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新生心理过渡期的引导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0465253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新生心理过渡期的引导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初一新生心理过渡期的引导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一新生心理过渡期的引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新生心理过渡期的引导(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一新生心理过渡期的引导一、初一新生的不适应1陌生的师生、同学关系初一新生中常出现这样的现象:下课了,他们总爱找各自的小学同学在一起玩,从而形成了自发的小团体;星期天,他们还常常约小学的同学一起看望老师,以此来重温过去的师爱,表达对小学的眷恋。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首先是小学与中学的管理方式不同。在小学,教师少,但总跟班,且管得细,学生对教师有依赖感;而到了中学,教师增多,但班主任也不是总能看得到,学生找不到依靠,总觉得教师离自己很远。其次,小学6年时间很长;在此之前,学生少有改变环境的经历,自然依恋着旧时的群体。新的师生、同学关系不会自然形成,要依靠教师的引导才能得以实现。2不适的多门学科初一

2、新生由小学的两门主课,一下猛增到中学的七门主课,容易产生手忙脚乱之感,失去协调与自控能力,甚至失去自信。有的同学说,初一的学习最紧张,就是指由小学到初中的过渡阶段。它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要顺利度过这个时期,缩短这个过程,需要教师从心理和学法上给予及时的指导。 3盲目的自信与自卑 特殊的招生体制,使我校既云集了许多尖子生,也招入了部分计划外的学生。尖子生一入中学信心十足,意气风发,但一经挫折(如当不上班干部、学习成绩不如人意等),便立刻心灰意冷,找不到感觉,不知如何应付。计划外的学生入校后,一般自卑感和心理压力都较大。但不管自信或自卑者都对新学校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新鲜感,有展现自我的欲望。这是教育

3、的契机。4矛盾的思维方式一方面,学生在小学6年养成的认知习惯仍影响着他们接受新事物,他们常常用怀疑的目光看着教师,或勇敢地对教师说:“我们小学老师这样说的”;另一方面,他们的自我意识又迅速发展,开始远离教师和家长。他们有了心里话更愿意对同伴讲。对小学教师形成的绝对服从和依赖与升入中学萌发的自我意识并存,这是他们思维的主要矛盾。 二、初一新生的心理过渡期的引导 1培养集体意识 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自己与集体的利害关系,形成良好的班集体要靠大家的共同努力,缺一不可;反过来,班风正、学风浓、具有战斗力的良好集体又会使每个学生受益,从而激发学生的责任感。 其次,要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精神。大家将要在一起生

4、活3年,同学们只有互相帮助、互相扶持才能面对困难、战胜困难。可以设计这样的班会,如听第一次铃声活动。第一节课前先让学生站在教室外,铃声响过,学生排队安安静静地走进教室,坐好后,教师告诉大家,我们的中学生活开始了。现在,所有的同学都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让我们放下过去的包袱,开始一段精彩的人生。然后大家互相介绍自己。这个活动的目的是:新的集体生活开始了,学生感觉具体、形象,具有对心灵的震动作用。使自卑的学生放下包袱,使自信的学生做好心理准备,都暗自下决心,要努力! 最后,还要通过丰富多彩的话动,培养集体意识。有一个班,每到周五下午第三节课,班主任老师就会带领学生去踢球,或进行下棋比赛。它引起别的班

5、的学生羡慕,他们班的学生特别得意,觉得在这个班真幸运。以后,这个班集体很快形成,学习成绩后来居上,位居年级前列。这与教师组织的这些活动是密切联系的。 2协调人际关系学校中的人际关系主要是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教师应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并学会处理各种人际关系。这些原则和技巧包括冲突解决、合作与竞争,学会拒绝以及尊重与支持等。一位初一的学生说:“老师很久没摸我的头了。”他感觉有些失落。又一位体育特长生,因为教师批评了他而高兴。他主动给老师写信邀:“您狠狠地批评了我,我很高兴。原来我以为您不管我了”许多例子说明,学生特别需要教师的情感抚慰,只怕教师置之不理,实现师生交流的主动权在教师。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去

6、做: 通过师生共同参与活动密切师生关系。 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教师要挤时间创造与学生接触的条件,尽快让学生认可教师,完成新旧环境的转换。 将师爱平均分给每个学生。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赞许的笑容、一个手势都可以传达师爱,都是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都可缩短师生距离。同学之间的关系,要从两方面进行指导:一方面是个体与集体的关系,另一方面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首先要让学生理解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道理,使集体责任感成为学生行为的准则。有时解决学生之间的冲突,用集体责任感来约束,教育效果会更好。个体之间伪关系是人际关系中的难点,其中,女同学之间的关系、男女同学正常交往的原则更为重要。女同学的性格缺陷中有小

7、心眼儿、好猜疑、忌妒心强等,她们之间鸡毛蒜皮的小事不但会影响其个人之间的正常学习,还会影响整个班级的团结,甚至造成不可预见的严重后果。所以,要对女生进行单独教育,并制定一些规矩,如不许传闲话、搞小帮派互相攻击等等,鼓励她们做一个有修养的人。 3实施正向激励正向激励,就是以表扬为主。教师善于表扬,就意味着赢得了教育上的主动权。初一新生,总是想把自己最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希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肯定,这种愿望比任何时候都强烈。每次表扬不但鼓舞了学生,也巩固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如果教师总是毫无顾忌地批评学生,那么学生就会认为反正我是老师眼里的坏学生了,这3年我还好得了吗?学生的感情是非常脆弱的。因此,应以正向激励为主。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表扬典型的人和事,可以帮助教师实现教育目的。初一新生的思维形象性、模仿性更多一些,把教育目标具体化,更切合学生实际。它使自卑者鼓起勇气,盲目者找到目标。心理暗示法也是表扬的一种形式。教师可以经常提醒学生班级的目标是什么。当某个学生犯错误时,教师可以这样批评他:“这种行为是我们班学生该有的吗?”教师对学生的口头语应是:“这才像我们班的学生。”当学生预知自己的行动将会达到某个预期的目标时,就会被激励起来。 总之,注意对初一新生心理过渡期的引导,抓住学生的心理,有节奏地开展工作,就能建设好班集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