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学练习题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0483927 上传时间:2024-02-13 格式:DOC 页数:67 大小:1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管理学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学校管理学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学校管理学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学校管理学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学校管理学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管理学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管理学练习题(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填空题。1._是指学校发挥某些积极作用的能力及其实际结果。2.由权威机构设定一些目标,假定学校有实现这些目标的能力,通过最后的结果来检验学校的效能称为学校办学的_模式。3。自70年代末期,世界范围内出现由政府出面协调,给中小学以一定的办学自主权的潮流。这一行动在西方国家被称作_,即以学校为基础的自主管理。4。学校发展战略是学校对其_及_所作的宏观的有预见的构想和安排.5.转制战略又称为_,这种战略一般是政府举办的公立学校转变为_,通过享受新的政策待遇,使得学校在全新的基点上获得更多的办学自主权,产生更大的活力,使学校全面的发展。6.所谓学校特色,就是一所学校整体的_或者在各项工作中表现出的

2、积极的与众不同之处.1.办学效能2.目标3。校本管理4.长远发展目标、行动路线5.改变办学体制战略、国有民办6.办学思路二、简答题。1.什么是学校效能?答:效能,就其字义来看是指事物所蕴藏的有利的作用。从词义解释而言,它与功能的含义完全相同,都是指一个事物潜在的影响和改变其它事物的能力.但在现实中运用时往往还包含其他的含义,它不仅指一个事物潜在的能力,而且要看它在实际运作中产生了什么样的积极效果.根据这种分析,办学效能是指学校发挥某些积极作用的能力及其实际结果,如培养人才,传播文化,创造知识等等,这些都是它的潜在能力。这种理解概括了学校效能的两个方面:由学校的素质所构成的潜在能力以及由这种能力

3、的发挥所实现的结果。2.简要说明分析学校效能有哪几个视角?答:1。目标模式这是对学校效能分析的最普遍、最传统一种方法。它是由权威机构设定一些目标,假定学校有实现这些目标的能力,通过最后的结果来检验学校的效能。这种视角着眼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要求,和对教育规律的总体把握,确定了一些最基本的标准,达到标准就是效能高,否则就低。2.关键人群需求满足模式又有一些学者称之为市场模式,国际国内许多研究者认为,有效能的学校是那些能满足各种关键相关人群(如:学校主管部门、校长、教师、家长、学生及其他重要公众)的正当需要的学校,因为学校的运作要受这些关键人群的支配,因此,分析学校的效能就是评价学校满足这些关键人

4、群合理要求的程度。在市场经济的因素越来越多地介入学校活动,校际间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以关键人群需求满足作为衡量学校效能的标准也会给学校带来困境,即形成一些缺陷:一是不同公众群体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很难满足所有方面的要求;二是某些公众的要求偏离社会政策时就不可能去满足。这是把理想与现实结合起来的一种模式.3。投入产出模式这个模式注重效率,认为效能高就是以较少的资源投入培养数量较多、质量较好的学校。这种方法就是将社会各方对学校的投入进行统计学处理后,作为基础预测学生未来在校期学习成绩,并将它与学生实际成绩相比较,其结果就是学校效能的标度。这一模式与“学校效能”这个概念产生的原意更为接近,它是将学校的

5、物质投入与最终的产出进行比较,看是超出一般水平还是低于一般水平,从而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投入产出模式的优点在于结果的明确性,但它的缺陷也在于如何获得明确的定量结果,如何将模糊的社会性因素精确量化.4.环境适应模式这种观点认为,学校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要发挥自己的功能,就要“学会学习,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改造自己。学校只有适应环境的变化,不断的改进,尝试创新,才能使学校不断的发展。5.学校内质优化模式它认为学校对外发挥作用的基础是学校办学思想明确、内部组织健全、制度合理而且严格、指挥得力.因此评价一个学校的效能首先要看学校内部的组织状况和实际运作状况,如看学校是否有明确的办学思

6、想,领导班子是否强有力,是否有一个有魄力、有思想、有办法的校长,学校的内部组织是否精干、办事效率是否高,学校的规章制度是否健全、合理,能否高效运行,做到一视同仁等等,这些条件均是判断一所学校效能高低的尺度。这种模式着眼处是学校的内在素质,正确地指出了学校自身应具备什么品质才能履行其职能,但它的问题是没能使不熟悉学校工作的人明白,具备了这些品质的学校到底应该干些什么。3。学校效能包括哪些方面?答: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学校效能:第一、优秀的工作成果,包括质与量两个方面在内的学校教育成果,这些成果可以基本满足学校所面对的公众的合理要求;第二、高质量的校内组织和人员素质;第三、通过改革创新而实

7、现的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学校既能从变化的环境中努力吸取更多的资源,又能通过自身完善对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4。什么是自主办学?自主办学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答:严格意义上的自主办学,是指学校不受政府的行政控制,根据法律和社会需要,独立地举办学校、进行决策和开展各项工作,特别是独立决定办学目标、人员聘任、资金使用和课程设置.这里仅指严格意义上的自主办学,是一种理想状态,完全不受政府控制的办学,尤其对于公立学校是不存在的。出现自主办学的原因主要特性在以下两个方面:1.对教育自身发展的批判。发达国家研究了60年代后教育发展中的矛盾和坎坷,特别涉及到一些改革成果的研究,许多教育专家认为以往的改革是不成功的

8、,这些改革常常是在专家的支持下政府自上而下推行的,而这种推行的结果是学校与改革不甚理解,而且改革实行的方案往往不太适应学校的具体情况,改革的推动者和执行者之间出现了一种裂痕和矛盾,与现实存在差距,于是最终趋于流产,归于失败.因此专家研究认为,如果改革不能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进行,改革就是失败的,必须要给学校一定的自主权。2.政治的原因。70年代中期,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开始思考,为什么一些政府主管的部门效率比较低,而一些民营部门效率比较低,这些就涉及到一些政府部门运行机制的问题.政府的运行机制缺乏竞争,缺少市场监督的机制,工作做好做坏无所谓,于是花钱大手大脚,并容易出现腐败现象。由此出现了政府

9、管理部门的变革,西方称之为“政府重述”,又叫做“治道变革”,即管理政府的办法来进行变革。这种变革提出要把政府的职能限定在制定政策和宏观指导方面,也即政府要起掌舵的作用。具体的事也即划桨的事应交给社会和基层部门去做,政府办了很多事是按集权的方式处理的,于是出现了很多失误和浪费,是低效的。而一旦交给社会去做,就会按照市场的规律办的很好。对教育也是这样,政府是办教育而不是办学校。办教育就是出政策出资源进行宏观调控,具体办学校的事情由学校由社会去办,他们对学校对社会进行管理,政府“治道变革”的理念就渗透到教育界,运用到学校中去,就形成了“校本培训的理念.5.为什么要给学校办学自主权?答:给学校自主办学

10、权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校办学自主权,可以使学校办出特色。所谓特色,就是创新,就是社会需求与学校特点的结合,学校结合自己的特点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这就是特色。特色就是创新,就是学校根据自己的特点去主动适应环境,寻求最优的存在状态。要适应这种现象,这种社会的变化,学校必须研究现实,研究自身的特点,把自己的特点和现实结合起来。而不同地区间的现实、生源和教育资源的状况不同,社会的需求也不同,因此学校要研究自身的要求,打出自己的优势。(2)政府的弱项:如果不给学校自主权,政府的弱势就会限制学校的发展。政府的弱项大致表现在三个方面:政府在办学资源的提取、分配、供给方面不足,要由学校从社会

11、中吸取。传统办学思路认为国家是万能的,国家应该向学校提供何种资源,但当我们提供现实目标后却发现,资源上捉襟见肘,国家提出要求但不能保证实施,因此必须有某种政策使学校能从社会上吸取某些资源,如资金、人力、信息等,没有这样的自主权,学校的存在、发展和完成它的使命都达不到.国家在适应社会需要、进行改革创新方面能力有限。变革在整体上发展时必须有一个国家的政策作指导,而现在很多变革是学校根据社会的要求和需要首先做起来的,然后才有政策出台,最后推动工作的开展。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点:首先,学校在实施局部变革时条件较为有利,它最了解实际,而政府对一些问题不太敏感,因为它所面临的问题太多,所以当一个问题还不

12、是十分明显时它很难做出反应。其次,政府的政策是面向全体的,当政策不成熟的时候不能出台,只能由少数学校进行试点,因此只有有了经验和规范性的东西后,一些政策才能出台,在前期过程中学校要为政府的改革政策提供经验。从教育行政部门运行的机制看,不给学校以一定的办学自主权,就可能走向“无事忙”的低效集权。政府是在不断膨胀的,这是一种客观现实,政府的职能有时出于种种原因也在扩大,管得的事情越来越多,对学校的约束也越来越大,只有通过下放自主权,促进政府自身的改革,完善政府的评价标准,从而使学校和政府之间明确各自的职责,有一个合理的分工。6.学校办学自主权有哪些表现形式?答:学校的自主权是在国情、区情和校情的基

13、础上,从实际出发,对政、校权力关系所进行的配置.自主办学的形式,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因地制宜。从国际国内已有的实践经验看,下述三个层次的自主办学形式是可以借鉴的:(1)进行自主的教育和教学改革。相对来说,这个层次的自主权比较容易获得,因为改进教育教学质量是包括学校在内的所有群体的共同利益要求,教育行政部门也希望在此领域内学校有所创新。(2)学校内部管理制度的创新自主权。包括人事管理制度、分配制度、内部机构和职位设置等项知道改革的独立决策权。这些制度虽在学校内部运作,但它们与行政部门所敏感的政策紧密相关,而且多与政府部门的资源供给有关,所以在这些方面行使学校办学自主权的难度较大,需要从外部创造更为宽

14、松的宏观环境。(3)有条件地部分变更公立学校办学主体,实施以赋予学校承办权为中心的全方位自主办学。这种自主办学形式涉及除学校财产权和教育大政方针以外的诸多办学政策,更多的赋予学校以独立的法人的性质,成为介于公立学校和私立民办学校之间的一种办学类型,被称为“国有民办”或“公办民助学校,这种自主办学形式更具有深刻性。7。什么是“国有民办”学校?这种办学模式有哪些好处?答:所谓的学校“国有民办”,是在肯定国家对公立学校财产的所有权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的权威性的前提下,将学校委托给以校长为首的管理集体独立承办。实行这一体制的学校必须自己筹集办学经费,并承担起国家政策规定的教育义务;同时,它享有私立学校

15、绝大部分政策待遇,如可以跨区域自行招收一部分择校生并收取择校费用,自行招聘教师并拥有解聘不称职教师的权力,自主支配经费、自定工资标准,自主进行教育改革等。举办“国有民办”学校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中多主体办学的一种尝试,它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所决定的,也是由教育改革尤其是教育管理改革的需要所决定的。归纳起来,这种办学模式会带来三个方面的好处:(1)吸引社会闲散资金投入教育,分担国家教育经费短缺的困难,形成国家、社会和学校共办教育的局面,强化教育发展的动力.(2)学校在更大程度上实现办学自主,增加改革动力,提高办学效益。(3)为一些有争议的教育政策提供实验的空间。8.什么是学校发展战略?亨

16、利明茨伯格认为战略的含义是什么?答:学校发展战略是学校对其长远发展目标及行动路线所作的宏观的有预见的构想和安排。究竟战略有哪些深层的含义,许多研究学者都做出了不同的解释,其中加拿大的管理专家亨利明茨伯格对这些观点进行了归纳,他认为企业战略的含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战略是一种计划,是一种有意识、有预见的行动,是促使某种行动的方针;(2)战略是一种计谋,是在特定的环境下作为威胁和战胜对手的一种手段;(3)战略是一系列行为组成的行动模式;(4)战略是一种定位,是一个企业或组织在自身环境中所处的位置,或它在市场中的地位如何;(5)战略是一种观念,在实施过程中要有某种思想观念做指导。9.学校战略规划的特点包括哪几个方面?答:(1)学校战略规划是对未来的深入思考。它不是关于陈旧经验的老生常谈,而是在新思想、新观念的指导下,对未来做出的科学预见,是对学校的历史地位所作的负责任的思考。我国学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创业/孵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