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问题学生的心理研究与转化策略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0482623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1.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问题学生的心理研究与转化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对问题学生的心理研究与转化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对问题学生的心理研究与转化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对问题学生的心理研究与转化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对问题学生的心理研究与转化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问题学生的心理研究与转化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问题学生的心理研究与转化策略(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问题学生的心理研究与转化策略班主任远程研修心得问题学生的共同特点是跟不上班集体的整体要求,不能完成教学任务,并因此引发出平时表现不好。实践证明,他们的形成 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自身内在的原因,也有外部环境的原因,概 括起来,问题学生一般有以下几种心理成因: 一、自卑心理:问题学生因学习成绩在班级中处于落后位置或曾犯过错误 受到教师的批评、同学的抱怨、家长的训斥,经常处在四面楚歌的环境和氛围之中。他们在班里,在家里总感到抬不起头, 老是不如别人,总爱把自己的弱点与其它同学的优点对比,心里失去平衡、心态消极,在学习、处事方面不能放开,造成学习效 率低。自己的行为,学习成绩得不到认可和重视,学习积极

2、性, 学习兴趣受到挫伤,产生恶性循环。为了寻找心理满足,达到暂 时的心理平衡,他们就设法在另一方面表现自己。 我们常常看到, 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学习没有兴趣效率低,经常听课精力不集中, 不能进入状态,在课堂上精神萎靡,神情呆滞。但是他们对偶像、 歌星、球星等却表现出异乎平常的热情,经常关注与谈论。在与 同学的交往上,经常表现在对发型、服饰等方面的追求上,以此 来体现自我的价值和存在,求得心理上的暂时平衡。二、戒备心理:问题学生由于多次的失败,屡遭挫折,有时做了好事,学习 成绩有了进步,没有得以应有的肯定和表扬, 他们就感到老师不 关心自己,认为自己在班里是多余的人。一旦出现误差,又极其 容易受

3、到批评、训斥。他们感到表扬、奖励没有自己的份,只有 挨批受罚才是自己唯一的专利。 不管自己怎样努力和上进也是枉 然。所以对老师经常处于猜疑、怨恨的紧张状态,久而久之,与 老师之间形成了一道鸿沟。 他们打心眼里不想听、 也听不进去老 师正确的教育,整天躲躲藏藏,有意回避躲闪老师,或者把老师 的话当耳边风,当作没听见,或者当面答应得很好,过后却还是 老样子。三、逆反心理:教育者对问题学生靠权威压服,或靠体罚、变相体罚等,都 会造成学生的畏惧、恐慌和防卫等不正常心态的形成,诱发导致 学生反权威、反说教的逆反心理,他们对老师的教育产生怀疑, 对正确的管教产生抵触,对班集体冷漠,与老师感情疏远,甚至 产

4、生对抗和敌意。老师要求做的事,他们偏偏不做,即使强迫做 了也做不好,而老师要求不做的,他们反而积极去做。以上这些心理障碍,严重阻碍着问题学生的转化。教育转化问 题学生,就要认真研究矫正学生心理障碍的方法和对策。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和对策。一、号脉寻根,觅治转化。查明这位问题学生的原因后,我从以下几方面出发:尊重 人格、保护自尊 创造契机、树立自信心、多方协调讲究系统性。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该生逐渐 端正了态度,各方面都有比较 明显的转变。日常行为表现好转,与同学相处较融洽,能主动参 加各种有益的集体活动;而且主动和父母沟通,理顺关系。学习 认真努力,成绩明显提高,学习和生活的心理状态良好,信心

5、增 强。 看着这位学生的转化,我深刻感到转化问题学生的教育工 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教育系统工程。转化问题学生需要 一个过程,要奉献爱心,因材施教,进行反复、耐心地教育;还 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将教育优势有机整合,充分 发挥。对问题学生,要了解其个性品质和能力的潜在性,尊重其 自身的差异性,激发其进步的主动性。只要唤起了他们的自信心, 他们学习进步的速度就会大大加快。学习进步了,信心增强了,行为规范方面的问题就会受到抑制,问题也就得到了转化,教育就会收到成效。二、用“爱”感之,促使转化。由于问题学生身上具有长期的消极因素,他们的进步容易出现反复。教师要细致地观察他们的行为, 及

6、时地查找问题的原因, 分析其心理,“防患于未然。在学生出现反复时,不要轻于发火, 要有耐心,静下心来,真诚地对待学生的过错,努力分析原因, 改变方法,抓反复,反复抓,给他们于自省,自我纠正的机会。问题学生的转化,教师的观察很重要,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地发现 并纠正,一旦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就比较不好办。所以需要我们多一份耐心,急是没用的,相反一急就会把事情弄糟!做后 进生的转化工作虽然很累人, 很琐碎,但如果因为我们的努力使 他们的前途无限光明,这工作将是最有意义的工作!三、发现闪光,激励转化。教师一味的批评、训斥,往往会实得其反,问题是越堵越大。 表扬的话是人人都爱听,愿意接受。因此,如果用严

7、厉的批评, 暴力的措施说服不了学生的话, 不妨改用称赞和欣赏的策略。 这 样学生将会很快放弃对抗, 转而接受教师的意见。称赞和欣赏就 要求教师首先必须学会挖掘学生的潜能,寻求“闪亮点”,当“问题”学生做了一点好事或在学习上有点滴进步时,作为教师都要恰如其分的表扬他。这样我们才能调动他们的巨大的潜在能力, 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我在接手一个新班级后, 在一次布置学生 园地中画了一幅图画,自认为也不是很满意。但下课后,学生报 告说,有人说老师你画得不好,顿时火冒三丈,自尊心受不了, 老师画得图画,你们也敢说不好,马上找来那位学生一顿批评。 从此,那位同学上课做小动作,作业不认真,你批评他,他只是 瞪

8、大眼睛看着你,成绩一落千丈,平时越看他越不顺眼。直到有 一次上课时,一个较难的题目难倒了大家, 他站起作出了正确的 回答。我当时就表扬他说:“其实你很聪明,只要认真学习,你 会很优秀的。” 一句简简单单的表扬,让他在以后的学习中改变 了自己:上课认真,发言积极,成绩测验中每次优秀,现在看他, 越看越可爱。我为自己以前的轻率和冲动而懊悔不已,还好为时 不晚,只要接受教训,在以后的教学中还会和学生成为朋友的 上面这种简单粗暴的方法, 导致师生关系恶化,甚至有维持不下 去的局面,学生真的变成“问题学生” 了。我曾经看过一个“黑 点”与“白点”的故事。一位教师走进教室,先拿出一张画有一 个黑点的白纸,

9、问学生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看到了一个黑点。 老师非常沮丧地说:“难道你们就没有看到这张白纸吗? 我们 看学生也往往只看到黑点,而且越来越大,甚至没有了白纸,这 对学生不平等。我们应该让学生自己在那张白纸上画上绚丽的图 画健康快乐地成长。四、人格熏陶,主动转化。日本教育家紫田荣义说:教师的职业“是以教师的人格决一 胜负的职业”,意在强调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作 用。这虽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却能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身 正”,对老师来说尤为重要。老师要为人师表,言行一致,以高 尚的道德,良好的个性教育学生,做到“以德感人,以德服人, 以德育人”,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做到,如我要求学生

10、不迟 到,我就会在上课铃响时到;我要求学生按时交作业,我就一定 会按时批改完作业。做不到的事就不说,说到就一定要做到。老 师的这种示范表率作用在学生的身上会转化为一种巨大的教育 动力,这样老师就能在他的学生中享有崇高的威信。罗曼罗兰说:”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 阳光。”对待“问题学生”要有一颗宽容的心。 “问题学生”活泼好动,思想活跃,难免会走出老师思想里的那个“圈”经验表明小时候唯唯诺诺,“特别听话”的孩子,长大了很多都不会有 出息的,反而从小就表现出很多问题的“问题学生”,只要本质不坏,长大后很多人都会做出一定成绩, 多给学生一些自己的空 间,作为老师宽容一些,不必太苛责,只要他们不范原则性的错 误,不防再给他们一次机会。总之,转化“问题学生”是一项艰苦而细致的工作,更是 一项长期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我想只要教师具有爱心、细 心、耐心、恒心,正如古语所说: “不信春风唤不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