛风散寒、除湿止痛用葛根汤加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40例,总有效率95%,研究同时设有芬 必得对照组,有效率为62.5%,明显低于葛根汤组。用桂枝加葛根汤治疗神经根 型颈椎病63例,总有效率96.83%。用加味桂枝加葛根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80 例,总有效率96.25%,说明加味桂枝加葛根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显著疗效。 采用桃红葛根汤配合牵引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并设口服颈复康颗粒配合牵引组为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5.65%,对照组为76.19%,两组比较,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V0.05)。(2)行气活血、散瘀止痛用活络效灵丹加味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7、 42例,总有效率95.24%,对照组36 例用萘普生胶囊、咲喃硫胺片治疗,总有效率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V0.05)。用加味逍遥散治疗女性神经根型颈椎病,总有效率91.7%,说明服用加味逍遥散是治疗女性神经根型颈椎病行之有效的方法。(3)补益气血、强壮肝肾用独活寄生汤配合药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6例,有效率97.2%。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配合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总有效率98%,取得较好疗效。3、痿证型痿证型颈椎病即脊髓型颈椎病,是指以颈椎小关节及椎间盘退变为基本病理 基础,继发形成椎体缘骨赘,并以此压迫脊髓或支配脊髓的血管,导致的颈脊髓 受压或(和)脊髓血供障碍并引起

8、与之相关的脊髓功能障碍的脊髓病。脊髓型颈 椎病的早期症状为四肢乏力、行走和持物不稳,颈痛往往不明显,部分患者有躯 体束带感,相当一部分患者无感觉异常。随着病情加重,发生自下而上的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临床上多有锥体束损害表现,可出现Hoffma nn征、Bab in ski征阳性。痿证型颈椎病患者 Hoffma nn征 阳性率可达68%,高于Bab inski征阳性率,双侧阳性高度敏感。动态检测Hoffma nn 征可增加阳性率。痿证型颈椎病的典型体征为颈椎前屈或后伸时所诱发的电击感, 即所谓的Lhermitte征阳性。该型是颈椎病中较严重的类型,如果不及时治疗将 引起肢体不全瘫痪等后遗症。通过

9、早期系统的中医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本病的 发展,改善临床症状,减少手术病例,降低后遗症发生率。X线片可见颈椎曲度变直,甚至后凸,椎间隙变窄,后缘骨质增生,椎间孔变小,椎间盘钙化,前、 后纵韧带及棘间韧带、项韧带钙化。本型颈椎病目前有以下主要治疗方法:(1)补气活血用补阳还五汤配合手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21例,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 采用口服芬必得和咲喃硫胺配合手法治疗,总有效率 66.7%,两组比较,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V0.05)。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12例,总有效率为 83.3%。用舒根汤治疗老年脊髓型颈椎病 122例,总有效率72.13%,治疗过程中 未发现药物不良

10、反应。(2)活血化瘀用桃红四物汤治疗早期脊髓型颈椎病 30例,总有效率为90%。用血府逐瘀 汤加减方治疗脊髓型颈椎病60例,与对照组芬必得加咲喃硫胺片治疗的 60例比 较,观察组于第1、第2、第3疗程治疗后改进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增高(PV0.01)。以化瘀通络丸为主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96例,与对照组采用西药654-2 组治疗62例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 95.5%,对照组总有效率67.7%,两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V0.05)。(3)补肾活血采用复元活血汤合圣愈汤治疗脊髓型颈椎病30例,发现复元活血汤合圣愈汤对于脊髓型颈椎病无论在近期疗效还是在远期疗效均较为显著。以温经养荣汤

11、加味方治疗以下肢功能减退为主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15例,总有效率80%,疗效满意。4、眩晕型眩晕型颈椎病即椎动脉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及其附属结构退行性改变,压迫刺激椎动脉或支配颈椎动脉的交感神经,引起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性循环障碍和颅内供血不足为主要病理改变,产生的眩晕、头痛、恶心、呕吐甚至猝倒为主 症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头颅旋转引起眩晕发作是本病的特点。X线片显示节段不 稳或钩椎关节骨质增生。本型颈椎病目前主要有以下治疗方法:(1)平肝潜阳临床诸多医家采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肝阳上亢型颈椎病均收到满意效果, 且发现本方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稳定、持久。用柴陈泽泻汤治疗椎动脉型颈 椎病54例,总有效率

12、81.4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V0.05)。用自拟化瘀潜 阳饮(钩藤、川芎、白蒺藜、生石决明、枳壳等)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并设对 照组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V0.05)。(2)补气养血用归脾汤加减治疗本证,收到良好效果。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椎动脉型颈 椎病,可以明显缓解眩晕,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疗程。用天麻黄精汤治疗椎动脉 型颈椎病患者60例,取得良好效果。(3)祛湿化痰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现半夏白术天麻汤能明显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流动力学,提高临床疗效。采用半夏白术

13、天麻汤也取得 了满意的疗效。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益气养血之党参、黄芪、当归、川芎与单纯 用半夏白术天麻汤组进行比较,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 益气养血药组疗效高于对照组。用二陈汤加味治疗本证,收效显著。(4)活血化瘀对比身痛逐瘀汤与颈复康冲剂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 发现虽然第2个疗 程结束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第 1个疗程结束后治疗 组的疗效却显著优于对照组,说明身痛逐瘀汤口服结合牵引治疗能更快的改善患者的症状。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6例,总有效率为96%,治疗效果满意。5、五官型五官型颈椎病即交感型颈椎病,是由于椎间盘退变和节段性不

14、稳定等因素, 从而对颈椎周围的交感神经末梢造成刺激,产生交感神经功能紊乱。临床发病特 点为多系统、多器官、多部位的症状表现。头面部:头痛、头晕、头沉、面部麻 木、视物模糊、耳鸣,鼻喉部:咽部如物梗阻、口干等,胃肠道:纳呆、恶心、 呕吐、腹泻、便秘等,四肢:四肢酸胀、似有针刺感、走路如踩棉絮等,心脏: 心前区疼痛、胸闷、心慌、心率快慢不一、血压不稳,其他:多汗或少汗、畏寒、 排尿失常等。查体颈部可扪及棘突、横突旁肌及肩胛上区等部位僵硬及压痛。屈 颈试验及臂丛牵拉试验多为阳性。 颈椎X线检查可发现有不同程度的颈椎骨质增 生、退行性变、前后纵韧带钙化及生理曲度变直等变化。(1)补气养血米用自拟中药脾

15、肾并补方(薏苡仁、白术、甘草、鹿草粉、陈皮、红参、枸 杞子、汉防己等)治疗交感型颈椎病(气血两虚型)临床疗效明显,对交感型颈 椎病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活动有明显改善作用。以自拟益气活血方(太子参、黄 芪、葛根、桂枝、当归、丹参等)为主治疗交感型颈椎病,与对照组口服扶他林、 弥可保比较发现,试验组临床改善率及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益气活血法 治疗瘀血阻络的交感型颈椎病有效。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本病21例,旨在调营和血,恢复阴阳平衡,治愈 10例,显效8例,总有效率95.2%。(2)化痰祛湿用黄连温胆汤治疗交感型颈椎病,并检测患者血清去甲肾上腺素的水平,发现黄连温胆汤能明显改善交感型颈椎病患者外周血清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和改善交感神经症状。结语综上可见,颈椎病依据症状学分为落枕型、痹证型、痿证型、眩晕型、五官 型,但其病因病机不离气、血、痰、瘀,为“本虚标实”之证,虚在气血、肝肾, 实在痰湿、瘀血。根据发病个体不同,虚实轻重各有不同。如年老体弱者气血已 亏,肝肾不足,无以供养血脉筋骨而发为本病,故以虚证为主,实证为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