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帆赛接待用帆船技术要求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0478477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奥帆赛接待用帆船技术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奥帆赛接待用帆船技术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奥帆赛接待用帆船技术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奥帆赛接待用帆船技术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奥帆赛接待用帆船技术要求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奥帆赛接待用帆船技术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奥帆赛接待用帆船技术要求(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奥帆赛接待用帆船技术要求1一般规定1.1 本技术要求适用于用于2008 年青岛奥运帆船比赛期间接待VIP 贵宾观摩赛事的帆船 (以下简称 “奥帆赛接待用帆船” )。奥帆赛接待用帆船船体结构为纤维增强塑料材料制成,限定条件如下:( 1)营运水域:奥帆赛事规定的控制水域(距岸不超过5n mile )。( 2)环境条件:蒲氏风级不超过8 级,有义波高(目测波高)不超过3m。( 3)承载人数:乘员数(船员乘客)应不超过设计额定人数,且载客数不应超过12人。( 4)白昼航行。1.2 接受 ISO 标准对 A 类或 B 类船舶的要求、 EU标准对 A类或 B 类船舶的要求作为本技术要求对应条款的等效要求,

2、 但救生设备的配备应满足第 10 条的要求, 消防应满足第 11 条的要求,无线电通信与航行设备应满足第 12 条的要求, 防污染应满足第 14 条的要求, 操作与告示应满足第 15 条的要求。1.3本技术要求参考下列法规、规范制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沿海小型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 2)中国船级社游艇建造规范( 3)中国船级社材料与焊接规范2006 及其修改通报。;2 资料船上应至少具有能够反映船舶主尺度、设计标准与设计类别、设计额定人数与装载情况、主要设备及其操作建议和维护保养的资料。3 船体结构应满足 CCS游艇建造规范第2 章的要求。4 轮机应满足 CCS游艇建造规范第3 章的

3、要求。5 电气装置应满足 CCS游艇建造规范第4 章的要求。6 桅杆与帆索6.1 应根据风帆的风压计算确定桅杆的外载荷;6.2 桅杆强度可按直接计算确定。6.3 桅杆与船体应有效连接。6.4 应设有有效的收帆装置。6.5 帆索应由耐磨、耐腐蚀的柔性材料制成,且不允许有拼接接头。其强度不应小于破断张力。7 舾装应满足 CCS游艇建造规范第5 章的要求。8 干舷、水密完整性及人员保护8.1帆船的干舷应按储备浮力、稳性和船体强度中的最大值核定,且应不小于0.35 m。8.2帆船的干舷还应满足以下要求:满载状态下沿船长任何位置干舷甲板上边缘至水线的垂直距离F 应不小于 400mm 。8.3水密完整性及

4、开口的保护( 1)上层建筑或甲板室上向船首方向开启的外门、露天甲板上的舱口应设有风雨密关闭装置,风雨密门和舱口盖应与周围结构的强度相当。( 2) 干舷甲板以下处所的舷窗应能有效地关闭和保证水密。( 3) 上层建筑和甲板室的外窗及其框架结构应能保证风雨密。窗玻璃、 框架及与侧壁的连接应牢固、 可靠,足以承受在其营运水域正常航行时可能遭遇的波浪冲击,且其连接结构应与周围结构的强度相当。8.4 门、窗、盖等设施的要求( 1)门、窗、盖等设施的强度应与其相邻结构的强度相当。( 2)设置在干舷甲板下舷侧的圆形舷窗应满足1 级密性要求。( 3)设置在露天各层甲板( 包括上层建筑顶板) 上的风雨密舱口盖,一

5、般应满足3 级密性要求。( 4)设置在干舷甲板以上的垂直面或稍有倾斜的垂直面上的露天的风雨密门和窗应满足 3 级密性要求。( 5) 密性试验方法见下表。门、窗、盖密性试验方法密性等级1 级2 级3 级装船 水压 ( MPa)0.0350.014-前的压水时间 ( min)33-压力-合格标准试件不漏泄并不永久变形试验装船对每一试件冲水持续时间应 3min;后的水柱流量 10 /min;冲水软管的水压为 200kP;冲水冲水试验条件喷嘴离试件距离 2m;试验水柱应对准试件周边每侧0.05m内区域冲。合格标准(每一试件冲水后进 0.05 0.5水量)注:压水试验应在专门的水箱中进行。8.5 人员保

6、护( 1) 人员可能行走的甲板、通道和梯道应设计为防滑型。( 2 )所有人员可能行走的甲板区域和出入通道处,应设置适当高度的栏杆或扶手。9 完整稳性9.1 满帆、半帆情况下的初稳性高度及复原力臂曲线应满足以下要求:( 1)经自由液面修正后的初稳性高度应不小于0.35m。( 2)风压作用下的静倾角应不大于12或甲板边缘进水角的 90,取小者。( 3)横倾角 50时的复原力臂值应不小于0.5m 。( 4)风压静倾角与进水角之间风倾力臂曲线 ( )以上和复原力臂曲线 GZ( )以下的面积应不小于。9.2 风倾力臂按下述计算:( 1)风压力F 按下述计算:F=1/2 CS AV2N式中: CS形状系数

7、,取1.1; 空气密度;1.222 kg / m3;A 船体和帆侧投影面积,m2;V 最大计算风速,m/s。( 2)风倾力臂 ( 0)按下述计算: (0) FZ/(9810)m式中: Z船舶吃水的1/2 处至面积A 的形心之间的垂直距离,m;3满载工况排水体积,m。( 3)风倾力臂曲线 ( )按下式计算: ( ) ( 0)( COS ) 210 救生设备应为每位乘员配备一件救生衣,对新增加或更换的救生衣应符合国际救生设备规则的要求。全船至少配备2 只救生圈,分别置于操纵位置两侧, 其中 1 只应带救生绳。11 消防每一舱室一般需配备一只手提式灭火器;全船一般需配备一块灭火毯。每一干粉手提灭火器

8、的容量应不少于 2.5kg 。12 无线电通信与航行设备船舶应配备 1 台固定安装的甚高频无线电话装置、深仪或测深手锤和 1 只风速仪。1 只操舵磁罗经、1 台雷达、1 具测13 信号设备对在 2008 年青岛奥运帆船比赛期间,仅在限定水域内白天航行的船舶不作特别要求。14 防污染设备应设置垃圾与污水收集装置。15 操作与告示15.1操作人员应谨慎驾驶,在蒲氏风级大于6 级时应及时通过降帆以减少船舶的横倾。15.2应为每位乘客发放乘员须知(中英文对照),内容至少包括:( 1)禁止吸烟及携带易燃及危险物品;( 2)应在规定的位置或区域活动;( 3)应标明救生衣的所在位置与穿着方法。16 检验要求

9、对奥帆赛接待用帆船,在水上漂浮状态下进行以下检验。16.1 船体结构( 1) 应对船壳板、甲板板进行外观检查,不允许有纤维裸露和剥离现象。( 2) 船体和舱壁的水密性应良好, 开口、角隅、舱壁与船壳板连接处及构件间的连接不应有剥离现象。( 3) 船体各种附件与船体连接部位应保持良好状态。( 4) 机座底部、螺旋桨上方等承受震动载荷的区域不应有开裂等损坏现象。( 5) 桅与船体连接部位应无开裂等损坏现象。( 6) 机械连接用的金属构件不应存在锈蚀和损坏情况。16.2 轮机( 1) 对推进机械设备进行外部检查,应无损坏。( 2) 各种机械设备的固定应可靠。( 3) 艉轴密封装置应处于良好状态。(

10、4) 全船管系应完整,无渗漏现象。( 5) 主机电启动试验、主机运转试验,试验中检查主机附属泵与管系的工作情况,主机运转效用试验应正常。( 6) 主机机带发电机外观应处于良好,并进行效用试验。16.3 电气装置( 1) 非金属艇体上设置的金属接地板(如设有)应安装牢固,安装位置和安装方式应保证在游艇的任何航行情况下均能浸没在水中。对于双体游艇,注意在每片艇体上均应设置接地板。( 2) 以蓄电池组作为游艇电源时,蓄电池应固定安装,供电电缆及与蓄电池的联接应保持良好接触。( 3) 对非认可的免维护阀控密封型铅酸蓄电池安装处所,检查防爆照明灯具和控制开关状态良好,核查开关、熔断器和其他容易产生电弧的

11、电气设备不应安装在蓄电池组处所内。( 4) 蓄电池的通风情况和充电装置或岸电充电装置处于良好状态,进行充、放电效用试验。( 5) 照明灯具都必须设有适当的外罩,一般为透明的玻璃罩,以防止灰尘和潮气聚集在灯具的带电部件和其绝缘体上。16.4 桅杆与帆索( 1) 桅与帆的连接部位应无开裂等损坏现象。( 2) 索具无过度磨损和腐蚀,应处于完好状态。( 3) 铁模和螺丝应处于合适的位置。( 4) 其他索具部件,如帆脚索、升降索等应处于完好状态。( 5) 帆应无破裂等现象。( 6) 进行升帆和收帆的效应试验。16.5 舾装( 1)操舵装置应处于完好状态。( 2) 进行操舵效用试验。( 3) 锚索终端在艇

12、体结构上应可靠系固。( 4) 必要时进行抛锚、起锚的效用试验。( 5) 系缆桩或羊角、系泊索的外观检查,应处于完好状态。( 6) 应设有橡胶护舷或防碰垫等保护设施。16.6 干舷、水密完整性及人员保护( 1) 有关船舶主尺度、设计标准与设计类别、设计额定人数与装载情况、主要设备及其操作建议和维护保养的资料应保存在船上。( 2) 确认艇的两舷处有水线标识。( 3) 甲板室向船艏方向开启的外门、露天甲板上的舱口和其他开口的风雨密关闭装置,应处于完好状态,必要时作冲水试验。( 4) 人员行走的甲板、通道和梯道处应为防滑型。( 5) 人员行走的甲板区域和出入通道处的栏杆和扶手应完好。16.7 无线电通信及航行设备检验( 1) 磁罗经的安放位置应保证在操舵位置上能清晰地读取罗经盘读数。( 2) 磁罗经盘不应变形或有缺陷,盘上的油漆不应有起泡,盘内的螺栓、螺母不应有松动,盘内液体应无色、透明、无异物、无大于10mm 直径的气泡,否则应换液。( 3) 雷达显示单元的机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