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税收中的成本因素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0492575 上传时间:2022-09-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税收中的成本因素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财政税收中的成本因素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财政税收中的成本因素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财政税收中的成本因素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财政税收中的成本因素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政税收中的成本因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税收中的成本因素(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财政税收中的成本因素所谓财政税收成本 , 指的是在税收征纳过程中所发生的 税务费用支出。此类支出分为两类。一、税务行政费用 , 指 的是相关政府部门制定税收计划以及向纳税人征税过程中 所投入的资金。比如 :税务机关人员的工资、奖金 ; 政府办公 楼、室内设施以及日常办公用品 ; 向纳税人发放的征税凭证 ; 向社会广泛发放的宣传资料 ; 改革收税体制所需的投入资金 等等。二是税收奉行费用 , 指的是在纳税过程中 , 个人或纳税 单位所支付的费用。其中包括 : 办理税务登记、填写申报表 的劳动耗费 ; 纳税人缴纳实物税所发生整理的运输费用 ; 聘 请税务顾问、会计师和律师的酬金等。我国目前在财政税

2、收 过程中发现财政税收成本普遍存在偏高的问题。1. 财政税收成本偏大的原因 我国现行税制与税收政策的不完善 现行税率过于复杂。差别税率是我国目前采取的最广泛 的方式 , 此外累进税率也应用广泛 , 这导致税制的复杂性大 幅度提高。例如 , 我国个人所得税适用税率有多种 :工资、薪 金所得适用 5%-45%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 ; 个体工商业户的生 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 适用 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 ;稿酬所得 ,适用于 20%的比例税率 , 并按应纳税额减征 30%,即只征收 70%的税额 ; 劳动报 酬所得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 股息、利息、红利所得

3、 , 财产租 赁所得 , 财产转让所得 , 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等 , 均适用于 20% 的比例税率。采纳累进税率虽然使税负公平在一定上提高了 , 但是与此同时使计征税收提高 , 征税成本相应提高。此外 , 高 边际税率也由此而生 , 此举让逃税、避税成为大多数人油然 而生的想法 , 纳税成本也相应提高。我国现行的税收征管体制不合理 税务机构设置不协调。我国于 1994 年进行税制改革以 后, 设置了国、地税两套税务机构 , 此举虽然为国家提供了满 意的税收收入 , 但与此同时 , 使征收成本也相应提高。税收稽 查分局、相关服务厅及征收分局等的建立, 花费了一部分税收成本 , 而且纳税人就必须亲

4、自去服务厅办理各项事务, 使纳税成本也相应提高。我国政府机关没有树立良好的成本观念意识 计划经济以及粗放型经营方式在我国国民心中根深蒂 固, 由于政府部门拥有上级或中央拨出的一大笔资金, 而相关人员又认为投入的多 , 所得的成效也大。这就导致了政府 机关认为成本投入大不会产生什么影响。其实不是。相反 , 如果资金分配的不合理 , 则易造成贪污、腐败。政府只关心 最后的成效有多大 , 而忽视了资金的合理配置 , 这无疑是一 笔巨大的损失。而且繁琐重叠的规定也给纳税人增加了困难 , 进而提高了纳税成本。2. 财政税收管理时应遵循的原则税收公平原则 税收公平原则历来是设计和实施税收制度的重要原则。这

5、是因为 , 税收公平才能调动纳税人依法纳税的自觉性。否 则, 税负不公平 , 必然会使一些负担重的纳税人对税制失去 信心, 并可能因此而千方百计地逃税以至抗税。所以 ,税收的 公平对维持税收制度的正常运转是十分必要的。再者 , 通过 公平税负以矫正收入分配不公和悬殊 , 对于维持社会的稳定 也是必要的。其中 , 税收公平原则包含两层意思 : 一是国家征 税要使各个纳税人承受的税收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也 就是说 , 公平是相对于纳税人的纳税条件来说的 , 而不单纯 是税收本身的绝对负担问题 ; 二是指各个纳税人之间的负担 水平要保持均衡 , 也就是在各个纳税人之间合理分配税收负 担问题。把这

6、两个方面统一起来 , 税收公平就是要做到 : 横向 公平和纵向公平。横向公平是指经济能力和纳税条件相同的 人应缴纳数额相同的税 ; 纵向公平是指经济能力和纳税条件 不同的人影缴纳数额不同的税。税收经济效率原则税收经济效率原则包括两个方面 : 一是国家征税要有利 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机制的有效运行, 即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增加社会总收益 , 这叫做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 ; 二是税制须简单 , 征纳双方的费用要节省 , 提高税务的行政管理效率 , 这称之为税务行政效率原则。在不影响税收负担 的前提下 , 实现税收收入的最大化是经济效率原则的基本要 求。“帕累托效率”是解释经济效率的一种常见

7、手段。 “帕累 托效率”指的是 , 在资源配置达到某种状态的情况下 : 如果不 管怎样调整 , 其他人境况愈下 ,使任一人境况转号 , 次效率达 到资源配置的最大值。如果达不到这种状态, 就说明资源配置的效率不是最佳的 , 还可以再调整。可以看出 , 由于通过政 府征税把社会资源从纳税人手转移到政府人手 , 这本身就给 私人部门带来了税款负担 , 会对经济生活产生影响。如果这 种影响限于征税数额本身 , 则为税收的正常影响或正常负担 如果这种影响还干扰了社会经济的最佳决策和资源的最佳 配置 , 经济活动因此受到了干扰和阻碍, 社会利益也受到了削弱 , 那么这种损失要大于交纳的税款负担, 便产生

8、了税收的超额负担。因此 , 国家征税应当遵循这样一原则 : 即必须使 社会承受的额外负担最小 , 并以最小的额外负担换取最大的 经济效率。3. 应对财政税收高成本的措施 降低税收成本是一项系统工程 , 需要在税制建设、机构 布局、税源涵养、税收征管等多个环节加以考虑。具体建议 从以下几方面控制税收成本 :(1) 优化税制结构 , 完善税收政策 , 建立简繁适度的税制体系。首先要调整税率。对累进税率应在坚持成本效益原则 的基础上 , 适当简化税率的档次。可逐步缩小个人所得税工 薪所得的税率级次 , 拓宽应税收入级次 ; 区别勤劳所得与非 勤劳所得适用税率 , 以体现社会公平。(2) 精简税务机构

9、并调整其布局 , 实现减员增效的目标。 首先可以根据经济区域划分来合理设置税务机构。应当坚持 “精简、高效”的原则 , 对一些地理上相邻的、经济发展水 平相近的落后地区 , 可逐步将其征管机构予以合并以减少征 收成本 ; 而对于征管力量相对不足的经济发达地区 , 应进一 步充实其征管力量并加强征管 , 避免税款的流失。然后要实 现国、地税机构工作的协调统一。同一地区的国地税可联合 成立一个办税服务厅 , 使纳税人可在一个地方按次序完成国、 地税的纳税申报 ; 建立国地税的联合稽查制度 , 以避免对纳 税人的重复稽查。这不但有助于减少纳税人的纳税成本 , 也 可大大降低税务机关的检查成本。(3)

10、 培养税收成本观念 , 净化税收征纳环境。通过形式多 样的税收宣传 , 提高纳税人自觉纳税的意识 ; 加强对各级党 政领导的税法宣传解释工作 , 力争减少各级政府的行政干预 行为; 切实遏制部门争利、税费不分和以费挤税等现象的产 生; 提高税务人员的执业素质 ,规范税收执法程序 , 确保税法 的统一性和严肃性 ; 加强与工商、银行、海关和公安等相关 部门的配合 , 建立较为完善的协护税网络。税务机关必须牢 固树立全面的税收成本观念 , 通盘考虑征税成本、纳税成本和税收负效应。首先 , 税务机关进行税务管理时必须考虑到 税收成本问题 , 完善相关制度 , 并作好充分的分析、预算 ; 然 后 , 有必要把税收成本作为衡量业绩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对税务工作人员加强管理 , 合理分配各项资源 , 完善奖惩制 度, 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税务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