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0488860 上传时间:2023-08-0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半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一) 方法原理样品与硫酸一同加热消化,分解有机质,释放出的NH3与硫酸结合成硫酸铵留在溶液中。 在定氮消化瓶中,用氢氧化钠中和硫酸铵生成氢氧化铵,加热又分解NH3 ,用硼酸吸收,用标 定过的盐酸或硫酸滴定,从而计算出总氮量,换算为蛋白质量。(二) 仪器、设备1. 仪器分析天平:感量0.0001克;实验用粉碎机;半微量凯氏蒸馏装置;半微量滴定管,容 积10毫升;硬质凯氏烧瓶:容积25毫升,50毫升;锥形瓶:容积150毫升;电炉:600 瓦。2. 试剂(1) 盐酸:分析纯,0.02mol/L, 0.05mol/L标准溶液(邻苯二甲酸氢钾法标定);(2) 氢氧化钠:工

2、业用或化学纯,40%溶液(W/V);(3) 硼酸:分析纯,2%溶液(W/V);(4) 硼酸混合指示剂:漠甲酚绿0.1克,甲基红0.1克分别溶于95%乙醇中,混合后稀 至100毫升,将混合指示剂与2%硼酸溶液按1:100比例混合,用稀酸或稀碱调节PH值为 4.5,使呈灰紫色,此溶液放置时间不宜过长,需在1个月之内使用;(5) 加速剂:五水合硫酸铜(分析纯)10克,硫酸钾(分析纯)100克在研钵中研磨,仔 细混匀,过40目筛;(6) 浓硫酸:比重1.84,无氮;双氧水:分析纯,30%;蔗糖:分析纯;(7) 双氧水硫酸混合液(简称混液):双氧水、硫酸、水的比例为3:2:1,即在100毫升 蒸馏水中,

3、慢慢加入200毫升浓硫酸,待冷却后,将其加入300毫升30%双氧水,混匀,此 混液可一次配制5001000毫升贮藏于试剂瓶中备用,夏天最好放入冰箱或阴凉处贮藏, 室温(20C)上下时不必冷藏,贮藏进间不超过1个月。(三) 操作步骤1. 样品的选取和制备选取有代表性的种子(带壳种子需脱壳)挑拣干净,按四分法缩 减取样,取样量不得少于20克。将种子放于6065C烘箱中干燥8小时以上,用粉碎机磨 碎,95%通过40目筛,装入磨口瓶备用。2. 称样称取0.1克试样两份(含氮17毫克),精确至0.0001克,同时测定试样的水 分含量。3. 消煮1将试样置开25毫升凯氏瓶中,加入加速剂粉末。除水稻为1克外

4、,其它均 为2克。然后加3毫升硫酸,轻轻摇动凯氏瓶,使试样被硫酸湿润,将凯氏瓶倾斜置于电炉 上加热,开始小火,待泡沫停止后加大火力,保持凯氏瓶中的液体连续沸腾,沸酸在瓶颈 中部冷凝回流。待溶液消煮到无微小的碳粒并呈透明的蓝绿色时 谷类继续消煮30分钟, 豆类继续消煮60分钟。4. 消煮2将试样置于50毫升凯氏瓶中,加入0.5克加速剂和3毫升混液,在凯氏瓶上 放一曲颈小漏斗,倾斜在电炉上加热,开始小火(用调压器将电压控制在175伏左右),保 持凯氏瓶中液体呈微沸状态。5分钟后加大火力(将电压控制在200伏左右)。保持凯氏瓶中 液体连续沸腾,消煮总时间,水稻、高粱为30分钟,其它均为45分钟。注:

5、消煮中列入两种消煮条件,经与国际谷物化学协会标准法(ICC)比较,t值测验均不显 著,准确度与精密度也基本一致,在具体工作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取其一种。5. 蒸馏消煮液稍冷却后加少量蒸馏水,轻轻摇匀。移入半微量蒸馏装置的反应室中, 用适量蒸馏水冲洗凯氏瓶45次。蒸馏时将冷凝管末端插到盛有10毫升硼酸指示剂混合液 的锥形瓶中,向反应室中加入40%氢氧化钠溶液15毫升(如采用消煮2的条件,加10毫升 即可)。然后通气蒸馏,当馏出液体积约达50毫升时,降下锥形瓶。使冷凝管末端离开液面, 继续蒸馏12分钟,用蒸馏水冲洗冷凝管末端,洗液均需流入锥形瓶中。6. 滴定 谷类以0.02mol/L,豆类以0.05m

6、ol/L标准盐酸或硫酸滴定至锥形瓶中的溶液 由蓝绿色变成灰紫色为终点。空白用0.1克蔗糖代替样品作空白测定。消耗标准酸溶液的体 积不得超过0.3毫升。(四)结果计算式中:V2滴定试样时消耗标准酸的体积(毫升)V1滴定空白时消耗标准酸的体积(毫升)N标准酸溶液的浓度(mol/L)K氮换算成粗蛋白质的系数W试样重量(克)X试样水分含量0.0140每毫摩尔氮的克数平行测定的结果用算术平均值表示,保留小数后二位。两份试样粗蛋白质的平行测定结果为15%以下时,其相对相差不得大于3%; 15%30%进为 2%; 30%以上为1%。结果必须注明氮换算成粗蛋白质的系数,换算系数见表(2-1)。表不同作物种子含氮量换算成粗蛋白之系数K 种子换算系数麦类、豆类5.70水稻5.95高梁5.83大豆6.25其它谷物6.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